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著吃著,從敦化到萬華|會玩

2021-02-19 南都周刊

  會 玩  

走在林蔭的敦化路,回味剛才吃過的種種,天氣是熱,總有好去處。

圖文|何童

轉載自:客運棧

(ID:lifehotel)

廣州直飛臺北,個把小時就到了。

接機的司機穿著筆挺的西裝,笑容文雅。他接過我的行李,一邊介紹停車場距離這不遠,一邊很自然地把行李箱的託運條撕掉,隨即夾接機的文件夾背後,也不急著丟,動作行雲流水。貼心的服務,從來不用聲張。

文華東方酒店的位置很好,在敦化北路,整幢建築如同一座歐洲古建築,氣勢磅礴地佔據了很大的路面。掩映在敦化路一片綠色的參天綠色中,看上去說有百年歷史。

然而這是一座新的建築,並且大門卻並非朝著馬路面。車子繞了半圈,駛進這座紅褐色的龐大建築的另一面,才是正門入口。大堂並不大,敞亮氣派的走廊和商鋪聯通著商場和酒店。這樣的氣派甚至與我認識的「臺北」有所不同。

▲ 酒店典雅的大堂

臺北文華東方酒店的前身是中泰賓館,臺北老牌五星級酒店,這裡藏著很多人的年輕時的情愫,多少個晚上泡在這裡的Kiss夜店,多少個歡聚的Thai&Thai晚上,它是一代人的記憶。直到千禧年後,中泰賓館業主,泰豐董事長,泰國華僑林命群決定推倒老樓,重新建造一座符合時代要求且奢華優雅的新酒店。

再開業,是9年之後的事情。

當年跟著一起開山的老員工會告訴你:那年颱風,酒店前有幾棵樹吹倒了,林董說要種上樹,免得對面大樓能看到酒店的房間;酒店一樓的拱形窗紗裝上以後,林董覺得晚上行人會看到客人的舉動,又換掉重裝了。如果說這些只是細枝末節,那麼距離飯店快開業了,林董又對小宴會廳上已經鋪好的地毯圖案不滿意,「又換掉了」。

▲ 水晶吊燈

期間,多個高端酒店也已經陸續開業。這樣的修修換換,大概員工們想的是,老闆,再這樣酒店還開不開啊?

2005年重建,2014年才開業。

▲ 酒店的東方匯行政酒廊

所幸,這些故事都是酒店的員工告訴我的,開荒員工在,也證明了酒店的能力,所以對於酒店的服務和細節基本上已沒什麼可以好挑剔的了。

很多人在臺北逗留、旅行不過兩三天,不過文華東方的體量之大,光是走一圈,試餐,兩天也還是覺得倉促。藝術品遍布於酒店的公眾區域,甚至很多會隱藏在你餐廳或者角落裡,若非細緻發現,很容易會錯過,比如法餐廳Café Un Deux Trois前面居然有一個阿根廷頂級香水品牌「Fueguia 1833」香水鋪。

▲ 餐廳前面的香水廊

而另一側又有一間叫做Pages的閱讀空間,裡面的雜誌和書只能看不能買……再進去才是餐廳,與其說是餐廳,不如說是一個放置了大量藝術擺設的場所,並且提供了可口的餐飲。

這些都是需要時間去發現的,所以說,光是花一頓飯的功夫顯然不是不夠的,生命就該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不是嗎?

