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的《千與千尋》,看笑了孩子看哭了家長

2021-02-07 星輝影視

宮崎駿「傾盡全力」之作《千與千尋》在萬眾期待中於今日正式上映。作為動畫影史的巔峰,影片在上映前已創下多項紀錄:貓眼24.7萬的想看人數位居日本引進片第二;9.7分的點映成績和97%的上座率皆創新高,並在八次登上微博熱搜後佔領各平臺熱搜,實時票房居當日第一。

不少影評人和業內人士紛紛發文製圖,助力這部不朽經典的上映。


此前,引起熱議的夏日主題海報和「別丟了自己」主題短片,分別展現了不同的觀影角度:海報以夏日的趣味展現孩子眼裡神隱世界的童真和美好,短片則從大人的視角揭露了人物和故事背後的成長深意。

網友表示:不同年齡段看到的《千與千尋》是不同的故事,值得去影院反覆觀看。

 

夏天和千尋一起到來

 「最美」夏日盡享趣味

近日,由插畫師「焦響樂_」繪製的一組夏日主題海報引起了廣大觀眾的喜愛,其創作契機一是影片上映日恰逢夏至,二是因為宮崎駿的夏天是觀眾最難忘的意象。

海報中微胖版人物「吃西瓜」「摘蓮蓬」等夏日專屬姿態,真實還原了現實生活的消暑樂趣。觀眾看後感嘆「夏天就是要吃瓜、長胖、看千尋!」

四幅海報根據人物配對著不同文案,每一句都傳達著「夏天要和最愛的人一起看千與千尋」的含義。

此外,從十指緊扣翱翔於雲間的千尋和白龍,到一邊擦汗一邊為千尋遮陽的無臉男,人物之間純真、美好的互動與氛圍,也正是《千與千尋》一直以來給人的最直接觀感。

 

三代共賞的「銀幕必看」經典

看哭每一個努力成長的你

 

電影經久不衰的魅力不僅限於趣味和美好,其深刻的含義在不同年齡階段觀看會有不同的體會。官方發布「別丟了自己」主題短片後,不少觀眾看後表示原來從前沒有看懂《千與千尋》,引發了關於去影院觀看的熱烈討論。

 

首先,不少影評人紛紛自發呼籲影院觀影,表示《千與千尋》的價值無法通過文字或任何形式完整傳達,大銀幕才是欣賞它的最好途徑。

導演宮崎駿對於細節的執著,以及感動之處帶來的共鳴在銀幕上都被會放大數倍完美呈現,「讓人百看不厭」。據悉,此次影片特製的巨幕版本,也可能成為全球觀看《千與千尋》的最大銀幕之一。

其次,《千與千尋》是一部常看常新之作。它可以是孩子眼裡的溫情成長故事,也可以是充滿了隱喻的成人童話。

不少觀眾就表示湯屋裡的成長經歷太像自己的職場辛酸史,工作後再看哭得淚流滿面。無論是哪個年齡段的觀眾,都值得走進影院欣賞獲得獨屬於自己的理解。

 

最後,《千與千尋》是適合全家共同觀看的成長啟蒙電影,對孩子有積極的影響。

希望孩子們在不用顧慮物質條件的年代,依然能勤奮勞動、獨立成長,這本來就是宮崎駿製作該動畫的理念。在首批觀眾中,有不少是帶著孩子甚至父母觀影,三代一起共賞這部「必看」經典。

 

電影《千與千尋》由中國電影集團公司進口、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發行,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譯製。影片正在全國熱映中。

