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發現一封信,內容「顛覆歷史」,學者:難怪列強如此仇視太平天國

2020-11-30 騰訊網

當年洪秀全帶領了太平天國的人起義後,居住在了天京,那時候的英國代表文漢來到了天京,並且表示見洪秀全,而且還說能幫助洪秀全攻打清朝,但是洪秀全選擇了拒絕,後來英國一份檔案被公開了,是洪秀全的親筆信,究竟寫著什麼呢?

在許多人看來,洪秀全乃是不學無術的狂悖之徒,他既不懂儒學,也不懂基督教,而拜上帝教乃是中國封建迷信和西方基督教的雜糅。經過更多網絡的文章的解密,許多人熱衷於將洪秀全描繪成一個沉迷女色、毫無治國才能的弱智。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然而作為一名宗教專家,艾約瑟有信心說服洪秀全改造拜上帝教。在洪秀全心中,上帝是一位端莊的有著鬍鬚的老人;而耶穌不僅是上帝的孩子,更是他的兄弟。耶穌是西方的救世主,而他也是上帝派往中國的最後的唯一的救世主。

阿里烏斯派也曾反對西方主流的宗教觀,並與基督教徒們展開了幾個世紀的辯論,最終因失敗而被驅逐,成為基督教極力排斥的異端學說。為此,艾約瑟很恐慌,他不僅給洪秀全寫了一封信,還附上了《尼森信經》和《阿薩那信經》,希望洪秀全不要誤入歧途。

最後,不久後,洪秀全將信交還給了艾約瑟,並用紅筆寫滿了注釋。洪秀全認為,尼西亞會議對阿里烏斯派的判決是完全錯誤的!阿里烏斯派才是真正的正道!

