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王到底如何死的?甲骨文新解,顛覆了傳統認知!

2021-02-23 品讀精彩歷史

來源 | 企鵝號「百家雜評」、頭條號「燒死的火」

「蓋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這是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非常著名的一段話,其中西伯指的是周文王,此處說他在被囚禁期間撰寫了《周易》。

那麼周文王是被誰所囚禁,又是為什麼被囚禁呢?要想了解這些,首先要了解他的生平。

據《史記•周本紀》記載:周文王姬昌,姬姓,名昌,周太王之孫,季歷之子,周朝奠基者,岐周人。其父死後,繼承西伯侯之位,故稱西伯昌。過了四十二年,姬昌稱王,史稱周文王。

周文王在位期間,「克明德慎罰」,勤於政事,重視發展農業生產,禮賢下士,廣羅人才,拜姜尚為軍師,問以軍國大計,使「天下三分,其二歸周」。

周文王五十年,文王崩,葬於畢原,十年後,姬昌嫡次子周武王姬發滅商建立周朝,追尊姬昌為文王。

從史記的記載中可見,周文王在統治周部落期間廣施仁政,任用賢才,並且積極開疆拓土。

當時的「周」名義上還是商朝的一個「方伯」,表面上臣服於商朝,可暗中卻積極實施滅商戰略。周文王依據姜尚的謀略,對商朝的附庸方國進行分化瓦解,先爭取到了與國的歸附,又成功地調解了虞、芮兩國爭田糾紛,使「周」的聲望大增,各諸侯小國紛紛前來歸附,把周文王看成取代商紂王的「受命之君」。

在虞、芮歸附的第二年,文王向西北和西南用兵,為滅商建立了鞏固的後方。接著向東發展,過黃河進攻耆、邗等國。又沿渭水東進,攻佔了商朝在渭水中遊的重要據點崇,掃除了周在東進道路上的障礙,並且佔據關中的膏腴之地。在伐崇的第二年,文王在灃水西岸營建豐邑,把遷都於豐。

據《尚書》《詩經》《史記》記載,周文王遷都後的第二年就發起一系列軍事行動。首先攻滅了岐山附近地區的「犬戎」,然後向北七十公裡進攻甘肅靈臺地區的「密須」,以及甘肅涇川地區的「阮」「共」等方國,解除在西方和北方的後顧之憂。至此,「天下三分,其二歸周」。「周」的大肆擴張,使商王朝感到了恐懼和焦慮,準備用行動遏制「周」。

然而周文王並沒有停下攻城略地的腳步,他繼續率軍向東發展,一路推進到位於今天山西長治地區的黎國,距商朝位於今天河南淇縣的首都朝歌只有一百多公裡,劍指商朝心臟。商朝朝野震動,大臣祖伊一邊跑著向紂王報告這一消息,一邊驚呼:「天既訖我殷命!」意思是上天這是要我們殷商的命啦!

氣急敗壞的商紂王立即召集朝廷常備的左中右三師共萬餘人,並召命天下諸侯勤王,前往黎城集結,奪回已被周文王佔領的黎國。

雙方軍隊在黎城展開了一場大戰,就是《左傳》記載的「紂為黎之商」和《尚書》記載的「西伯既戡黎」。由於商朝軍隊都是常年嚴格訓練,又久經戰陣、裝備精良的虎賁之師,而周文王的軍隊打擊各小諸侯國勢如破竹,但遇到商朝精銳的正規軍時,卻踢到了鐵板,被打得大敗,周文王被俘後被紂王關押在了商朝的國家監獄——羑裡。

周文王被關押的時間長達七年,就在這期間,他撰寫了《周易》。

周文王在被囚禁期間的遭遇和他脫困的原因,史料有多種記載。

據《左傳》記載:各國諸侯聽說文王被囚禁了,於是紛紛把自己捆了來到朝歌,要求紂王把他們也關進監獄。紂王在這樣的壓力下,感到到文王如此得人心,如果繼續關押會惹出眾怒,不得已只好放了文王。

