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小時候,無緣無故羨慕賣冰棍的大媽,無緣無故羨慕公共汽車裡的售票員,那時候無論做什麼工作,收入都不會有巨大差別。那麼,做什麼,年幼無知的我猜想,當然是興趣咯!
誰知,興趣大挪移比歲數長的還快。可幾十年裡兜兜轉轉,猶如八字路口,心底埋藏的那一點說不清的小幻想,依稀還在熟悉的路口等我。
我的冷飲攤賣點啥好呢?
01 刨冰
前年夏天,我甚至仔細考察過我所居住的環境,設想著哪棟樓適合開個冷飲店,周圍居民,居民的小孩,該有多喜歡這裡。
有事沒事的,就來吃上一碗刨冰。尤其小朋友纏著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天三碗,比冷櫃裡躺成排的市售雪糕,受歡迎多了。
畢竟,刨冰只能現吃現刨,它是有溫度的。
所有在驕陽似火的夏日裡,一碗現制的冷品,都是涼在身上,暖在心裡的。
今天,不那麼熱,但一點也不涼快。就這麼熱
頭髮深處汗涔涔,只有清爽利落的刨冰方可一解哀愁。
為了出攤,我早早有預感的在2018年開始了練習。首先從淘寶購入復古刨冰機一臺,嗯,這是2018年夏天的事。
長這樣,酷酷的塑料製品
使用起來嘛... 直覺告訴我,要出攤保證效率和出品質量,最好上一臺硬貨。
出冰時很凌亂
儘管這樣,我仍契而不舍的堅持完成幾次試驗。
葡萄酸奶刨冰
刨冰由三部分構成:底部第一層是普通刨冰,內置紅豆泥一勺;第二層是酸奶冰;第三層也即頂層為葡萄汁冰。最後裝飾煉乳,就製造出條狀花紋。
酸酸甜甜小刨冰
大概手邊有什麼水果,簡單做出果醬,果醬們對刨冰永遠友好。
泰山刨冰
這款刨冰最精心,不但澆汁豐富,還能碼出高度。
桃和杏去皮去核切小塊,加一點檸檬汁調酸度,加熱成果醬;
獼猴桃切小塊,加檸檬汁,加糖調甜度,不必加熱;
小山園的青嵐抹茶粉,混合一點蜂蜜、水和糖,調製成抹茶糖漿;
自製紅豆泥,保留大量紅豆原型;
堆成泰山一座,淋上各色糖汁。
純楊梅的刨冰
用楊梅汁凍成冰製作的刨冰,美觀,好味。
我的刨冰攤,應該有一臺拉風的刨冰機,以及各色新鮮水果醬料,還有一面渾身透著夏日之風的小錦旗。
02 冰粉
冰粉,比瓊脂更純淨澄清、冰冰爽爽,質地柔韌細嫩,大有入口即化的口感。冷藏到足夠冰,兌上紅糖汁,就是最受歡迎的市井吃法。盛夏裡一碗下肚,解暑消渴,緩解苦夏之苦。
蜜豆糖漿冰粉
市售蜜豆兌以略加熬煮的紅糖水,也可再加入花生碎和芝麻。
看好了,下面升級版本來了!
咖啡冰粉
具有可可香氣的濃鬱的咖啡豆太適合製作冰咖啡了。採用冰粉將咖啡液凝結成凍,配一點景東焦香氣紅糖。大熱天的,冰涼的凍滑入口中舌頭輕壓水份四溢的爽快感,充盈謹慎的咖啡香氣。
還閃著紅褐色的光...