▲ 餐廳外的Pages閱讀空間

  走過艋胛

有什麼可以吸引你前往?可能是一個故事,也許是一個人,或者一種食物。吸引我前往的,是一個名字,艋胛。這個在電腦輸入法中幾乎打不出的地名。

▲ 艋胛街區

臺北不大,但要了解更多典故和趣聞,光靠網絡可不行,必須有個帶路的「地膽」。充當這次介紹的是吃遍大臺北的美食達人徐天麟Gary老師。熟悉臺灣綜藝的朋友都知道,在臺灣美食界,他和胡天蘭老師以長得相像而聞名,所以一到約定地點就對上頭了。

Gary一身便裝,背個小布袋,隨身拿著一個碩大的水壺,他說,裡面是他自己炮製的夏日飲品,涼白開。

為什麼?因為待會要帶你們吃去好吃的呀。第一站便是天順參藥青草行,為什麼叫「青草行」,大概因為它身處青草巷吧。

▲ 青草巷,真的是草香四溢

這條清代就開始存在的古街道,因為販賣青草藥材而著名,從這裡到剝皮寮,保存著古聚市街的原貌,大量各種各樣的青草堆在鋪頭外,有點花鳥魚蟲市場的感覺。青草巷出口不遠就是艋舺地藏庵,早期的臺灣社會,因為醫藥不發達,人們到廟裡求神問卜也是一種民間的治病方式,青草巷也有了「救命巷」的稱謂。

人們到龍山寺參拜祈福過後,都會順道來青草巷抓幾帖藥草,這些保留了從前業態的老店,大概都有百年以上的歷史,祖傳了好幾代。來往買的人不少,停下摩託車,直接買走,熟悉得很,根本也不用討價還價。「也只有老城區的人會來買草藥了,」Gary說。

▲ 青草巷的青草茶

因為有更便捷的「治療」方式,比如直接在青草行買上煲好後又冰鎮過的涼茶、飲品,或者買上兩包熬製好的藥包衝劑,放在摩託車腳邊,一呼油又走了。

艋舺(巴賽語:Bangka)是萬華的前身,被看作是臺北的發源地。它從前是臺灣原住民的商聚之地,族人與漢人交易,因為在當地語言中,這種可以在淡水河上暢行的獨木舟稱為「Bangka」,漢人也以這個表示番舟聚集的地方。原本是小渡頭,後來慢慢演變成交易場所,從事特別是地瓜(番薯)的大宗交易,加上大嵙崁溪(大漢溪)的日漸淤塞,原本停泊新莊的船隻改停艋舺,逐漸形成臺北的第一條市街。

▲ 艋舺是臺北的發源地 

在日治時期,因臺語發音的「艋舺」,與佛典中日語發音的「萬華」(Banka)相似,「艋舺」因而被當時日本政府易字為「萬華」。

不過在當地人心目中,這裡依舊是艋舺,它並不等於萬華區。字面意思難解,在我看來,大概就跟咱們北京路是廣州發源地然而總被「西關」默默鄙視一個道理吧。

▲ 艋舺的剝皮寮舊照

說回艋舺,這個在17世紀的荷蘭人繪製的地圖上已經出現的地方,到了清代,因為港商之利,成為與臺南府城、彰化鹿港並列為三大重要都市,有「一府二鹿三艋舺」之稱。在1860年之後,這裡有因為河床淤積,逐漸被同安人群聚的大稻埕取代。

艋舺也出名人,從雕刻家黃土水到作家王詩琅,真正把艋舺傳播出去的,不是人稱小燕姐的張小燕,也不是軍中情人的方季惟,而是鈕承澤。一部《艋舺》,道出不少往事。反映了當時民居的剝皮寮也因為《戀戀風塵》以及《艋舺》的接連拍攝,在10多年間得以繼續擴大整修。

▲ 經過改造的剝皮寮已經成為一個歷史保護街區

長數百米的街道,保留了百多年來充滿煙火氣息的生活場景,各行各業的商家字號也得以盤活,比如金山旅社、白雪錄影帶、得意假髮和高升銀樓等等,也就在這個時候覆原了。如果你有興趣,還可以走進《艋舺》中Geta老大的家,那塊「造福鄉裡」的牌匾和栩栩如生的老虎畫作,還有廳堂、吧檯、戲服等等道具都保留著,變成了一座小型民俗展館。

