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講臺成了他教育理想的噴薄天地——記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學教師...

2020-12-23 中國教育新聞網

活動名稱:2020年度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推選活動

編號:26  姓名:林立燦

課堂上,他的「CPU」轉得很快,澎湃的激情把學生都感染帶動起來。他不搞題海戰術,而是教給學生探索和研究問題的方法,讓物理課充滿「物理味道」。他牽頭建起量子實驗室,成為學校物理學科的「前沿陣地」……精心教書,潛心育人,他一步步接近自己的教育理想。

——題記

在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學,學生和同事都親切地喊他「燦哥」。林立燦是全國模範教師,福建省中學裡第一位非師範類碩士畢業的物理教師,他在教學中一直提倡「還物理教學之本然」的教學思想,教給學生值得品味也願意去品味的物理。23年來,林立燦懷著澎湃的教育激情和深厚的學識修養,在教學上走出了自己獨特的育人風格,在三尺講臺上一步步接近自己的教育理想。

有「物理味道」的課堂

在福州一中,提起林立燦的課堂,無論同事還是學生,都會不約而同用到一個詞:激情澎湃。

站在講臺上的林立燦激情四溢,旁徵博引,深入淺出。高三(1)班學生李旭輝形容他「說到激動處,總是手舞足蹈。」高三(2)班學生吳鈺琪說,「在課堂上,他的『CPU』轉得很歡,會把我們都帶動起來,打瞌睡都難。」物理組石睿老師說,「你可以感受到他上課的那種激情,像是陶醉在物理之中,大家都會被他深深感染。」

1988年,林立燦從廈門大學物理系研究生畢業,在省教育科學研究所工作了8年。1996年,他懷揣教師理想來到福州一中任教。從此,三尺講臺,成了他教育理想、教育激情得以噴薄的天地。

熟悉林立燦的人都知道,他上課可以不帶教案,但是必帶《物理學史》。在公式定理之外,他會給學生講述物理科學史。林立燦有自己的考慮,在傳授「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中,他更看重後兩者。在他看來,許多年以後,學生不一定會記得今天所學的知識,但方法和價值觀一旦形成就會滲入血液和細胞,使學生終身獲益。

「物理思想、方法、理論等方面都閃爍著人文精神的光輝,物理人文是我要傳遞給學生的一個重要環節。」林立燦在教學上一直努力尋找教科書與教參之間的通道,育人不是只盯教學,而是要跳出來,從上位看教育,而後回歸物理教學。

學校物理組教師付翥談及林立燦一堂公開課。在課上,林立燦除了講授基礎知識,還模擬了一場「天宮一號」空間站的對接過程。「那節課效果真的很好,與時事熱點結合,與實際生活結合,這是立燦老師的課堂魅力所在,有物理的味道。」

林立燦有自己的教學魄力,堅持不用題海戰術。「我把較多的課時用在講述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上,而不過分擔心因此損失的習題教學時間。只有把每個定律、概念的演化過程講解清楚,才能說傳授的是學科方法,進而上升為研究問題的方法,以及領悟背後所傳遞的情感、道德和價值觀。」

把更多實驗展示給學生

2014年9月,在伽利略誕辰450周年紀念日上,他在校園重現了著名的「伽利略比薩斜塔」物理實驗。他向省航空學會借來熱氣球,親自上陣,在60多米的高處,將兩個質量分別為3千克和5千克的鉛球同時「靜止釋放」,做自由下落對比實驗。

這樣「標新立異」,林立燦不是第一次。2012年,他就牽頭做了一件大事——在中學校園裡建立量子信息科學創新示範實驗室。「當年,潘建偉院士呼籲希望儘早普及這方面的知識,願意扶助中學成立示範實驗室,涵養一批未來的創新人才。」林立燦從時任福州一中校長李迅那裡得知這一信息,「當時量子信息學沒有現在這麼網紅,我接觸過光學,也覺得很有意義,立刻就打報告開始籌建。」

「當年省裡批了180萬元建設經費,因此引進的設備是很先進的,直到現在,我們的實驗室在全國中學裡還是獨一無二。你看,圍繞這組部件,科研團隊就能不斷地出成果。」站在實驗室裡,林立燦非常自豪地比劃著。