西漢《淮南王書》記載:周文王的屬下拿著玄豹、黃羆、青豻、白虎的皮子一千條去贖周文王。紂王貪戀財貨,就放了文王。

《史記》又說姜尚派人給紂王送了許多美女和寶馬,貪財好色的紂王一頭扎進美女懷抱,顧不上文王了,就放了他。

晉代皇甫謐的《帝王世紀》中說,商紂王認為聖人是不會吃自己孩子的肉的,於是就把周文王的一個兒子烹了,做成肉羹給監獄裡的周文王吃。文王明知是兒子的肉,卻故作不知,強忍悲傷吃了下去。紂王一看就放心了,他覺得文王不是什麼聖人,不可能成為「受命之君」,於是就放心地把他放了。

兩千多年來,人們一直認為這些史料所記載的,就是周文王真實的人生經歷。他的一生波瀾壯闊,既為周室滅商奠定了雄厚的基礎,又為後人留下了偉大的《易經》,文治武功一時無雙;他最終壽終正寢,享有93歲的高壽,其人生可謂完美。然而一段甲骨文的破譯,卻使長久以來的固有認識被徹底顛覆了。

1977年,在陝西省岐山縣鳳雛村一座西周建築遺址的窖穴裡,考古專家挖出刻有文字的289片甲骨,每片字數多寡不等,少的1字,多的30字。1979年,在鄰近的扶風縣齊家村也發現和採集到22片甲骨,內有6片刻有文字。

此地出土的甲骨文與《詩·大雅·文王之什·》「周原,堇荼如飴;爰始爰謀,爰契我龜」相合,故稱周原甲骨。根據甲骨文和文獻記載,可以確認「周原」就是周人滅商前的都城遺址。

在這一批甲骨文中,揭開不少周朝遺留的謎團之餘,更記載了一個顛覆傳統認知的真相:周文王姬昌很可能是被紂王所殺,周人忍辱隱瞞歷史真相!

編號H11:82和H11:84的兩片甲骨文極為重要,其中提到了周方伯。對於這兩段文字,學者有兩種解讀。

周文王為驗證天命對殷先王「太甲(商湯嫡長孫)」的問卜,祭祀殷先王祈求冊封周方伯的目的,是為了受命獲得殷先王的認可,佔卜顯示能夠心想事成,會得到福佑。

既然周文王志在代商,為何要向殷先王「太甲」的問卜?就好比劉邦有代秦之志,為何要向秦始皇問卜?其實,在夏商時期,鬼神之說非常盛行,死去的帝王就成鬼神,而且周文王當時是問卜紂王是否會冊封他為周方伯,自然要向紂王祖先問卜了。

這是一種解釋,符合正史中周文王善終的記載。

但第二種解釋就令人驚恐了,因為甲骨文中提到一個「冊」(下面有一口字),猶如將一個人捆綁起來,放在祭臺上祭祀,而這個人就是周文王。換言之,商紂王殺死了周方伯姬昌,用姬昌祭祀了他的祖先太甲,祈禱未來風調雨順萬事如意。

所謂「冊」,形象中有兩道繩子捆綁著若干簡冊,但商朝是用甲骨而非書簡,因此這個字反而更像將一個人捆綁起來,開膛破肚之後露出的一條條肋條骨。紂王將姬昌殘忍殺死之後,用來祭祀祖先太甲。

如果是第二種,就能解釋商周之際一系列歷史大事了。

古公亶父(周文王祖父)時期,因戎狄威逼,率領族人由豳遷到岐山下的周原。關於古公亶父遷都周原,還有一種更合理的解釋是,古公亶父實際藉機開疆拓土,保留原來的居住地,卻又開闢新的定居點,後來發生「泰伯奔吳」,實際是開拓吳地,對殷商形成戰略包圍。從古公亶父開始,周人開始了「剪商大計」,那時就有代商之志了。

其子季歷時期,周人勢力急速膨脹,對周圍戎狄部落大動幹戈,不斷擴張軍事實力。商王文丁(紂王祖父)時,受封為「牧師」,成為西方諸侯之長。後因周人勢力太大,威脅到了殷商,季歷被文丁處死。

