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垃圾分類專業委員會助力清水塘社區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科普培訓

2020-12-25 淨界傳媒

為提升社區居民垃圾分類意識,增強其對垃圾分類知識的了解與認知,落實推進轄區垃圾分類工作。10月29日上午,長沙市開福區清水塘街道清水塘社區聯合湖南垃圾分類專業委員會特為社區居民代表進行生活垃圾分類科普培訓。

培訓課上,專委會講師主要從「為什麼要垃圾分類」、「生活垃圾如何分類」、「垃圾分類訣竅與常識」等三個面為居民科普垃圾分類常識。並重點為居民講解了《長沙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中有關居民日常投放準則、違規投放處罰及單位與個人在生活垃圾投放至處理過程中的職責。在培訓中,委員會講師還積極與居民開展互動問答,時刻調動居民學習熱情,在互動中將垃圾分類知識再次進行了梳理回顧,極大地加深了居民對此次垃圾分類培訓內容的記憶。

此次培訓會,工作人員還向居民分發了垃圾分類宣傳單頁,方便居民隨時學習垃圾分類知識。實現全民垃圾分類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後續,清水塘社區將長期開展更多寓教於樂的垃圾分類知識宣教活動,引導居民正確、精準分類,從日常點滴做起,履行垃圾分類投放職責,遵守《長沙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法規內容,營造垃圾分類全民參與的良好氛圍。

