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怪張魯一,秦始皇可能真長他那樣……

2020-12-24 北青網

最近正在播出的《大秦賦》帶熱了關於秦始皇的討論。同時,不少網友也在猜測秦始皇的樣貌:有人說張魯一不像秦始皇,也有人覺得富大龍的形象更適合去演秦始皇。

《大秦賦》中的秦始皇形象。劇方供圖

但秦始皇到底長什麼樣呢?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大概是:上學時教科書上不是有秦始皇的畫像嗎?但其實那張畫像並不是秦始皇的真實樣貌,而是後人根據唐代閻立本的《歷代帝王圖》推演出的形象。《歷代帝王圖》中也並沒有秦始皇的形象。事實上,檢索史籍資料,我們也並未發現針對秦始皇樣貌的寫實畫像。像明代《三才圖會》等書中的秦始皇畫像雖然面目清晰,但其「畫風」明顯並不寫實。況且其成書年代距離秦始皇的時代相去甚遠,這些畫作能在多大程度上反映歷史上真實的始皇樣貌,更難以確定。

《三才圖會》中的秦始皇形象。

既然無法通過畫像直觀地了解到秦始皇的長相,我們還可以看看古人是如何用文字進行描述的。但這些記錄也並不統一。《史記·秦始皇本紀》載,「秦王為人,蜂準,長目,鷙鳥膺,豺聲,少恩而有虎狼心。」而《太平御覽》描述的則是,「虎口,日角,大目,隆鼻,長八尺六寸,大七圍……」這其實是兩段有不小分歧的描述。司馬遷在《史記》中的這段話來自於秦國大臣尉繚的說法。翻譯過來就是:秦始皇高鼻梁、細長眼睛、胸脯似鷹、聲音如豺,這種人刻薄少恩,心如虎狼。郭沫若甚至依據這段描述認為,秦始皇的這些特徵是「生理上的缺陷」,因為他患有「軟骨症」。這當然都屬於後世根據文獻資料的猜測,只是一家之言。

電影《荊軻刺秦王》中的秦始皇形象。

而在《太平御覽》中,秦始皇似乎換了個形象。其中的記載是一個我們能想像到的典型的帝王之相。僅從「長八尺六寸」這句來說,按照秦制1尺合今天的23.1釐米計算,秦始皇身高就接近2米。而從其餘字句來看,其給人感覺應該是腰身粗大、濃眉大眼。一邊是被後世史家猜測得了「軟骨症」,另一邊的記載又是高大魁梧。即便在史籍文字記載中,秦始皇的相貌也並不清晰。大概也正是因此,現如今秦始皇的影視形象也是各不相同:有的明顯是帝王之相,有的則形似路人。

電影《英雄》中的秦始皇形象。事實上,這些文獻記載都和古代相術相關聯。其大概並非是完全客觀描述某人的樣貌,而是通過人的外貌說明其性情、命運等。相較於這些看似有些臉譜化的描述,新發現的材料以及考古成果給我們提供了更深入了解秦始皇形象的機會。

《秦頌》中的秦始皇形象。

《趙正書》出自北京大學接受社會捐贈得到的西漢竹簡。其中一些記錄與傳世文獻互有出入。例如,《趙正書》載,秦始皇出遊天下時病重,「喟然流涕長太息,謂左右曰:『天命不可變歟?吾未嘗病如此……』」從這樣的記載中來看,秦始皇的形象似乎更具有人之常情了:當他自知將要不久於世後,哭著問身邊人,天命難道不能改變了嗎?臨終前,秦始皇還很掛記自己的孩子,「吾哀憐吾子之孤弱」。不過,遺憾的是,在這些竹簡中,我們並沒有發現關於秦始皇相貌的記載。至於秦始皇究竟長什麼樣,考古研究結果或許可以給出一些猜測。

