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專訪】張俊傑:三尺講臺 一生情懷

2021-02-19 河間一中

一頭短髮乾淨利落,眼睛明亮犀利,說話乾脆利索,這是張俊傑老師給小編留下的第一印象。說實話,第一次聽到張俊傑老師的名字,小編還以為是一位男老師,直到見到張老師小編才體會到,張老師確如她名字的含義那樣,風姿瀟灑,才智出眾。

今年56歲的張俊傑老師現任我校英語教研組組長、高一年級英語教師,也是現在我校資歷最老的一位一線任課教師。1963年,張俊傑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在她的心裡從小就有一個教師夢。「小時候就是覺得教師是一個特別神聖,我特別尊重的一個職業,我就是發自內心的喜歡這個職業。」張俊傑老師說。

其實,在張俊傑讀書時,教師行業不像現在這樣受重視,社會地位也不高。但就是由於內心的喜歡,張俊傑懷揣著對教育行業的美好憧憬,高中畢業後便義無反顧的選擇了師範英語專業。

1982年師範畢業的她被分配到了留古寺中學,1985年來到我校擔任英語教師、班主任,這一幹就是三十幾年。

從張俊傑邁進校園的第一步開始,就註定在她的事業生涯中要和孩子們打一輩子交道,「做一個好老師,永遠站在教學前沿,讓自己的業務過硬」便成為她永恆的追求。

「作為一名老師,首先要讓學生喜歡你。對於英語學習來講,要培養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讓興趣成為學生學習的敲門磚。」張俊傑老師說。

然而,在張俊傑老師剛參加工作時,英語教學剛剛被提起重視,由於當時學校裡年輕的英語教師較多,有經驗的老教師則少之又少,所以並沒有一個合適的「師傅」可以帶她「入門」。 不僅如此,由於那時沒有網絡和電腦,可供老師們學習的材料少之又少。課程應如何設置,每一個知識點如何講解才能讓學生更好更快地理解掌握……面對這些問題,初出茅廬的張俊傑毫無經驗。

為了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張俊傑老師抓住一切可以學習的機會。「記得有一本書叫《中小學英語學習園地》,沒事了就看看,上面有好的教學方法我就記著,就想著是不是能用在我的學生身上,當然也不是書上的每個方法都適合我的學生們。」張俊傑老師回憶道,「我很注重學生們的反饋,我嘗試一個新的教學方法都會跟孩子們溝通,看他們的反應,反應不好,我會反思,到底是哪兒出問題了,找出問題的關鍵所在,我再改,直到收到最好的效果。」

為了活躍課堂氛圍,培養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每次課前,張俊傑老師都要花很長時間,做好充足的準備。「每次開始講新課之前,我就琢磨,做飯甚至走路的時候都在想:我要講授的課程怎麼引入,用什麼體現出來更好,每個知識點如何切入……一有思路我就趕緊記下來,將這些方法串聯到我的課堂中。一直到現在我都在這樣做。」張老師說。

付出總會有回報,在張俊傑老師的不懈努力下,她的課堂教學水平不斷提高,取得了顯著的教學效果,學生的學習成績也有了大幅提升。2012級有一名同學名叫張猛,其他各科都非常優秀,唯獨英語成績落後。面對這種情況,張俊傑老師通過了解得知,張猛對學習英語一直提不起興趣,張老師經過三年的不斷引導和鼓勵,使張猛由剛入學時的70多分提高到了高考時的138分,最終以659分的優異成績摘得河間市理科狀元的桂冠,順利被中國人民大學錄取。

語言是不斷發展變化的。作為英語教師,張俊傑老師認為,只有不斷提升自身的語言素養、優化和豐富教學技能,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她曾立下誓言:「如果我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不能站在高中英語教學最前沿,我的教學生涯就此結束」。三十幾年中,張老師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課講得特別精彩!」這是同事和學生對張俊傑老師的一致評價,也凝聚著張老師對英語教學的鑽研與智慧。

工作中,張俊傑老師不斷加強知識儲備,除了每天上課,她還認真鑽研教材,通過廣泛閱讀、參加各種培訓、觀摩名師教學,涉獵多方面的知識。儘管已快到了退休的年齡,但她仍不斷學習,像海綿吸水一樣不斷汲取英語教學的營養,轉化為自己的力量。張老師把所有這些都融入到自己的教育教學,專注的學習、思考、收穫使她的課堂更有效、更精彩!

