紂王只有兩個兒子,周文王卻有100個,到底誰更沉迷酒色

2021-02-06 世界通史

紂王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名為辛,後來成為帝王,所以又叫帝辛,因為《封神演義》被廣為人知。大家一想到紂王肯定想起殘暴不仁,沉湎酒色等等諸多罵名。事實也是這樣,不管是影視作品,史記敘述中,這位帝王都背負著人類能想的到的幾乎所有罵名。


這樣一位被罵了幾千年的帝王,那肯定是壞事做絕,用現代話說就是「反人類」,不然怎麼會有如此多的罵名。這樣一個人,按照正常邏輯思考,肯定是腳底生膿,頭上長瘡,相貌猥瑣,形似豺狼。實際上根據史料記載,紂王容貌俊美,能文能武,可以倒拽九牛,空手可擒猛獸。雖然有點誇張,但減去誇張成份,也可以看出紂王不是一般人。


中國古代歷來都是成王敗寇,採用的是贏者全拿,要是不說上個皇帝如何不好,下個皇朝豈不是名不正,言不順,正所謂,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因為年代久遠,具體也不可考證紂王到底是什麼樣的人,那麼我們不妨從大家熟知的《封神演義》中分析一下,對比被人讚頌的周文王。


《封神演義》中最明顯的對比就是,紂王有兩個兒子,而周文王卻有100個。說紂王荒淫無道,從這裡看明顯不合理。古代沒有好的避孕措施,況且身為帝王,繁衍是頭等大事,如果紂王沉迷女色,必然是兒孫滿堂,而不是只有兩個兒子。反而周文王卻有100個,即使除去誇張成份,也有幾十個。誰更沉迷女色,這裡便一目了然。


有人可能會說,紂王是沉迷於妲己的美色,其他的女子看不上眼。即使真的有妲己,不管長得如何貌美,也不會讓一個人達到廢寢忘食的地步,更何況是一個帝王。古代是男權社會,將亡國責任推給女人的事情屢見不鮮。所以紂王沉迷於妲己的美色,只是小說杜撰,神話。


周武王伐紂的誓師詞《牧誓》中,為紂王羅列了三大罪狀。第一條,牝雞司晨,聽婦人話。這條罪狀在如今看來算不得什麼,恰恰相反,如果不聽婦人話,日子將會很難過。在男權社會,紂王能聽取婦人的建議,難能可貴,這明顯算是欲加之罪。


第二條,肆祭弗答,不重祭祀。古代祭祀很重要,天災人禍都需要祭祀。從這裡可以看出紂王在位時天災不斷,祭祀不起作用,所以有人造謠說紂王不重祭祀。而且如今考古發現商朝祭祀遺址有不少,所以這一條也是欲加之罪。


第三條,昏棄厥遺王父母弟不迪,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這一條罪狀是說紂王不用自家貴族,提拔奴隸。不任人唯親是一種高尚的品德,不加以讚揚就算了,竟然還成了罪狀。而且提拔底層奴隸,更能說明紂王的德行。

綜合以上幾點來看,紂王明顯算是一位合格的帝王,即使有過錯,也不會那麼不堪。成王敗寇是古往今來不變是道理,所以這也提醒如今的我們,看待事物不能單聽一面之詞,應該有自己的思考。



