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馬齊喑,是埋怨還是感恩?

2021-02-19 靳新元心靈驛站
月明風清 陳佩廷

王上 19:10 他說:「我為耶和華萬軍之神大發熱心;因為以色列人背棄了你的約,毀壞了你的壇,用刀殺了你的先知,只剩下我一個人,他們還要尋索我的命。」

   遭遇亞哈王朝的暴政,信仰真神的民眾受到打擊,以利亞的心拔涼拔涼的。面對黑暗時局,萬馬齊喑(喑念音,意為啞)他是感恩,還是埋怨?無疑,以利亞對亞哈王朝作出了三大控訴的怨聲!

1、違聖約

   當時,人違背聖約,神卻一直守約施慈愛。

   亞哈王朝率眾拜巴力等諸偶像,悖逆十誡聖訓,然而,神仍保留以利亞及七千人,敬虔而活,不拜偶像,向主敬拜。

   人違背聖約,就是想建立世間巴別塔,自我為中心,傳揚自己的名,過隨心所欲不討神喜悅的生活。

2、毀祭壇

   人毀掉祭壇,神卻差人重建祭壇。

   祭壇,是奉獻之地。毀祭壇,分明是撒但之舉,它阻止人們奉獻,只顧自己享樂,不顧他人死活。

   若要出埃及,法老起初曾命以色列民留下牛羊,空空敬拜耶和華,他想讓人空手朝見耶和華,讓奉獻變得名存實亡。

   後來,以利亞在迦密山重修毀壞的祭壇,並獻祭給耶和華神,此舉蒙神悅納,降天火焚燒祭物,眾民的心歸向真神。

3、殺先知

   有些先知被亞哈用刀殺掉,他們為信仰殉道又殉刀。這是為信仰獻出生命的真先知,寧死不屈,在他們心中,真信仰比生命更重要。

   刀殺先知,這是一塊試金石。

   此情此景,人的反應是唯唯喏喏棄真歸假?還是錚錚鐵骨持守信仰?這正是真假信仰的分水嶺。

   當然,還有些倖存下來的先知選擇了躲避。這也是一種智慧,只要不向巴力屈膝,暫時避一避也好。

    萬馬齊喑之際,與其埋怨連天,不如讚美感恩,或明或暗,人活著,總得選擇個堅定的信仰。人有選擇的自由,卻沒有不選擇的自由。當然,有人啥都不想選擇,這,本身也是一種選擇!