從事高中英語教學的30多年時間裡,張俊傑老師一直這樣前進著,追求著,也讓她在英語教學方面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和獨到見解,她所帶班級英語教學成績始終名列前茅。也正因為出色的教學成績和獨特的教學風格,一項項榮譽紛至沓來, 2007年被評為河北省和滄州市英語學科骨幹教師,被滄州市教育局教科所聘為「評審專家」擔任滄州市教科所英語教研室的評委,在國家「一師一優課」評課活動中,連續兩年榮獲「優秀評審專家」稱號。

在教學實踐中,張老師不斷總結教學規律、教學方法,並整理出版,和全國各地的同行切磋、探討。她先後在國家、省級報刊發表多篇論文,所撰寫論文曾在省級比賽中獲獎。另外,結合我校的教學實際,她申請課題進行研究以指導我們的教學實踐。

「前段時間,有一個畢業了好幾年的學生在微信群裡說:『好懷念高中英語課,咱們老師講的,可以一直用到考研。』看到學生如此受用,我覺得很欣慰,這是對一個老師最好的評價。」張俊傑老師笑著說。

 教育薪火代代傳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張俊傑老師憑藉自己過硬的教學基本功和高超的教學水平贏得了全校師生的信任。然而,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它需要老中青不同年齡的教師傳幫帶,薪火相傳。因此,作為學校英語教研組組長,在鑽研業務的同時,張俊傑老師特別注重青年教師的培養。目前,在我校所有英語教師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張俊傑老師的徒弟,他們當中大部分已成為我校英語教學的骨幹力量,在大大小小的各級各類比賽中,「徒弟」們表現不俗,獲得了許多榮譽。

不僅如此,在張老師的言傳身教下,她的女兒王宇高中畢業後也報考了河北科技師範學院英語專業,畢業後回到家鄉,目前在我校任教。

有人說:「人生最大的幸福莫過於一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從這個角度來講,張俊傑老師無疑是最幸福的人。她熱愛這份職業,熱愛這個崗位,三十幾年如一日,她辛勤耕耘在教育戰線,把自己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學生,奉獻給了學校,奉獻給了她所鍾愛的教育事業。在今年全市教師節表彰大會上,張俊傑老師被評為「最具社會責任感老師」。

談到以後,張俊傑老師說:「教書育人是一個教師最基本的職責,我會繼續用心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無愧於學生、家長和學校的信賴,無愧於這個職業」。

小編感言:一顆永無止境、積極進取的心,使她孜孜不倦地對學生們奉獻著誠摯的愛;一份不斷提升自我職業境界的執著追求,使她始終展示著無限的活力和風採!精彩的課堂,幽默的語言,她教會學生快樂的學習,快樂的生活。教書育人,對於張俊傑老師來說,不僅是一種樂趣,一份痴情,更是超越了功利後的一種愉悅。


