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我在英國拍到的野生鳥

2021-02-06 心一的family


最近,因為英國疫情愈發嚴重,每天忙完各種事務之餘,隔著落地窗觀賞後院飛來飛去的鳥兒們就變成了一件樂事。




現在雖是冬天,但窗外的清脆鳥鳴聲從早到晚不絕於耳。後院的幾株大樹也時常停歇著種類繁多的鳥兒。我每天在家坐井觀天,時間一久,就能慢慢觀察出這些小鳥們的可愛之處來。



鳥兒都是貪吃的。趁我們不注意,就會在我家草坪上做短暫停留,吃吃蟲子,找找蚯蚓。但鳥兒又是警覺的,若看見有人類湊近,無論我的動作和腳步多麼輕柔,也恍如一場地震,把專心找蟲尋草籽的鳥兒給驚走。只見它一個旱地拔蔥,拍拍翅膀,就此消失,成為遠處的一個小黑點。




有時運氣好,會碰上不怕人的鳥兒,就能拍到精彩的照片。但更多時候,拍的只是虛糊一片。




就算這樣我也不懊惱。畢竟久坐傷身,久視傷眼,這些調皮的小鳥能有讓我暫時離開座位的魅力,對我自己來說就是一個極好的調節。




尤其在觀鳥時必須要用眼睛時刻搜尋它們的飛行蹤跡,光是這一點,就對眼神的養成有莫大好處。我不敢說自己如梅蘭芳當年專門養了鴿子一樣用看鳥來調整自己的眼神,最後能得到一雙炯炯有神的亮目。可我的確享受追鳥的過程。雖然自己不能飛,但看人家飛心裡也是舒服的不得了…… 




拍鳥時間一長,便對鳥的種類有了大致了解。比如我之前一直以為院子裡經常出現的是同一種藍冠山雀,後來經過把圖片放大仔細對比才發現,有一種山雀頭頂全黑,眼皮不像藍山雀那樣如大佬戴著一幅墨鏡,而是在眼睛下方有一片顯眼的白色。體型也比藍山雀更大隻一點點。那種鳥叫做大山雀。




我拍鳥主要集中在附近的小池塘和家後院這兩處。



小池塘自從最新一次的封鎖後就再沒去過了。我拍下面照片時的季節還正是英國秋天最美的時候,金色的陽光讓池塘也呈現出金色的漣漪和波紋,連鳥兒的身體都顯得像鑲了一道金邊。不像現在這樣每天都雨意綿綿,灰白色的天空,連光禿禿的樹枝都透出一股子蕭瑟。






