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利驚人 「黑吃黑」牽出長江成品油走私亂象

2021-01-09 民主與法制網

  駕駛「執法艇」,身穿迷彩服,冒充「軍警」,暴力搶劫油船……去年5月,一起長江航道太倉段「黑吃黑」劫案,令江蘇省蘇州市張家港市人民檢察院辦案檢察官震驚,沒想到今天的長江上,還會發生這樣不可思議的案件。

  由案件延伸而來的調研,又將隱匿在這起案件背後的成品油走私亂象進一步曝光。張家港市檢察院調研發現,長江航道上的成品油走私問題存在多方面安全隱患,打擊面臨一系列難題,亟待多部門聯合進行治理。

  成品油走私案件時有發生

  2019年1月28日凌晨,走私成品油的「振偉油96」船關閉AIS——船舶識別系統,在長江上隱蔽航行。突然,一艘「執法艇」靠近,一群身穿迷彩服、自稱是「軍警」的男子登船「檢查」,並給船員戴上手銬,罩上頭套,強行帶離油船,然後將船上400餘噸柴油過駁後全部運走。

  這是長江航道上一起典型的「黑吃黑」暴力搶劫案,沒有任何人報警。不過,長江航運公安局蘇州分局還是通過特勤人員捕捉到了這一劫案信息。與此同時,無錫市公安局在辦理另一起涉黑案件時,也發現了相關涉案人員密謀搶劫的線索。

  最終,兩地公安聯手,將相關涉案團夥20餘人抓獲。經審訊調查,這一團夥在2018年8月至2019年5月,共計實施類似搶劫案6起,搶劫走私的柴油1300餘噸,銷贓獲利800餘萬元。

  「這並非全部案件。」張家港市人民檢察院辦案檢察官徐晶說,「從主要嫌疑人口中得知,他們之所以實施類似搶劫,是因為他們之前也被人這樣搶劫過,只是沒有報警。」

  案件緣起於成品油走私。張家港市檢察院沒有停留在案件辦理上,而是延伸開來,深入調研了長江成品油走私亂象,並於今年8月形成了一份報告。張家港市檢察院調研表明,從公安機關打擊情況來看,上海、南通、蘇州、鎮江、南京各段均有非法運輸成品油案件發生,且都有重特大案件發生。其中,僅蘇州2019年就查扣船隻57艘,查獲走私成品油24000餘噸,涉案金額1.4億元。

  「這只是查獲的案件。按蟑螂定律,成功上岸的非法油品數量、價值只會更加驚人。」徐晶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調研中,長航公安機關辦案民警告訴他們,在一次執法過程中,隨機檢查6艘油船,其中竟有4艘涉嫌走私。

  違法成本低 暴利驚人

  張家港市檢察院副檢察長丁建勤牽頭進行了成品油走私亂象調研。據其介紹,走私油品主要由10萬噸以上的大型油輪運至我國附近的公海,然後由中大型船隻過駁進入長江口,再由中型、小型、微型船隻多次過駁,沿江而上,以螞蟻搬家形式,在沿江各類小碼頭、臨時碼頭上岸,最終流向各類加油站或小工廠、小作坊。

  調研表明,成品油走私暴利驚人,而違法成本卻很低。以300噸左右的小型運油船或改裝船隻為例,其價格大約為50萬元至60萬元,拉一船油成功上岸,利潤可達20萬元至30萬元,即使船只有被查扣風險,只要能偷運二三次上岸就能回本。

  丁建勤說,近年來,蘇州當地公安多次開展打擊成品油走私專項行動,但非法運輸、非法經營和走私成品油等行為依然屢禁不絕,案件仍處於高發態勢,成品油走私不僅衝擊成品油市場,造成國家大量稅收流失,還帶來其他諸多方面的安全隱患。

  首先是威脅長江航路安全。長江上走私船隻以中型、小型、微型船隻居多,這些船隻經常不在規定航道行使,隨意穿梭,亂停亂靠,嚴重威脅其他船隻正常通行。這些船隻大多選擇夜間航行,為躲避監管,經常關閉信號燈、應急燈、照明燈等夜間航行燈光設備以及AIS系統,令其他正常航行船隻無法電子預警,不能及時避讓。