周文王時期,紂王為了解除周人威脅,一度將周文王關押了7年。在7年時間裡,周文王作出《周易八卦》。

可見,紂王的確有理由處死周文王,因為周人勢力如日中天,殷商卻江河日下,兩相對比之下,為了解除周人對殷商的威脅,文丁處死季歷,紂王處死姬昌也就不奇怪了。

傳世文獻中也存在一些蛛絲馬跡,佐證了紂王處死周文王。

《史記·伯夷列傳》中記載:「西伯卒,武王載木主,號為文王,東伐紂。伯夷、叔齊叩馬而諫曰:『父死不葬,爰及幹戈,可謂孝乎?以臣弒君,可謂仁乎?』左右欲之。太公曰:『此義人者』,扶而去之。」周武王為何不葬周文王?或許就是因為屍骨無存,無以為葬。

《武王伐紂》中記載:「武王伐殷,乘舟濟河,兵車出,壞船於河中。太公曰:『太子為父報仇,今死無生。』所過津梁,皆悉燒之。」文中有一個關鍵信息,那就是「太子為父報仇,今死無生」。試想,只有周文王被商紂王殺掉了,周武王才能為父報仇吧!

姬發作為人子,出於為報父仇的原因,只能刻了個姬昌的木人像放到車上,即《史記》:武王載木主,號為文王,東伐紂。然後四處聯絡諸侯。趁帝辛(紂王)大舉用兵淮夷之際,會盟諸侯於孟津。出發前,武王發誓說:這次如果我戰勝了商紂王,不是我勇武,是因為我的父親文王沒有過失;如果紂王戰勝了我,不是因為我的父親文王有過失,是因為我這小子不好。」

