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學社第36期發枝薈沙龍暨北大國發院公開課第14期
姚洋:如何理解中國經濟的雙循環
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經濟一直是外向型經濟的傑出代表,尤其是加入WTO的這二十年,以出口導向深度參與全球市場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之一。但這一發展模式和發展理念可能已經無法適應新的現實和未來,這背後深刻的變化是什麼?為什麼2020年5月以來,高層越來越明確地將「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簡稱雙循環)作為新的發展格局和戰略理念?這其中蘊含著什麼樣的深意和新意?
2020年9月29日,九三學社發枝薈沙龍與北大國發院公開課聯合邀請北大博雅特聘教授、國發院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姚洋帶來主題演講《如何理解中國經濟的雙循環》。
時間:9月29日 19:30-21:30
地點:平臺直播
姚洋
北大博雅特聘教授、國發院院長、南南合作與發展學院執行院長、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經濟學(季刊)》主編,中國經濟50人成員;曾獲2008、2014年孫冶方經濟科學獎、第一屆和第二屆浦山國際經濟學獎(2008年、2010年)、第二屆張培剛發展經濟學獎(2008年);2006年北京大學十佳教師和2017年北京大學十佳研究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包括中國制度轉型、開放條件下的中國經濟增長以及農村發展。
關於九三學社及發枝薈沙龍
發枝薈沙龍是由九三學社發改委支社於2016年2月創辦的。旨在利用沙龍這種形式自由、平等對話的平臺,發揮九三學社以知識分子為主的專長和知識密集型特點,並利用民主黨派的特有功能,為社會進步和科學普及盡其所能,真正踐行九三學社民主、科學、愛國的宗旨和理念。
「發枝薈」從成立至今已組織了35次活動,聽眾分別來自政府機關、事業單位、高等院校、研究機構、國企和民營企業、新聞媒體和社會團體等。此外,鑑於當今信息社會特點,還創辦了兩個線上沙龍群。截止到目前,舉辦過的沙龍話題有政治、外交、人工智慧、材料科學、哲學、電影、文化、藝術、食品安全、全球化、一帶一路等。
關於北大國發院及公開課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NSD)是北京大學的一個以經濟學為基礎的多學科綜合性學院,前身是林毅夫等六位海歸經濟學博士於1994年創立的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CCER),隨著更多學者的加入以及科研和教學等方面的拓展,2008年改名為國家發展研究院(簡稱國發院)。國發院擁有眾多國內知名學者,集教學、科研和智庫於一身。學院秉承北大兼容並包、和而不同的學風,高度關注中國的現實問題,以學術與現實的結合不遺餘力地推動中國進步,是北大構建世界一流大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國發院公開課是由北大國發院教授或嘉賓為公眾開設的線下公益講座或論壇,旨在通過經濟學、管理學等不同學科和主題的深入分享,提升公眾認知水平,以知識啟蒙推動中國進步。2020年新冠疫情後增設在線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