先來看看我拍的小池塘





為了爭奪麵包,綠頭鴨子和燕鷗也是拼了

一個有空中優勢,但只要到了水裡,水性更好的鴨子就明顯佔了上風

把頭用力一頂,燕鷗就失去平衡,來了一個倒栽蔥




當燕鷗不胡攪蠻纏時,在空中飛行的姿勢還是挺漂亮的‍



甚至稱得上優雅




燕鷗彼此間打鬥起來也絕不心慈手軟



不爭鬥時,風平浪靜,歲月靜好,你好我也好




我們也得以靜靜欣賞它飛行時的美態


向我們緩緩遊來的一對鴨子伉儷




從我們頭頂展翅掠過的燕鷗

有了藍天做背景,它的身影顯得格外舒展



還有的燕鷗,則準備直接佔領此處最高地:教堂的金色十字架頂端



一覽眾山小的感覺一定很不錯



有了遠焦鏡頭的幫助,平時只能遠遠瞧上一眼,看不真切的黑水雞也終於露出了真容



這種黑水雞是我第一次見到能在水裡自如遊泳的雞類

也是大開眼界了…… 





現在把鏡頭拉回到我們家的後院


下面這種是我每天打照面次數最多的小鳥:藍冠山雀


它們個子小小的,感覺體型比國內常見的麻雀還要小一點

頭頂是漂亮的藍色,眼睛部分有一條細長的黑線,如同戴著一幅永不摘下的墨鏡,配合圓滾滾的肚子,活像雀類的大佬


這張看得更真切,大佬雀

整張臉的長相就好像透著一股:不服氣,那就來幹一場的氣勢



和它們的樣子類似,但體型稍大一些的是大山雀

下面這張圖上面的是大山雀,下面的是藍冠山雀

區別就在於大山雀沒有戴墨鏡,頭頂是黑色的,眼睛也藏在這一片黑色中

下面的藍冠山雀在眼部和頭頂有明顯的白色分界線


這兩張拍的更清楚

這是大山雀


這是藍冠山雀



光臨我家頻繁程度第二名當屬這紅綠領鸚鵡

它們最大的優點是不怕人,缺點是比較呱噪

尤其是三五成群,邀朋呼友時尤甚

不過也得虧了它們的「吵鬧」,才讓我們這些天天家裡蹲的人感受到了一絲絲生氣


只有在拍不怕人的鳥時(當然也是因為它們在吃大餐顧不上),才能拍到這種質量的清晰照片



排名第三的當然是各種鴿子了…… 


我家屋頂上的斑尾林鴿


神氣活現大搖大擺在我家草地上散步的鴿子


每次看到如此肥美的鴿子,lulu和babymoo就急得抓耳撓腮,上躥下跳

只恨自己不能破窗而出美餐一頓


這是昨天拍的一隻羽毛凌亂的斑尾林鴿

其實它距離我八丈遠,我也是很佩服自己,是如何在一堆枯樹枝裡把它給找到的

看它迷迷糊糊的樣子貌似沒有睡醒



這一隻也是把鏡頭拉到極限,最終得來這樣一張像素模糊的鴿子照

照片是比較模糊,但是拍照的過程比較好玩,因為拿著相機追隨它們的身影時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追哪一種鳥

這有點像拆盲盒的感覺,只有等照片拍完,刪掉徹底虛成一片的,然後把較為清晰的無限放大,最後才會知道自己到底拍的到底是什麼

當然有時放大了也不一定知道是什麼鳥,然後又要到網絡上去查

這查閱的過程也很有趣,總能學到不少新知識


所以雖然最後只得到這種像素的照片,我自己還是挺滿意




最近拍到最可愛的小鳥就是下面這隻知更鳥了

英國知更鳥的典型特徵是紅胸,那天吃早餐時心一爸爸發現它後就馬上喊我來看

我端著相機躡手躡腳在沒有驚動它的前提下,終於拍到這麼清晰的照片

高興了一整天


在英國有一個習俗,是只要看到知更鳥,就意味著春天就要來了


現在英國疫情雖然因為封鎖的原因稍有緩和,但還是相當的嚴重

真希望這可愛的知更鳥能給讓英國的春天及早來到


這一張它正在吃一顆草籽

圓滾滾的身材從正面看真是可愛至極


這一張又好像隨時準備張嘴放聲高歌

據說知更鳥的叫聲特別清脆悅耳,可惜這次拍照時無福耳聞

只有期待春暖花開之時,再到森林裡一睹其風採了…… 




我還拍到過一次烏鶇

這張拍到的是烏鶇寶寶,因為我查到成年烏鶇的嘴是黃棕色的

我發現這隻烏鶇寶寶的嘴前半段也開始有變棕的跡象


這是另一天拍到,不知道是不是同一隻烏鶇


下面這張是網絡圖,棕色的是寶寶,黑色黃嘴的是成年烏鶇




還在我家的蘋果樹上拍到過一次松鴉

這也是英國常見的野生鳥兒,粉色的羽毛和藍白黑色的尾巴非常美麗


那天出現在花園裡的其實有兩隻,但它們對人類非常警惕,等我拿起相機

有一隻已經不見了




還拍過一次漂亮的灰斑鳩


它們的頸部有一圈黑色的細紋,遠看像戴了一條美麗的項鍊


一開始我以為是野鴿子,後來查了網絡才知道,野鴿子和斑鳩還是有區別的

野鴿子是斑鳩的一種

野鴿子有林鴿、巖鴿、北美旅行鴿、雪鴿、斑鳩等多種。而斑鳩主要分為歐斑鳩、山斑鳩、灰斑鳩、珠頸斑鳩、棕斑鳩幾種。

而且它們的分布地點也不一樣



還有一種鳥是我每天都能見到,但幾乎就沒拍到過

這種鳥每天成雙成對出入,天天撒狗糧。


它們在鄰居家的大橡樹頂安了家(有一個大鳥窩),但由於距離遠它們飛的又超快,很少在我家停留,所以只拍到下面這樣的照片


沒錯,它們就是英國喜鵲


拉近一點看

像穿了燕尾服一樣,又帥又有氣質




在英國還有一個很有趣的習俗,就是看到喜鵲一定要成雙才吉利



這是我在網上找到的:


One for sorrow(看見一隻喜鵲會帶來悲傷和壞運氣)


Two for mirth(看見兩隻喜鵲會帶來快樂和歡笑)