年輕教師蔡信樂說:「設備到位後,潘建偉院士團隊派人過來親自輔導。立燦老師是帶頭啃理論,然後一起學實驗操作。我們全體物理組老師一個個地過關,每一個實驗步驟都是一點點地學。」

一批經過遴選的高二學生進入實驗室,他們不僅可以在教師團隊的指導下初步接觸量子信息學研究,完成26個經典基本實驗,還可以到中科大潘建偉院士團隊的實驗室研學。如今,實驗室已經成為福州一中物理學科的「前沿陣地」,以此為依託開設的校本選修課程《量子信息技術》開啟了創新人才培養的實踐和研究。

「一次,我跟教授說起福州一中的量子實驗室,教授驚呼,沒想到中國連中學都有這樣高端的實驗室。」在美國康奈爾大學留學的董焌鍇至今難忘高二時在實驗室的經歷。

「物理是有血有肉的,不是乾巴巴的公式啊,那多無趣。」林立燦說,物理是實驗科學,不能只寫在教科書上,只說在教師的嘴裡,要創造條件,把更多實驗展示給學生,「物理教師教給學生的除了知識以外,更為重要的應該是探索知識和創造知識的方法。」

在他的協助下,福州一中曾斬獲兩枚國際天文與天體物理奧林匹克競賽獎牌。林立燦持之以恆的探索精神,也感染帶動了年輕老師們,在他的帶領下,福州一中物理組的青年教師快速成長,代表福建省參加全國青年教師現場教學比賽,3位獲得一等獎,1位獲得二等獎。

教在今天,想在明天

2010年1月,林立燦收到一名高三學生的郵件。信中,學生向林立燦傾訴煩惱:學習壓力太大、和父母缺乏溝通,加上高考臨近,目前學習成績未達預期,內心迷茫。

從字裡行間傳遞過來的悲觀、焦慮讓林立燦痛心。那段時間,林立燦總會抽空看郵箱,認真回覆郵件。他鼓勵這個學生增強身體鍛鍊和制定學習計劃,有時寫郵件到凌晨一兩點鐘。幾個月裡,林立燦與這個學生通了20來封郵件。

林立燦對他寫道:當我在你這個年齡的時候,也有過類似的煩惱,你最大的問題是和別人相比較。很高興你能這麼信任我,只要你有信心,放下包袱,長遠地看待自己,不自負也不自棄,完全來得及。讓林立燦欣慰的是,「孩子後來調整過來了,順利考取了大學,邁向人生新徵程。」

雖然已經不再做班主任,但林立燦對於學生的關懷和關愛並沒有減少,他的言行也感染著福州一中的其他教師。「靜下心教書,潛下心育人,立燦老師不計名利,一直朝著『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這一目標前進,這也是我們大家的目標。」政治教師賀佳說。

「教育承載了很多功能,有『見效快』的辦法,但是這遠遠不夠。無論什麼學科都有育人的功能,要以學科為載體培養學生,成就學生。」反思自己的教學經歷,林立燦說,要站在未來看現在,正如「人民教育家」於漪老師所言,教育教學要順應時代前進的步伐,必須教在今天,想到明天。