相關焦點

  • 晚清時期的龔自珍 為何說清朝「萬馬齊喑究可哀」?
    其中最膾炙人口的一首詩,莫過於下面這四句:「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龔自珍為何在那個時候留下了這四句詩,而這首詩又為何引起了如此多的共鳴,以致廣為傳頌,還流傳至今呢?這首詩是龔自珍罷官南歸,路過鎮江時所寫的。龔自珍在詩後自注,「過鎮江,見賽玉皇及風神雷神者,禱詞萬數。道士乞撰青詞。」
  • 「萬馬齊喑究可哀」背得滾瓜爛熟,「喑」字的讀音,卻少有人讀對
    除此之外,龔自珍還有一首很出名的《己亥雜詩》,就是第二百二十首:己亥雜詩·其二百二十清 龔自珍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比如「恃風雷」中的「恃」字怎麼理解,「萬馬齊喑」中的「喑」字怎麼讀?雖然貌似知道,但真正回答起來,卻都很難回答得準確。「九州生氣恃風雷」,「九州」一詞,最早出現在先秦時期典籍《尚書·禹貢》中,自戰國以來九州即成為古代中國的代稱,根據《尚書·禹貢》的記載,九州順序分別是: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
  • 河南原陽:從副部長的三個不到家長的三個不,誰製造了萬馬齊喑?
    河南原陽:從副部長的三個不到家長的三個不,誰製造了萬馬齊喑?河南原陽小區建築工地土方壓埋四個男童致死,已經製造了人間悲劇;沒想到各路記者正常採訪遭到毆打,由製造了新聞悲劇。宣傳部副部長一問三不知,遇難男童家長顧左右而言他,是誰製造了原陽的萬馬齊喑?卞副部長作為體制內的幹部,面對記者的質問,可以裝傻充愣三不知,因為必須保持全縣口徑一致,領導沒拍板誰敢瞎說說。畢竟面對記者只是暫時的,自己的飯碗子和升遷之路還在後面了,記者們說了不算。因此,卞副部長說三個不清楚情有可原。
  • 嗔恨心、不平的心、埋怨的心,最妨礙成就
    「是處無欲復無嗔」,一個人嗔恨心,你恨別人、埋怨別人的心不度掉,不能成就三昧。一個人嫉妒別人,說別人壞話,不希望別人好的心度不掉,也成就不了妙三昧,這個地方假就一切皆假。所以這個地方是很難的,不發脾氣,不說別人壞話,不看別人短處,願意別人成就,這是甚大修行。可是甚大修行,修行的是別人還是你啊?是你自己啊!
  • 高考優秀範文:萬馬齊喑究可哀(節選)
    相反的,清朝時期的「乾嘉學派」被認為是禁錮知識分子思想的萬馬齊喑的昏暗代表。   這一切的一切都在告訴我們,對和諧的理解不能片面,不能極端。和諧就像是一段樂章,有高低不同,長短各異的音符才能組成動人悅耳的音樂,單調冗長的一個音符永遠稱不上是和諧的。   融洽和認同是一種整體的趨勢,而非過程中的每時每刻。
  • 感恩之心不可失,忘恩之意不可有
    有人選擇埋怨,有人選擇寬容。有人選擇忘恩,有人選擇感恩。心中感恩的人,會記念別人給予自己的幫助和恩典。忘恩負義的人,會忘記別人給予自己的幫助和恩典,認為那是別人應該做的心中感恩內心寬廣,心存埋怨內心痛苦。你心中越思想別人的錯誤和對於你的傷害,你就越會感覺不公。當你的心中滿了不公的時候,埋怨就會出現。
  • 關於感恩的手抄報圖片
    她,還是我們最愛的魔術師。總能從她的百寶箱裡變出新奇有趣的東西來吸引我們的眼球。她會給我們進行一次次豐富多彩的比賽,激發我們的積極性,贏得了比賽就會有獎勵。各種有趣的文具、糖果、零食等等應有盡有,所以我們都喜歡她。她,是一個金寶庫,我們能從她那裡學到各種知識,還有許多國內外大事。她,還是一個嚴格的教練,每天風雨無阻,「一二!一二!」
  • 用感恩叩開天堂門!
    上帝說:不是忘了,沒有感恩的心,就說不出感謝的話;不知感恩的人,就不知愛別人,也得不到別人的愛。那人還是不服:少說一句謝謝,也不至於差別這麼大啊?上帝說:這沒辦法,因為上天堂的路是用感恩的心鋪成的,天堂的門也只有用感恩的心才能打開,而下地獄則不用。
  • 感恩惜福的名言佳句.做一個懂得感恩的人
    我感恩陽光,暖暖的薇紅色的芸芸的蘇蘇的,沐浴著我的身與心,我舒心暢快在陽光慈父般的輕撫裡,是一種永恆的安詳感。8. 所有的勝利,與徵服自我的勝利比起來,都是微不足道。9. 我感恩江河湖海,或奔騰澎湃,或漣漪微漾,或激蕩飛躍,或微波多情。滋養芸芸眾生,灌溉千裡沃野,孕育文化禮貌,描繪嬌媚江山。10. 珍惜才能擁有,感恩才能天長地久。