Three for wedding(看見三隻喜鵲會帶來婚慶和歡聲笑語)


 Four for birth(看見四隻喜鵲會帶來新生的嬰兒)


Five for silver(看見五隻喜鵲會撿到銀子)


Six for gold(看到六隻喜鵲會撿到金子) 




現在我每天都能看到這對喜鵲夫婦在面前飛來飛去,前幾天又看到了報春的知更鳥,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如詩人雪萊說的,「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



給大家分享我昨天清晨錄的兩段啾啾鳥鳴,感受一下




聽到這樣的鳴唱,心情都不由自主變得晴朗起來。閉上眼睛,還以為自己是在武漢的鳥語林(當然後來它因為種種原因已經關停了)



不過在手機老照片裡倒是找到幾張我當年在武漢鳥語林的遊客照

一起發上來紀念一下






相關焦點

  • 一天解救上百隻野生鳥
    志願者們在巡護中發現了捕鳥粘網和大量野鳥籠。近日,哈爾濱生態保護團隊23名志願者開展今年秋季第9次護飛行動,針對呼蘭河沿岸村屯候鳥遷徙重點區域進行巡護。巡護行程180多公裡,僅一天時間解救並放飛黃雀、白腰朱頂雀、普通朱雀、蠟嘴雀等野生鳥96隻。在呼蘭區村屯巡護過程中,志願者發現,一些農戶家的院子裡、房簷下懸掛鳥籠,且數個鳥籠掛成一排,裡面飼養的都是野生鳥類。志願者當場向養鳥人宣講野生動物保護相關的法律法規,在接受普法後,養鳥人主動配合將籠子裡的鳥放飛。
  • 英國科學家等17年拍下野生海豹「拍手」畫面
    中新網2月4日電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看到海豹「拍手」或許不稀奇,但要捕捉到野生海豹在水下拍手的景象可不容易。一名英國研究人員近日首次成功錄到野生灰海豹在海裡拍動前肢,他說自己等了17年才如願。據英國天空電視臺報導,這段水下影像的拍攝地點位於英國諾森伯蘭外海的法恩群島(Farne Islands)附近。畫面顯示,一頭公海豹多次拍動自己的鰭狀肢,發出槍炮聲般響亮聲音。據悉,這段影片是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主導的跨國研究其中一環,影片已刊載於《海洋哺乳動物科學》期刊上。
  • 何鑫:我們請大家在把身邊拍到的野生動物傳給我們,有人上傳了小區...
    2020年11月15日,「科普中國-我是科學家」第29期「聽!奇妙的聲音」演講現場,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科技館分館)副研究員何鑫帶來演講:《從隨手拍到聽·見萬物 我們身邊的自然百寶箱》。以下為何鑫演講實錄:2020.11.15 北京我是何鑫,來自上海自然博物館,一直從事野生動物相關研究。
  • 披露鳥販子們是利用何種方法讓野生靛頦鳥改吃麵食的
    因為文章的標題能把你帶進來,就說明一點:野生靛頦鳥的「替食」問題是非常難解決的,通過看我的這篇文章,你的確可以達到掌握並了解對此鳥的替食技巧的。我可以先給大家普及一下有關靛頦鳥替食的知識。靛頦鳥屬於野生水鳥類,屬於候鳥。有些中國的有錢有地位的人非常鍾情於飼養這種靛頦鳥。也因此,靛頦鳥歷來都是高身價的貴族鳥。有些鳥販子們專門靠野外捕捉此類鳥進行謀財,這是應該被禁止的...
  • 「普法」非法網捕野生鳥獲刑罰,保護野生動物勢在必行!
    以案釋法2020年5月1日,被告人石某糾集劉某、譚某等四人,一同駕車前往北京市門頭溝區潭柘寺鎮附近的山上捕鳥。四人採用架設粘網的方式,捕獲黃雀、紅點頦等野生鳥共計35隻,被民警當場抓獲。經鑑定,所捕鳥均屬於《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中的保護動物。