▲ 青山宮也是電影取景地

艋舺夜市和華西街觀光夜市就在龍山寺旁,就差一個路口,挨得很近,人們往往會在龍山寺上個洗手間,再去繼續下一站。

傍晚的夜市逐漸熱鬧起來,露天部份是艋舺夜市,路上兩旁都有攤販,賣的各種小吃,魷魚乾、切好的水果、糯米腸,還有各種番薯餅,一路下來香噴噴。有趣的是,當你不知道哪裡好吃的時候,必定會找最多人排隊那家就對了。比如龍都冰室,經常排隊排到馬路邊,滿滿一碗八寶冰,必須要吃得快,才趕得上沙冰融化的速度。吃得慢一點,身旁早有人在旁邊等著候著。

▲ 龍都冰室的八寶冰和芒果冰

另一邊是華西街也是,因為有棚頂,這裡的傳統美食更多,小餐館、中餐廳、各種以蛇、雞、海鮮為主題的餐廳都有。源源不斷的人潮帶動著各種小吃攤販的聚集,臺南碗粿、擔仔麵、滷肉飯、愛玉冰、燒酒蝦……

▲ 華西街夜市

也夾雜著一些休閒按摩的場所。作為臺灣第一個觀光夜市,這裡會告訴你什麼是「歷史」,多數的店面都有著三十年以上的年份,有的甚至有50年。別以為這些老餐館都很貴,事實上,臺北的消費還是很超值的,分量也不小,可以用實惠來形容。

  一碗滷肉飯

臺北吸引人的地方不僅在於美食,還有那種自在的生活節奏。從這裡走不遠便是西門町。三毛在《傾城》裡就說過,

「臺北的日子仍然是擠著過,很擠,即使不去西門町,它也一樣擠。」

這裡是年輕人的世界,零食的、服飾的、餐飲店,巨大的霓虹燈一閃一閃,熙熙攘攘。夜晚的西門町,熱鬧、繁華,這段忠孝西路以南至成都路的地段,原本也屬於艋舺,不過現代人卻把他們視為「西門町」。

▲ 西門町

各種香味在西門町裡相互流竄交融,臺灣的不少美食也深受日本的影響,比如串燒,用上木炭鹽燒烤,師傅對於火候的把握與調料的配製都很有心得,日式醬油、蒜泥、糖和各種秘方調出的蘸醬,在夜晚一直散發著誘惑的香氣。走近一看,哎喲烤雞皮,嗯,還是再看看吧。

因為總是會有更好吃的,比如晚上10點才開門的阿財蝨目魚肚。它位於內江街,一條安安靜靜的街上,每到9點來鍾,還沒開門便聚集了人群,慢慢形成一條隊伍,9點45分左右,店員拿著巴掌大的餐單從小門走出來,讓排隊的人兒陸續下單,拽在手裡,這樣一坐下就可以馬上做菜。

▲ 晚上9點多,餐廳門口已經聚集了一長隊的人們

到了10點,鐵閘捲起,老闆阿財就會把象徵開業的摩託車推出門外,大家魚貫而入,儀式感很強。我想起了順德的豬雜,也是晚上開門,大家分工合作,一個搶著佔座,一個湧到桌臺上,先把豬內臟挑好,冒著熱氣的粥、白灼豬腸等等不一會兒就能上桌。

▲ 阿財蝨目魚肚的出品

內江街本來是遊戲機室很多,阿財蝨目魚肚也因為瞄準了這幫年輕人而開的,想不到做出了名堂,如今機室風光不再,倒是夜宵這個節目保留下來。蝨目魚自然是這裡的招牌,無論紅燒還是清湯,魚肚鮮香嫩甜,還有蔭絲蚵,比常規的蠔仔煎好吃得多。不過Gary告訴我,這裡的滷肉飯才是一絕。