相關焦點

  • 從「寧波事件」交涉始末,看太平天國對歐洲列強之硬氣
    太平天國運動持續14年,縱橫大江南北十餘省,曾一度將大清王朝推向滅亡邊緣,「洪楊諸先民,崛起東南,以抗滿清,雖志業未究而遽爾敗亡,而其民族思想之發皇,轟轟烈烈,在歷史上足以留一重大紀念焉。」太平天國運動雖然以失敗告終,可留下之遺產卻非常豐富,主要有兩點。
  • 代表西方列強的洋人為何選擇扶持清朝而不是太平天國?
    對於太平天國這個新生政權,西方列強的態度由開始的「嚴守中立」轉變為「協助鎮壓」。之所以洋人的態度會發生如此之大的轉變,根本原因是為了維護他們的在華利益。《太平天國》劇照可當他們真正深入到太平天國境內才失望地發現,太平天國簡直比清政府更迂腐和頑固,英國領事館翻譯官富賜禮在《天京遊記》寫道:「天王是我所聽說過最固執己見的異教徒
  • 洪秀全的親筆信,被英國人公開,內容顛覆認知,洪秀全被冤枉了?
    我們都知道,洪秀全和楊秀清雖然存有濃重的封建意識,但他們仍是太平天國運動的傑出領袖。洪秀全是太平天國的締造者,而楊秀清扮演的卻是一位集君權和軍權於一身的領袖,他是太平天國的實際領導者。
  • 在對待太平天國的態度上,可看出西方列強基督教徒的虛偽與殘忍
    但縱觀信奉基督教的西方列強在對待太平天國上的行為,可以發現,基督教所謂的「犧牲自己,救贖人類」不過是一派胡言,只不過是西方列強掠奪別國財富,殖民和奴役別國人民的一塊遮羞布而已。洪秀全像太平天國運動興起之時,正是英國法美等西方列強挾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利,在中國大肆傳播基督教,大力發展基督信徒之時,他們本應該支持和幫助同為基督信徒的太平天國起義軍對抗清政府才是,可為何卻反而組建「洋槍隊」成立「常勝軍
  • 英國公開20封聖旨,內容顛覆認知,專家:難怪東王被天王輕易殺死
    2020-12-26 05:46:29 來源: 丹源信息娛樂樂 舉報   在中國歷史上
  • 符合題中史料含義所指的太平天國運動的歷史意義是哪一項?
    鴉片戰爭英國打敗清王朝,英美法強迫清王朝與之籤訂第一批不平等條約,嚴重衝擊和威脅到了清王朝的統治,挑戰和削弱了清王朝的權威,使清朝皇帝從戰前強令英國使者跪拜磕頭,淪為到戰後不得不向英國賠款、割地,不得不向列強增開通商口岸,不少主權喪失,領土完整遭到破華。原本以「天朝上國」自居的清王朝,從此事實上處於列強相互勾結共同欺凌的屈辱境地。二、清王朝真正的權威危機來自清王朝統治內部。
  • 英國公開一份機密檔案,看完後學者不禁感慨:這鍋都被洪秀全背了
    英國公開一份機密檔案,看完後學者不禁感慨:這鍋都被洪秀全背了眾所周知的天平天國運動,這是中國歷史一次最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這場起義的領導者就是洪秀全。這個人目關短淺,只看重眼前的利益,不在乎長遠的發展,導致了這場奇異的額失敗。
  • 英女王曾寫給萬曆皇帝的一封信,暴露了差距
    伊莉莎白一世是英國歷史上的一位至高無上的女王,她同是還是法國名義女王,故而伊莉莎白一世受到了兩個國家的尊敬和愛戴,堪稱歐洲歷史上的為數不多的地位尊貴的女王了。再加上,同時期,歐洲的文化也發展到了顛覆,其中不乏有莎士比亞培根等文學家。更是給伊莉莎白一世統治的時期,增添了魅力。
  • 英國發現20封聖旨解開一歷史奇謎,難怪洪秀全能把楊秀清輕易殺死
    然而在這大好形勢之下,太平天國內部突發變亂,北王韋昌輝在天王洪秀全的支持下,突襲東王楊秀清。由於猝不及防,楊秀清被亂兵當場格殺,而東王派系的2萬餘人也都慘遭毒手。 而精明強幹的楊秀清,乃是太平天國軍政工作的總負責人,他假借「天父附體」以發號施令,而太平天國前期的節節勝利,均出於楊秀清之手。按照常理,東王的地位舉足輕重,手中精兵自然也最多,卻為何輕而易舉地敗在韋昌輝手中,為何沒有組織有效抵抗。對此,學者們一直大惑不解。 1983年,著名學者王慶成訪問英國,並從倫敦圖書館中意外發現了一批太平天國時期的「聖旨」。
  • 你認為高中歷史課本中應該刪去太平天國運動嗎?
    高中生不是步入社會的成年人,他們處於知識累積期,他們需要的是了解這段歷史,而不是要他們形成對太平天國起義的自己的認識和理解,中學生還沒有完全建構起來這個社會需要的成熟的歷史觀,需要別人告訴他(她)從哪幾個方面看待太平天國起義,以前在上高中時,老師告訴我們怎麼回答太平天國運動的問題,應該從哪幾個方面去闡述,無論是問答題,還是理解題都是如此,問答題老師就說每條少答點,但要儘可能多方面去論述;對於理解題,
  • 呂布之死真相大白,內容顛覆歷史,學者:太慘了,難怪史書不敢寫