  • 不只是警示野生鳥「不能吃」而是絕對不能捕販
    今年初,多部門出臺措施禁止獵捕、交易、運輸、食用野生動物。然而,「新華視點」記者近日在河北、北京等地採訪發現,正值候鳥遷徙季節,獵捕野生鳥類的行為仍十分猖獗,非法交易活躍。專家表示,遷徙的候鳥來源於世界各地,存在攜帶傳染性病毒的可能,捕獲流入市場後將帶來不少隱患。
  • 中國拍鳥大爺,全世界的鳥都躲著走
    確實,精美的布景加上密集、多樣的野生鳥類,一群拍鳥大爺坐在棚外,把鏡頭伸進棚內,幾分鐘就能出張大片。山東某鳥棚,想拍黑鳶要給100元一天。據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調查,「鳥市上,每見到一隻活鳥,前面捕捉、運輸、暫養過程中,就伴隨至少5隻鳥的死亡」。即便到了棚內,由於餵食次數高,鳥的密度大,鳥的死亡率也很高。
  • 會隱身的佩奇、長鬍子蛙、鳥中大熊貓 重慶野生動物知多少?
    被稱為「鳥中大熊貓」的中華秋沙鴨記者從重慶觀鳥會了解到,自2012年冬季發現中華秋沙鴨以來,重慶觀鳥會每年冬季都會組織中華秋沙鴨越冬調查活動。通過調查了解到,綦河是中華秋沙鴨的穩定越冬地,每年都會有20-30隻左右的中華秋沙鴨種群在此越冬。在最近一次越冬調查中,以分組定點同步觀測的調查方法記錄到中華秋沙鴨31隻,這是自展開重慶中華秋沙鴨越冬調查以來,綦河(江津段)記錄的最大越冬種群數量。再比如壽帶鳥,也是重慶較為罕見的夏候鳥,每年夏季都會來重慶繁殖,在照母山、鴻恩寺、紅巖村等地比較常見。
  • 探尋滬上野生鳥產業鏈 花鳥市場九成來自非法捕獵
    前不久,20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被毒害的消息再次引發人們對野生鳥類生存狀況的擔憂。上海也是全球候鳥遷徒的重要目的地,捕食或販賣野生鳥的情況同樣存在。近日,記者暗訪「野味」餐館和花鳥市場,探尋這條非法交易產業鏈為何屢禁不止。   野味餐館毒殺野生鳥成本僅幾角錢   蘆潮港沿岸可見大片灘涂溼地,鎮上有不少海鮮餐館。
  • 網捕成風,有的一隻賣數萬元——禁令之下仍有人捕販野生鳥
    非法交易活躍,有的野生鳥在黑市賣數萬元  記者發現,一些村民家中有大量捕鳥網、誘捕機等捕鳥工具。有村民反映,被捕獲的野鳥多被帶到花鳥市場進行交易。  近日,在有多年鳥類交易歷史的承德市雙橋區碧峰門民俗文化街,記者發現有人公開叫賣繡眼、普通朱雀、金翅等野生鳥類。
  • 英國科學家研究對象:擁有會捕食野生動物的家貓的主人
    英國有一群科學家,在中國絕對會被人們嘲為「不務正業」,他們的研究對象是:擁有會捕食野生動物的家貓的主人。讓人大跌眼鏡的是,他們拿出的研究成果:貓咪主人的分類,竟然還刊登在主流科學雜誌《生態與環境前沿》上!
  • 盤點:英國最奇妙的10種野生動物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衛報》10月16日報導,大馬哈魚逆流而上,海鷹一個猛子扎到水裡捕魚,這些景象在紀錄片中可能是司空見慣的,但是在英國你可以看到這些難以置信的景色。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英國最奇妙的十種野生動物,「親眼」看看這些令人驚嘆的場景。
  • 我在布宜諾斯艾利斯拍到的鳥類 上
    我覺得能拍到的鳥都拍了。湖那邊棲息著幾大群胖乎乎的雪雁,非常熱情。另外lockdown期間,綠地上除了遛狗的基本沒有人,所以鳥都膽子大起來,才讓我們拍到很多可愛的鳥。總結表單:本篇文章為第1-10種是一種中小型的鸚鵡,在許多分類系統中都是和尚鸚鵡屬的唯一物種,這種鸚鵡原產於南美洲阿根廷與鄰近國家亞熱帶至溫帶的區域,不過現在是常見的飼養鸚鵡,被人移入飼養後,可逃脫再野生化形成野生族群,廣泛分布於全世界,在許多國家造成外來種問題。這次竟然拍到它們kiss的照片。
