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起,最高檢開通運行「檢訪通」信訪服務系統,群眾信訪可實現實時查詢。6月8日,最高檢舉行「檢訪通」信訪服務系統上線記者見面會,介紹「檢訪通」信訪服務系統建設、信訪積案清理、公開聽證、大檢察官接訪等情況。
數據顯示,2020年1月至4月,檢察機關共收到群眾信訪301075件,均做到了7日內「應回盡回」「能回盡回」;先後有40601件符合檢察機關受理條件的案件滿3個月答覆期,答覆辦理結果或進展的有40470件,答覆率為99.7%。
最高檢第十檢察廳廳長徐向春介紹,自2019年3月以來,全國檢察機關建立健全群眾來信辦理答覆機制、全面推開公開聽證、開展信訪積案化解、壓實首辦責任制、推動形成檢察長接訪和領導包案等等,有效解決了群眾來信「不回復」或「少回復」等問題,推動檢察機關在工作理念、工作方式上發生重大變化,促進整體信訪形勢趨穩向好。
與此同時,在解決群眾實際問題、推動案結事了方面還存在一定差距。徐向春表示,今年以來,檢察機關持續鞏固深化群眾信訪件件有回覆制度,努力在實現案結事了上下功夫。
比如,在開展信訪積案清理活動,全面清理重複信、長期信訪等重點信訪積案上,目前最高檢共排查出300餘件信訪積案,其中已有20多件得到有效化解,其他案件的清理活動也正在有序推進。
此外,全面推開公開聽證和檢察長接訪工作。最高檢要求全國各級檢察機關、每個檢察院都要有公開聽證的案子,每位檢察長都要親自接訪疑難複雜案件。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12月,檢察機關網上信訪信息系統2.0版正式上線運行,實現了全國四級檢察機關信訪信息的互聯互通。逾半年後,6月8日,最高檢正式開通運行「檢訪通」信訪服務系統,實現群眾信訪實時查詢反饋。
據最高檢第十檢察廳副廳長那豔芳介紹,「檢訪通」信訪服務系統,是最高檢不斷加強檢察機關與信訪群眾之間聯繫溝通的最新服務舉措;也是第十檢察廳深入落實「群眾信訪件件有回覆」制度、運用信息化手段回應群眾關切、開展雙向互動的新載體新渠道,以期為信訪群眾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優質的檢察服務。
這也意味著,從6月8日起,檢察機關接收到群眾通過「信、訪、網、電」等途徑提交的信訪事項後,系統將自動向信訪人發送程序性告知簡訊,引導人民群眾登錄12309中國檢察網、手機APP、微信公眾號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微信公眾號,即時查看個人全部信訪事項列表,點擊某一信訪事項,即可進入查詢頁面,看到以「查詢軸」形式展示的案件辦理進展、辦理部門、辦理結果、聯繫方式等(橫軸、縱軸介紹),通過「查詢軸」展示案件辦理信息,告知信訪人「小信封」到了哪裡、哪個部門在辦、進展和結果如何,為信訪群眾提供了「網購」般清晰、便捷的檢察服務。
與此同時,這一系統還提供信訪事項辦理結果滿意度評價,「信訪事項辦理結束後,群眾可對承辦人的接訪態度、案件辦理、釋法說理等工作通過網際網路實時監督,進行星級打分和監督評價,推動群眾訴求得到及時解決。」那豔芳說。
澎湃新聞注意到,目前,信訪人可在12309中國檢察網網上信訪大廳「個人中心」查詢以下信訪事項辦理情況:檢察機關對信訪事項作出的7日內程序性回復情況(不含舉報)以及檢察機關已經受理的信訪案件的後續辦理情況。主要包括刑事申訴、民事訴訟監督、行政訴訟監督、國家賠償、立案監督、偵查活動監督和羈押必要性審查等案件類型。
「我們要持續充分用好這些信息化手段,為群眾提供更加高效便捷檢察服務的同時,也通過信訪信息辦理過程和結果的實時監控,倒逼信訪工作質效的不斷提高。」徐向春說。
來源:澎湃新聞
吉林日報全媒體 編輯:秦楚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