《周書·泰誓下》:予克紂,非予武,惟朕文考無罪;紂克予,非朕文考有罪,惟予小子無良。

所以,歷史真相或許是:姬昌是被帝辛祭殺的,所以武王恨之入骨,但因為覺得恥辱,周人隱瞞了這一歷史真相,但這個事情恰恰在周原發現的甲骨中有所記載。

若你喜歡,請點亮在看 

相關焦點

  • 唐朝人如何評價武則天?一批唐朝石碑出土,顛覆了傳統認知!
    首先看一下官方評價,這是代表大唐精英階層的意見。 皇家掌握治統,文人掌握道統,文人階層如何評價武則天? 當然,武則天退位之後,還活了一段時間,可能張柬之等人考慮到政權平穩,不想過於逼迫武則天,所以言辭誇讚較多,可以理解,但武則天死後,史學家如何評價的呢? 唐代史臣吳兢,親生經歷了武則天時期,他編撰《唐書》,就非常有代表性。書中吳兢評價客觀,並未完全批判武則天,而是就事說事,還開創性地把武則天列入帝王本紀。
  • 戰國竹簡揭開謎團,顛覆了傳統認知!
    按照這一記載計算,周武王享年93歲,死前十三年繼位,死前三年克殷,因此就是90歲高齡親徵紂王,還親自對紂王屍骨動槍射箭。我們都知道,即便科技發達如斯的今天,九十歲的老人都鮮有遠行,更別說親自率領大軍遠徵了,因此儘管我們不能簡單地否定《禮記》這一記載,但《禮記》記載的確非常違背常理。既然如此,周武王最合理的年齡到底該多大呢?
  • 周文王姬昌嫡長子:伯邑考,死的極慘
    一說,周文王被紂王囚禁後,伯邑考在殷商做人質,為紂王駕車。紂王烹殺伯邑考,將他做成肉羹賜給周文王,並說:「聖人應當不會吃自己兒子做成的肉羹。」周文王最後還是吃下肉羹。紂王說:「誰說西伯昌是聖人?吃了自己兒子做成的肉羹尚且不自知。」另一說,周文王捨棄伯邑考立次子周武王為太子。王國維等認為周文王捨棄伯邑考及伯邑考的兒子而立周武王為太子,是遵循殷禮。
  • 傳統中醫,真那麼有效?3方面疑問,讓你徹底顛覆對中醫的認知
    原本,筆者也是將傳統中醫奉為圭臬的虔誠信徒,直到我被傳統中醫無情的誆騙而後拋棄,才決定不顧一切的發出疑問:如果,你認為傳統中醫博大精深、藥到病除,能不能先回答下面3方面的疑問?傳統中醫認為人的下肢分布六條重要經絡,直接影響人的五臟六腑,但不幸截肢的人們為何全身臟腑還能正常運轉,絲毫不受影響?3、傳統中醫的「望聞問切」通過「望聞問切」,傳統中醫到底能確診多少病症?能不能查出來維生素缺乏?
  • 藥農撿到一塊金片,揭開武則天內心最大秘密,顛覆了傳統認知!
    更為重要的是,這一金簡極為珍貴:一,既是現存惟一一件屬於武則天的文物,又是古代帝王封禪祭祀祖國名山大川的唯一一塊金簡(有過玉簡和銀簡);二,金簡上的內容,顛覆了傳統認知,揭開了武則天內心最大秘密,為研究武則天晚年思想轉變提供了可靠的第一手資料。
  • 我的英雄學院:綠谷顛覆夜眼的認知,未來可改寫,歐爾麥特不會死
    雖然夜眼一直都不太認可綠谷,但最終一戰的綠谷表現給力,顛覆夜眼的認知。綠谷用行動表明,他具有逆轉未來的能力。不可一世的治崎被綠谷吊打,露出了絕望的眼神。壞理的BUFF很給力,這是綠谷能改寫未來的主要原因。到了後期的劇情中,綠谷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來戰鬥,這樣改寫的未來更有意義。
  • 周文王
    周文王五十年(前1056年),駕崩,享壽九十七歲,葬於畢原(西周王陵位於今陝西岐山縣鳳凰山南麓)。公元前1046年,嫡次子周武王姬發滅商建周,追諡姬昌為文王。天授元年(690年),武則天稱帝,自稱為姬昌後代,追尊周文王為始祖文皇帝。
  • 南極冰下八百米處,科學家發現「第二世界」,已顛覆對生命的認知
    以目前人類對地球的了解來說,人類對於地球的認知還沒有達到那麼高的地步,因為地球有大部分的面積都是處於海洋當中,人類也不可能下到海底幾萬米去探究海底的世界,而且南北極也是人類多年來一直想要探究的地方,但是由於氣候的原因,南北極一直成為了科學家們非常頭疼的區域,如果有一天南北極的冰川完全融化
  • 法國電動汽車顛覆傳統認知,14歲就能開!還買啥老年代步車?
    與此同時,在遙遠的法國,雪鐵龍卻發布了一款嶄新的電動汽車,顛覆傳統認知,14歲就能開!還買啥老年代步車?這款車叫做AMI ONE CONCEPT概念車,看它的參數,尺寸上,車長只有2.5m,跟寶駿的E200相仿,不過整車的質量卻只有它的一半,續航也有很大的劣勢,按理說車身做到輕量化,續航應該有所提升,不過AMI ONE不升反降,讓人摸不著頭腦。
