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國際電影節來到了第十個年頭,十是一個特殊的節點,而這個第十年,對於整個行業來說也是難忘的一年。
前半年受疫情影響,我們不得不與影院暫時告別,在等待中體會著難以割捨的思念。幸好,從春天到秋天,我們還是等來了影院重開,等來了北影節。
8月23日,北京國際電影節首位「天壇獎」最佳女主角顏丙燕也來到了第10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的「十年·如影」論壇,與大家分享了對電影、電影節的感悟。
很多觀眾是通過電影《萬箭穿心》認識顏丙燕的,這部根據方方同名小說改編的小成本電影因出色的情感張力和人文關懷,被評價為「2012年最好的華語片」。論壇上,顏丙燕回憶,憑藉這部電影第一次接觸北影節,拿到「天壇獎」是幸運的鼓勵。
顏丙燕在第10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十年·如影」論壇上
去年和她在《萬箭穿心》中合作的年輕演員李現人氣暴漲,很多李現粉絲翻出了這部片子,也被顏丙燕的演技折服,同時也驚訝於此時才認識她。作為演員,顏丙燕很低調,鮮少在拍攝之外有曝光,也由於對表演的高要求,她在《萬箭穿心》之後的產量並不高,但她始終關注著電影,對於北京國際電影節,她提出了希望更有節日氣氛的期待,「電影節不只是電影人的事。節日氣氛濃的話,能夠吸引到除了電影圈的更多觀眾。」
對於本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顏丙燕則說對李安等大導演的大師班講座很感興趣,「我覺得這個可能對於很多電影愛好者、業內電影人來說,都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事,反正我是很想去聽一聽的。」
論壇結束後,拍電影網Pmovie也有幸參與到對演員顏丙燕的採訪。她和大家暢聊了對當下表演,對當下電影行業的看法。
Pmovie:您如何看待這兩年電影行業的變化?您覺得演技好的演員是否迎來了春天?
顏丙燕:我覺得還在發展過程當中,畢竟前幾年的節奏太快了,很多的資金融入電影行業,導致一些不專業的現象出現,所以才會說是不是這兩年「迎來了春天」,其實只是一個正常的曲線吧。
電影觀眾越來越聰明,他們的視野、對電影的理解力和渴望是不光停留在表面的。另外能夠沉澱下來、在行業裡堅持的都是更注重影片的質量、深度的電影人。
Pmovie:您覺得什麼樣的電影是好電影?
顏丙燕:好的電影這個概念挺大的。電影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藝術形式,可能80%的人都覺得好的一部電影,依然有20%的人表示沒看懂。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經歷、教育背景都不一樣,好看的電影表達的主題是更鮮明、更強的,能夠感受到、體悟到的人就會覺得太好了,太對了,可是沒有經歷過,沒有感受到的人呢,看了可能就會覺得莫名其妙,覺得「這有什麼可說的」。
電視劇通常是觀眾需要什麼,愛看什麼,我們就聊什麼,過去了就過去了,但是電影不是。電影是一個理念,一種感情,是永久的。可能某一部電影你現在看覺得沒什麼,五年後翻出來,天哪,你發現看到了不一樣的東西。這就是電影的魅力。我們都不在了,電影還保留著,還在。
電影《萬箭穿心》截圖
Pmovie:今年上半年有一個徵集意見出臺,就是導演、編劇、演員、攝影師開始評職稱了,您覺得這個職稱對這個行業有什麼意義嗎?
顏丙燕:說實話,我覺得挺難的,因為怎麼衡量幾級?是拿獎項來衡量,還是拿數量來衡量?從質量上來說,就像剛才說的,再好的影片也有人說不好,再不好的影片也有人看。
Pmovie:您是北影節第一屆的影后,現在北影節已經來到了第十屆,您在這期間有什麼特別的感受嗎?
顏丙燕:我不是一個產量很高的演員,經常有時候一年也不拍。看了很多個劇本,沒有看到使自己「汗毛孔張開」的,索性就不拍,但是也從來沒停止過。有些人說你要是不拍乾脆去生個孩子算了,一年時間也夠了。
我說「啊?那是不一樣的。」我這一年即使不拍,看了幾十個劇本,我還是在工作中的。
電影《盛先生的花兒》劇照
Pmovie:您在「十年·如影」這個論壇上最想表達的觀點是什麼?
