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電影驚心動魄是在提醒你它是部電影,而有些電影平平淡淡是在告訴你這是生活。」《如果芸知道》這部電影呈現的正是後者,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觀眾看完影片最直觀的感受是像一杯白開水。生活本就是平平淡淡,哪有那麼多的驚心動魄呢。
看過馮小剛以往電影的人都知道,他擅長商業片,作品風格以京味兒喜劇著稱。人民網評價他:「將喜劇精神、世俗精神以及平民精神植入到電影中,為中國電影產業創造了獨具特色的電影範式。」《如果芸知道》這部電影卻打破了他以往的京味幽默和平民色彩的風格,用平淡細膩的鏡頭為觀眾呈現了愛情和婚姻這兩大主題。
影片改編自馮小剛摯友的真實愛情經歷,講述了年輕人隋東風和羅芸在異國他鄉一見鍾情,兩人結婚後定居在紐西蘭安靜的克萊德小鎮,共同經營一家中餐館。轉眼間兩人的婚姻生活已走過第十五個年頭,中年時的隋東風失去妻子羅芸,隨後踏上替亡妻完成遺願的感人故事。
影片的口碑呈現褒貶爭議,有人認為這部影片如白開水,索然無味,也有人認為這部影片呈現的是生活,平淡卻也溫暖。而我個人則認為這部影片是一部值得二刷的電影,因為它用平淡細膩的鏡頭為觀眾呈現的是愛情和婚姻的永恆主題。
今天,我就從影片的敘述手法、故事講述方式、影片中人物名字的寓意這三個方面來分析這部影片的魅力,影片所呈現給觀眾的永恆主題——愛情和婚姻。
01、影片的敘述手法:電影打亂了影片中兩人愛情發生的次序,當下——婚後15年——婚前相識——生離死別
這部影片沒有按照故事發生的時間順序而敘述,反而是打亂了故事中男女主角愛情發生的次序,即開頭其實是故事的結尾。
這樣倒敘的敘述手法和打亂次序的手法吊足了觀眾的胃口。即便聰明的觀眾猜到影片開頭中照片上的羅芸已經去世,但仍然想繼續了解她因何去世。然而導演接下來為我們講述了的是男女主婚後15年的瑣碎日常,這時觀眾便想知道兩人是如何相識、相知、相愛的。一見鍾情的相遇後,我們了解到了羅芸去世的原因,最後是中年的隋東風替亡妻完成了遺願。
影片中故事的外衣是愛情故事,而它的內核卻是愛情和婚姻這兩大永恆主題。導演馮小剛用平淡、細膩的鏡頭將人物性格和自然影像相結合,為我們呈現了一段溫暖,美好,同時又有些缺憾的愛情故事。
①用安靜的環境反襯出人物內心的波瀾
影片中的隋東風和羅芸婚後生活在安靜的克萊德小鎮,他們遠離喧鬧的都市生活,選擇了安靜偏僻的小鎮。為了給羅芸安全感,隋東風在小鎮開了一家名為「芸」的飯店,穩定的經濟來源是兩人婚後生活的保障。
隋東風負責採購和主廚,羅芸負責收銀和管帳,兩個人吃苦耐勞,相互扶持,經營著這家飯店。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單調生活,除了新加入的一條狗狗布魯,懷孕後摔倒流產過一個寶寶以外,生活毫無波瀾。
看似平淡安靜的生活背後,其實兩個人的心中都有波瀾。男主隋東風開了飯店後再沒有吹過笛子,女主羅芸辛苦經營著飯店,沒有時間去看她喜歡的藍鯨。兩個人被飯店所捆綁,為了打破這種生活,羅芸曾在極光下許願,希望飯店被燒毀。結果沒想到應驗。
導演用安靜的環境反襯出人物內心的波瀾,也將現實婚姻中的生存和自由這一老生常談的話題帶出來。隋東風為了給羅芸安全感和穩定的生活,放棄了喜愛的笛子,將飯店這個生存保障看得極其重要。而羅芸婚後也收斂了她愛自由的性子,一直想去看藍鯨卻被飯店所束縛住。
②自然的影響呈現串聯起整部電影
電影中多次出現公路和男女主房子不遠處的那棵大樹。
男主開著汽車行駛在為亡妻完成遺願的公路上,一路前行,一路回憶。可以說公路串聯起了整部電影,也推動了劇情的發展。現實中的中年男人隋東風行駛在完成亡妻遺願的公路上,同時穿插入了回憶的部分,下一個鏡頭跳到了年輕的隋東風。
還有影片中的那棵大樹也出現過幾次。
男女主之前常常帶著狗狗布魯去大樹下玩兒,自從布魯去世後,他們決定將布魯的骨灰埋葬在大樹附近。一來因為這是他們三人幸福回憶的地方,二來這裡離他們住的房子很近。羅芸去世後,骨灰分為兩瓶,一瓶也埋在了狗狗身旁,永遠陪伴著它。
