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子建:煙火人間,溫情漫捲

2021-01-07 央廣網

「一座自然與現代,東方與西方交融的冰雪城市,一群形形色色篤定堅實的普通都市人,於『煙火漫捲』中煥發著勃勃生機。」近日,人民網文娛部專訪遲子建,跟隨她的筆觸,感悟哈爾濱這座城中芸芸眾生的悲歡離合,以及她筆下那些普通人的命運交響曲。

作品的輻射半徑超乎預期

人民網文娛:你以往多寫鄉村的人情風貌,而《煙火漫捲》的故事發生在哈爾濱,為什麼這次選擇了城市作為故事的發生地?

遲子建:說《煙火漫捲》寫的是城市,也不盡然。當一種題材孕育成熟要噴湧為作品時,輻射半徑也許會超過作者的預期。書裡有很多筆墨寫到水路客運終止的七碼頭,寫到黑龍江東部的一座煤城;而書中的角色,黃娥和翁子安,又有哪個是哈爾濱人呢?但沒有他們的參與,書中的哈爾濱也少了色彩。

人民網文娛:黃娥這一角色的行為經常讓人難以捉摸,但她身上的閃光點又不容忽視。這個角色寫起來是否會有些難度?

遲子建:黃娥是一個非常複雜的人,她身上的自然屬性更強一些。生與死、愛與痛,是她命運的旋律。當高速路取代了航運,慢節奏的生活結束,黃娥迎來的不是曙光,而是命運的暗夜。她以尋找丈夫為名,帶著孩子離開七碼頭來到哈爾濱,本想把孩子託付給好心人劉建國後結束自己的生命。可是在煙火人間,她的旅途和她的心,又不可避免地染上塵埃。從人物角色來說,我偏愛黃娥。

人民網文娛:文中各式各樣的比喻既生動又精當,這些比喻的靈感從何而來?作家該怎樣保持對世界的好奇心和洞察力?

遲子建:其實是父親發掘了我的文學想像力。我小的時候,父親常指著天上的月亮和地上的石頭,問我像啥。有時我答得別出心裁,父親就很高興。我習慣用比喻,好的比喻猶如起舞的輕紗。保持對世界的好奇心,除了要對新事物有旺盛的求知慾,還要保有對生活的情感濃度;洞察力則是作家應該畢生修煉的。

人民網文娛:作品中的那隻雀鷹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額爾古納河右岸》裡的獵鷹奧木列。「鷹」這種生靈寄託了怎樣的情感?

遲子建:每個人都有不為人知的故事,那麼每隻鷹也都有屬於自己的秘密。不僅是鷹,牛馬豬羊、雞鴨鵝狗、飛鳥魚蟲等,也常入我小說,它們與人類一樣,共同構築了我們的生命世界。所有的生靈都是有情感的,我的小說從來都是把它們當作「人」來對待。我特別想提醒人類,當我們讓生靈失去自由生活的天空時,我們離野蠻、貪婪、自私就更近了一步,我們自己的領地也會因之變得狹窄,天空也會變得黯然。

作家就是棋手,要講究謀篇布局

人民網文娛:全文不到20萬字,有故事的人物卻多達20餘人。如何在講述故事的時候做到從容自如?

遲子建:《煙火漫捲》裡涉及人物、歷史、自然、風俗的篇幅不少,而且人物命運跌宕起伏,想要利用這些元素突顯作品的特徵,就要紮實把基礎打好,吃透素材。作家這時就是一個棋手,要講究謀篇布局,把每個棋子擺在它該出現的位置,不能走錯,棋子的位置一旦尷尬,小說就彆扭了。

人民網文娛:《煙火漫捲》的修訂是在疫情期間完成的,是否會因為當時的所見所感對原文內容進行調整?

遲子建:在疫情中回到文學,第一次覺得我置身的現實世界仿佛是虛構的,自己虛構的世界反而更真實。當然,小說並未因此改變人物走向。相反,我覺得作品中人物所經歷的一切,哪怕悲涼困厄,只要有呼吸,都是寶貴的。

下一部長篇,該出現時會出現

人民網文娛:在《文學的故鄉》裡,你回到了漠河北極村,當時心情如何?改革開放以來,漠河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會對你的寫作產生哪些影響?