世 界 通 史

global--history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歷史

相關焦點

  • 周文王真的有一百個兒子嗎?有何史料記載?
    後來明朝小說《封神演義》引入此典故,便有了雷震子說的「吾乃西伯文王第一百子雷震子是也!」在《封神演義》中,周文王行至燕山一帶,突遇雷電交加、山崩地裂,文王急忙躲入林中避雨。文王驚嘆如此天象,必有將星雷震子出現。在撿到雷震子之前,傳說周文王已有九十九個兒子,文王覺得這是百子之兆,於是將其收養。
  • 周文王到底如何死的?甲骨文新解,顛覆了傳統認知!
    晉代皇甫謐的《帝王世紀》中說,商紂王認為聖人是不會吃自己孩子的肉的,於是就把周文王的一個兒子烹了,做成肉羹給監獄裡的周文王吃。文王明知是兒子的肉,卻故作不知,強忍悲傷吃了下去。紂王一看就放心了,他覺得文王不是什麼聖人,不可能成為「受命之君」,於是就放心地把他放了。兩千多年來,人們一直認為這些史料所記載的,就是周文王真實的人生經歷。
  • 周文王姬昌嫡長子:伯邑考,死的極慘
    一說,周文王被紂王囚禁後,伯邑考在殷商做人質,為紂王駕車。紂王烹殺伯邑考,將他做成肉羹賜給周文王,並說:「聖人應當不會吃自己兒子做成的肉羹。」周文王最後還是吃下肉羹。紂王說:「誰說西伯昌是聖人?吃了自己兒子做成的肉羹尚且不自知。」另一說,周文王捨棄伯邑考立次子周武王為太子。王國維等認為周文王捨棄伯邑考及伯邑考的兒子而立周武王為太子,是遵循殷禮。
  • 紂王的兒子武庚武丁之死是怎麼回事?
    武王在三年的戰爭中取得了最終的勝利,周朝大獲全勝,並將紂王所在的商朝推翻,紂王趁機攻入洛邑(今河南省洛陽市西安區一帶)。此時紂王的兒子武庚也就是武王兒子的兒子,被封為商朝國君,其對外用戰車與周軍相碰撞,將周軍引導到洛陽。周朝二次攻打商朝,紂王在來到洛陽時,忽然出現了滅桀的聲音。武庚趕緊往回跑,忽然又出現了滅紂的聲音。
  • 對權謀的反思:周文王與塞內卡
    所以,本文從雙方各自選取出了,兩個無論是在內容還是主題上都十分類似的故事,那就是塞內卡的《提埃斯忒斯》和《史記》記載的周文王食子。《提埃斯忒斯》講述了古希臘時,阿爾戈斯王國的一對兄弟阿特柔斯與提埃斯忒斯互相爭奪王位的故事。一開始,兩人本來約好輪流執政,但提埃斯忒斯秘密勾引了阿特柔斯的妻子並偷走了象徵王位的金羊毛,篡奪了王位。
  • 周文王
    姬昌拜呂尚為軍師,問以軍國大計,發布「有亡荒閱」的律令,亡:奴隸逃亡,荒:大,閱:搜索。規定奴隸逃亡就搜逋,誰的奴隸歸誰,不準藏匿逃亡奴隸。保障了奴隸主的利益,於是諸侯叛紂而歸姬昌。善施仁德商紂王發明了名為炮烙的酷刑,也就是命犯人走在塗滿油的銅柱上,一滑倒就會跌落到火坑裡,頓時皮焦肉爛,死於非命,但商紂的寵妃妲己看見此慘狀卻笑個不停,所以商紂就一直強逼犯人這樣做,以博得妲己一笑。姬昌很是氣憤,諸侯和人民無不痛恨的咬牙切齒。姬昌向紂王表示願意獻上周國洛河西岸的一塊土地,以此換取廢除炮烙之刑。
  • 鶴壁紂王墓前一小廟,對聯霸氣,一代帝王開疆拓土有貢獻
    紂王墓,目前免費,沒有門票。位於淇縣城東朝歌鎮南淇河西岸。呈長方形,為土冢。墓前立有石碑,碑上有著名歷史學家周谷城先生題寫的「紂王之墓」。石碑的背面寫有「商紂傳」,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教授孟世凱先生撰寫的。紂王墓前有一小廟,小廟上貼有對聯兩幅。
  • 周文王臨終留給兒子一段話,是《易經》的核心,專家至今沒琢磨透
    我國有一本千古奇書,它包羅萬象,大至宇宙星辰,小至人生百態,它都包含其中,被譽為"大道之源"。儒家、道家都將其奉為經典,有著"三玄之冠"之稱。而且至今還沒有人能夠完全的參悟此書,這本奇書就是《易經》。現在很多人其實分不清《易經》還有《周易》的區別。通俗點講,《易經》其實是一個統稱,從原始時代的伏羲開始,到周文王姬昌演繹《周易》一共有4個版本。
  • 貶損商紂王溢美周文王,歷史真是那樣嗎?
    我認為,對紂王評價最客觀的是我們的開國偉人,他說:「紂王是個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從能力上肯定了他。紂王的歷史功績不容抹殺,老人家如此評價紂王:「他經營東南,把東夷和中原的統一鞏固起來,在歷史上是有功的。」郭沫若則認為,紂王是「統一神州肇始人。」
