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之夜逼丈夫發誓,慫恿隋文帝廢太子;女人太強勢皇帝也沒招

2020-12-23 西山詩家國

古代女子最夢寐以求的是什麼?當然是一夫一妻。可是,天下的雄性動物沒有一個是天生專心的,弱勢女子要怎樣才能捍衛婦權呢?

公元577年,獨孤信決定把小女兒嫁給當朝的驃騎大將軍楊堅,楊堅喜出望外!

獨孤信是誰?就是那個騎馬入城帽子偏了,被滿城公子哥爭相效仿的古代花美男。可想而知,他最鍾愛的小女兒獨孤伽羅有多美貌了。

一個貌美如花,一個功勳蓋世,兩人的結合如同「寶塔鎮河妖」,激起無數歷史長河的浪花!

話說結婚當天,14歲的獨孤伽羅挑起紅蓋頭,目光咄咄地看著比自己大3歲的大男孩,惡狠狠地說:「你以後就是我的人了,膽敢外遇統統掐死!」

嬌弱美麗的小蘿莉突然化身小惡魔,讓一臉憧憬未來幸福生活的楊堅倒吸一口冷氣,連忙發誓終生只愛她一人,在石榴裙下俯首稱臣。

婚後沒羞沒懆的生活讓楊堅漸漸沉迷,獨孤伽羅也十分心疼丈夫,經常幫他出謀劃策,謀略天下。楊堅很慶幸,他的妻子雖然很美麗卻不是花瓶,而是能夠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入得殿堂的知性女人。

當了皇帝後,楊堅恪守新婚之夜的「誓言」,陪著獨孤伽羅在偌大的後宮裡孤獨地思考人生。

30歲那年,獨孤皇后依舊豔光四射。可她的丈夫楊堅-大隋帝國的主人竟然有了外遇,外遇的對象還是她眼皮子底下的一個小宮女,這讓堅信誓言的獨孤皇后十分傷心。

歲月從不敗美人,必須丈夫不花心。

於是,獨孤皇后趁著丈夫去上班,兌現了新婚之夜的諾言。下了班,一看家裡少了嬌俏可愛的小宮女,楊堅頓時哭成了淚人,堅決離家出走:「蒼天啊,我的命怎麼這麼苦呢?」

最懂帝王心事的兩個臣子,高穎和楊素在草叢裡聽著皇帝的哭訴,不由悲從中來,勸道:「陛下,你還是回宮去吧!」

獨孤皇后可不只是管著自己的丈夫不花心,凡是朝中臣子有三妻四妾的,她都看不慣,狠狠地貶逐了幾個大臣。老臣高穎妻子去世,都不敢再娶,更別說本家楊素了。

既然大家都沒面子,心理總算平衡點的楊堅最終還是回了宮。宮門口,妻子笑吟吟地迎他回家,兩人和好如初,相約繼續做這大隋朝的「模範夫妻」!

蒙曼老師在講述大隋歷史時曾說:「楊堅是一個道德高尚的皇帝,雄才大略,治國有方。不過,治國有法的人也未必治家有方。」

太子楊勇性情剛烈,母親獨孤皇后給他定了一門親事,那女子也是溫婉懂事,頗得皇后的喜愛。可是,楊勇從小被母親教導凡事都要循規蹈矩,長大了自然就諸多叛逆。

做母親的沒有不疼愛兒子的,楊勇的叛逆獨孤皇后都懂得,不就是青少年逆反心理嘛,過了青春期就好了!可是,楊勇卻犯了一個不可饒恕的錯誤:他竟然故意冷落妻子元氏,寵愛宮女!

獨孤皇后連皇帝和大臣犯了這等錯都不會放過,何況是含辛茹苦養大的兒子?