遲子建:因為那年我較忙,所以節目只跟拍了我回鄉過年。清冽的冷空氣、乾乾淨淨的積雪、靜美的白樺林,讓我忍不住在雪地打滾。故鄉確實已不是我童年的故鄉,但這變化是必然的、也是必需的。我描摹現實的作品,也自然而然會有新的切入角度。

人民網文娛:過去一年你都在忙著黑龍江文學館館藏內容相關的工作,怎樣的作品才能代表黑龍江?作為省作協主席,在壯大黑龍江的文學創作力量上,今後會採取哪些鼓勵措施?

遲子建:什麼作品最能代表這片赤忱的黑土地?舉個例子,我提議黑龍江文學館展陳兩部文學作品的經典人物群像,專家們幾乎沒有異議,這兩部作品就是蕭紅的《呼蘭河傳》和曲波的《林海雪原》。這說明經過歷史的沉澱,它們已成經典。

我在作協主席的崗位,為作家做了十年服務性工作,也推出了一些舉措,比如與人民文學出版社合作出版中青年作家「野草莓」叢書,每輯五人、兩年一輯,涵蓋各類題材和體裁。但我們與文學比較發達的省份相比,差距還很明顯。其實黑龍江文學資源豐富,只要潛心挖掘,我相信未來會有大家出現的。

人民網文娛:最近出版的幾部長篇小說之間都相隔五年,是刻意保持這樣的寫作狀態嗎?下一部長篇會不會也讓讀者等這麼久?

遲子建:除了長篇,我還鍾愛中短篇的寫作。我在每部長篇的間隔期,也會有中短篇小說發表。至於五年的間隔,這並不是有意為之。因為培養一部長篇,我至少得用三、四年時間。按照我的創作節奏,下一部長篇肯定會在它該出現的時候出現。