  其次是滋生次生犯罪。從張家港市檢察院辦理的這起案件來看,成品油走私,不僅會帶來非法運輸、非法經營等諸多違法行為,還會滋生「黑吃黑」搶劫案,為黑社會組織提供犯罪資金。據介紹,無錫警方之所以介入長江航道太倉段搶劫案,就是發現一批刑滿釋放人員突然經濟寬裕,原來竟是被僱傭準備實施搶劫。

  再次是存在安全隱患和汙染問題。走私成品油過駁作業中,多為「三無」船隻,既無資質,又無專業過駁設備,無專業操作船工,且上岸後也通常採用改裝的「黑加油車」運輸,易引起爆炸、起火等安全事故和油料洩漏汙染環境。另外,走私成品油不少為劣質超標油,特別是硫含量超標幾十倍至數百倍不等,燃燒後會產生大量汙染氣體。2020年4月4日,長航公安機關查扣4艘非法運輸成品油的油船,經鑑定,承運的2100餘噸成品油硫含量均超標。

  打擊存難點 亟待聯合治理

  張家港市檢察院調研表明,從近年發案情況來看,成品油走私呈現愈演愈烈之勢,與防範、打擊面臨一系列難題有關。

  一是發現查處難。張家港市檢察院檢察一部主任寇建坤介紹,一方面,走私成品油船隻大都會採取夜航、關閉AIS等手段躲避監管;另一方面長江中下遊江面寬闊,執法力量不足,難以覆蓋全部航道,給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機。

  二是證據收集難。走私成品油過程中,「幕後老闆」通常不上船,與船主、船工單線聯繫,一旦走私船隻被扣押,立即「斷尾求生」。僅處理船主、船工,無法觸及「幕後老闆」根本利益。另外,涉案人員反偵查意識強,遇執法人員登船檢查,往往會將涉案手機、帳簿等丟入江中,增加取證難度。

  三是聯合打擊難。成品油走私過程中,從近海到進入長江各段,再到上岸,由不同部門監管;運輸、銷售、車輛與船隻改裝等各環節,也由不同部門管理,總共涉及十多個職能部門,各部門間信息共享、聯合執法難度大,難以形成打擊合力。

  四是案件定性難。成品油走私涉及很多環節,特別是運輸環節,部分運輸船隻雖在長江航道被查扣,但此時油已進入境內,來源難以追查,相關涉案人員是否構成刑事犯罪,具體適用哪個罪名,目前都還未形成共識。從行政違法角度看,也涉及不同的法律法規,如《成品油市場管理辦法》《道路運輸條例》《道路危險貨物運輸管理規定》《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等。

  五是財物處置難。走私成品油及運輸船隻被查獲後,處置需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因辦案周期長,執法部門需租用碼頭停靠裝有成品油的船隻,而且還要經常保養,否則船隻腐蝕損壞,可能造成成品油洩漏汙染環境。另外,停放時間過長,船艙中可能形成一定密度的油氣混合物,存在爆炸風險隱患。

  面對這一系列問題,張家港市檢察院認為,在持續開展成品油市場專項整治,守好入境、入江第一道關的同時,還應建立健全聯合查處協作配合機制,建立海上水上陸上一體化執法信息共享平臺,相互通報海上成品油走私、水上非法運輸、陸上非法運輸等案件信息,提高打擊針對性和有效性,同時明確定罪量刑標準,提升司法打擊的震懾力。