不幸的太子被打進了冷宮,而一向「乖巧」的小兒子楊廣則向老媽發誓必將「一夫一妻制」進行到底。於是,眉開眼笑的獨孤皇后就示意丈夫把位子傳給後來的隋煬帝。

隋文帝開了一個壞頭,廢長立幼,而根本原因卻是「懼內」。始作俑者獨孤皇后,肯定不會想到是她葬送了大隋天下!

事實證明,嚴母不一定能培養出好兒子,聽話的丈夫肯定有顆坐看灰飛煙滅的強大的心。

不過,如果「一夫一妻制」早在隋朝就已普及,那個小宮女不會如此悽慘,楊勇也會順利登基,大隋國祚也能延續。

可惜,歷史沒有如果!

如同蒙曼老師在《大隋興衰四十年》裡所說:「如果不是接班人沒選好,大隋朝將是一個文明、富強的王朝,李淵就沒有機會再建一個大唐朝。」

大隋,是一個被強勢皇后葬送的偉大王朝!

結束了中國長達300多年南北分治的是它,領先西方世界1000年初創"三權分立"制度的是它,首開科舉制度的是它,開鑿運河的還是它!

這是一個燦爛的王朝,通過嚴謹的考證,蒙曼老師親著《大隋興衰四十年》,用大量詳實的證據推翻了世人對隋朝兩代皇帝的錯誤認知,向世人呈現一個真實、強大卻又留下太多遺憾的王朝。

