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謊言的人設讓他瞞天過海,屢屢如願以償。
父母到他家裡,他藏匿宮女,斷樂器之弦,不令拭去灰塵。父母一看,這個孩子,生活素樸、低調,不沾染聲色,心下甚歡。之後他又哄騙父母改立太子。他買通大臣,登上帝位,君臨天下,坐到了最高的位置。
這個靠謊言實現夢想的孩子,並不懂得天下蒼生。他修宮殿,開運河,勞民傷財,怨聲載道。最終全國各地的農民起義風起雲湧,他成了史冊中昏庸無能的帝王的代表,被永遠地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他就是隋煬帝楊廣。
他老爸隋文帝楊堅,一生只鍾情獨孤皇后,是帝王中獨一無二、少有嬪妃的專情皇帝。獨孤皇后一生享專寵,生五子。長子楊勇為皇太子,次子楊廣為晉王,楊俊為秦王,楊秀為越王,楊諒為漢王。
獨孤皇后作為女性是少有的幸福,自己嫁了天下最有權力的帝王,又生了5個兒子,長子是太子,其他諸子皆聰明、健康、俊秀。人生特別完滿。但她卻不知道,她的家庭教育並沒有做好,由一子之失,隋文帝沒有善終,她和隋文帝開創的隋帝國,因為這個孩子的驕奢淫逸,隋跟歷史上的秦一樣,成為二世而亡的短命王朝。
02
隋煬帝楊廣美姿儀,從小就是個漂亮娃娃,惹人憐愛,而且他年少時,就顯聰慧,13歲就被封為晉王。
他善心機,懂得如何討好父母。太子楊勇行事任性,不受約束,不加掩飾,恩寵漸衰,父母對他多有猜忌。楊廣便利用父母和大哥之間的嫌隙,進一步投父母所好,離間父母和大哥的感情。讓父母看到大哥的我行我素,看到他的低調進取。
其實這都是楊廣偽裝的假象。
獨孤皇后被假象所迷惑,勸隋文帝楊堅廢太子楊勇。楊廣又趁熱打鐵,勾結楊素,在隋文帝面前屢進讒言,又收買楊勇的近臣,誣告楊勇圖謀不軌,隋文帝有了廢立之意。無奈,和楊勇是兒女親家,極力反對。之後開皇19年,公元599年,倒了, 被免上柱國,削為民。第二年,開皇20年,公元600年,楊勇被廢為庶人,囚在東宮。
楊廣機關用盡,終於得償所願,被立為太子。
楊勇覺得自己冤枉,屢次要求見父皇,但都被楊廣阻止,楊勇爬到樹上高喊,楊素對文帝說楊勇已經神志錯亂。蜀王楊秀為大哥鳴不平,楊廣為絕後患,讓楊素對文帝進讒言,廢楊秀為庶人,之後楊秀及諸子皆遇害。
公元604年,隋文帝病危於仁壽宮,楊廣與楊素開始預謀後事,宮人誤傳消息送給文帝,文帝當場就氣炸肺了,老子還沒死呢,你們就開始準備後事了,原來你們倆是一氣。
陳貴妃又說楊廣對她無禮。隋文帝這個時候才看清他這個二兒子的真面目,但是為時已晚。他要求見廢太子楊勇。無奈文帝的大臣都已經被楊廣所控制。楊廣遣退宮人,令張衡進入寢殿殺文帝。據史記載,血濺屏風,文帝臨死之前的冤痛之聲傳到了外面。
之後又假稱的遺詔,殺死楊勇和他的10個兒子,進而又囚禁漢王楊諒。
至此,隋煬帝把父兄收拾得乾乾淨淨,再無後顧之憂,此後便開始了他為所欲為的昏庸生涯。
03
楊廣的人格特徵,就是一個造假狂,弄出種種假象,魅惑父母,廢掉兄長,取而代之,覬覦皇權,處心積慮,手段殘忍。
楊廣為人巧言令色,正是鮮矣仁。從「仁」的角度看楊廣,恭敬、寬容、忠信、勤敏、慈惠,看看他佔哪樣?