相關焦點

  • 文藝星開講|遲子建:煙火人間,溫情漫捲
    本文轉自【人民網-文化頻道】;編者按:晨曦時分的鳥雀啁啾,批發市場的人聲鼎沸,城市街道的花香馥鬱,澡堂子的溼氣氤氳……9月,茅盾文學獎得主遲子建最新長篇小說《煙火漫捲》出版發行。她以生活了30年的哈爾濱為主體,用文字刻畫煙火氣息中豐富的生活圖景,描寫了獨特的城市景觀與小說人物複雜的命運。
  • 遲子建《煙火漫捲》:獻給生活了三十年的哈爾濱
    《煙火漫捲》新書分享會新「鄉愁」:從懷念鄉村到聚焦城市對城市的聚焦,是遲子建在《煙火漫捲》中的一個重要轉變。阿來指出:「我讀遲子建的《煙火漫捲》,發現我們終於開始解決一個大問題。過去所寫的鄉愁都是農村,或者是接近農村的那個小鄉鎮,所以我們一直在呼喚寫城市文學。
  • 遲子建:生命如歌,煙火漫捲
    2015年推出《群山之巔》之後,作家遲子建長篇新作《煙火漫捲》近日出版,作家於城市煙火中叩問天地、歷史、命運、靈魂等多重交響,以此奉獻給自己生活了三十年的哈爾濱。 在作者從容洗鍊、細膩生動的筆觸下,一座自然與現代,東方與西方交融的冰雪城市,一群形形色色篤定堅實的普通都市人,於「煙火漫捲」中煥發著勃勃生機。 每個作家都在自己的作品中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文學地理坐標,「哈爾濱」是遲子建筆下繼「北極村」之後第二個精神家園。 遲子建說:「我是1990年來到哈爾濱的,至今已經生活30年了。
  • 遲子建:在煙火漫捲中,聆聽人民心聲
    核心閱讀:有人在看完《煙火漫捲》之後,特別想來哈爾濱看看。讀者能夠被這樣的人間煙火感染,我覺得自己沒有浪費筆墨。第二期邀請的嘉賓是黑龍江省作家協會主席、茅盾文學獎得主遲子建。2020年,遲子建最新長篇小說《煙火漫捲》出版發行。她筆下每個人物生命中的收穫與艱辛、歡笑和淚水,讓全書充滿煙火氣,更充滿濃濃的人情味,展現出生活的明亮與善良。人民網文娛:你的新作《煙火漫捲》在今年與讀者見面了。這部長篇小說的寫作對你來說有何特別意義?
  • 遲子建《煙火漫捲》新書分享會在京舉行
    繼2015年《群山之巔》後,遲子建又一長篇力作《煙火漫捲》近日由人民文學出版社重磅推出,這是一部在城市煙火之中,叩問天地、歷史、命運、靈魂等多重交響的長篇小說,作家以此力作奉獻給自己生活了三十年的哈爾濱。 9月9日,「生命如歌,煙火漫捲」——遲子建長篇新作《煙火漫捲》新書分享會在北京SKP書店舉行。
  • 遲子建:深情書寫人間煙火
    如果說《白雪烏鴉》裡描繪的是100多年前黑與白交織而成的哈爾濱城,那麼遲子建的長篇小說新作《煙火漫捲》則如暴風雨後的彩虹,於這種絢麗中能看到風雨雷電的痕跡——一座自然與現代交融的冰雪城市,一群形形色色篤定堅實的普通都市人,於「煙火漫捲」中煥發勃勃生機。
  • 書寫北方大地命運的交響——遲子建談新作《煙火漫捲》
    《煙火漫捲》新書發布會現場,從左至右依次是許戈輝、潘凱雄、遲子建、李敬澤、格非、阿來。作家遲子建最新長篇小說《煙火漫捲》日前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小說聚焦當下都市百姓生活,描寫了哈爾濱獨特的城市景觀與小說人物複雜的命運,捕捉到哈爾濱這座城市的獨特氣息。近日,在北京的一家酒店裡,記者對遲子建進行了專訪。
  • 茅獎作家遲子建最新長篇小說《煙火漫捲》打磨五年,重磅推出!
    繼2015年《群山之巔》後,遲子建又一長篇力作《煙火漫捲》由人民文學出版社重磅推出,這是一部在城市煙火之中,叩問天地、歷史、命運、靈魂等多重交響的長篇小說,作家以此力作奉獻給自己生活了三十年的哈爾濱。遲子建從1983年開始寫作,至今已經發表六百餘萬字的文學作品,多年來保持著旺盛穩定的創作力,且作品獲得三次魯迅文學獎、一次茅盾文學獎等國內外文學大獎。
  • 文藝星開講丨遲子建:在煙火漫捲中,聆聽人民心聲 -唐山廣電網
    核心閱讀:有人在看完《煙火漫捲》之後,特別想來哈爾濱看看。讀者能夠被這樣的人間煙火感染,我覺得自己沒有浪費筆墨。希望2021年世界上所有人都可以免受疾病和痛苦,有更多光明的早晨和更多溫柔的夜晚等待你我。——遲子建
  • 遲子建:我喜歡煙火人間的感覺(作家近況)
    繼《群山之巔》後,時隔5年,遲子建再次推出長篇新作——《煙火漫捲》。在這部作品中,作家聚焦於哈爾濱這座城池中的芸芸眾生,將人間的悲歡離合徐徐道來。從北極村到榆櫻院遲子建的童年是在北極村度過的,少年時代在這片大自然圍場中的生活經歷,讓她不斷書寫這片熟稔親切的故土。
  • 40年漫漫悲歡「贖罪」尋孩路——遲子建《煙火漫捲》的罪與罰