《秦陵頭骨之謎》截圖

幾年前,研究人員依據秦陵附近出土的男性頭骨,對其樣貌進行了復原。有說法認為,該頭骨的主人或許是秦始皇諸多兒子中的一個。這意味著,我們也許可以從這一復原樣貌中看到秦始皇的影子。現在,你再一次看看文章開頭那張張魯一的劇照,是不是會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大秦賦》中的秦始皇形象。劇方供圖

參考資料:

《史記》《太平御覽》《三才圖會》《郭沫若全集》《秦陵頭骨之謎》《始皇帝的長相》《秦始皇形象論略》《北大藏漢簡〈趙正書〉中的秦始皇形象》《論史書中的帝王形貌記載及其演變》《相術起源與中國古代命運觀》

作者:宋宇晟

責任編輯:朱佳琪(EN042)

相關焦點

  • 秦始皇到底長什麼樣呢?可能真長張魯一那樣
    最近正在播出的《大秦賦》帶熱了關於秦始皇的討論。同時,不少網友也在猜測秦始皇的樣貌:有人說張魯一不像秦始皇,也有人覺得富大龍的形象更適合去演秦始皇。
  • 秦始皇到底長啥樣?可能真長張魯一那樣……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2月23日電(記者 宋宇晟)最近正在播出的《大秦賦》帶熱了關於秦始皇的討論。同時,不少網友也在猜測秦始皇的樣貌:有人說張魯一不像秦始皇,也有人覺得富大龍的形象更適合去演秦始皇。《大秦賦》中的秦始皇形象。劇方供圖但秦始皇到底長什麼樣呢?
  • 呂不韋明明對秦始皇一家都有大恩,為何最後秦始皇還是要逼死他?
    呂不韋和兩代秦王之間的恩怨說起秦始皇為何要殺呂不韋還是得說起呂不韋和秦國兩代秦王之間的故事,戰國時代本就是一個靠本事才華吃放的時代,像呂不韋這種人的出身和血統雖然不怎麼樣,但他自己經過多年的經商也成為了富可敵國的萬金之家,一次偶然的機會讓他在趙國邯鄲遇到了秦國公子嬴異人,這個時候的嬴異人只是一個落魄公子,無依無靠,根本就沒有去秦國回去即位的機會。
  • 秦朝僅十多年就滅亡,秦始皇為什麼是千古一帝?他有哪些貢獻?
    秦王嬴政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過五帝,於是更號為「皇帝」,史稱「秦始皇」。同時,秦始皇還為自己的後人做好了規劃,他下詔曰:「朕為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然而,秦始皇期望大秦江山千秋萬代的夢想卻並沒有實現,在他去世僅三年後,秦朝就被推翻了,從統一到滅亡前後還不足15年時間。
  • 劉邦和項羽都見過秦始皇,為何見秦始皇,他們的反應會如此相似?
    眾所周知,秦帝國被劉邦和項羽所推翻,而劉邦、項羽和秦始皇生活在同一個時代。具體來說,秦始皇只比劉邦大3歲,而劉邦又比項羽大24歲,他們曾經生活在同一天空下,屬於同一時代的人。不過秦始皇死得更早,在他50歲時就駕崩了。秦始皇的去世,開啟了項羽與劉邦時代。
  • 談談秦始皇和他的老婆們
    爸媽都有了(當然,呂不韋其實不大可能是秦始皇的老子),兒子除了秦二世,也還有一位得天下人心的大兒子——扶蘇,直系親屬中也算圓滿,只是缺了一個位置——和秦始皇同床共枕、為他生兒育女的老婆是誰?據歷史記載,在始皇帝客死異鄉、秦二世即位又被宦官趙高所害後,趙高將秦始皇的子女二十餘人全部誅殺,一個不留。這麼多皇子公主,那當然秦始皇也有老婆,而且還不止一個。
  • 都說秦始皇是殘暴,是真的嗎?3件事情證明他有賢明的一面