恭敬,對父母他造的是假象。
隋文帝崇尚節儉,他便讓樂器蒙塵,其實是有意為之,父母不喜兒子耽於聲色,他便假意只與蕭妃起居在一起。對兄長,極盡陷害。恭敬是談不上的。
寬容,楊廣是個錙銖必較的人。隨軍伐陳,攻下健康城,他最先想到的就是讓高熲留下陳後主的寵妃張麗華。沒聽他的,斬了張麗華,他便懷恨在心,伺機報復。
忠信,用謊言騙取父母的信任,隋文帝臨終之時事情敗露,要廢掉他,他便弒父。
勤敏、慈惠更談不上,就是這樣一個毫無仁德之心的人,卻用假仁假義實現了上位。
從我們現代社會與人為善這個角度看楊廣這個人,他已經衝破了道德底線,放在今天他就是那種最可怕的殺人狂魔。能裝出最好看的笑容,但笑容後面,卻全是殘忍。
從精神醫學的角度來評價楊廣這個人,他就是典型的反社會型人格障礙。在他的關係裡,他吞噬一切與他的欲望相左的人。凡是阻擋他的人,他都要用各種陰謀詭計害死他們,讓自己獲得欲望的滿足。
04
從騙父母的處心積慮,到隨心所欲的放縱,他內心是平靜快樂的嗎?
那個說謊的孩子,他騙了那麼多,太子之位他得到了、皇帝之位他也得到了,天下都是他的了,但他得到幸福了嗎?
隋煬帝楊廣繼位後先是遷都洛陽,大業元年,公元605年3月,讓楊樹營造大監,就是在洛水兩岸造一座規模宏大的城市,每月役丁200萬人。大業元年5月又開始筑西苑,引澗水為海,在海中營造蓬萊、方丈、瀛洲三座神山,山高百餘尺。沿渠水有十六苑,每院都有四品夫人。宮樹秋冬凋落,剪彩綾為花葉綴滿枝條,池水中亦剪出漂亮的彩綾。
隋煬帝月夜帶著宮女數千人,騎著馬遊西苑,還在馬上奏《清夜遊曲》。可謂極盡奢華享樂。
同時,他又發丁百餘萬開通濟渠,率領一兩萬人出遊江南。所乘龍舟長200尺,寬50尺,高45尺,上下4層。上層有正殿、內殿和東西朝堂,中間有一兩百個房間,全用金玉裝飾。船上盡皆山珍海味的精品。
就在隋煬帝楊廣極盡奢侈,調天下萬民為己用的時候,許多州縣已經強迫農民,預交了幾年的租稅,農民們傾家蕩產,流離失所。
大業11年,公元615年,隋煬帝第3次北巡的時候遭到突厥10餘萬大軍的突襲,倉皇逃回雁門。突厥突破39城,又急攻雁門,隋煬帝嚇得膽戰心驚,天天抱著小兒子日夜哭泣。承諾重賞守城將士,不再徵高麗。
等到解圍回到洛陽,並無兌現承諾,失信於民,又要出兵高麗,龍舟水殿都被憤怒的兵士焚毀。楊廣又命令造更大的龍舟,此時已到大業12年,公元616年,農民起義風起雲湧,百姓非常疲勞,府庫已經沒有錢了,天下人都恨透了隋煬帝,他陷入了極端孤立的境地。
大業14年,公元618年,楊廣在南京被叛軍縊殺,時年50歲,連棺材都沒有,是蕭皇后和宮人把床板拆了,勉強給他弄了個小棺材,草草葬了。
05
隋煬帝楊廣的人生大致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造假,騙父母,第二階段是公元604年隋文帝去世,他執掌天下,拿到了最高權力,開始任性妄為。第三階段,大業11年之後,勞民傷財十多年,國力衰弱,內憂外患,農民起義此起彼伏。他自己都知道,不會有什麼好下場,每每照鏡,都對自己說,不知道誰會砍下這顆頭。
從做一個說謊的孩子開始,一直到死,他所做的都是為了滿足一己之私慾。既無仁愛與人,又無德行與民。於家他是個劊子手,於國他是個致使生靈塗炭的昏君,於己他是個自掘墳墓的可憐蟲。
說謊的孩子總以為可以瞞天過海,卻不知狼早晚會來的。一敗塗地的人生,就是從不經意間的一句一句的謊言之行開始的。
圖片來自網絡,如侵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