紂王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名為辛,後來成為帝王,所以又叫帝辛,因為《封神演義》被廣為人知。大家一想到紂王肯定想起殘暴不仁,沉湎酒色等等諸多罵名。事實也是這樣,不管是影視作品,史記敘述中,這位帝王都背負著人類能想的到的幾乎所有罵名。
這樣一位被罵了幾千年的帝王,那肯定是壞事做絕,用現代話說就是「反人類」,不然怎麼會有如此多的罵名。這樣一個人,按照正常邏輯思考,肯定是腳底生膿,頭上長瘡,相貌猥瑣,形似豺狼。實際上根據史料記載,紂王容貌俊美,能文能武,可以倒拽九牛,空手可擒猛獸。雖然有點誇張,但減去誇張成份,也可以看出紂王不是一般人。
中國古代歷來都是成王敗寇,採用的是贏者全拿,要是不說上個皇帝如何不好,下個皇朝豈不是名不正,言不順,正所謂,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因為年代久遠,具體也不可考證紂王到底是什麼樣的人,那麼我們不妨從大家熟知的《封神演義》中分析一下,對比被人讚頌的周文王。
《封神演義》中最明顯的對比就是,紂王有兩個兒子,而周文王卻有100個。說紂王荒淫無道,從這裡看明顯不合理。古代沒有好的避孕措施,況且身為帝王,繁衍是頭等大事,如果紂王沉迷女色,必然是兒孫滿堂,而不是只有兩個兒子。反而周文王卻有100個,即使除去誇張成份,也有幾十個。誰更沉迷女色,這裡便一目了然。
有人可能會說,紂王是沉迷於妲己的美色,其他的女子看不上眼。即使真的有妲己,不管長得如何貌美,也不會讓一個人達到廢寢忘食的地步,更何況是一個帝王。古代是男權社會,將亡國責任推給女人的事情屢見不鮮。所以紂王沉迷於妲己的美色,只是小說杜撰,神話。
周武王伐紂的誓師詞《牧誓》中,為紂王羅列了三大罪狀。第一條,牝雞司晨,聽婦人話。這條罪狀在如今看來算不得什麼,恰恰相反,如果不聽婦人話,日子將會很難過。在男權社會,紂王能聽取婦人的建議,難能可貴,這明顯算是欲加之罪。
第二條,肆祭弗答,不重祭祀。古代祭祀很重要,天災人禍都需要祭祀。從這裡可以看出紂王在位時天災不斷,祭祀不起作用,所以有人造謠說紂王不重祭祀。而且如今考古發現商朝祭祀遺址有不少,所以這一條也是欲加之罪。
第三條,昏棄厥遺王父母弟不迪,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這一條罪狀是說紂王不用自家貴族,提拔奴隸。不任人唯親是一種高尚的品德,不加以讚揚就算了,竟然還成了罪狀。而且提拔底層奴隸,更能說明紂王的德行。
綜合以上幾點來看,紂王明顯算是一位合格的帝王,即使有過錯,也不會那麼不堪。成王敗寇是古往今來不變是道理,所以這也提醒如今的我們,看待事物不能單聽一面之詞,應該有自己的思考。
世 界 通 史
global--history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