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原創音樂人的生存現狀一向是行業內經久不衰的探討論題,即便網際網路音樂時代催生了許多新機遇,但現階段能夠有效觸達市場的途徑仍舊稀缺,在原創音樂關於「流量與曝光」的大考上,能夠拿到及格分數的原創作品更是一度寥寥無幾,而這一現象正在逐漸好轉起來。
7月24日,騰訊音樂娛樂集團(TME)旗下原創音樂平臺——騰訊音樂人交出了一份成績單:成立三年來,騰訊音樂人為音樂人帶來了5.9億元收入、全平臺總播放量突破4000億、全平臺擁有原創歌曲數超85萬首……騰訊音樂人兌現了三年前成立之初的承諾,數據帶來的直觀衝擊很快引起了市場的熱議。
海外媒體Pandaily於7月26日夜對該成績進行了報導,報導稱:TME和騰訊音樂人採取的方法是有效和有益的。騰訊音樂人為音樂人繼續音樂創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為原創音樂的創作者創造了5.9億元的收入。即便是在新冠病毒肆虐的特殊時期,騰訊音樂人還是組織了50場直播音樂會,邀請了109組音樂人,吸引了近800萬人次觀看。
我們能夠看到的是在這些數字背後,從馬條、張楚、張淺潛,到宋黛霆、陳雪凝、李熙凝、海倫,從《melody》、《橋邊姑娘》到《綠色》等鮮活的案例,包容度與曝光率極高的騰訊音樂人平臺不僅實現了初露頭角的年輕人們的原創音樂夢,也將已經難得一見的音樂老炮兒們再次送至聽眾的眼前。
三年為期,這份成績單不僅是騰訊音樂人誕生三年的大考總結,更是騰訊音樂人在承諾兌現的背後,在自我升級與進化的同時,穩步推動著音樂產業生態環境良性發展,為行業提供了可供參考的寶貴範例。
2017年被稱作原創音樂人的元年,層出不窮的原創音樂計劃試圖推動原創音樂內容市場走向春天。
然而據中國傳媒大學音樂與錄音藝術學院發布的《2019中國音樂人生存狀況報告》顯示:2018年,雖然音樂行業內獲取收益的渠道多樣化,但絕大多數音樂人仍生存艱難,近半數音樂人的稅前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僅靠音樂收入無法為音樂人提供生活保障。
這或許意味著,大部分原創扶持計劃的短期「療效」似乎並不顯著。一方面是原創音樂人此前的生存狀況實在堪憂,需要一些時間來重建生態;另一方面則是宣發渠道與曝光舞臺的缺位。作品曝光難、推廣難、收益更是難上加難,長此以往形成惡性循環,作品本身無法得到重視,原創音樂市場更是無法流動起來。
這樣的背景下,騰訊音樂人誕生之初便通過廣泛的用戶覆蓋和大數據支持,構築一個完善的原創音樂生態,並給出了「三年讓音樂人收入五億元」的具體目標。
目標的實現不僅得益於平臺盤活了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全民K歌、酷狗直播、5sing等多個平臺的資源,平臺的重磅計劃—— 「億元激勵計劃」也很好地緩解了原創音樂人關於收入的困境。據了解,億元激勵計劃的核心目標是讓音樂人能享受到更多分成收入,助力實現音樂人收益翻倍。
澎湃新聞於今年4月在視頻調查中展示了一組數據:中國獨立音樂人中有80%的人,作品幾乎從未被收聽,30%的人幾乎從未獲得過版權收益,55%的人在過去一整年中擁有的演出機會不多於1場。
這也是國風音樂人泥鰍Niko的現實寫照。在正式開始做音樂人之前,泥鰍Niko在北京一個大公司帶了30多人的團隊,經濟收入理想且穩定,但因為對音樂的熱愛,泥鰍Niko毅然放下了前途光明的工作選擇成為一名音樂人。
「家人覺得我可能腦子有問題。在起步的時候,完全就是靠的之前的工作積蓄在撐著,自己也很迷茫,月收入不及之前的十分之一,也曾彷徨失措。」
泥鰍Niko在採訪中坦言,機緣巧合下,自己辛苦耕耘的原創音樂得到了騰訊音樂人的肯定,後續也逐漸有了音樂收益,創作經費的支持,騰訊音樂人成了自己「失業」後的避風港,這才能靜下心安心創作,並在原力計劃2019中的原力派對「國風新彈」 線下演出中與樂迷們達成了近距離互動。
泥鰍Niko的故事是騰訊音樂人開放平臺中每一位音樂創作者的逐夢縮影,騰訊音樂人為多元內容與各個時期的原創音樂人提供了迎接春天的方式。而曾經助力過泥鰍Niko的收益分成計劃如今也有了2.0升級版本。
7月24日,在騰訊音樂人成立三周年之際,億元激勵計劃2.0版本也正式官宣,使得音樂人得到的激勵金全面升級。
在2.0版本中,獨家音樂人100%分成的年收入上限從20萬提升至100萬,同時他們還將獲得更多的獨家播放量支持。表面來看激勵計劃是以豐厚的激勵金和推廣流量支持等實際有效的方式,幫助符合條件的入駐音樂人實現收益的快速增長,更重要的意義是,通過對於原創音樂人的認可與激勵,盤活原創音樂市場生態流動起來。