顏丙燕:我最希望的是電影節能夠真真正正地起到電影節的作用,就像剛才聊的,電影節最棒的作用就是每一年我們把最新、最好的電影推廣給全世界的觀眾。它如何好?它為什麼好看?我們的電影人是怎樣做的?讓更多的觀眾知道,讓電影更貼近觀眾。這也是我說的,希望電影節更落地一些,更有節日氣氛一些,讓更多普通觀眾知道,電影節是屬於每一個人的,那麼可能會形成更好的良性循環。
北京國際電影節從最開始北京國際電影季的時候,就很專業,越是好越是專業呢,就越希望它的作用會更強。更像過節一樣,大家就可以記住每年的北京國際電影節,在懷柔,是幾月份。到了這邊有住宿休閒的地方,觀眾可以挑選很多部電影,來自全世界各地的好看的電影。
觀眾和電影人、電影節三方的互動,電影越好看,觀眾越高興,電影節就越熱鬧。
Pmovie:過去您一直在嘗試不同的角色,未來期待挑戰什麼類型呢?
顏丙燕:各種類型我都挺想試的。做演員的樂趣就在於此。可能以前你完全不能理解的那一類人,那一類職業,通過角色,你會去挖掘她、理解她。哪怕她是一個壞人,她為什麼壞,為什麼會去做這樣的事情。隨著分析,自己內心的窗戶一扇一扇地打開,人會變得更寬容,再去演新的作品,就發現自己更豐富,塑造人物就更立體了,它不是單一的。
作為演員,我們儘可能多地去嘗試不同的類型。哪怕是失敗了。沒演好就沒演好嘛,演臭了就演臭了,但是你努力了,盡力去體會了,之後去分析為什麼不好,錯在哪了,就知道下次往哪努力了。這個東西就是你不斷地嘗試、學習和再實現。
電視劇《借槍》截圖
Pmovie:疫情對很多行業都產生了影響,尤其是影視行業。想知道疫情對您的工作產生了什麼影響,或者是否對您的創作有新的啟發?
顏丙燕:我本身是一個產量很低的演員,每年作品很少,疫情其實對於我個人而言呢,區別不大。當然,確實有之前談好的項目因為疫情的原因往後延、開不了機或者撞在一起的情況出現。
對於全行業來說呢,這一定是一個災難,但這種災難已經發生了,我們可以考慮如何在現在的情況下重新開始。其實前幾年過於膨脹的狀態經歷過這段以後冷靜了很多。現在比較自信的、重新開始的團隊,都是相對靠譜、實實在在的團隊。
Pmovie:您拍戲有很多必須遵守的原則,比如說不同時拍兩部戲,不接受配音等,這些原則您現在還在堅持嗎?
顏丙燕:是的,還在堅持。
Pmovie:那這會使您錯過一些比較不錯的作品嗎?錯過是否會令您感到焦慮?
顏丙燕:確實錯過了從目前來說很火爆的一些劇,而且很多。但是呢,讓我重新再來,重新選擇,我依然還是會這樣做。因為堅持這些原則並不是我要求過高,只是作為一個演員,這是應該守住的一些基本的條件。
比如說同期錄音——在表演當中聲音非常重要,你此時此刻的情緒,你說話的語氣,你聲音的調值和音色,可能會給觀眾傳達不一樣的感覺。所以我覺得後期配音,哪怕是自己配,都和現場的感覺是不一樣的,那種生動、鮮活的東西就會損失很多。因此我堅持同期錄音,為這一條,我錯過很多戲,包括我現在還沒去過橫店。橫店那個拍攝場地,它確實很難做到同期錄音。當然,這是可以理解的。這是我對自己的要求吧,我要求自己的每一部戲表演是完整的,哪怕是我演得不好,但是我沒有退路,沒有藉口。
比方說我哪個電影演得特別難看,我不能說自己因為什麼什麼演不好,只能說是自己當時的能力就到這裡,我會去自檢,我為什麼演那麼差,原因是什麼,我會去拉片子。檢查出原因後去改正、調整,在下一部作品當中我會希望有更好的展示。
這是一個演員做這份工作的樂趣所在,也是自己可以保持對這份工作的熱愛的一種方式。就是不要把它變成一個唯一的賺錢的手段,或者是賺取名利的一個踏板,那就跟熱愛沒有關係了,熱愛的就是其他東西了。
還是要保留對這個工作的熱愛的純粹,才能長久,才能堅持下去。哪怕一年沒接到戲,依然還能夠熱愛。如果變成了賺取名利的一個踏板,可能就會容易心理失衡,很難繼續。
電影《牛郎織女》(2008)劇照
Pmovie:除了剛才您提到的守住作為演員的職責底線以外,您覺得什麼樣的演員可以稱作成功的演員呢?