    這個故事讓我第一次領略到了屬於國內純文學的獨特「冰雪」魅力,當然,也是屬於作家遲子建書寫獨一無二極北之地的溫暖與冰寒交融的「煙火氣」。而就在今年,盼了好久的新作《煙火漫捲》終於出爐了,這個一撕開就可以感受到溫暖的故事,帶著一種屬於嬌嫩肌膚般絲滑的「書衣」,僅僅捧在手裡,就讓人感受到一份屬於遲子建時常隱藏在深處的「煙火氣」。
  • 這些有你讀過的嗎 | 遲子建《煙火漫捲...
    書架上陳列著《煙火漫捲》 《哈爾濱的憂傷》《哈爾濱音樂人》《伍連德在哈爾濱》《哈爾濱》《白雪烏鴉》《晚安玫瑰》《哈爾濱檔案》《我的蒼涼情歌》《僑居者》《給卡嘉的信》《貝加爾湖心靈史》《滿洲的情報基地——哈爾濱學院》《一個城市的記憶和夢想》幾十種,這個專櫃讀者絡繹不絕,不時有人諮詢某一本書購買。
  • 在煙火氣中展現善良與明亮
    在《群山之巔》《候鳥的勇敢》出版後,遲子建於今年推出長篇小說《煙火漫捲》。這一次她將筆觸從鍾愛的額爾古納河右岸、雪域北疆的龍盞鎮和金甕河畔抽開,挪移到冰雪之城哈爾濱。  有學者曾這樣評論遲子建的創作特色:「遲子建擅長不同規模和題材的敘事,下筆健朗,不乏低回綿密的弦外之音,關注東北的人世風景,點點滴滴,無不有情。」遲子建在哈爾濱生活了整整30個年頭,一草一木瞭然於心。
  • 遲子建:只要我有呼吸,這支筆會陪伴我一直走下去
    遲子建無論春夏,為哈爾濱這座城破曉的,不是日頭,而是大地上的生靈——這是遲子建長篇新作《煙火漫捲》中要講述的故事。每個作家都在作品中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文學地理坐標,「哈爾濱」是遲子建筆下繼「北極村」之後第二個精神家園。
  • 遲子建:作家需要用腳去丈量能夠企及的大地
    作家遲子建最新長篇小說《煙火漫捲》日前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小說聚焦當下都市百姓生活,描寫了哈爾濱獨特的城市景觀與小說人物複雜的命運,捕捉到哈爾濱這座城市的獨特氣息。近日,在北京的一家酒店裡,記者對遲子建進行了專訪。
  • 茅獎系列之遲子建|關於遲子建的文學世界:以有情的方式構建美
    從《北極村童話》到《親親土豆》,從《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到《額爾古納河右岸》,從《候鳥的勇敢》到《煙火漫捲》,遲子建和她的大森林、北極村、額爾古納河、漫天的雪花、黑土地,以及黑土地上的人民一起,構建了蒼茫、浩瀚、鬱鬱蔥蔥的紙上鄉塬,那是當代文學史上最迷人的東北風景。
  • 遲子建:我覺得在文學上還可以壓榨自己
    記者:我原本也就想讀讀《煙火漫捲》和《偽滿洲國》,沒想不知不覺間竟然把你的主要作品都讀了。我在想是什麼讓我讀到停不下來?恐怕是你筆下處處有「風景」,你構建的生活世界,你講述的故事,還有由小說文本生成的那種迷人的氛圍。
  • 煙火漫捲中的精神守望與《晚熟的人》
    煙火漫捲的日常生活書寫更多的作家,雖然並沒有直接地觸及所謂的疫情題材,但這一年小說創作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在看似煙火漫捲的日常生活書寫中,卻有著相對深入的人性剖析,和對精神世界的積極呵護與守望。比如,遲子建的長篇小說《煙火漫捲》。在一眾小人物日常生活世相的呈示中,作家以一種稱得上是從容不迫和閒庭信步的心態,耐心細緻地展開對當下時代哈爾濱市民日常生活場景的精描細繪。
  • 「2020中國好書」《煙火漫捲》北國多風雪 人間小團圓
    遲子建新作《煙火漫捲》將目光由鄉村轉移到城市,聚焦哈爾濱這片土地。(新華社)新作《煙火漫捲》,遲子建將目光由鄉村轉移到城市,聚焦哈爾濱這片自己生活三十年的土地。在央視拍攝的作家紀錄片《文學的故鄉》中,鏡頭下的她走街串巷,中央大街買雪糕、聖索菲亞大教堂前留影、去商場採購回鄉時帶給母親的羊絨衫,雖然此地並非她的根基,但這座「埋葬著父輩眼淚的城」,一點一滴早已與她共同呼吸。
  • 讀遲子建中篇小說《候鳥的勇敢》 - 電子報刊
    今年,在長篇小說《煙火漫捲》廣受好評的同時,遲子建的中短篇小說也收穫了兩個重要獎項。10月13日,第六屆鬱達夫小說獎在杭州揭曉,遲子建《候鳥的勇敢》獲中篇小說獎。12月6日,第五屆林斤瀾短篇小說獎頒獎典禮在溫州舉行,馮驥才、遲子建獲「傑出短篇小說作家獎」。主辦方在給遲子建的頒獎詞中寫道:「以地域文化為基點,以底層生存為焦點,努力營造短篇小說的詩意美學,使遲子建具有了清晰俊朗的辨識度,更使她具有了卓爾不群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