▲ 美食家徐天麟 Gary

滷肉飯之於臺北,大概是雲吞麵之於廣州吧,看來小小一碗,功夫卻不少。臺灣人愛滷肉飯到什麼程度呢?大概就是為了它可以舉辦一次的「滷肉飯節」吧。

▲ 滷肉飯

所謂的古早味,都濃縮在這一碗裡面。據說選材是用豬腹部的三層肉和頸肉混搭,手工切塊加蔥蒜以及10多種藥材秘制而成,加上肉塊較普通的大,切得均勻且不肥不膩,一口咬下去,又稠又香。舒國治先生在《臺北小吃札記》裡面寫到,

「滷肉飯的肉必須切成小條,肥、瘦、皮皆在那一小條上,澆得白米飯頂,危顫顫抖動方成。」

說的大概就是這個樣子。一個有心思的老闆,大概就是會將所有的深情都濃縮在這個小店吧。

在臺北的夜裡,吃過夜宵,進誠品裡透透氣,翻翻那書牆上的雜誌,也是開心。這是一個悶熱潮溼的夜晚,在敦化南路慢慢挪回敦化北,回頭看到的是101大廈,身邊又能鑽進古老的街巷裡……看似反差的生活,連接著過去和節奏不太快的現在。

 行走者語 

▲ 文華東方酒店內的遊玩攻略書籍以及小吃

住宿:臺北國際品牌酒店越來越多,如果你要感受臺灣的名人名流圈,建議你選擇臺北文華東方。若要雅致的精品酒店,還可以試一下臺北賦樂旅居,以及誠品行旅。

▲ 誠品行旅

龍山寺:據說這裡的月老特別靈驗,是許多單身男女必拜的廟宇,求姻緣的男女得先拜觀世音菩薩,其次依序是媽祖、文昌帝君、關聖帝君。

▲ 龍山寺夜景

文創區:華山和松山堪稱臺北的文化創意地標,也是工業遺址改造藝術園區的範本,其前身正好「一煙一酒」,華山文創園改造自臺北酒廠,有不少雕塑家的作品,也經常會舉行前衛戲劇演出。而松山文創園前身是松山煙廠,這裡已經成為臺北展示設計力量的窗口,誠品松煙店在臺北文創大樓裡面,除了書店,這裡還有各種個性品牌商鋪。


▲ 誠品敦南店,事實上松煙店更好逛好買,這次沒去成,下次一定要去


美食:"我家私房菜"的招牌茶蝦飯、白切粉肝、大腸滷竹筍、蒜頭熬蛤蜊都是招牌菜。

▲「我家」的招牌菜式  

(部分圖片由酒店提供,資料圖來源於網絡)

編輯|KK

來源|南都周刊

END

公眾號:客運棧(ID:lifehotel)這是一個關於吃住行的不常旅客棧,偶爾計劃,多數沒譜。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如想取得授權請聯繫原公眾號。