02、雙線交織的故事講述方式,呈現出愛情和婚姻兩大永恆主題
這部影片以隋東風和羅芸的愛情故事展開,以兩個人的婚姻故事為主線,為觀眾呈現出兩大永恆主題——愛情和婚姻。
主線①婚姻:長久的婚姻靠一個字「熬」
隋東風和羅芸兩人相識於住的同一棟房子,而房東太太可以算是他們的媒人。兩人結婚時,也只有房東太太是唯一的見證人。
印象最深的是房東太太告訴芸的一句話:大多數婚姻都有想過離開對方,長久的婚姻都是熬出來的。
熬的前提是因為愛,這樣才會容忍對方的一些毛病和缺點,沒有了愛這個前提,怕是一分一秒也不能忍受。
影片中從房東太太這個人物側面告訴羅芸和觀眾長久婚姻的真相,一個字「熬」。熬下去了,就是一輩子,熬不下去了,分道揚鑣。而房東太太的婚姻和男主隋東風的婚姻都是有缺憾的,因為他們的另一半沒有機會陪他們熬下去就生離死別了。
中國人的婚姻真相也逃不了一個「熬」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兩個人未見一面便成了婚,之後就算沒有擦出愛情的火花,兩個人依然會熬到老;當下也有很多名存實亡的婚姻,為了孩子苦熬著,硬熬著。
這部影片為我們揭開了中國式長久婚姻「熬」下去的意義,便是愛。兩個人沒有了愛的前提,任何形式和原因的苦熬都是相互折磨。
副線②愛情:命中注定的愛情兜一圈還是會遇到
影片中隋東風對羅芸是一見鍾情,但早在北京他們就結下了緣分,同坐一輛公交車,彼此都有印象。兩個人兜了一圈在異國他鄉還是遇到了。
世界那麼大,命中注定的緣分遲早都會遇上。隋東風在結婚當天對妻子羅芸說:「將來,我喝白開水,你就喝酒;我吃飯的時候,你吃肉;我吃肉的時候,你吃燕窩。總之,咱們家最好的東西一定在你肚子裡。」
這樣樸素又情深的愛情宣言讓人心窩子一熱,愛一個人,不就是想給她更好的嘛。影片中看似有些老套的一見鍾情,其實也是在告訴觀眾,愛情有時來的晚些,但永遠不會缺席。
在這個愛情泛濫的時代,很多人早已不相信愛情,覺得愛情才是奢侈品,手裡沒有點錢都不好意思交女朋友。而這部影片就是用真實的故事告訴我們,愛情並不是奢侈品,它是人類永恆的主題。隋東風和羅芸在一起的時候,他可是個窮小子,可是愛情還是眷顧了他,並不是說他有多幸運,而是命中注定的緣分遲早都會來,哪怕兜一圈還是會遇到。
03、影片中人物名字的寓意:名字的寓意暗示了人物的命運走向
隋東風寓意為風,而羅芸寓意為雲。
隋東風沉穩、成熟、幽默、有擔當,他一直是羅芸的精神依靠,也是助力她的那股風。
羅芸美麗、大方,沒有安全感,非常喜愛鯨魚,渴望自由,嚮往無拘無束。她是他一見鍾情的那朵白雲。
自然界的風四處為家,漂泊不定。這也預示了男主隋東風的命運走向。人到中年,妻子的猝然離世讓他陷入哀傷與孤獨。他常常夢到妻子羅芸,每次快要接近她時就消失了。他小心地把妻子的骨灰放進背包,帶著它踏上了實現亡妻遺願的旅途。
自然界的雲象徵虛無,純潔,不定。這也預示了羅芸的命運走向。中年去世,她一直喜愛鯨魚,渴望自由,嚮往無拘無束。
當隋東風來到曾生活了十五年的克萊德小鎮,來到那棵大樹下,在狗狗布魯旁邊埋下妻子的一瓶骨灰,放上妻子喜歡的黃色花束,也給狗狗帶了喜歡的白色花束。這裡畢竟是他們生活了十五年的地方,也相當於妻子「回家」了。
影片最後隋東風帶著妻子的另一瓶骨灰來到海上,希望能看到她喜歡的藍鯨,而在藍鯨出現的那一刻,他將骨灰隨風撒向海裡,讓妻子死後「見到了」藍鯨,也得到了自由。
影片中用人物名字的寓意暗示了人物的命運走向,可見導演的用心。
寫在最後:
《如果芸知道》導演用平淡細膩的鏡頭為觀眾呈現的是愛情和婚姻的兩大永恆主題,同時也為觀眾揭開了長久婚姻的真相,一個字「熬」,但又不是瞎熬、苦熬、硬熬,而是有愛做前提。
這部影片被網友評價為最不像馮小剛導演的影片。作為賀歲片,我還是很喜歡這部電影講述的愛情故事,沒有出軌、小三、七年之癢,只有生離死別的遺憾。
馮小剛路演時也說道:我已經62歲了,想拍一部美好的電影,不是每一個人的婚姻和愛情都是美滿的,但是每一個人都渴望一份美滿的愛情。
沒有完美的愛情,但是兩顆相愛的心卻可以長長久久的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