相關焦點

  • 假冒軍警「黑吃黑」搶劫走私油船,16人被起訴
    本文圖片均來自央視新聞11月3日至5日,江蘇省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了陳某等16人冒充軍警搶劫走私油船系列案件據悉,該系列案件由最高檢以涉「長江經濟帶發展」掛牌督辦。
  • 長江上海段一貨船百萬柴油半路被搶,特大劫案背後竟藏「黑吃黑」的...
    記者從長江航運公安局上海分局了解到,在上海、江蘇等地公安機關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成功破獲一起長江上海段水域特大水上搶劫成品油案,查獲一艘涉案船舶,涉案價值近百萬元。   船主之所以不敢報案,是因為這起劫案背後還藏著一件「黑吃黑」的「案中案」。
  • 我國將大力打擊二手保齡球道走私 - 新聞中心
    東方網11月8日消息:猖獗一時的保齡球設備走私,已使國家損失40至50億元的關稅,使民族工業損失逾百億元產值。國家外經貿部、國家工商總局、稅務總局、海關總署最近又一次對進口走私二手保齡球設備進行了嚴厲打擊。
  • 上海三中院發布「非設關地」走私刑事案件典型案例
    2014年12月28日17時許,裝載走私柴油的「浙舟漁油18218」號船返航至長江航道圓沙附近水域時,被接到舉報的上海市公安邊防總隊海警支隊查獲。當日19時許,裝載走私柴油的「海盛油2」號船停靠長興島躍進碼頭時,亦被上海市公安邊防總隊海警支隊查獲。被告人鄒某某在海警登船檢查前下船逃逸。
  • 潮州打掉16個「黑油點」,查獲涉私成品油230多噸
    根據法律法規,從事成品油批發、零售、倉儲等經營活動,必須獲得相關部門的審批和許可才能進行。而有一些不法經營者受利益驅使,選擇鋌而走險,非法經營成品油。近期,我市公安機關加大整治力度,共打掉16個非法「黑油點」。
  • 自1月起江蘇開展為期一年成品油市場綜合整治
    交匯點訊 非法成品油來源不明,油品得不到保障。同時,非法運輸成品油和經營成品油站點設施簡陋,安全隱患突出。2020年12月31日,江蘇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江蘇省全面加強成品油市場綜合整治方案》,決定自2021年1月起,在全省範圍內組織開展為期一年的成品油市場綜合整治專項行動。
  • 深圳警方抓獲走私犯罪嫌疑人68名
    來源:證券時報9月17日,深圳警方聯合海關、市場監管等部門,出動302名警力,分成46個抓捕組,開展「暴風917」打擊走私違法犯罪統一收網行動,對凍品、成品油走私犯罪活動展開統一打擊集中收網行動,共抓獲嫌疑人68名。
  • 今年1至11月,廣東共查處走私案件13750餘宗,涉案金額663億餘元
    今年1至11月,全省海關、公安、海警等部門共查獲走私案件13750餘宗,涉案金額663億餘元;查獲涉案值億元以上案件53宗、千萬元以上億元以下案件26宗;查獲成品油、凍品、瀕危野生動物、香菸等一批走私物品,破獲了一批走私販私大案,懲處了一批走私犯罪分子,有力遏制了走私違法犯罪勢頭。
  • 蒼南特大走私油案追蹤!家族式參與,派專人「頂罪」
    對利益的貪慾、對法律的無知,讓這些習慣了海上波浪起伏的「討海人」走上走私之路,如今不得不面對他們人生中的重大浮沉。前不久,浙江省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分批審理了「李某勝等人走私普通貨物案」。從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這一走私團夥共519次前往國際海域過駁柴油入境銷售,涉案資金13.6億元,偷逃進口環節應繳稅額5.37億元。
  • 助力打擊成品油市場非法經營行為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本報訊(通訊員黃瑞芬 記者張文璟)日前,泉港區檢察院提出防控建議,將聯合泉港公安分局有效打擊非法經營成品油行為,規範市場秩序,為泉港區內海域生態安全發展提供堅實有力的司法保障。 據介紹,近年來隨著泉港區「石化新城」建設,化工項目迅速升溫,成品油需求日趨旺盛,加上該地區海岸線長達45公裡,有深水港澳口28個、各類船舶800多艘,便利運輸條件吸引部分走私分子「伺機」而動,相關犯罪活動相對猖獗。