如果想找到小南,可以在後臺回復「小南」試試看哦~




相關焦點

  • 家鄉美味:舌尖上的敦化
    每次回到家,如果方便的話,一定先要到附近的純滷水豆腐坊買塊熱氣騰騰的大豆腐,然後用新鮮的香菜、大蔥,回家炸點辣椒油,把香菜和大蔥切碎了,然後把辣椒油、切碎的香菜大蔥與醬油、味精混在一起,做成蘸料澆在豆腐上,一口氣吃下去,久別家鄉的眷戀便隨著滑嫩的豆腐由舌尖而漫渙在口腔,消散在食道、腸胃……豆腐這一中國傳統美食大江南北哪都有,但無論在敦化以外的什麼地方吃的豆腐都比不上敦化的豆腐味道鮮美
  • 敦化美食——蘸醬菜
    敦化的事每天我們身邊都會有感人事,有趣事,突發事,希望廣大網友多多添加小編,爆料給小編更多本地發生的事 「開春了,在我們敦化這嘎噠,如果在鄉間地頭遇見戴口罩手裡還拿把刀的人,別害怕,那是挖婆婆丁的。」
  • 與萬華照相館的情結
    原創 曹振華 上海老底子與萬華照相館的情結曹振華自小在虹口海倫路溧陽路口長大。我想起了在家馬路對面的轉彎角上曾有一家名為「萬華」的照相館。海倫路460號萬華照相館舊址(作者提供)孩童時期,母親教我識字,說我名字中的「華」字同萬華照相館的「華」字一樣。因而「華」字也就成了我認識的第一個字。萬華照相館門面不大。僅一開間。樓下營業櫃檯服務開票。
  • 敦化新聞網 視頻頻道 敦化新聞 敦化新聞2020年12月5日完整版
    敦化新聞2020年12月5日完整版 》欄目簡介:《敦化新聞》是敦化廣播電視臺開辦的綜合性新聞節目,是敦化市唯一綜合性的時政新聞欄目。
  • 我聽《萬華的宇宙》
    當我們還不夠成熟的時候,會為了興趣而不是最終的功利去做事情,這在當時我們覺得沒什麼的舉動,日後大多數人回想起來都會覺得不可思議,而在成人社會,尤其是今日的焦慮併發症都市,每個人都忙著工作,還有人去做這些事覺得近乎荒唐,或者一邊嘴裡假惺惺地恭維他人活出真自我,一邊暗自嘲笑對方一把年紀還過得這麼窮酸,老不正經的。鄉愿之氣,德之賊也。
  • 煙臺萬華丁建生:自主創新是萬華生存DNA
    煙臺萬華丁建生:自主創新是萬華生存DNA 2013-02-18 09:01:17 來源:網上輕紡城 如果你不了解MDI,我可以告訴你,這是生產聚氨酯的主要原料。
  • 敦化新聞網 視頻頻道 敦化新聞 民主街林源社區入戶宣傳進口冷鏈...
    欄目簡介   《敦化新聞
  • 萬華公館怎麼樣 萬華公館地址
    六盤水萬華公館是六盤水紅橋新區的新樓盤, 開發商暫無資料, 萬華公館住宅底商產權為40年,商住公寓產權為40年, 開盤時間待定, 價格待定。該樓盤位於紅橋新區涼都大道與青山路交匯處, 小區規劃佔地面積97000 ㎡, 建築面積260000 ㎡, 容積率, 綠化率。
  • 萬華化學大事記
    1998年12月,煙臺萬華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2001年1月,公司流通股股票在上交所正式掛牌交易,證券簡稱「煙臺萬華」。  2005年11月,萬華寧波工業園16萬噸/年MDI裝置一次性投料試車成功。  2010年12月,萬華寧波工業園二期30萬噸/年MDI裝置及配套工程項目全面試車成功。
  • 麻吉愛逮玩|萬華黑金滷肉飯,用香菇收買人心?
    經常收到想來臺灣玩的粉絲後臺留言  希望推薦一些美食久而久之 想想就不如開個專欄來好好的認真的介紹一下臺灣美食 麻吉貓聯合臺灣當地眾多食玩達人推出了—【麻吉愛逮玩】專欄臺語小教學:」逮玩「是「臺灣」的臺語發音 我們將定期推薦臺灣當地最最值得打卡的經典特色美食美景
  • 電影《老虎》敦化開機 演繹小人物英雄式成長
    當晚6時30分,與會領導、嘉賓,電影《老虎》的主創團隊、監製蔡仲瓊女士,製片人、好奇心影業創始人劉璐、黃豔紅,導演逯魯,編劇彭蘊睿,以及特別出演演員馬蘇,領銜主演白恩、黃堯,主演蘇鑫、廖啟智、李培銘、劉峰、陳果,媒體記者來到敦化大劇院,依次走過紅毯,紛紛籤名留念。       孫紅霞在發布會上致辭。