相關焦點

  • 用樂高積木拼了18年的沙發,家長都看哭了
    大家在關注四字弟弟演技,「太好哭」一系列熱搜霸屏的時候,該影片也被稱為「家長必看」系列。關於「孩子成長」「孩子教育」以及「家庭陪伴」等社會性話題,再一次引發廣大網友的激烈討論和深思。而近期顧家家居通過一支講述「拼搭了18年的沙發」來傳遞「陪伴」理念的宣傳片,看哭了無數家長。
  • 《龍貓》:小時候看笑了,長大後看哭了
    原標題:《龍貓》:小時候看笑了,長大後看哭了  什麼值得看  2018 VOL.45  「什麼值得看」是電影天堂推出的影視觀影指南 每周六更新 這周院線的電影質量整體很高 下面著重推薦2部 小時候看是奇幻冒險,長大後會看到懷舊、看到孤獨,會希望在自己陷入困境的時候,也能有隻龍貓陪伴自己渡過難關。
  • 18年後再看《千與千尋》:人生是無法回頭的一方通行.
    《千與千尋》全球首部同時獲得奧斯卡和柏林電影金熊獎的動畫電影,從2001年至今,仍然以308億日元的票房穩居日本電影票房史第一位。曾經看過電影的孩子,現在有了自己的孩子。曾經看著千尋與無臉男乘坐的列車沿著海平面一路沒有盡頭的奔馳,現在察覺自己的人生也已經在不回頭的疲憊奔走。
  • 6歲孩子看《千與千尋》,竟是這樣理解的……
    周日羽佳帶小羽去影院刷了《千與千尋》。
  • 《千與千尋》中的三個配角,隱喻了三類需要引導的孩子
    這位老人如今已經79歲了,他創辦的吉卜力工作室總是出產精品,《龍貓》、《天空之城》、《幽靈公主》、《風之谷》、《魔女宅急便》......宣揚和平、環保、博愛的宮崎駿也因此獲得了奧斯卡終身成就獎。而《千與千尋的神隱》,大概就是許多中國人的童年記憶了。膽小任性的小女孩千尋跟隨父母一起搬家,偶然進入神怪世界。
  • 18年後再看《千與千尋》,才知道宮崎駿為什麼了不起
    明天,6月21日,就是《千與千尋》在國內上映的日子了。暌違十餘年,再次看到這部影片,還是在大熒幕上,不知又有多少大人要在電影院哭成小孩子。18年過去了,仍是日本票房冠軍,至今沒有誰能撼動它的霸主地位。因此它在內地宣布定檔後,熱搜榜就時不時出現死忠粉們期待的消息:比如V姐前兩天剛分享的,由國內口碑最好的海報設計師——黃海製作的《千與千尋》中國版海報↓
  • 《千與千尋》中國版海報美到落淚,網友:光看海報就感動哭了
    Chinese fans of the critically-acclaimed Japanese animated film Spirited Away might just be on cloud nine right now since the movie has finally been scheduled for a June 21 release in Chinese mainland
  • 18歲高中生迎娶14歲初中生,家長如何避免孩子早戀?
    隨著物質生活的提升,處於青少年時期的孩子,身心發展迅速。進入青春期後,對異性產生濃厚興趣,開始想吸引異性關注。18歲高中生迎娶14歲初中生事件,應該引起廣大家長的關注,那就是,在自家孩子處於青春期時,如何引導孩子正確認識男女關係,甚至給予必要的兩性知識教育。
  • 孩子懼怕看牙,家長這樣做孩子不哭不鬧
    可是,一聽到看牙,很多孩子都非常抗拒,尤其是有蛀牙的,聽到要拔牙,就又哭又鬧。但也有些孩子對看牙非常配合,一點也不害怕。孩子的表現與家長平時的教育方式是分不開的。家長怎樣做才能讓孩子不懼怕看牙?這個「家長四要四不要」是牙醫總結的經驗,非常實用,爸爸媽媽都看一看,學一學,孩子看牙不哭不鬧!
  • 《千與千尋》18年後上映:成長的故事,看這一部就夠了
    沒錯,宮崎駿導演的動畫電影《千與千尋》將要在18年後登錄中國大陸,就在6月21日,中國影迷終於有機會在電影院的大熒幕上看到這部動畫電影。18年前的童年記憶,每當我們回想起《千與千尋》,心中有滿滿的感動,時間過去了這麼久,這部經久不衰的動畫電影依舊被許多人所懷念。
  • 這幾個原因,讓我們必須進影院看《千與千尋》
