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淨深廣多聞海。為眾生故常勤求。
彼應速去諸欲塵。要當修此勝三昧。
若欲一生見多佛。見已恭敬復諮詢。
彼應速離勿生著。要當觀此妙三昧。
是處無欲復無嗔。亦無愚痴與嫉妒。
又無無明及疑網。要當住此深寂禪。】
「是處無欲復無嗔」,一個人嗔恨心,你恨別人、埋怨別人的心不度掉,不能成就三昧。一個人嫉妒別人,說別人壞話,不希望別人好的心度不掉,也成就不了妙三昧,這個地方假就一切皆假。所以這個地方是很難的,不發脾氣,不說別人壞話,不看別人短處,願意別人成就,這是甚大修行。可是甚大修行,修行的是別人還是你啊?是你自己啊!你別以為幫助別人成就別人,成就的是別人,成就的其實是你自己。這個嗔恨心、不平的心、埋怨的心,最有妨礙你的成就。
我們的演立法師是個典型,演立法師,我們不講客觀的理由,如果你這個心不度掉,你很難啊。你看,現在身體好點沒?好點啊。其實你完全可以成為一個極其的典型。經常尿血出來,身體簡直是可憐至極啊!身體的狀態,在海島金山寺房子都買好了,來到這是無依無靠,什麼都沒有,只有一個極壞的身體、極重的業力,顫顫悠悠地跑過來,那麼差的情況,你最後起死回生,身體是起死回生了,可惜你的心還沒有轉換成功。
如果心能有一顆感恩之心,……你想想看,你剛開始來這的時候,多可憐,上殿也不能上,吃飯又吃不好,那時候我們管理又嚴格,多可憐。就這樣在大殿裡,真是抱有必死之心行法,最後行過來了。可惜呢,心地老有埋怨之心、嗔恨之心、不平之心。其實來講,嗔心、嫉妒心最害一個人的功德力,最害一個人的身體狀況。如果你能把嗔恨心和嫉妒心能度掉的話,對修行無上微妙啊!好,祝願大家都消滅嫉妒,消滅貪嗔痴!阿彌陀佛!
恭錄於《賢護經》學講記
執而不著才能得到中道,不執得不到,但是過分執了,也不行
按照佛經中講述把眾生相破掉,把如來之相確立
佛經中講般舟三昧的功德,隨喜般舟三昧的功德
短時間修行般舟三昧,暫時稱善,所獲福聚尚不可量
聞已生信,心開意解,即以為實,非常重要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後查閱。感恩一切諸大善知識,感恩大眾,感恩一切。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