  • 寧夏六盤山拍到一隻野生金錢豹
    寧夏六盤山拍到一隻野生金錢豹 2020-09-05 09:26:26 來源:北京晚報  |  作者:佚名 | 字號:A+ | A- 【寧夏六盤山拍到金錢豹】日前,寧夏固原市六盤山林業局工作人員偶遇一隻野生金錢豹,這是該保護區首次近距離拍攝到野生金錢豹。
  • 英國攝影師拍到北極熊幼崽第一次走出洞穴畫面
    據英國《太陽報》3月22日報導,來自達勒姆的哈特爾普爾的41歲野生動物攝影師Brian Matthews,在加拿大的一個野生動物園捕捉到一群約12周大的北極熊幼崽第一次冒險走出它們的巢穴。據悉,這些幼崽已經在它們的巢穴裡呆了將近四個月了,他們被拍到在零下40度的環境中踩踏玩耍,然後和媽媽一起在雪地裡睡了個午覺。這些甜蜜的全家福是由獲獎的英國野生動物攝影師Brian Matthews拍攝的。攝影師把這些幼崽描述成和一隻西部高地獵犬差不多大小。
  • 是勇敢、忠貞、神秘的英國國鳥,知更鳥!
    說起知更鳥,很多人會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那麼到底什麼樣的鳥叫知更鳥?對於知更鳥一般指的是「英國知更鳥」,為什麼會特意加個國名作為前綴?那是因為英國人十分喜愛知更鳥,以至於到了世界各地,看見長得差不多的其他種類的小飛禽都稱呼為「知更鳥」,於是就出現了所謂的「印度知更鳥」、「美洲知更鳥」等等(其實都和英國知更鳥不是一類)。知更鳥(Robin),學名紅胸鴝,又叫紅襟鳥。是歐亞鴝的英國亞種。體長約15釐米,頭部灰黑色,臉部至胸部紅橙色,下腹部白色,翅膀和尾巴的上半部是棕綠橄欖色。
  • 我市舉行「愛鳥護鳥·禁食野生動物」鳥類放飛主題活動 劉鳳庭張瑞...
    作為河北省保護野生動物宣傳月系列活動之一,11月23日,由省林業和草原局、市政府共同主辦的「愛鳥護鳥·禁食野生動物」鳥類放飛主題活動在北戴河鴿子窩公園舉行。省林業和草原局局長劉鳳庭講話並宣布活動開始,市長張瑞書出席並致辭。
  • 沉浸體驗新地標,親密野生動物,武漢野生動物王國最in打卡攻略奉上!
    武漢野生動物王國,位於蔡甸區西湖環抱、風景秀美的烏梅山,擁有天然獨特的山水資源,佔地面積約2250畝,三期總投資15億元,集野生動物繁育飼養、動植物保護研究、旅遊觀賞、科普教育、互動體驗為一體。作為華中地區頗具規模的沉浸式體驗野生動物園,園區擬引進250餘種動物,數量將超過10000隻(頭),其中一級珍稀保護動物25種,包括大熊貓、金絲猴、節尾狐猴、東北虎、阿拉伯劍羚等。園區以「自然山水為背景、知音文化為基因、動物精靈為語境、3劇3秀為特色」,將武漢野生動物王國打造成為人與自然(動物)和諧共處的地標式主題樂園。
  • 從捕鳥到護鳥 人民日報點讚雲南盈江「鳥塘經濟」
    變化發生在2015年11月蔡伍與人在村子旁合建了兩個鳥塘後,第二年年底他就順利脫貧。「和一般遊客不同,觀鳥者往往一待好幾天,長的甚至一兩個月,直到拍到想拍的鳥兒為止。」蔡伍說。2017年,掙到錢的蔡伍買車當了「鳥導」,載著觀鳥者在山裡各個鳥塘轉場,收入又增多了。「經營鳥塘的分成和開車當『鳥導』的收入加一起,一年賺了6萬多元。真想不到,這到處可見的小鳥,居然成了我們致富的寶貝!」
  • (第106期)北京十渡冬季拍鳥攻略
    【緣由】去年底史蒂芬看到送他的《燕京飛羽·北京鳥類攝影檯曆》上有紅翅旋壁雀,他說一月來北京開會一定要去拍,於是有了1月11日的拍鳥活動。十渡也是北京冬季一日拍鳥的好去處。可以拍到什麼鳥?1月11日一天,觀看和拍到的鳥有:紅翅旋壁雀、黑鸛、紅尾水鴝、北紅尾鴝、鷦鷯、小鸊鷉、蒼鷺、綠頭鴨、斑嘴鴨、鴛鴦、紅嘴藍鵲、灰喜鵲、喜鵲、烏鴉、麻雀、紅隼、雀鷹、禿鷲和縱紋腹小鴞。在哪裡拍?在六渡楊樹林飯店東邊100米的巖壁下,可拍到紅翅旋壁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