    秦始皇作為千古一帝,經常會被喜歡歷史的人們津津樂道。在大多數人的印象裡,秦始皇生前的所作所為非常殘暴。所以劉邦項羽揭竿而起 讓統一六國的秦朝兩世而亡。那麼,秦始皇真的殘暴嗎?對於秦始皇殘暴這個說法,真的了解過秦朝歷史的人,和沒了解過秦朝歷史的人一般持截然不同的兩種態度。從道聽途說裡了解秦始皇的人,大都認為秦始皇焚書坑儒,花費巨資修築長城,花費大量勞力修築阿房宮,搞得民不聊生,確實當得起殘暴君主的名聲。
  • 千古一帝「秦始皇」,是如何橫掃六國,成就了他的豐功偉業
    自古以來,歷史上有多少文人雅士都對秦始皇進行了批判,可其實,始皇的才能不只在於繼承了秦國百年以來的基業,他的身上有太多值得我們去探尋,也有太多的我們沒有深入去了解過。就像清末思想家章太炎也在1913年撰寫的《秦政記》也讚揚秦始皇,說:"雖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年幼置身趙國,受盡侮辱秦始皇(贏姓,趙氏,名政),出生於趙國邯鄲,秦莊襄王之子。
  • 秦始皇在位37年,從沒濫殺過一位臣子,卻為何都認為他殘暴不仁?
    秦始皇在歷史上被稱為千古一帝,他不但統一了六國的疆土,還統一了華夏文明,是難得的開國明君。雖然他的功績被後人讚頌,但在歷史上總會有人說他是暴君,那秦始皇究竟是個怎樣的君主呢?公元前247年嬴政登基稱王,之後他勵精圖治將秦國發展壯大,先後統一了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建立中央集權制國家——秦朝,他認為自己的功績超過三皇五帝,於是就給自己起了一個皇帝的稱號。
  • 真正的秦始皇長什麼樣?與電視劇中的秦始皇有什麼差距!
    筆者雖沒有看過,但是當看到多年後他在《孝莊秘史》裡飾演的皇太極形象是,還是覺得很有男人味兒!開啟穿越劇熱潮的《尋秦記》由男神級別的林峰來飾演秦始皇,更是引得萬人空巷!《荊軻傳奇》選用美男邵兵飾演秦始皇,顏值也是噌噌的!當然好包括這版的秦始皇,張彬彬,新時代的男神,小鮮肉。。一句話,賺錢賺粉賺眼淚通吃!
  • 秦始皇負面評價如潮,為何毛主席卻對郭沫若說「勸君少罵秦始皇」
    在史書中,秦始皇的負面評價從司馬遷的《史記》開始,二十四史中有關秦始皇的負面評價基本上都是延續自《史記》。在《史記》中,司馬遷對秦始皇的負面評價可謂全面,從事業、外貌、人品,甚至連秦始皇的出生及親生父母也沒有放過。
  • 他給秦始皇找藥,卻整出一本天書,秦始皇打開一看:寫著五個大字
    歷史中有著這樣一段巧合的故事,《始皇本紀》載:公元前213年,秦始皇派出去的人幾次都沒有尋到長生不老的辦法,但是秦始皇並不死心,一直試圖尋找長生的辦法。秦始皇從北部邊境返回長安城事派盧生去下海求仙,盧生也沒有找到,但是盧生比較機靈,這傢伙為了能交差,整出一齣好戲來忽悠這個異想天開的秦始皇。他告訴秦始皇,下海尋仙之時得到一本寶書,寶書上雖未有長生之法,卻預言著大秦的未來。
  • 他是歷史上謎一樣的人物,秦始皇甘願與他平起平坐,他卻玩起逃離!
    他對秦國來說可以說是非常重要了,但是他的身份卻始終是像迷霧一般,我們也只能從史書上的隻言片語來捕風捉影。並且此人還很奇怪的一點是,就是他在秦國施展才能,得到秦始皇賞識後,卻屢次逃秦,您說這是不是很奇怪呢?那這個神秘又奇怪的人就是魏繚。或許很多人在看到這名字的時候覺得這人很一般,但是如果講到他另外一個名字,大家就會非常清楚,尉繚。沒錯,就是《尉繚子》的尉繚。
