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歷史上,農民起義一直是浩浩蕩蕩的,從大澤鄉起義到李自成再到太平天國運動,這些規模宏大的戰爭中,只有朱元璋一個人真正地問鼎帝位,且建立了一個幾百年的王朝。但是,這些農民起義中有一個最為特別的存在,那就是太平天國,因為它是中國歷史上農民戰爭的最高峰。
晚清時期,清朝在一片風雨飄搖中被外國人打擊,但統治者並不懂得收斂,反而四處斂財加重人民的負擔,在這種情況下,階級矛盾越來越大,身處廣東的洪秀全在《勸世良言》中了解到了基督教,他像發現寶物一樣迷上了這個宗教,這時候他的心中已經建立了一個雄偉的藍圖。經過傳教,太平天國的聲勢越來越浩大,楊秀清也加入其中。
經過幾年的努力,洪秀全也慢慢地從傳教這一想法轉變為建立自己的政權,他自稱天王下凡,但是這樣並沒有讓他的信眾百分百信任,於是楊秀清出現了,他自稱為天王之父,以巫術來迷惑眾人,繼續為太平天國效力。
在這種情況下,洪秀全雖然還是掌門人,楊秀清的地位似乎要高過他,畢竟兩人的「輩分」在那裡。1951年,洪秀全在永安城分封諸王,太平天國的主將們都被封王,但是他們都需要受到東王楊秀清的節制。
1953年,太平軍進入金陵城,在百姓和將士們的擁護下,洪秀全在這裡修繕了兩江總督衙門,並且正式宣布定都金陵,將其改名為天京,但是這時候洪秀全只是一個名義上的君王了,權力實際上都已經落到了楊秀清的身上,而且兩人雖然面和但心不合,對一件事總會產生兩種不同的意見,導致下屬們也頭痛得很。
據記載,定都天京後,洪秀全曾經想將四書五經列為禁書,但是楊秀清不願意,後者利用「天父下凡」來迫使洪秀全聽取他的意見,洪秀全無法,只好同意將修改後的四書五經刊印流轉。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楊秀清大權在握,不應該怕一個身為傀儡的洪秀全,為何他又在天京事變中毫無抵抗之力,就此殞身呢?英國曾經公開了20道聖旨,便將其中的原因之一展露給了世人。
原來,這份藏身於英國倫敦圖書館的聖旨是太平天國所頒布的,裡面的內容實在是顛覆人的認知。楊秀清在集權於一身後,剛愎自用,又驕傲放縱,引起了太平天國許多將領的不滿,導致他們背叛了楊秀清,最終這幾位聯合起來將楊秀清滿府都屠殺殆盡。但是楊秀清在這一事件段麾下幾乎都是女軍師、女丞相,導致她們無法在大軍來襲之時採用武力對抗,抵擋不了洪秀全的精兵,東王楊秀清才能毫無束手之策地比天王洪秀全輕易殺死。
可惜的是,楊秀清死後,太平天國也迅速進入了頹勢,隨著洪秀全政策的失誤,太平天國最終被清軍所圍,1864年7月19日,天京城陷,天平天國就此覆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