相關焦點

  • 【觀點聲音】讓教師安心站好「三尺講臺」
    《減負清單》之所以受到廣大教師歡迎,正是在於它切中了教師職業的現實痛點,道出了很多教師的心聲。以往一些地方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進校園、入課堂」,不少活動、檢查、填表、考核、比賽、評估等與教學無關的社會性事務,壓得教師們喘不過氣來,給教師帶來沉重負擔,導致他們身心勞累,減少了投入教學教研工作的時間和精力。
  • 教師節詩詞:講臺三尺育精英。浮沉才子遍天下,莫忘恩師教誨聲
    3.教師節感吟文/行者三尺教鞭立講臺,曾經頻說育英才。如今多少沽名客,只為尋思苟利來。註:老師請勿對號入座。6.教師節題聯:文/冷眼看花三尺講臺立足,傳薪傳火,能教鐵樹開桃李;一聲布穀催耕,育德育才,擬讓青苗出棟梁。
  • 張凱文:三尺講臺 一生情懷
    他便是定邊縣第四中學教師張凱文。作為一名黨員教師,從教10餘年來,他堅守教學第一線,擔任高中數學教學及班主任工作,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榜樣履行教師職責,熱愛學生、團結同事,以校為家,以情育人,以德塑人,用拳拳真情教育和滋養著一屆又一屆學生。2009年7月,張凱文畢業於蘭州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應用數學專業,同年8月在定邊縣第四中學任教。
  • 春蕾詩詞第五九期 三尺講臺傳道業,一支粉筆寫春秋
    七絕·致園丁文/寒山雪寒窗夜半影尤真,三尺講臺聊寄身。但見雲天鷹展翅,誰曾回望守巢人。講壇三尺通天下,甘作人梯氣自豪。七絕·教師節感懷(新韻)文/煙雨江南三尺高臺付苦辛,一枝粉筆建功勳。培桃育李滿天下,偉業經倫四海人。
  • 特級教師賈志敏告別儀式今天舉行:他的一生與講臺同在
    2019年2月5日,全國著名小學語文特級教師賈志敏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13:53分在上海不幸去世,享年81歲。賈老師曾說:「當年,我為了生活走上這三尺講臺。今天,我離開這三尺講臺則一刻也無法生活。」是的!先生一生與講臺同在,現在先生離去了,但他曾在講臺上播下的種子都已經開花!
  • 三尺講臺 一生耕耘——記區模範教師、百官中學數學教師孟蘭英
    一支粉筆,三尺講臺
  • 【先進工作者】陳淑麗:三尺講臺上的播種者
    作為班主任教師,陳淑麗崇尚愛的教育,以「關愛之心、奉獻之心、平等之心、寬容之心」對待每一個學生。同期聲:碭山中學校長  劉漢良:陳淑麗老師是我們學校裡面非常受學生歡迎的一位老師,她也是我們學校生物組的大教研組組長,能夠帶領全組的同志精益求精,認真鑽研業務,無論在教學方面還是在學科競賽方面都取得了驕人的成績,是我們學校優秀教師的代表,值得我們全校師生學習。作為生物教研組組長,陳淑麗深知團結協作的重要性。
  • 教師節獻禮:三尺講臺獻青春,知天命之年再出發!
    教師節獻禮:三尺講臺獻青春,知天命之年再出發! --- 2016年,三位老師創立都正生物。 他們用責任擔起使命,用學識捍衛健康。 創業5年,凝聚了一批擁有共同夢想的年輕人, 從此披星戴月,風雨兼程,做夢,更追夢!
  • 從教32年,愛生如子,最美教師胡金吾——三尺講臺守初心
    他就是南陽市宛城區溧河鄉第二初級中學教師胡金吾,一位從教32年,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師。人們常說,人的一生有兩任老師,父母教人生,恩師授學業。9月10日教師節,胡金吾榮獲「出彩河南人」2020最美教師榮譽稱號。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記者採訪了胡金吾老師,聽他講述三尺講臺立德樹人的感人故事。2020年1月7日,胡金吾至今仍清楚記得。
  • 辛勤耕耘三尺講臺 默默奉獻教育事業——松嶺區壯志學校牛麗榮
    辛勤耕耘三尺講臺 默默奉獻教育事業——松嶺區壯志學校牛麗榮 2020-09-17 18: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耕耘三尺講臺 守望滿園花開——記棗莊39中和雅教師隋炳麗
    和雅教師隋炳麗耕耘三尺講臺 守望滿園花開隋炳麗,漢族,本科,畢業至今工作14年,現任八年級歷史教學工作,擔任八年級6班班主任,中學二級教師。有一群人年復一年,耕耘於三尺講臺,用智慧詮釋責任,關愛每一個學生,在等待中堅持,只為滿園花開,他們就是教師。14年前,少不更事的隋炳麗背井離鄉來到了臺兒莊,有幸成為一名教師。14年的教學生涯中,隋炳麗感受了辛酸和疲憊,也收穫了成績和欣慰。