  • 秦始皇一生未娶嗎?他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為何會有人說秦始皇一生未娶呢?因為我們不知道秦始皇女人的相關信息,連名字都不知道,而且是一個都不知道,儘管說他是歷史上第一個當皇帝的人,但是,他沒有立皇后。一定要清楚,秦始皇沒有立皇后,我們不知道他的女人的名字,並不代表他一生未娶。畢竟,他是有二十多個兒子的,女兒也有二十多個。
  • 秦始皇:大秦可以滅,華夏民族不可滅
    是喜歡的人物,是嚮往的未來,是勇敢無畏的徵戰,我輩記憶猶新,我輩層出不窮,讓後代覺得一直努力的守候的江山是那樣可嘆。秦始皇這個人放在哪裡和誰說都是一種龍的傳承,泱泱華夏,是秦始皇和他的祖先幾代人奮鬥出來的結果,滅六國是大勢所趨,但是錚錚鐵骨為了祖國統一拋頭顱、灑熱血,哪樣不是可歌可泣。
  • 千古之謎:秦始皇終生無皇后,原因真是《大秦賦》所演繹那樣麼
    該劇講述了秦始皇嬴政在呂不韋、李斯、王翦、蒙恬等人的輔佐下平滅六國、一統天下,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國家的故事 。這是一部真正從歷史的血肉裡長出來的好作品,是實力國劇應得的加冕。秦始皇在中國歷史上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不論後世如何評說,都無法抹滅秦始皇嬴政統一了六國的偉大功績,除了眾所周知的萬裡長城、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和武器等延續千年之外,還修建了秦時馳道(古驛道),類似現代高速公路或國道的。他指出了除分封制外,中國還可以用另外一種方式進行完整的大一統。所謂的千古一帝,他名副其實。
  • 秦始皇為什麼一生未娶?他到底是怎樣的人?
    秦始皇雖然對周禮有很多修改,但是嫡長子繼承制,他還是要依照執行的。有兩個方面的原因要求秦始皇,必須按照嫡長子繼承制來執行。 第一個就是秦國歷史上的「五世之亂」,就是因為繼承問題導致秦國國力大幅度衰落。雖然秦始皇喜歡給後人定規矩,但嫡長子繼承制,是繼承人問題的最優解,他沒有必要更改。
  • 秦始皇連殺27個諫臣,為何就茅焦能說動他寬恕太后趙姬
    茅焦是戰國末期的著名說客,曾經不畏生死,在秦始皇連殺27個諫臣之後,勇敢進諫。最終茅焦成功說服秦始皇寬恕太后趙姬,更在事後得到秦始皇重用,被封為上卿。那麼茅焦是如何說服秦始皇的呢,船長為你細細道來。一,趙姬與嫪毐
  • 郭沫若和秦始皇
    不是轟然倒塌的,而是像風雨剝蝕那樣,一點一點逝去的。時至今日,在我心中只留下一個斑駁陸離的底座。也許正是因為有這個底座,我對時下一些青年學人嘲諷郭沫若「懦弱」、「可恥」,頗不以為然。不錯,郭沫若吹捧過江青,歌頌過大躍進,罵過劉少奇「工賊」,說過鄧小平「翻案不得人心」等等。這當然和他的《女神》、《天狗》、《屈原》、《虎符》不可同日而語。
  • 秦始皇折磨郭沫若
    不是轟然倒塌的,而是像風雨剝蝕那樣,一點一點逝去的。時至今日,在我心中只留下一個斑駁陸離的底座。也許正是因為有這個底座,我對時下一些青年學人嘲諷郭沫若「懦弱」、「可恥」,頗不以為然。不錯,郭沫若吹捧過江青,歌頌過大躍進,罵過劉少奇「工賊」,說過鄧小平「翻案不得人心」等等。這當然和他的《女神》、《天狗》、《屈原》、《虎符》不可同日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