  • 「幾代人一張圖」裡的萬華密碼
    讓中國人都能穿上皮鞋、為人民美好生活而奮鬥,是40多年前萬華誕生時的初心。如今,實業報國、造福社會,打造世界一流化工材料公司,仍是萬華人心中不變的使命。   企業是市場的主體。為了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市場主體,幾代萬華人在黨的領導下不斷深化市場化改革,實現了從市場「初學者」「小學生」到市場「弄潮兒」的華麗轉身。
  • 萬華化學:打破周期 產品制勝
    面對生產如此重要產品的萬華化學,市場也是非常給面子,目前萬華化學的市盈率達到了37倍左右。這個市盈率出現在一個化工企業身上是非常誇張的。一般市場給予一個化工企業,考慮其是傳統周期行業,往往只有個位數的市盈率,但萬華卻能有如此之高的市盈率,這背後的邏輯又是什麼呢?
  • 萬華化學:從煙臺走向世界的行業翹楚
    從煙臺合成革廠起步,隨著改革開放和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如今,萬華化學已成為全球技術領先、產能最大、最具綜合競爭力的MDI供應商,擁有世界級規模、工藝先進、配套完整的C3/C4石化產業鏈,是全球產業鏈完整、品種齊全的脂肪族二異氰酸酯(ADI)製造商,國內最大的PUD製造商,國內最大聚醚多元醇與聚氨酯系統料製造商……  從2001年上市以來,萬華化學營業收入從5.7億元增長到
  • 歐亞美食一條街——敦化印象
    歐亞美食一條街——敦化印象 2020-04-08 15: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萬華化學:丹心逐夢綻光華
    牢記總書記囑託,萬華化學「十三五」期間緊緊抓住創新改革這一主線,新舊動能轉換成效顯著,高質量發展積厚成勢,以高昂的熱情、堅實的步伐,奮力向更高目標衝刺,交出一份厚重答卷。從東海之濱到眉山腳下,從八角港區到東歐腹地,銳意改革、科技興業、延鏈強鏈、綠色低碳等成為最醒目的色彩,共同描繪了萬華化學創新驅動的時代畫卷。
  • 央企董事長宋志平解析國企萬華成長的DNA
    萬華只能靠自己在消化原來一萬噸MDI原料廠技術基礎上,走一條自我發展的路子。廖董事長說,這麼多年來萬華的發展就是靠自己,就是靠敢想敢幹、鍥而不捨,有這種精神就沒有完不成的事,他把萬華這股精神歸結為萬華的創業文化,歸結為萬華的DNA。
  • 「全域旅遊大德敦化」美宿系列——敦化桔子酒店精選
    敦化桔子酒店精選位於翰章大街1431號,地處於敦化市最繁華位置,東毗鄰商貿購物中心,南毗鄰富東購物中心,西毗鄰鑫匯購物廣場,北毗鄰大型生活超市。酒店距離高鐵站,汽車站大約5分鐘車程,旅遊出行十分便利。擁有客房123間,分別為:豪華套房,浴缸大床房,大床房,標準間,家庭房,三人間等多種房型。
  • 黃鯤最新單曲《一個人走著》歌曲歌詞
    專輯介紹:「一個人走著」我知道人的一生中陪自己時間最多的永遠是自己如今也習慣了活在自己的小宇宙明知世上並無時光機儘管頻頻回頭但也不再妄想著挽留我喜歡有陽光的地方那就一起頭也不回地向著光亮走下去吧《一個人走著
  • 萬華化學:化工茅臺,給周期股長臉了!
    這部分利潤幾乎不依賴於周期的漲跌,類似於無風險收益,是企業最穩定的業績;2)社會平均利潤:除了超額利潤,其他非龍頭企業長期也可以獲得社會平均的投資回報率;3)周期性利潤或虧損:這部分業績在短期會劇烈波動,但對長期利潤中樞沒啥影響。超額利潤是長期維持較高ROE的關鍵。另外,隨著宏觀經濟增速放緩、產品價格重回底部,小企業面臨虧損,龍頭企業可以憑藉成本優勢,加速搶佔中小企業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