相關焦點

  • 耕耘三尺講臺 守望滿園花開——記棗莊39中和雅教師隋炳麗
    和雅教師隋炳麗耕耘三尺講臺 守望滿園花開隋炳麗,漢族,本科,畢業至今工作14年,現任八年級歷史教學工作,擔任八年級6班班主任,中學二級教師。有一群人年復一年,耕耘於三尺講臺,用智慧詮釋責任,關愛每一個學生,在等待中堅持,只為滿園花開,他們就是教師。14年前,少不更事的隋炳麗背井離鄉來到了臺兒莊,有幸成為一名教師。14年的教學生涯中,隋炳麗感受了辛酸和疲憊,也收穫了成績和欣慰。
  • 封面人物——黃市平,三尺講臺寫春秋
    三尺講臺寫春秋——記邊城高級中學數學教師黃市平「教書育人三十載,事必躬親育學子。」多次榮獲優秀教師稱號的黃市平老師,正是這樣兢兢業業走過了三十年的教書育人職業生涯。黃市平老師畢業于吉首大學數學系,中學高級教師。省、州數學競賽優秀輔導老師、州優秀班主任、花垣縣第一屆數學學科帶頭人、花垣縣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先進教育工作者、高考先進個人、高中數學兼職教研員、數學教研組長。
  • 福建省優秀教師、教育工作者名單公布!
    3日,省教育廳發布《福建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福建省教育廳關於表彰福建省優秀教師和優秀教育工作者的決定》,福建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福建省教育廳決定,授予林萍等727人「福建省優秀教師」,授予廖素娟等121人「福建省優秀教育工作者」。
  • 【觀點聲音】讓教師安心站好「三尺講臺」
    讓教育回歸本質,為教師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教師才能沉下心來,在教學工作上下功夫、出成績,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最終實現教學相長。因此,為教師「減負」勢在必行,也迫在眉睫。  古語有云,「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讓教師把時間和精力放到主業上去,守好「三尺講臺」主陣地,才是遵循教育教學規律的好做法。
  • 三尺講臺 一生耕耘——記區模範教師、百官中學數學教師孟蘭英
    一支粉筆,三尺講臺
  • 守三尺講臺,塑一方天地——記吉首大學教師王湘華
    紅網時刻通訊員 王添宇 李冰姿 湘西報導在學生眼中,他和藹可親,寓教於樂;在同事眼中,他熱愛鑽研,教學功底強;在領導眼中,他敢擔重任,不計個人得失,默默撲在教育事業上。他,就是吉首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老師王湘華。時光轉瞬即逝,從2004年站上吉首大學的講臺起,他已任教16年。王湘華正在授課。
  • 【先進工作者】陳淑麗:三尺講臺上的播種者
    作為班主任教師,陳淑麗崇尚愛的教育,以「關愛之心、奉獻之心、平等之心、寬容之心」對待每一個學生。同期聲:碭山中學校長  劉漢良:陳淑麗老師是我們學校裡面非常受學生歡迎的一位老師,她也是我們學校生物組的大教研組組長,能夠帶領全組的同志精益求精,認真鑽研業務,無論在教學方面還是在學科競賽方面都取得了驕人的成績,是我們學校優秀教師的代表,值得我們全校師生學習。作為生物教研組組長,陳淑麗深知團結協作的重要性。
  • 湖北赤壁實驗中學:10餘對「最美伉儷」堅守三尺講臺
    特約通訊員 李朝暉 黃新階 《中國紀錄》新媒體記者 方土 彭鵬 曹錕 發自湖北赤壁在湖北赤壁市實驗中學,有10餘對「夫妻教師」,他們在三尺講臺上,並肩比教學,攜手愛學子,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夫妻教師」的內涵。
  • 辛勤耕耘三尺講臺 默默奉獻教育事業——松嶺區壯志學校牛麗榮
    辛勤耕耘三尺講臺 默默奉獻教育事業——松嶺區壯志學校牛麗榮 2020-09-17 18: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福州職業技術學院教師陳棟樺:高職教改「弄潮兒」
    (福州職業技術學院供圖)福州日報記者 許含宇他既是從零開始的「拓荒者」,又是緊跟時代的「弄潮兒」;他既是桃李滿園的耕耘者,又是不忘初心的好教師……23歲本科畢業,25歲任藝術設計教研室主任,33歲擔任廣告設計與製作專業主任。
  • 記射洪中學優秀英語教師曾亞玲