  • 成品油定價方式或調整 三大油企或可自動調價
    繼航空煤油價改後,新成品油定價機制也正呼之欲出。 新華社 圖繼航空煤油價改後,新成品油定價機制也正呼之欲出。前天,有媒體引述有關人士的話稱,新成品油定價機制除包括縮短調價周期、加快調價頻率及調整掛靠油種外,三大石油公司也將擁有適度成品油調價權。分析人士認為,曝光的機制仍有完善空間,包括補貼、監管等問題,並建議試點下放調價權。
  • 發改委未來或可自行調節成品油零售價
    [導讀]記者昨日獲悉,過去22個工作日,布倫特、杜拜、辛塔三地原油加權均價變化率已高達6.23%,遠遠超出成品油調價4%的紅線。過去一周,紐約油價漲勢驚人,12月3日收盤價高達89.19美元。記者昨日獲悉,過去22個工作日,布倫特、杜拜、辛塔三地原油加權均價變化率已高達6.23%,遠遠超出成品油調價4%的紅線。 伴隨著國際油價衝高,成品油定價機制進一步改革呼聲再起。據參加成品油定價機制研討會的能源專家透露,後期調價除了要將周期縮短成10天外, 調價也有望不再報國務院審批,而是由國家發改委自行調節零售價。
  • 今年廣東查扣走私凍品4萬噸
    東莞市公安機關聯合黃埔海關緝私局偵破特大走私凍品案。辦案方供圖  國際在線廣東頻道消息(記者 陳惠婷,通訊員 王浩 黃桂林):今年以來,廣東全省緝私執法部門共查扣走私凍品約4.3萬噸,同比增長近一倍。廣東省打私辦常務副主任、省公安廳打私局局長周華山日前在新聞發布會上透露,全球新冠疫情仍然非常嚴重,走私凍品存在疫情傳播風險,存在嚴重食品安全隱患。他呼籲民眾抵制走私凍品,不買不賣不食走私凍品。  周華山表示,打擊凍品也是嚴防疫情輸入,落實人物同防。按照規定,查獲的凍品全部集中保管,第一時間由衛生檢疫部門對凍品涉及的場所、環境、涉案人員進行核酸檢測。
  • 走私2400餘只食蟹猴
    種種跡象表明,這是一個組織嚴密、有明確分工的走私團夥,且走私食蟹猴的數量也遠不止70隻。隨後,在麵包車上提取的一枚指紋讓案件峰迴路轉,也由此牽出了一個走私食蟹猴的大案。  日前,經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檢察院提起公訴,法院以走私珍貴動物罪分別判處17名被告人十五年至五年不等有期徒刑,各並處沒收財產或罰金。
  • 長江福北水道一艘涉嫌油品走私船舶機艙爆燃 4人獲救
    △圖片來源:網絡 記者今天從江蘇海事局了解到,11月27日17時10分許,長江福北水道一艘涉嫌油品走私船舶發生機艙爆燃事故。所幸南通市水上搜救中心及時救援,船上4人全部獲救。險情處置過程中,海事執法人員經詳細勘查發現,該事故船類型雖為一般乾貨船,但涉嫌擅自非法改裝,貨艙表層貨物下方設有暗艙,內裝油品,涉嫌走私。 目前,該事故船舶被實施行政強制暫扣,4名船員正在接受進一步調查。(總臺央視記者 唐高林)
  • 扒扒毒品犯罪案件中滑稽的「黑吃黑」情形
    「黑吃黑」對普通民眾來說並不陌生,在影視作品中,我們常常見到如此橋段「一方幫派與另一方幫派就某類違禁品進行交易,一方為了牟利,順勢吞併交易物品,或局外的一夥伺機而動,渾水摸魚。」藝術源於生活,電影與現實真實案例畢竟有所差別,你對毒品案件中的黑吃黑情形真的了解嗎?
  • 國內成品油零售價上調,和我們延退有什麼關係,社保基金還被套
    所以,可能是看到了這個股價下跌得有點猛,最近國內的成品油再一次上調價格,保證國企利潤。你要知道中國的種子領域控制在國際壟斷集團手裡,它們有超級暴利,中國的晶片生產業也是國際巨頭說了算,臺積電的淨利潤達到了百分之四十,而且是全球十大市值。
  • 鹽城市成品油流通行業協會正式成立 推進區域成品油行業規範健康發展
    中國江蘇網7月1日鹽城訊 6月30日上午,鹽城市成品油流通行業協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會員大會順利召開。會上,江蘇省石油流通行業協會,南京、常州、鎮江、江陰、宿遷等11家省市石油流通協會聯合向大會發來賀電,祝賀鹽城市成品油流通行業協會成立、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順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