如果您對歷史有濃厚興趣,又喜歡蒙曼老師生動有趣的講述,可以去看看她的著作。

相關焦點

  • 獨孤伽羅是個怎樣的女人?為什麼隋文帝楊堅臨死前大呼:獨孤誤我
    獨孤伽羅十四歲嫁給楊堅,婚後夫妻共同發誓 「無異生之子」,也就是說,楊堅所有的兒女,必須都是獨孤伽羅所生。這在奉行一妻多妾制的中國古代皇帝身上,是絕無僅有的。獨孤皇后是家庭背景雄厚。她出身貴族,父親是西魏八大柱國之一、關隴貴族集團的核心人物獨孤信。獨孤信生有七個女兒,其中有三個都是皇后,獨孤家政治地位可見一斑。
  • 皇帝新婚之夜,妻子被仇家搶去,獲救後生下一子,皇帝:立為太子
    古人說「金榜題名時,洞房花燭夜」,是與「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並列的人生四大喜事,其中「洞房花燭夜」說的就是人們的新婚大喜。婚姻在古代被人們認為是終身大事,而新婚更是有著無限柔情蜜意的大喜事,只是成吉思汗鐵木真在新婚之夜,卻遭受了一些不好的事情,他的新婚妻子給仇家給搶走了。
  • 明朝那些皇帝兒——建文帝朱允文
    看ID,也和小編一樣,是個甲午迷,等小編擼完《明朝那些皇帝兒》,咱們再回到甲午戰場,一起擼擼那年甲午,那些人和事兒。    回歸正題。   明惠宗——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孫、懿文太子朱標次子,1398年6月30日-1402年7月13日在位,年號建文。   從年號來看,有點意思。
  • 北魏獻文帝為何要把皇位傳給五歲的兒子,原來竟是為了真正當皇帝
    獻文帝思來想去之後,您別說還真讓他想到一招,有一天他突然召朝臣說,我感覺我幹了段時間皇帝,我這個幹的不好,可能我這個能力不行,要不這樣吧,我把皇帝位子讓給我叔叔,我叔叔能力強,他當皇帝行。皇帝這麼一講,滿朝文武那能同意嗎?當然不能同意,皇帝位子豈是說讓就讓的,這不亂了法統了,所以大家紛紛反對。
  • 獨孤伽羅,第一個堅持一夫一妻制皇后,卻讓兒子楊廣鑽空成為太子
    楊堅連連稱「善」,遂加速了奪權的進程,幾個月後正式「受禪」,創建隋王朝。正是妻子獨孤氏的鼓勵讓他實現了自己的政治報負。建立隋朝後,獨孤氏對楊堅處理國事的數十年中,依舊還在發揮影響力。比如廢立太子這關係國運的大事。
  • 建文帝--明朝第二位皇帝朱允炆
    ,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孫、懿文太子朱標次子,1398年6月30日-1402年7月13日在位,年號建文,故後世稱建文帝,又作朱允文、朱允汶。又除軍衛單丁,減蘇、松重賦,皆惠民之大者。乃革命而後,紀年復稱洪武,嗣是子孫臣庶以紀載為嫌,草野傳疑,不無訛謬。建文帝和他爸朱標一樣,都是仁厚之人,朱標太子任期內,建文帝皇太孫任期內,都主張寬刑減賦,與朱元璋的治國之道背道而馳。所以,朱標死後,朱元璋曾考慮立老四朱棣為太子。
  • 康熙皇帝一廢太子胤礽和二廢胤礽有什麼不同點?
    最後康熙皇帝給胤礽的罪行定了性質:「如果讓你繼位,必然會敗壞國家,荼毒生靈。祖宗的基業就得毀在你的手上。天下斷不可託付給此人。回京之後昭告天地宗廟將胤礽廢黜」。說完這些話,康熙皇帝倒地痛哭,對於一個五十多歲的老人,這樣的打擊實在是太大了。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十八日,康熙皇帝昭告天下,一廢皇太子胤礽。胤礽被廢,康熙皇帝為什麼給他找個臺階?
  • 賈后毒計廢太子:史上著名傻皇帝之子,真如眾人說的那樣聰明?
    經過了這麼一道手,表面看上去,是痴帝自己在做主張。作為太子屬官,太子洗馬江統此時忍無可忍,出班奏稱:「漢朝戾太子(漢武帝太子劉據的諡號。武帝末年,江充擅權,太子與江充有隙。後來,巫蠱之禍起,太子遭誣難忍,舉兵誅殺江充,與丞相劉屈㲠所率漢軍戰於長安城內,當時絕大多數人認為太子謀反,不予支持,最後他兵敗逃亡。不久,太子在途中窘迫,被迫自殺。
  • 獨孤皇后是個怎樣的女人?為何隋文帝臨死前大呼:「獨孤誤我」?