    體驗式教學  助力學生個性化成長  ——記射洪中學優秀英語教師曾亞玲  三尺講臺育桃李,一支粉筆寫春秋,這正是射洪中學英語教師曾亞玲從教他說:「我當飛行員這個夢想的種子就是高一年級曾老師請學長來班上作交流時種下的,所以高三的時候我報了飛行員,但是我有點自卑不敢交報名表,後來曾老師鼓勵我,有夢就要勇敢去追,不留遺憾。是她的鼓勵讓我的人生變得無限可能。」  曾亞玲不僅擔任科任教師,同時還擔任班主任。一直以來,她以獨特的教學方式、勤奮上進的個人魅力,再加上她愛生如子、言傳身教,深受學生喜愛。
  • 2018福建省公務員考試考場指南—福州屏東中學
    2018福建省公務員考試考場指南—福州屏東中學 【中公福建省公務員考試網】2018福建省公務員考試考場在哪裡、怎麼去?福建省考考場乘車路線有幾條?
  • 守教書育人初心 重慶市兩江中學「最美教師」出爐 聽聽他們的教育...
    守教育初心,擔育人使命。今年教師節期間,重慶市兩江中學校(西政附中)舉行了第36個教師節慶祝活動,評選出第二屆兩江中學十大「最美教師」。  在教書育人路上,這群「最美教師」堅守三尺講臺,幫助學生進步,守望成長;他們心懷對教育事業的赤誠之心、對學生的仁愛之心,主動擔當勇作為,已在教育這片廣袤的沃土上,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今天,一起走進每段「最美教師」背後的故事,傾聽他們的教育心聲。
  • 特級教師賈志敏告別儀式今天舉行:他的一生與講臺同在
    2019年2月5日,全國著名小學語文特級教師賈志敏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13:53分在上海不幸去世,享年81歲。賈老師曾說:「當年,我為了生活走上這三尺講臺。今天,我離開這三尺講臺則一刻也無法生活。」是的!先生一生與講臺同在,現在先生離去了,但他曾在講臺上播下的種子都已經開花!
  • 靖邊十五小閆彩燕:三尺講臺追求教育夢!
    三尺講臺 一生追求----記優秀共產黨員閆彩燕同志閆彩燕,高級教師,全國教學科研優秀教師,陝西省學科帶頭人,陝西省教學能手,「華應龍名師工作室」核心成員,榆林市學科帶頭人,榆林市優秀教師,靖邊縣有突出貢獻拔尖人才,靖邊縣「我心目中的好老師」。
  • 福建省福州屏東中學福州屏東中學歷史、地理專用教室設備採購貨物...
    福建省福州屏東中學福州屏東中學歷史、地理專用教室設備採購貨物類採購項目結果公告
  • 福州教院二附小攜手網龍共建智慧校園 探索教育教學新樣態
    12月18日,「探索雙線融合 走向深度學習」福建省教育科研論壇暨福州教院二附小第40屆教學年會精彩亮相。本次論壇由福建省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福建省教育科學研究所、福州教育學院附屬第二小學聯合舉辦,旨在直面當下「後疫情時代」線上線下教育科學融合的熱點難點問題,探索教育教學新樣態,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
  • ...挺且直——記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第一中學教師鮑雪松
    原標題:雪壓青松挺且直——記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第一中學教師鮑雪松三層樓,幾十級臺階。對正常人來說,不算什麼。對鮑雪松,也是。常年來,鮑雪松每天都要去教室太多次,以至於學生們都忘了,鮑老師的腿行動不便。然而,只有鮑雪松自己知道,每走一步,自己身體要承受的重擔。
  • 三尺講臺,兩袖清風,一心執教,這就是教育的魅力
    所以,為了孩子們,他們無怨無悔,在教育行業燃燒自己,照亮他人。故事一:有些人就是一個人,一輩子,一件事——劉正國劉正國,貴州省優秀教師。1988年,劉正國開始了小學教育的工作,紮根於貴州偏遠的大山深處,先後在息烽縣田興小學、三交小學興隆小學、安清教學點任教。這樣的教育事業,一堅持就是整整32年,他是教育扶貧路上的先行者。在學校,不僅教孩子們知識,更教會孩子們動手操作,變廢為寶。
  • 從教32年,愛生如子,最美教師胡金吾——三尺講臺守初心
    直播南陽訊 一邊是病重妻子急需照顧,一邊是100多個等著上網課的學生,作為丈夫,作為老師,他除了在醫院時刻陪伴妻子外,還把「直播課堂」搬進了病房、醫院衛生間甚至是醫院樓梯……只為不耽誤孩子們一節課。他就是南陽市宛城區溧河鄉第二初級中學教師胡金吾,一位從教32年,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