  • 不要責怪自己,也不要埋怨他人
    當你深陷泥潭時,當你痛不欲生時,如果有家人朋友的陪伴,如果在工作中遇到步調一致的,價值觀相同的生活夥伴,那麼恭喜你,你應該感恩,如果你抽到的是一把爛牌,但也不要責怪自己,埋怨他人,世間之事原本如此,高大上畢竟是奢侈品,蠅營狗苟也是生活的常態,自立永遠是王道。
  • 【曠野嗎哪】不再埋怨
    -皮爾斯(Mark Guy Pearse,1842-1930)今天我們思想《不再埋怨》這個題目。「發怨言」就是心裡不服,不滿意神的安排,好像神虧待了我們,因而說出埋怨的話,這是「不信」的表現。基督徒發牢騷、抱怨的時候,就是在批評那位說「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的」神。魔鬼喜歡人用怨言審判神,用人無知的言語責怪神。
  • 自私自利的人,是不會知道感恩的
    自私自利的人,是不會知道感恩為何物的。因為他只會關心自己的利益得失,在自私自利的人心中,說一句謝謝都會讓他感覺自己的吃虧了,想要自私自利的人懂得感恩,無異於異想天開。去幫助別人是因為我們善良,我們從來也沒有要求回報。
  • 我叫你不要吃屎,你不聽,還要埋怨我!
    當對方身份地位、知識才學、經濟條件都比自己差,但情商跟得上和懂得感恩,還是值得交往的。人可以窮、可以讀書不多、可以沒什麼專業技術,但不能懶也不能不懂感恩,更不能情商缺養分。否則,這種人在這個社會真的很難有容身之地。你身邊有這種朋友嗎?通常起碼總會有一到兩個,你幫他相等於白費氣力,對於這種人難聽點形容就是頹廢,是一種長年累月所致的「慢性病」,廣東人通常對其稱為「無撚用」。
  • 萬馬齊喑究可哀——為查老師正名
    為什麼要苛求同學們,沒有經歷啟蒙文化薰陶和說理文化浸潤以前,要麼言必有中,要麼萬馬齊喑呢? 既然已經討論過,在查老師的發言中正誤參半的情形,不如再進一步,想一想即便出現了極小的可能,同學的評論沒有一絲一毫是正確的,當此之時,為什麼仍然需要容忍這樣百分百荒謬的評論呢?
  • 感恩 是基督徒人生的方向
    感恩,是一個基督徒認識神應有的態度。我們常常說感謝神,我們的口也時常隨著牧師感恩的禱告回應著阿門!可是太多的時候我們只是在用口來感謝神,我們的心卻遠離神,作為基督徒,我真的認識神嗎?
  • 感恩2020,回看時光的背影
    歲月流淌,苦難也不曾饒過誰,無論這一年多麼不容易,我都不會埋怨,我會在歲末的冬天掃雪,陪著雪在風裡走一走,我會在雪的詩詞中尋夢,在窗前看一朵剛開的花。我也會在一杯茶中看人生,沉浮的時候,用簡單的心態看待生活,我便不會失望,從而在淡然中擁有一份優雅。歲月無聲,人生無常,在紛紛飄落中聽花開的聲音,不是傷感,而是期待。
  • 感恩,讓我們明白自己擁有的一切原來如此美好
    通過《用感恩的心去工作》,我才知道其中的原因。生活原來很美好,只是我們的欲望太多,當欲望得不到滿足時,痛苦便會如期而至,因為我們不懂得感恩,所以欲望膨脹和放大了我們的痛苦。當今社會充斥著競爭,充滿著挑戰。
  • 恩典之聲:無論順境逆境 基督徒都當存感恩之心(2016-11-8)
    感恩的心是如何有的呢?有一副主內的漫畫,主人公睡覺時被掉下來的石灰塊砸中了額頭,每個見到他的弟兄姐妹都表示不幸,然而這個主人公卻在心裡禱告感謝神,說「謝謝神你的保守,再過來一寸它就砸到我的眼睛了。」凡事感恩,相反一面,就是凡事計較:覺得自己是配得的,應當的,別人對自己的好都是理所當然的,因此不需要感謝,要感謝也是感謝自己。
  • 在被殺時,是否會埋怨它的父母把它生出來?
    等到小豬稍微長大一點,同樣還是要面對被賣到遠方的命運,因為在現代的養殖模式中,大多數養殖戶還是分為專門培育小豬和專門培育肥豬兩種方式。 綜上所述,個人認為小豬對於自己的父親根本沒有感情,自然也就談不談埋怨不埋怨了,而小豬對於母親自然是有感恩之心的,畢竟是母親把它們帶到了這個世界上,並且餵養了母乳。
  • 感恩世間的一切美好,每天都是最美好的日子
    一,「三心」中的感恩不知大家聽過「三心教育」沒?這是我在初中時的校長在一次演講時提出來的,三心分別是「良心、孝心、責任心」,總結為用良善的心面對這個世界,去感恩和感知我們身邊的一切美好。這對於我的生活有著非常重要且獨特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