  • 一本顛覆了很多人傳統認知的書——《阿納斯塔夏》讀後感
    而俄國商人弗拉狄米爾因為遇見了她,並和她短短相處了三天,就顛覆了他成年以來所建立的根深蒂固的價值觀,開始重新認識這個世界。非常有幸能夠讀到《阿納斯塔夏》這本書,也讓我讀到一個全新的世界,它並不是神話,裡面傳遞的很多理念可以說顛覆了很多傳統的對於事物的認知,然而卻積極,樂觀,充滿希望,令人信服。
  • 顛覆傳統認知,桐華的一部小說讓她飽受「委屈」十多之久
    漢武帝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代明君,開創了一個王朝的鼎盛時期,但在這部小說中直接將其描寫成為一個嫉賢妒能的小人,這是對歷史人物的顛覆。桐華對歷史人物的顛覆讓很多人無法接受,縱然小說是虛擬的,但是若是小說真的映射了歷史人物需要儘量的還原,而不應該是按照自己的想法隨意的撰寫。
  • 關於生物進化的新觀點,顛覆了傳統認知,進化論是「錯誤」的?
    其次,生物的良性進化很容易被周圍的普通生物淹沒,比如一個白人來到了非洲部落,他的後代在幾代的繁衍後基本就不會具備白人的特徵了,那麼在自然界的生物進化中,又該如何保證良性基因被合理的繼承下來,而不是被周圍的普通基因給淹沒呢?
  • 古籍中發現姬昌回返西岐途中就被秘密殺害,歷史真相讓人顛覆認知
    西伯昌四十二年,姬昌稱王,史稱周文王,他在位共50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代明君。當時姬昌受封為三公,擁有雍州之域,勢力擴展到了江漢地區(丹江漢水流域),諸侯歸附者有六州之眾。周的國力迅速增強壯大,這引起了商王朝的不安。商紂王的親信讒臣崇侯虎開始暗中向紂王進言,他說西伯到處行善,拉攏民心,諸侯都向著他,恐怕將不利於商王,於是紂王將姬昌拘於羑裡囚禁了起來。
  • 頂級財經雜誌給出的答案,顛覆了傳統認知
    此外,迪士尼在沒有Disney+的地區,還是按照傳統院線上映,依舊能收取部分票房,所以《花木蘭》應該是能賺錢的。作為頂級大片,《花木蘭》的上映方式畢竟是開天闢地頭一回,能否真正顛覆傳統影片的收入認知,只能等9月4日正式上映後才能揭曉。
  • 紂王只有兩個兒子,周文王卻有100個,到底誰更沉迷酒色
    中國古代歷來都是成王敗寇,採用的是贏者全拿,要是不說上個皇帝如何不好,下個皇朝豈不是名不正,言不順,正所謂,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因為年代久遠,具體也不可考證紂王到底是什麼樣的人,那麼我們不妨從大家熟知的《封神演義》中分析一下,對比被人讚頌的周文王。
  • 原來還可以這樣,11部顛覆傳統認知的經典電影
    有些電影會不同於你現在的三觀,讓你仿佛對這個世界有了新的認知。今天大溼帶來的一份片單,每一部都會顛覆你的認知,但是每一部都讓你欲罷不能!
  • 申公豹不夠壞,蘇妲己不夠美,一部《姜子牙》顛覆了我們的認知
    在某種程度上,電影《姜子牙》甚至顛覆了我們對於《封神演義》的認知。接下來,影小妹就來給大家深入分析下,《姜子牙》中的4個主要角色——姜子牙、申公豹、蘇妲己(小九)、九尾狐——到底和歷史上以及小說平心而論,電影《姜子牙》裡的姜子牙,並沒有打破人們對於他偉光正的傳統印象
  • 一座變身網紅打卡地的垃圾處理廠,會如何顛覆你的認知?
    髒兮兮的、臭氣燻天的、不堪入目……今天C小潔給大家介紹的神奇垃圾處理廠,即將顛覆你的認知!在距離日本大阪中心區10公裡的人工島上,有一座童話城堡般的建築,它由一個高高的蘑菇形狀的「塔樓」和一組五彩斑斕的低矮房屋組成。這就是大阪舞洲垃圾處理廠。
  • 顛覆特級廚師認知的改良版回鍋肉,到底有什麼奇特之處
    回鍋肉,我相信大家都吃過,甚至有很多人都會做這道菜,但大家做出來的口味都相差無幾,並沒幾個人給回鍋肉以創新,做出不一樣的口感來,然而,在一次朋友聚會上,我嘗到了真正的改良版回鍋肉,使那些擁有特級廚師頭銜的大廚都顛覆了對它的認知。
  • 他只說了10個字,會顛覆你的傳統認知
    對此,他說了10個字,會顛覆你的傳統認知。 這10個字是「民眾的心智是不健全的。」霍梅尼認為不是教士的伊朗百姓無法帶領國家,因此需要讓神靈安排的教士來治理國家,當民眾犯錯的時候,伊朗出現危機時,教士也將能夠拯救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