    獨孤伽羅家世顯赫,獨孤一家出三個皇后,伽羅的女兒也做了皇后,自己和丈夫楊堅更是開創了隋朝,這樣一個女人,在中國歷史上也是個傳奇的存在。歷史上的獨孤般若與宇文毓是情投意合,宇文護為了謀權,逼死獨孤信,立懦弱的宇文毓為皇帝,自己把持朝政。宇文毓對獨孤氏情深意重,一心要立她為皇后,宇文護與獨孤氏有殺父之仇,自然不願立其為後,但是宇文毓難得硬氣了一次,致以將獨孤般若立為皇后。然而獨孤氏在被立為皇后沒多久,便因為殺父之仇和擔心丈夫安危而鬱郁成疾,沒多久便病逝了。
  • 為什麼宇文化及著急要殺楊廣,難道讓他當傀儡皇帝不是更好嗎?
    隋文帝楊堅廢皇長子楊勇太子之位,改立晉王楊廣為太子,而宇文化及,正是在楊廣當太子的這一段時間,與他的關係越發密切,作為東宮屬官,宇文化及自由出入楊廣的內宮,憑著自己的巧舌如簧和阿諛奉承的本事,令楊廣對他極度寵愛,宇文化及多次收受賄賂而被罷官,都是在楊廣的保全下而很快官復原職。
  • 「仁壽宮太子狎宣華」是真事兒嗎?
    獨孤皇后生前不許其他女人接近文帝,因此後宮中空空蕩蕩,連宮女都沒多少,自她去世之後,這廣大的後宮格外寂寥。隋文帝楊堅年邁倦政,忽然想二婚,但他又不想立皇后,於是親自動手改革婦官制度。婦官制度就是後宮的嬪妃宮人們的等級劃分和職稱評定,其實和體制內的那一套差不多,比如浣衣間、染坊這些地方的宮女相當於苦力型辦事員,宮女相當於有副科職稱的高級辦事員,高級宮女算副科長,以此類推。
  • 靖難之役:朱棣因何奪了侄子建文帝的皇位?
    到了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大局已定,就要準備登基當皇帝了,就決定要給7個兒子取名字了。他祭告太廟:仰承先德,自舉兵以來,渡江生子七人。今長子命名曰標,……曰棣……。這時朱棣已經7周歲了,朱棣10歲,受封燕王。  太子死後,朱元璋選擇了自己的孫子,朱標的次子朱允炆來繼承皇位。
  • 100位太子,有三分之一死於非命,古代太子是最危險的職業?
    而這四人中,除了劉疆和漢章帝劉炟的廢太子劉慶還能以藩王的身份享受富貴(當然擔驚受怕是少不了的)以外,唐太宗李世民的廢太子李承乾被貶為庶民並流放黔州後不足一年就死掉了,死因不詳;而康熙皇帝玄燁的廢太子胤礽則是被幽禁至死——對於那些廢太子來說,這也算是善終。
  • 誰是楊勇被廢的真兇?細節表明,楊廣上臺是隋文帝的精心選擇
    開皇二十年十月,做了十九年太子的楊勇,被隋文帝楊堅廢為庶人。次月,楊廣被立為太子。四年後,隋文帝在不明不白中駕崩,楊廣第一時間以隋文帝的名義,下旨賜死楊勇,大隋由此被隋文帝楊廣,按下了倒計時。當大唐的光芒普照中華大地的時候,所有人眾口一詞:假如坐在龍椅上的是楊勇,李家哪來機會?
  • 張愛玲《第二爐香》:新婚妻子「受辱」,規矩丈夫被規矩逼上絕路
    新婚當夜,愫細披頭散髮,腳上流著血,只穿一隻鞋,躲進一間學生宿舍。她驚恐地求助,控訴著丈夫羅傑,香港華南大學的物理老師,他的「禽獸」行徑。一切似乎早有預兆。婚禮當天,羅傑過於焦急興奮,還沒到接親時間,便跑到愫細家。在樓梯口,他被愫細的姐姐靡麗笙給攔住了。她是個哀怨的婦人,由於丈夫虐待而離了婚,現在跟母親生活在一起。
  • 隋王朝壽限雖短,但不止兩位皇帝。隋朝末帝不應是隋煬帝楊廣
    隨之,北周亡、大隋興,楊堅成了歷史上的隋朝開國帝王隋文帝。公元589年,隨著南陳的滅亡,大隋一統華夏,中國歷史上長達近三百年的分裂局面結束了。公元604年,隋文帝去世,其嫡次子楊廣承繼帝位,是為隋煬帝。
  • 天欲其亡,必令其狂,得意忘形之日,便是倒黴透頂之時
    王某今天讀史書,讀到隋朝廢太子楊勇的典故,心中感慨萬千:「天欲其亡,必令其狂,得意忘形之日,便是倒黴透頂之時。」隋文帝和獨孤伽羅,一共生了五個兒子。楊勇是嫡長子,在隋文帝立國之後,被冊封為大隋太子。楊勇的能力,在古代的太子裡面,還算是非常出色的。
  • 新婚夜拒絕同房 女子來月經丈夫強求簡直太喪心病狂
    新婚夜拒絕同房 女子來月經丈夫強求簡直太喪心病狂時間:2016-05-14 18:47   來源:股城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新婚夜拒絕同房 女子來月經丈夫強求簡直太喪心病狂 洞房花燭夜,本應是夫妻雙方美好生活的開端,但北海市興港鎮一對夫妻新婚之夜,卻因為女方拒絕同房產生矛盾,繼而一發不可收拾,訴訟要求離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