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選自《我所理解的世界》 閭丘露薇 著
我在微博上收到一封私信,一個網友詢問我:如果現在從埃及邊境進入利比亞,需要辦什麼手續?我想對方可能是想來做生意的中國人,所以沒有多想就告訴對方,因為東部口岸被反對派控制,並不需要籤證,對於拿著中國護照的公民來說,只要申請了埃及籤證就可以了。
很快,我潛意識中記者的職業病開始爆發。我去查看了這位網友的微博,發現原來她是個20多歲的年輕女孩。從她的微博可以看出來,這還是一個熱愛生活、性格開朗、很有主見的女孩。很顯然,她要來利比亞肯定不是為了生意。這又激起了我的好奇心:在這麼個地方,會有什麼東西讓她如此放不下呢?
經過了一番郵件交流,我才知道,原來女孩要來這裡找她的男朋友,他在東部城市德爾納。由於國際電話中斷,他們只能夠通過電子郵件保持聯繫,但是最近一個多星期,女孩一直都沒有收到關於男孩的任何音訊。她擔心男孩出意外,因為不久前男孩剛去過前線。
《我所理解的世界》
閭丘露薇 著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
本書是閭丘露薇媒體從業二十年來,重要的一部專欄作品集。書中全面展現了她的人生態度、生活狀態、職業熱愛和經歷,回顧了這些年閭丘露薇個人思想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的形成,以及她在自己的職業經歷中,獨立的思考,去理解、感受和對待這個世界的方式。書中收錄的文章,體現了在大時代的背景下,一個勇敢年輕記者,用其熱切、專業、冷靜的方式,成長為一名獨立成熟的媒體人的心路歷程。
女孩跟我說了很多關於這個男孩的事情。他們在利比亞一起工作,衝突發生之後,他們也遭到過不明身份人士的襲擊,很多中國僱員逃到了荒無人煙的沙漠裡。這個男孩開車把中國同事都找了回來,並為他們安排了安全的住所,直到護送他們坐上中國政府安排的撤僑船隻。他是巴勒斯坦人,所以沒有辦法進入埃及。
我讓女孩不要著急,然後撥通了男孩的手機。對方顯然很吃驚,但是卻感覺不到任何的興奮。我告訴他,女孩正在等他的郵件;我很快會去德爾納採訪,到時候會打電話給他,他可以用我們的衛星電話和女孩通話。
不過,當我們到了德爾納之後,一直聯繫不上男孩。先是電話通了無人接聽,之後乾脆關機了。我告訴女孩,我們找不到她的男朋友。女孩說她要馬上趕過來,即便遭到父母的強烈反對。她讓我發簡訊給她男朋友,告訴對方,她要做一個人生中最刺激的決定,給對方一個驚喜。
我趕緊發郵件告訴她:第一,現在邊境只對沒有籤證的記者開放;其次,這裡的手機沒有簡訊功能;最後,如果來到這裡,打不通她男朋友的電話,她又要去哪裡找他呢?畢竟,她連男朋友住在哪裡都不知道。女孩很快冷靜下來,請求我再打電話給男孩。她說,畢竟對方是她決定了要嫁的人。
過了兩天,我收到了女孩的郵件,男孩終於回復她了。她顯得非常開心,告訴我,如果我需要任何幫忙,可以找她的男朋友。她說,她的男朋友會打電話給我,解釋之前為何電話一直打不通。
這件事情對我來說也就到此為止了,那個男朋友後來也一直沒有打電話給我。我也知道,這個故事等到戰亂平息之後一定會有結局。我只有衷心希望,這個女孩可以像張愛玲筆下的白流蘇那樣,這場發生在這個異國他鄉的戰爭,可以成全她的一段「傾城之戀」。
後續:從利比亞回來,在重慶宣傳我關於利比亞採訪的新書的時候,我見到了這位女孩,了解到她和她的男朋友在北京磁器口開了一家小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