  • 封神榜裡的伯邑考是誰?他最終被封為什麼神位
    封神榜裡的伯邑考是誰?
  • 床頭婆婆到底怎麼回事?關於她的傳說有哪些?
    前塵往事,今生仍歷歷在目,哪吒一直未能和父親和睦相處,對這個人非人,妖非妖的兒子,李靖亦始終心存戒心,其後更愚忠將哪吒放逐在飛虎澗。哪吒命不該絕,得人收養,十多歲更憑高超的法術封帥。長大後,哪吒重遇親生父母,不但三次不認娘(苑瓊丹),心高氣傲,把龍王三太子的龍筋挑了,隨後更削骨還父,削肉還母。哪吒雖終能還陽,卻從此變成蓮藕人:驕傲自恃的他更變得一蹶不振。
  • 《封神演義》裡有多少真實歷史:紂王真那麼昏庸?妲己真那麼禍國?
    紂王貪淫好色,寵信老婆妲己(狐狸精轉世),作酒池肉林以縱淫樂;同時殘忍暴虐,又聽信了老婆的讒言,興炮烙(把人烤死),制蠆盆(挖坑裡邊放滿毒蛇),把自己親叔叔剜心,剖開孕婦的肚子……可謂無惡不作,罄竹難書。那麼,歷史上的原型究竟如何呢?紂王真的那麼昏庸麼?妲己那麼魅惑麼?紂王,原名帝辛,是商王帝乙的兒子。
  • 紂王真的是暴君嗎?紂王為何被抹黑?(一)
    就是商紂王武道禍亂朝綱,所以這才激起西伯侯姬昌,揭竿而起,而姜子牙他們幫著這個周武王伐紂,就是說這個紂王無道,而武王伐紂,不是為了自己,他就是為了拯救黎民百姓,這個理由,那聽著富麗堂皇,但是因為我們現在大家看到了周文王,周武王,那絕對不僅僅是為了救百姓於水火之中,那就是為了個人的政治野心。
  • 被誤解幾千年的紂王
    3125年前  某個黃昏  商代誕下了一個王子  貞人掐龜甲一算  王子叫受  他爹姓子  大家親切喊他    子受有兩個哥哥小受有何罪?    憑這六條大罪  周人定下了小受諡號:  紂王  紂=殘暴獨斷+荒淫暴虐  不得不說  在中華829個帝王中  這個諡號最壞了
  • 看封神:紂王七年到底發生了什麼?
    在《封神演義》第一章中描述小說背景的時候似乎說了紂王登基後國泰民安,一直到紂王七年朝局才突然開始變壞了,那事實是這樣嗎?後帝乙在位三十年而崩,託孤與太師聞仲,隨立壽王為天子,名曰紂王,都朝歌。文有太師聞仲,武有鎮國武成王黃飛虎;文足以安邦,武足以定國。
  • 劉備口中的「中山靖王」到底是誰?是個生育冠軍,120個多兒子
    依照《漢書》中的記載來看,光是兒子就是有一百二十多人,女兒還不算在其中,這要放在百姓家誰能養得起?關鍵是他終年五十三歲,不得不讓人感嘆:命中率真高。你可能會覺得有人比他多,來看一下,就拿大家熟悉的康熙、朱元璋來說一下。
  • 周原廟祭甲骨有周文王遭肢解並陳屍祭壇的記載?無知者鬧出的烏龍
    而給周文王生育武王的女人,按照《管蔡世家》裡面的記載,就是文王的正妃太姒。《管蔡世家》又交待得很清楚,太姒一共給文王生了十個兒子,長子伯邑考,次子武王,第九子康叔封,最十子厓季載。但是,文王死後十一年,武王克殷平天下,大封功臣昆弟,他的兩個弟弟康叔封和厓季載竟然因為年幼沒有得到封國。由此可以推知,康叔封和厓季載是太姒九十歲時生育的,這絕對不符合生理科學。所以,周文王死年,決不是九十七歲。
  • 紂王玩酒池肉林,妲己搞炮烙之刑?周初文獻揭露最大罪名竟是這個
    《紂惡七十事的發生次第》是顧老的經典文章,大意是,紂王的「惡」有個明顯的層累過程。記錄武王伐紂最早的周初文獻《尚書》裡,紂王最大的罪狀不過只是酗酒而已。我們還是能發現一些矛盾,《呂氏春秋》說周文王吃梅伯的肉,《史記》也沒有提到伯邑考之死,定州漢簡《六韜》又是哪裡的版本呢?為什麼會有這樣層累的過程?因為紂王作為前朝的亡國之君,在周人眼裡本來就是罪魁禍首。而到春秋戰國時私學的興起,人們說道理時總喜歡講故事,好人的代表是堯舜,壞人的代表自然就是桀紂。桀紂很多故事是雷同的,但桀和罪名遠不如紂。
  • 日本史上最無能的大名,終日沉迷酒色歌舞,死後頭骨被做成酒杯
    日本戰國時代是群雄逐鹿、英雄輩出的年代,縱觀日本戰國時代的大名,除了他們手下有一班才能出眾的家臣,這些大名自己本身也都是文武全才,比如尾張國大名織田信長
  • 古代紂王被封神還是管百姓婚姻的?昏君貪後宮,還想除掉忠臣
    提到紂王大家總會聯想到那個殘暴而又沉迷女色令商朝覆滅的君主,還有一句貶義詞「助紂為虐」也有他在裡面,可見他的負面形象已經深入人心了。但是這麼個惡名昭彰的帝王在封神榜中卻還被死對頭姜子牙封神了,而且還是主管百姓婚姻的神仙,這又是怎麼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