    其中,最受關注的,也許是這部18年前就上映過的日本動畫《千與千尋》,電影已於6月21日大陸上映。因為這部電影的人氣,你最近被刷屏了嗎?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到底是什麼原因,讓這部18年年前就火過的電影,如今依舊廣受關注?
  • 《千與千尋》影評:影院裡一個5歲左右的小朋友,他居然看哭了
    電影《千與千尋》看完了,我很慶幸選了貴的,效果更好的那家電影院,雷射屏真的好大好亮,這次重看比之前又多看到了好多細節,由於翻譯的細微不同,感受又有點不一樣。原本買的座位旁邊坐的是一個5歲左右的小朋友,是他媽媽帶來看的,老實說進電影院的時候真的是心裡一涼,故意隔開兩個位置坐了,結果小朋友比我想像的安靜很多,除了一開始提問之後都是很安靜的在看片,最令我驚訝的是結局的時候小朋友居然看哭了,我很奇怪,小孩子肯定不識字也不懂日語,為什麼還能感受到劇情。
  • 十八年過去了,為何還要再看一遍《千與千尋》?
    文 | 李婷婷編輯 | 金匝1老實說,當得知《千與千尋》時隔18年在國內影院上映時,我並沒有打算再去看一遍。我擔心重看會破壞10歲時第一次看這部片子留下的愉快記憶。那時候片子已經在日本上映了幾年,而我在一個邊遠的海邊小鎮讀小學三年級,從淘來的盜版碟裡看到了《千與千尋》。
  • 寶寶一上幼兒園就哭,其實是專門哭給家長看,寶媽別被「套路」了
    其實不少孩子都會有「分離焦慮」,尤其在他們第一次離開家上幼兒園的時候,或者像小糖果的同學換了一個新環境後。小糖果上學記,看糖媽如何化解哭鬧排斥上學的孩子小糖果三歲6個月的時候,我和糖果爸商量著送糖果去幼兒園。
  • 18年後才看懂《千與千尋》:它是一部屬於成年人的成長曆程
    《千與千尋》18年後首次在中國內地上映,很多人都說看過N遍了,還是忍不住到電影院再去看一遍。不同的人對這部電影有不同的理解,有人看到了成長、有人看到了欲望、有人看到了孤獨寂寞冷、有人看到了愛……而我,也是在18年後才看懂了這部電影,它不是一部童話,它是一部屬於成年人的成長曆程。
  • 從小愛哭的孩子和不愛哭的孩子,長大後差距明顯,家長們別不信
    孩子哭是一種負面情緒的表達,也是一種宣洩情緒的手段。家長們普遍認為,「哭鼻子」是一種很丟臉的行為,如果是男孩子就更難以容忍。每當孩子開始哭的時候,家長們都會被搞得心煩意亂,但孩子哭真的是一件壞事嗎?那愛哭的孩子和不愛哭的孩子有著怎樣的差距呢?
  • 成都家長群炸鍋:幼升小難哭家長,事關孩子前途趕緊看
    就看3-8歲了。關心孩子前途的家長,現在就捫心自問: 我的小孩,有好好閱讀麼? 我跑去網上問了一圈家長們,大家幾乎都給荷小魚好評: 孩子2歲多就喜歡上寫字、讀故事▽適合3-8歲孩子,限量500名推薦你也為孩子先領一份↓↓↓
  • 40歲還在家啃老的孩子是怎麼養出來的?這部電影給出了答案
    《千與千尋》在國內上映超過一周,票房已破3億。距離這部電影第一次在日本公映,已經過去18年,我們編輯部很多人第一次看到它,是在年少之時。當時看到的,只是一個單純的成長故事:10歲小女孩千尋誤入神隱之境,身邊的父母因為貪吃變成豬,她獨自一人踏上救贖之路。
  • 電影《小王子》:小孩看笑了,但大人都看哭了
    這部電影讓我這個「大人」在電影院裡看的淚流滿面。旁邊抱著小孩的一位媽媽扭頭看了我好幾次。大概她沒想到這部動畫片能讓一個小夥兒哭成這樣。我自己也沒想到。一先來說說原著。《小王子》這部童話已經面世了70多年了,但是時間似乎從來都不能消減它的魅力。
  • 《千與千尋》裡的這句臺詞,18年後終於讀懂了
    ——《千與千尋》宮崎駿電影《千與千尋》中,誤入湯屋的迷途者會被湯婆婆收起名字,然後不知歸途。「別忘了自己原來的名字。」就像白龍一開始告訴千尋的那樣,千尋在這個神奇世界的冒險和成長旅程,也提醒著銀幕前的觀眾:別丟了自己。每個人都可能是「千尋」,然後走著走著變成「千」,時光飛逝,有人會在某天突然想起原來的名字,有人則以為自己從來就是「小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