「我家在提基洛附近的山丘上
一個非常簡單的地方
在陽光下的暖和的紅磚屋
白天,菜園裡飄著藥草的香味
到了晚上則是茉莉花的味道
門外有一棵高大的白楊樹
無花果樹,蘋果樹和梨樹
土壤是黑色的
就像我妻子的黑髮
南坡上種著葡萄,北坡種著橄欖
野生的小馬在我家附近玩耍
他們常逗我的兒子玩
他也想變成一匹小馬」——選自電影《角鬥士》
一曲悠揚的田園牧歌。這是主角Maximus與老國王說的一番話,在壁爐與火燭的光影掩映下,一切顯得溫情而美好。這是這部電影的核心價值,是男主角畢生傾盡全力卻始終可望不可及的夢幻泡影,那些血腥殘酷的戰場廝殺、勾心鬥角的政治陰謀、令人髮指的背叛緝捕,因為有了那份信念,所以決定「雖千萬人吾往矣」。巨人一般的光輝下,是平凡之人的溫柔心田與可愛夢鄉,悲涼的是,心靈的幸福最終也只是腦海中的鏡花水月、無人問津的理想渡口,在那個充斥著太強力的力量糾紛的時代,他,無能為力。
這部電影奪得了第73屆奧斯卡金像獎,豆瓣冠以「史詩」的標籤,不得不說,每個人角色的生動演繹和電影中營造的磅礴氣勢實在令人拍案叫絕。劇本構建於羅馬帝國時代,電影一開場,便是長達十幾分鐘的戰場廝殺,把冷兵器時代的血肉橫飛演繹至極,男主Maximus作為羅馬帝國軍團的大將軍,帶領著士兵衝鋒陷陣,孔武有力,擊退犯境的日耳曼人,戰功赫赫,老國王親迎凱旋的隊伍。「這就是羅馬的榮耀。」老國王的一席話激奮人心。
可這也為接下來的王子弒君、謀害將軍埋下了伏筆,曲折的情節,讓觀眾為之揪心的同時,更促人反思「權力」這永恆的話題。果不其然,意料之中的事還是發生了,主角死裡逃生,被迫販賣成階下囚,在鬥獸場裡與獸對峙、與人搏殺,沒錯,他變成了一名角鬥士。依舊是那頭鬈髮、那身鎧甲,他重新站在眾人的歡呼中,與當初謀害他、殺了他所有至親至愛的篡權者爭鋒相對,在崇尚武力的羅馬鬥獸場中,完成了時代推卸給他的使命,也走完了他一生的漫漫歸途。
電影收尾相互呼應,男主在歡呼中倒下,他的眼前又出現了那溫柔的場景:青青的麥田,從遠處延伸至近,微風仿佛卷雜著麥苗甘甜的香氣和土地的芬芳,Maximus用手緩緩拂過他種下的田,兒子騎著小馬駒歡快地玩耍,妻子烏黑的頭髮在風中招搖……夢,結束了。他曾在腦海中一次又一次重溫這美好的場景,這是他生存的精神源動力。
另一個主題是「勇士」,剛強血性的象徵,它解釋了羅馬何以成為地跨三大洲、包囊地中海的帝國,解釋了古羅馬鬥獸場何以在歷史上永垂不朽,其中,買下Maximus的奴隸主Proximo在影片中的表現可謂令人驚嘆,當他願意向勇士致意並且甘願為他獻上生命的時候,他脫口而出「一切歸位塵土。」那是《聖經舊約》裡的一句話:「人,源於塵土,又歸於塵土。」借用豆瓣網友@dac的一句話:「羅馬的脈搏,不是在元老院裡的雲石,而是鬥獸場上的黃沙飛舞。」
總而言之,偉大,不必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