  • 封面人物——黃市平,三尺講臺寫春秋
    三尺講臺寫春秋——記邊城高級中學數學教師黃市平「教書育人三十載,事必躬親育學子。」多次榮獲優秀教師稱號的黃市平老師,正是這樣兢兢業業走過了三十年的教書育人職業生涯。黃市平老師畢業于吉首大學數學系,中學高級教師。省、州數學競賽優秀輔導老師、州優秀班主任、花垣縣第一屆數學學科帶頭人、花垣縣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先進教育工作者、高考先進個人、高中數學兼職教研員、數學教研組長。
  • 一塊黑板,三尺講臺,她的二十年!
    一塊黑板,三尺講臺,她的二十年!故事從這裡開始 24年前因為童年時曾經來廈門旅遊留下的美好記憶,我來到了美麗的海濱城市廈門,從此走上三尺講臺當了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
  • 名師匯 | 劉飛雪:春風化雨潤花蕊 三尺講臺寫春秋
    名師匯 | 劉飛雪:春風化雨潤花蕊 三尺講臺寫春秋 2020-05-13 03: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三尺講臺凌雲志,青春正是奮進時——宏達實驗教師微課大賽
    「微課」是教師鑽研教材,探討教學方法,實踐教學手段,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的一種新方法。為改進教學方式,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給教師搭建一個展現自我才能的平臺,武邑宏達實驗學校舉辦了這次微課比賽。 全體教師參與此次比賽,讓我們一睹他們的風採吧!
  • 靖邊十五小閆彩燕:三尺講臺追求教育夢!
    三尺講臺 一生追求----記優秀共產黨員閆彩燕同志閆彩燕,高級教師,全國教學科研優秀教師,陝西省學科帶頭人,陝西省教學能手,「華應龍名師工作室」核心成員,榆林市學科帶頭人,榆林市優秀教師,靖邊縣有突出貢獻拔尖人才,靖邊縣「我心目中的好老師」。
  • 三尺講臺成了他教育理想的噴薄天地——記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學教師...
    林立燦是全國模範教師,福建省中學裡第一位非師範類碩士畢業的物理教師,他在教學中一直提倡「還物理教學之本然」的教學思想,教給學生值得品味也願意去品味的物理。23年來,林立燦懷著澎湃的教育激情和深厚的學識修養,在教學上走出了自己獨特的育人風格,在三尺講臺上一步步接近自己的教育理想。
  • 三尺講臺八年守護 隴縣教師張雯榮獲第19屆「陝西青年五四獎章」
    面對榮譽,她非常清楚,想要成為更優秀的青年人,自己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在今後的日子裡,我將會倍加努力,戒驕戒躁,憑著對教育事業執著的追求和強烈的責任感,在「三尺講臺」上書寫自己的完美人生。」張雯說張雯從事教育行業上已有八年,現任隴縣秦源幼兒園保教主任。
  • 青島一中李青:26年如一日站穩三尺講臺 奉獻青春熱情
    大眾網·海報新聞 記者 張雅新 青島報導她,敬業樂群,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她,無私奉獻,對學生有無偽的愛心和豐富的教學智慧;她就是青島一中英語教師李青。在她看來,教師工作,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只有平凡瑣碎的工作。
  • 古明菊:一束燭光映初心 三尺講臺話使命
    古明菊:一束燭光映初心 三尺講臺話使命 來源: 中國電力新聞網      日期:20.01.15  一束燭光映初心 三尺講臺話使命  ——中國能建西北電建所屬四公司優秀共產黨員古明菊老師是一種尊稱,叫一聲古老師,那絕對沒有叫錯,古明菊畢業於青海師範大學,來四公司之前是黨校任職八年的教務主任也是講師,帶著人民教師的優秀品質,在四公司新的崗位上,將培訓工作做的有聲有色。  新入職的大學生如何完成從學生向員工角色的轉變,曾經擔任過黨校班主任、現為培訓中心主任的古明菊深知責任重大,她把新大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