顏丙燕:演員這份工作確實就是身在名利圈當中的,如果你做演員就是為了出名,就是為了拿獎,那反而會越來越遠。這樣你做這份工作的時候會一直想「我怎麼才能拿獎」,「我怎麼才能出名」,而不是作品本身,角色本身,戲本身,這就偏離了,這就南轅北轍了。
其實我也拍過一些國內觀眾沒能看到的作品(沒能在國內公映),但是依然會很開心,因為我回憶起拍攝過程當中有「汗毛孔張開」的時刻,我愛的是這件事本身,是表演的過程。
成功與不成功,什麼是成功呢?我拍了一部電影,哪怕有十個觀眾認可,那也算是成功啊。任何事情都有一個分寸一個度,你的滿足點在與哪?如果你愛的是這個工作本身,你很容易就知足了,很容易就快樂了,很容易就成功了。
如果你要的不是這個,那成功太難了。你掙多少錢是成功?需要多少人擁護才叫成功,要拿多少個獎才是成功,無邊無際,自己也不會快樂。
Pmovie:年齡焦慮一直是最近討論度很高的話題,但是在您身上好像一直都沒有發生過,您是如何看待這一問題的呢?
顏丙燕:每一個人都怕老,都希望自己永葆青春。但是沒有人能阻止皺紋不出來,沒有辦法阻止肉肉長在腰上。對我來說,我儘可能地去努力,去健身,使我能夠身體健康,一直保持工作狀態。
但是作為演員最好的狀態是「我不怕老」,到了什麼年齡我能演什麼年齡的戲,不需要說到了這個年齡做不了這份工作了,能夠完成這份工作反而是沒有這份顧慮的。
我基本上一直是按照自己的年齡在演戲,除非是跨度很大的。比如說《愛情的牙齒》,我那時候33歲了,他讓我演十六七歲,嚇了我一跳,我說我演不了的,我演不了十六七。但是這個劇本實在太好看了,最後模糊了一下年齡,好在她(角色)也只有第一階段是這麼年輕的狀態。我就和導演提條件,我說你不能限制我笑、限制我哭,你不能說「丙燕,稍微收著點哭,皺紋出來了」,你要是嫌棄我的皺紋我就不演。導演說不嫌棄。當時演完之後其實還好。
但如果現在要我演一個十六七的角色可能就不接了。對這個職業來說,年齡不應該成為焦慮的。可能我在意的點不在這裡。我覺得一個演員掌握了最基本的技能後,在生活當中經歷得越多,喜怒哀樂、愛恨情仇,演出來的角色是更有意思,更有魅力的,是會打動更多的人的。
千萬別退回去,退回去的話你呈現的某些角色未必有現在豐滿。所以我還好,沒有這個焦慮。
電影《愛情的牙齒》劇照
Pmovie:您覺得現在中國的電影是否欠缺一些對女性的關懷,或者是女性審美的多樣性?
顏丙燕:其實不缺吧。現在各大電影節好像都有女性專題,當然女性這個話題一直存在,一直存在的原因是女性在生活當中角色的複雜性。女性比男性多了孕育的能力,因為多了這個能力,就多了很多問題,包括在婚姻、家庭、事業中。我們一直在討論,現代女性真的結了婚就應該在家相夫教子嗎?還是應該堅持有自己的職業,一邊上班一邊照顧家庭?還是把孩子交給父母,夫妻倆一起去上班?
但是每一個家庭有每一個家庭的狀況,每一對夫妻有每一對夫妻不同的情感基礎、情感經歷,每一個人的性格又不相同。所以它是千變萬化、無窮無盡的。
女性是柔軟,但也有柔軟的強大,這股力量應該放在什麼地方,怎樣才是完美的,是每一個女性、男性都應該去討論的。
所以現在關注女性的電影很多,電視劇也是這樣,像最近,我感覺是比以前都多了。這個話題是無窮無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