可以看到,億元激勵計劃正以豐厚的激勵金和推廣流量支持等實際有效的方式,幫助符合條件的入駐音樂人實現收益的快速增長;而原力派對則以音樂現場為切口,開墾了原創音樂人與受眾的連接通道。一方面是內容曝光到對原創音樂人的全方位加持,另一方面,騰訊音樂人很早就打起了跨界組合拳,將原創音樂的推廣滲透至各個維度。
年輕人對音樂社交體驗的需求日益多元,而滿足Z世代受眾的需求正在成為網際網路時代的音樂平臺的探索方向。為了滿足Z世代聽眾的多元需求,騰訊音樂人也打通了多元娛樂形式與音樂的邊界,通過跨界形式將原創音樂輸送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2019年夏天,騰訊音樂人與王者榮耀攜手為無限王者團徵集原創應援曲;同年9月,為弘揚傳統音樂與傳統文化,騰訊音樂人作為騰訊音樂「中國韻」原創徵集計劃的獨家徵集平臺,為活動輸送原創音樂新鮮血液。此外,騰訊音樂人還亮相2019第六季上海時尚周末,為你的老舅寶石gem、王騫Boc、Q.luv等人氣音樂人搭建多元化潮趣舞臺,現場爆滿。
在跨界藝術、時尚、遊戲圈熱門IP,解鎖音樂X時尚X娛樂混搭新玩法的同時,騰訊音樂人還在不同的產業之間尋求攜手,一起探尋音樂公益文化。2019年,騰訊音樂人牽手樂圃音樂空間夏令營,為北川山區兒童帶去豐富的音樂課程體驗;在今年疫情期間,還攜手京東物流推出「致敬最美逆行人」、「愛樂助農」歌詞快遞盒,傳遞美好祝願。
而在頭部音樂綜藝中往往也能發現騰訊音樂人的身影,如《創造營2019》中的人氣學員趙政豪便來自於騰訊音樂人原力計劃第一季季軍;來自於騰訊音樂人原力計劃第一季20強的MLK麋鹿王國也是《樂隊的夏天》的參賽選手;再比騰訊音樂人宋黛霆、葉凡Danni、8點組樂團都曾參與去年大熱的原創音樂綜藝《這!就是原創》。
在跨界資源整合的熱潮下,騰訊音樂人正在通過聯動文化娛樂多個板塊,通過音樂x生活、音樂x影視、音樂x遊戲等不同維度的合作,試圖讓音樂走進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從多個場景建立起大眾認知度,打造出了騰訊音樂人獨具特色的跨界資源鏈條,不僅詮釋自身獨有的品牌價值,也凸顯了平臺的宣發能力與想像力,為原創音樂內容建立起跨圈層可能性。
事實上,自2017年7月上線至今,騰訊音樂人一直在積極搭建著音樂與多元板塊的合作橋梁,並且從未停止自我升級與進化,基於「線上推廣、線下聯動「的布局方式,逐步完善平臺功能與架構,形成自身獨有的生態閉環。
為拓展及布局原創音樂多元版圖,騰訊音樂人還屢次促進海內外音樂人合作,為原創音樂「出海」謀契機。
2019年8月,在丹麥駐華大使館的支持下,騰訊音樂人和北歐音樂出版公司Edition Wilhelm Hansen共同開啟了《北歐回聲/Nordic Echo》音樂計劃,為中丹音樂文化交流建立起信任的橋梁,為原創音樂「出海」吹響號角。同月,騰訊音樂人在2019DoMeSo國際音樂產業論壇上實現了中國樂壇與世界樂壇的深度「對話」,為國際音樂文化溝通搭建橋梁,為中國原創音樂產業樹立良好形象。
(騰訊音樂人程璧赴丹麥演出)
無論是與粉絲建立起溝通窗口,營造音樂人與樂迷的零距離交流場景,或是對頭部綜藝宣發創意的把控,與綜藝探索更多元的玩法,還是對公益文化內容領域的探索與在大眾領域的傳播,都可以看出騰訊音樂人對娛樂內容的敏銳感知與探索力。
對於原創音樂人而言,與引領Z世代的審美趣味和消費傾向的騰訊音樂人的合作,一方面能夠獲取與年輕受眾的溝通渠道與連接樞紐,與主力群體產生更緊密的連接,另一方面,原創音樂人中存在著大量Z世代音樂人,通過騰訊音樂人一系列的跨界組合拳,也有助於他們在Z世代群體中樹立品牌效應。
而對於平臺而言,通過不斷在內容、跨界玩法與國際場景上加碼,進行音樂內容、宣發維度的合作與創新,能夠在受眾群體樹立品牌效應,在樂迷心中樹立良好的印象和地位,並在國際認知度上佔有一定優勢。同樣,一系列關於跨界合作公益項目背後的正能量價值導向,也能夠為Z世代的年輕群體帶來良性引導,產生榜樣激勵效果。
正因為對文化內容與娛樂宣發領域的不斷探索和積累,也讓騰訊音樂人能夠更加精準地洞察Z世代的需求,從而形成良性生態,吸引到更多原創音樂人的加入,不斷拓展著原創音樂與娛樂結合的邊界。在內容曝光與探尋不同維度的合作可能性之外,騰訊音樂人正在不斷探尋原創音樂市場的可能性,通過多樣化、多渠道的音樂扶持生態攪動原創音樂市場,已然成為國內原創音樂內容平臺的「代言人」。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億元激勵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