煎茶椴樹蜜冰粉
煎茶以冰粉凝結成塊,用了濃茶,冰鎮後苦味強烈,配別具清香椴樹蜜,適合解夏季的暑。
紅茶冰粉
冰粉和紅茶製成紅茶凍,吃時加入牛奶和煉乳(不怕胖的加奶油更佳)。清晰的紅茶味和清淡的牛奶別具風味,隱隱的好滋味。
冰粉的芒果沙冰
芒果打成泥,少量水燒開溶掉低比例冰粉,和芒果泥混合,入模具或保鮮盒冷凍幾個小時,不必凍結實,取出攪拌攪拌,入口既有冰碴感,又有軟嫩的融化感。這次用的芒果味足,冷凍後香味更顯。
冰粉參與的冰棍
以上沙冰不攪拌的話,直接凍成冰棍,更容易在口中融化,化後軟綿綿的,好溫柔。
03 瓊脂、藕粉和糯米
能夠凍結味道,或本身給予人安定感的食物,也常常出現在甜甜的冰品裡。
牛奶抹茶和紅豆
牛奶加適量糖和淡奶油的滋味無人能抵抗,添加抹茶,增添口味和色調的豐富度。
不知火柑凍
不知火柑的汁水添加到瓊脂液裡,凍結成型,用勺子隨意挖取,再和去皮的不知火柑瓣一起擺盤,淋百花蜜。
什錦寒天
蜜豆、煮熟的薏米仁和燕麥、寒天塊、柿餅切片、湯圓、烤熟的核桃碎。寒天塊味淡,可平衡其他食材的甜度;薏米仁和燕麥具有獨特的香氣和黏糯的口感,也可提高糖水食感的複雜度;核桃碎畫龍點睛之筆,誰吃誰知道。
這隻玻璃盤輕薄平整,平時很愛使用,即使平常的砂糖西紅柿也變得瑩亮剔透。
砂糖拌西紅柿
我想說的是,它早已被我打碎,獨留殘塊依然懷念。
哎。
殘啊
黑糖藕粉凍
藕粉也可成凍?沒錯!
備一碗冰水混合物,高濃度藕粉加熱熟透後,一勺一勺分割舀出置於冰水中。黑乎乎的一團肉實則為黑糖藕粉。如果成型更完整,兼具入口化為水的口感擇更妙。
紅豆糯米湯圓
另一種紅豆糯米湯圓
即使是咬下一口香氣四溢的黑芝麻大湯圓,也可以和自製的紅豆泥相配。
豆類普遍具有植物類的鮮感和穀物類的香氣,不可多得。
茉莉花茶小湯圓
泡一壺茉莉花茶,將熱茶倒入熱湯圓裡,略帶苦澀的茶能平和湯圓的甜膩感,同時還能聞到隱隱的茉莉香。糯米也好,芝麻餡也好,它們都能與茶和花香似有衝突的融合在一起。
熱茶放冷,又或冷泡茶,即是冰品。
04 飲品
這幾年經手做過的稀奇古怪的飲品並不多,大概我對「喝」這件事要麼不認真,要麼太認真。
「不認真」在於,水中有味即可。仍一把隨便什麼茶葉,或者衝一杯隨便什麼口味的咖啡,我都可以開懷的喝下去。
「太認真」在於,我非常忌憚水裡含有大量糖份。一旦複雜調味,勢必用甜味去平衡,總歸好喝,但總不甘心喝下去。
那麼,這些碩果僅存的飲品竟然全部以咖啡為基礎。
單品手衝咖啡+氣泡水
氣泡手衝單品咖啡,咖啡液體更輕盈,氣泡更爽辣。
夏天時,煩不勝煩之際,氣泡對口腔密集的衝擊,是一劑提神醒腦解除混沌的良藥。
梅酒冰滴咖啡
曾經是心中的執念。特意買來新鮮烘焙的黃金曼特寧豆子,冰滴過夜。成品入口順滑、純淨、甚至些許稠糯感,頗為沁人心脾(也許因為太冰了)。
梅酒採用月桂冠發酵梅酒,和自製泡製梅酒相比,酸度低,香氣柔和。果香和果酸度與咖啡相得益彰。值得用來招待好朋友。
檸檬咖啡
好奇的以檸檬汁+冰+濃咖啡混合而成,很有趣的味道,檸檬酸澀苦掩蓋咖啡香和味,混合的味道,清爽得適合炎炎夏日。
寫到這裡,我驀地意識到,其實我邁不出擺地攤這條腿,畢竟,中年人有中年人的姿勢。
哪怕在腦海裡積極響應祖國號召,哪怕期待著萬一有人被這一長串菜單所吸引,果真促成他投入轟轟烈烈的地攤事業中,我真算做了一件有意義的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