相關焦點

  • 湖南長沙清水塘社區:社區微更新 幸福大提升
    湖南省長沙市開福區清水塘社區有中共湘區委員會舊址,因此被譽為「紅色發祥地」。社區轄區面積0.32平方公裡,包含居民樓棟49棟、物業服務住宅小區6個、無物業服務的開放式小區6個。該社區「體量」雖小、「容量」卻大,轄區中有常住居民人口9712人、流動人口近3000人,且居民中租戶較多。相對滯後的基礎設施和多元化的民生需求給社區治理帶來挑戰。
  • 垃圾分類新時尚 文明創建我先行慶利社區開展垃圾分類宣傳活動
    「垃圾可變寶,分類更環保」。為夯實轄區居民基礎,倡導轄區居民爭做垃圾分類行動者,踐行垃圾分類新時尚,慶利社區通過發放《新時尚社區》報紙、網格便民微信群、電子屏播放等形式宣傳垃圾分類知識,組織轄區黨員、「三長」、志願者們開展了「敲門行動」入戶發放垃圾分類宣傳報紙,讓垃圾分類理念深入人心。
  • 鹿城區開啟「陽光大姐」垃圾分類培訓計劃
    溫都訊 9月14日,鹿城區南匯街道大自然社區在青青家園開展首場小區家政服務人員的垃圾分類專業培訓會,數十名有「陽光大姐」之稱的家政從業人員參加。培訓會上,鹿城區垃圾分類「時尚推手」宣講師認真講解了生活垃圾分類的基礎知識、分類的重要性以及家政工作人員在垃圾分類工作中的注意事項。
  • 萬達社區夯實生活垃圾分類主陣地
    自我市垃圾分類工作進入倒計時以來,西安市新城區中山門街道萬達社區黨委高度重視垃圾分類的宣傳和落實工作,面對轄區可能出現的居民投放不力、保潔員需要二次分揀的情況,社區積極組織轄區物業公司保潔員、街區保潔員開展垃圾分類培訓。
  • 欣達益助力朝陽區垃圾分類
    ,協助政府部門探索形成垃圾分類處理專業系統的技術路線和操作模式,為朝陽區推動垃圾分類工作提供專業支持。垃圾分類是一項系統化、專業化,持續化的作業流程,對欣達益而言,垃圾分類工作一旦開啟,便是「學海無涯」。 2010年7月12日,朝陽區開始全範圍推進垃圾分類工作。「我們協助相關政府部門以入區入戶宣傳指導、發放分類設施、組織公益活動等方式解決前端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問題。
  • 助力垃圾分類,添彩美麗虞城 百官街道天祥社區開展垃圾分類宣傳活動
    為普及垃圾分類知識
  • 全民「總動員」 共築垃圾分類新風尚
    近日召開的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現場會提出,要以建立和完善全覆蓋的社區基層黨組織為核心,發動群眾共建、共享。當前,廣東將垃圾分類作為提升現代化治理能力、群眾共建共治的新抓手,黨員回社區服務,與群眾攜手推動垃圾分類;各類公益活動、培訓等讓垃圾分類蔚然成風,同時垃圾分類也納入學校基礎教育,「小手拉大手」,帶動全社會踐行。
  • 平谷區迎賓花園社區開展垃圾分類新一輪宣傳活動
    為進一步加大垃圾分類宣傳和社會動員力度,12月17日下午,迎賓花園社區組織開展民主代表和業主委員會代表協商會議暨培訓活動。 活動前,工作人員為代表們發放《垃圾分類我們一起來——致居民的一封信》及垃圾分類宣傳材料。
  • 精細化、制度化、多樣化,城管青年助力垃圾分類新時尚
    ,充分發揮青年力量在垃圾分類工作中的示範性帶頭作用,助力「青春社區」品牌創建,組建建設系統垃圾分類青年志願服務隊。由區分類辦組織開展專項培訓,夯實志願服務隊垃圾分類業務基礎。   「最細化」助力志願服務   志願服務隊深入到城區市級示範小區,通過走訪詢問社區、物業垃圾分類工作難點,搭建業委會、物業和居民三方溝通橋梁;通過「垃圾分類設施
  • 垃圾分類|《西安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解讀
    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一 明確了生活垃圾分類標準我市生活垃圾分類標準按照2019年住建設部新版《生活垃圾分類標 志)標準進行了完善,堅持了「四分法」, 即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其他垃圾,明確了生活垃圾分類指導目錄由市城市管理部門組織編制並向社會公布。
  • 科普|垃圾分類:「你是什麼垃圾?」
    為推動張家界市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根據張家界市城市管理委員會《關於印發(張家界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張城委[2020]8號)文件精神。2020年12月底,市級公共機構基本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張小團知識科普,乾貨滿滿的垃圾分類攻略來咯!
  • 新北街:垃圾分類擦亮社區「綠色名片」
    剩菜剩飯瓜果皮,裝進綠桶變化肥……」在新北街迎賓園社區,小朋友們和社區工作人員一起誦讀垃圾分類口訣。通過小朋友們的誦讀,也使更多的社區居民了解了垃圾分類知識。據了解,此舉是新北街積極響應垃圾分類所出的新招,目的是引導孩子們正確進行垃圾分類,並帶動家庭、社區共同參與其中。在新北街的其它社區,類似的垃圾分類親子活動也在同步進行中。
  • 垡頭北裡社區開展垃圾分類減量活動
    2020年12月17日,垡頭北裡社區開展垃圾分類減量活動,讓社區居民使用自家的堆肥進行有機種植,廚餘垃圾利用波卡西堆肥法經過一段時間的發酵,會產生液肥和固態有機肥,有機肥包含了胺基酸、維生素、微量元素等各種促進生物發育的物質,對植物來說是上好的營養大餐,用廚餘垃圾堆肥產生的酵素液給芽苗菜提供最好的營養
  • 羅湖區銀湖社區開展垃圾分類微課堂講座
    為進一步推進銀湖社區先行示範社區建設,把銀湖打造成「人人知道分類,人人參與分類」的先行示範社區。7月14日下午,銀湖社區邀請到羅湖區垃圾分類蒲公英志願者講師孫靜老師,到銀湖社區新時代大講堂開展垃圾分類微課堂講座,吸引近30名居民和志願者參與。
  • 垃圾分類,我們應該怎麼做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曹嫻 通訊員 葛倩5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湖北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出門佩戴口罩、垃圾分類投放、保持社交距離、推廣分餐公筷、看病網上預約等,正在悄然成為良好社會風尚。這些健康文明的做法要推廣開來、堅持下去。
  • 創建省級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區 龍文碧湖街道這樣做
    閩南網12月15日訊(閩南網記者 梁政 通訊員 城管宣 文/圖)自2020年5月被列入首批創建省級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名單以來,碧湖街道嚴格按照《福建省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暫行標準》及《2020年漳州市主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考評辦法》的相關標準、要求,把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作為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重要活動內容,努力提高碧湖街道生活垃圾分類覆蓋面與縱深度
  • 社區堆肥|印度班加羅爾(上):從垃圾圍城到垃圾分類
    2012年出臺垃圾源頭分類和社區堆肥的政策之前,班加羅爾市生活垃圾主要是混合收集、混合運輸、填埋處理。那麼,為什麼班加羅爾會在2012年出臺這樣的社區堆肥政策呢?垃圾圍城危機印度在2000年出臺過垃圾管理政策,只允許焚燒不可回收的垃圾。
  • 北京:垃圾分類凸顯「工」力量
    隨手拍、玩遊戲、答題抽獎品,廚藝大師當代言人,短視頻達人手把手教學……今年5月1日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施行以來,北京市各級工會主動融入大局,用豐富多樣的形式在職工中開展垃圾分類「總動員」,引導廣大職工做垃圾分類的宣傳者、引導者、踐行者和推動者。「要讓垃圾分類的意識深入人心,在全社會形成一種文明自覺。
  • 寶山區友誼路街道寶林五村綠色共治助力垃圾分類
    寶山區友誼路街道寶林五村通過社區通「線上線下」開展繽紛多彩的垃圾分類宣傳活動,進一步培養居民「垃圾分一分、環境美十分」環保理念。自分類推行以來,在黨總支的領導下,在社區「三駕馬車」、志願者和小區居民的共同努力下,合力形成「綠色共治」,成效顯著。
  • 做實「雙報到」,服務進社區,垃圾分類「嘉年華」玩轉清水園
    做實「雙報到」,服務進社區,垃圾分類「嘉年華」玩轉清水園 2020-10-06 16: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