    呂布之死真相大白,內容顛覆歷史,學者:太慘了,難怪史書不敢寫       《三國演義》在寫到呂布為曹操所擒後,說曹操望著呂布,沉默不語,劉備在一旁,耷拉著大耳錘子,雙手叉在袖口中,兩個眼皮微微下垂,儼然一副活佛模樣。
  • 難以想像的太平天國,死亡人數超二戰、人口銳減40%
    其實除了二戰,被人遺忘的太平天國死亡人數遠遠超過二戰,難以想像的殘酷。 太平天國是一場中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農民戰爭,從1850年末至1851年初,到1872年,直到最後清繳完畢
  • 史料發現漢武帝寵信韓嫣的背後另有隱情,歷史真相讓人顛覆認知
    江都王向太后王娡哭訴狀告了韓嫣,太后大怒,要斬殺韓嫣,最終被漢武帝劉徹給阻攔了。其實歷史上很多人有疑問,韓嫣為何會如此受漢武帝寵信,甚至當時都有了韓嫣是漢武帝男寵的說法。但是很奇怪,漢武帝明知自己遭受了非議,還依舊我行我素,依然對韓嫣寵信有加,漢武帝為何會有這樣的行為?漢武帝和韓嫣兩人之間到底存在什麼秘密?
  • 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為什麼最終還是被腐朽的清王朝鎮壓下去了?
    說起中國晚清的歷史,除了飽受列強凌辱的歷史外,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太平天國運動卻也是在中國幾千年封建歷史上佔據了輝煌的一頁。這場起義始於1851年洪秀全在廣西金田村起義,一般認為終於1864年清軍攻破太平天國都城天京(今南京)。整個起義持續了14年,勢力擴展到中國17個省,其聲勢規模之大,中國歷史上農民起義之未有。
  • 如果沒有發生內亂,太平天國能否滅亡清朝,統一全國?
    實話說,就算是太平天國內部沒有發生任何內亂,它也很難滅亡清朝,統一全國。 為什麼這麼說? 其實縱觀中國歷史上歷朝的農民起義,的確給當時的朝廷造成了很大的衝擊,但它們幾乎都很難推翻朝廷,統一天下。
  • 世界歷史上傷亡最大的戰爭:太平天國死人超過二戰
    做了人王,不但可以實現「等我自己來開科取天下士」,還能夠「手握乾坤殺伐權」,殺盡所痛恨、憎惡的人。當然不只是造反、報復,更重要的是佔有和享受:佔有一切,「禾乃玉食」,「世間萬寶歸我有的了」。這些早期直言不諱的言志,說明了洪走上「革命」道路的初衷。 太平天國真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幕滑稽劇。甭管什麼宗教都是博愛不殺生,洪秀全卻不,他就創立這麼一個教,叫做拜上帝教,目的是反政府。
  • 韓國發現一封書信,顛覆吳三桂歷史,引清軍入關另有主謀
    希望唐太宗可以通過歷史、百姓的生活,明白自己存在的得失。由此可見歷史對我們有重要的借鑑和啟示作用。當然,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不少的例子、警告都是從歷史中得來的,所以,我國不管歷朝歷代,對史料的記載十分重視,但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權,很多皇帝在讓史官編寫歷史時,會改變其中的一些說法。
  • 「不差錢」的太平天國靠「進口」
    在太平天國治理下,這些地區的蠶絲生產如常,輸出國外有增無減。曾加入太平軍的英國人呤唎搜集當時中國絲茶出口的統計數字,在其編寫的《太平天國革命親歷記》編制了一個《中國出口的絲茶表》,這一個表說明了在太平天國時期,絲茶出口總體呈增加的趨勢。
  • 學者談洪秀全"屏蔽"駱秉章:不符合歷史事實(圖)
    ■佛山民間學者張杰奎。    19世紀中葉,來自廣東花縣的洪秀全、馮雲山,發動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大革命,並將烈火燒向大江南北。    處死投誠石達開及其親信,    遭後人詬病    「歷史上肯定太平天國農民運動的意義,作為對立方的駱秉章,肯定就得到一些負面的評價。如今,我們應該客觀、公正地看待這一歷史人物,將其放在當時歷史環境中去考察,駱秉章就是一個有大義、有大愛、有大局意識的名臣。」
  • 太平天國老照片曝光:清朝洋槍隊被消滅,被俘女兵下場悽慘
    太平天國老照片曝光:清朝洋槍隊被消滅,被俘女兵下場悽慘清朝末期是我國歷史上十分動蕩的時期,它不同於其他朝代的動亂。其他朝代的動亂集中在階級矛盾或者少數民族入侵。而清末的矛盾則不僅僅是階級矛盾,還包括西方列強的入侵,是中西方兩種文明的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