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餵派出所嗎?我蛐蛐丟了!」天價蟋蟀丟失,價值昂貴!

2020-12-23 都市現場

來源|都市現場綜合山東臺融媒體中心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如刪除來源必究

山東省德州市寧津縣的蟋蟀文化源遠流長,每年的八九月份,來自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杭州等地的眾多蟋蟀愛好者都會慕名而來。

8月19日上午7時左右,寧津縣公安局城關派出所接南京商人李先生打電話報警稱,他精挑細選要帶回南京的蛐蛐丟了。

蟋蟀愛好者李先生:「你看,我辛辛苦苦,奔波千裡來找蟋蟀,突然發現一下子沒了,你說這種心情。」民警:「在值班的時候,我們接到了群眾的報警,這名群眾說他在步行街購買的價值萬元的蟋蟀丟了。在報警電話中我們也聽到了他比較著急,所以我們立即趕往現場。」

接到求助後,派出所值班民警根據李先生的描述,立刻來到蟋蟀市場對周邊商戶進行走訪並調取沿街監控,通過一段模糊的監控發現,李先生放到路邊的蛐蛐籠子,被同樣是外地來寧津購買蛐蛐的客商撿走了

民警:「外地客商沒有固定的住所,隨時都有可能離開寧津,如果我們不及時地找到撿到他蟋蟀的這個外地客商,那麼這個丟失的蟋蟀就很難再找回來。之後,我們調取了天網監控。鎖定了撿到蟋蟀的這名男子,之後,我們通過對周邊十幾家賓館的逐一排查走訪,最後將報警人的蟋蟀成功找回。」

民警在值班一夜後,依舊立刻拿著這段模糊的監控,對蟋蟀市場附近的賓館逐戶走訪。走訪十幾家賓館後,在其中一家賓館三樓的房間內找到了撿到李先生蛐蛐籠子的人,而這離李先生報警僅過去了10分鐘。

相關焦點

  • 「天價」手機丟失,警察連夜找回,網友:丟了我房子的首付款
    近日,就有一名馬大哈遊客感到十分著急,原來他不慎遺失了自己的手機,而這部手機竟然價值18.6萬。這名失主是從雲南來河南旅遊的,卻在飯店吃飯時不小心把手機丟失,而人生地不熟的他不知道去哪裡尋找手機,便撥打了報警電話。男子表示,自己在機場臨上飛機了,才突然發現了這件嚴重的事情,時間緊急,他又沒有認出自己吃飯的飯店,才選擇報警。
  • 一隻蛐蛐賣了11萬?揭山東「蛐蛐大縣」背後的秘密
    有在上海專門拿出一套500多萬的房子養蛐蛐的,還有每月花上萬元請為蟋蟀調理飲食、按摩、洗浴的「營養師」的。 很多蛐蛐的大戶玩家「玩的就是一種身份體驗」,金錢為他們鑄造了自信的鎧甲。投入巨資的人,最大的希望是獲得一張頂級玩家圈的門票。
  • 杭州一隻蛐蛐身價過萬,一群人砸大錢玩蛐蛐就為了......
    潮人說你知道一隻蛐蛐能賣到多少錢嗎?
  • 鮮為人知的「蟋蟀王」——王順維的「蟲經」
    一套玩蛐鬥蛐用的家什在會所裡各種文玩的烘託下堪為搶眼——蛐蛐罩、筒、盤,水杯、飯杯、打口盅、等輯、餵蛐竹罩、蛐草等等。王順維興奮地對記者說:「別人今年金蛇狂舞,本人今年金蟲狂舞」。  「玩蟲一秋,玩盆一世。作為收藏愛好者,如果對小時候曾經迷戀過的蟋蟀真有感情,不妨可以投資一些蟋蟀用具」,他說:「但你知道嗎?
  • 一隻蛐蛐賣到11萬元,山東這個縣城靠蛐蛐帶來6億元年產值
    為了持續「蟲經濟」,泰安市的寧陽縣和德州市寧津縣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舉辦「中華蟋蟀大賽」。蟋蟀譜已出了五六十個版本。寧陽縣政府還推出了一部地方法規,規範蟋蟀資源的開發。【蟲市】8月19日7時,董正和蟲友從濟南出發,再次踏上了前往寧陽的路程。
  • 蟲痴「選、養」蛐蛐的一些心得
    老是去揣測別人,自己活著多累啊,不是嗎?  「蟲二」、「秋收」我相當熟悉,也有我未曾謀面的「南通炫」、「蟋蟀情」等等(名字就不在一一說了)這些高素質玩家們,就蟲所發表的一些觀點和見解,我常留意,同時也帶給我許多啟迪。論壇就是這樣,百家爭鳴、各抒己見。假如有一天,變成了只有一種調調存在,那麼也不會常久下去了。
  • 蟋蟀賭:鬥蟋蟀在清宮中有多講究?每年慈禧都會從中發一筆財!
    蟋蟀在京城有個別名叫促織。這早就見於《爾雅》,書中說:「蟋蟀生野中,奸吟丁土石磚瓦之下,鬥貝咐鳴,其生如織,故幽州謂之促織也,」這古之幽州乃包括近世之北京之地。至於它的俗名蛐蛐乃是蟋蟀的轉聲。據宋代入考證,以蟋蟀來作角鬥的遊戲是開始於唐朝的天寶年間。宋之官宦,明之豪族無不以鬥蟋蟀為戲,至使「貴遊至曠厥事,豪右以銷其資,士荒其業」。清代有增無減,上至宮廷權貴,下至裡巷小兒,無不以鬥蟋蟀為娛樂之戲。裡巷中的兒童雖然三五成群的共聚—盆來看蟋蟬的角鬥,然而只是取樂而已。
  • 還記得《太吾繪卷》的鬥蛐蛐嗎?這「國粹」竟然還有全國電視大賽
    mumu丨文前兩天上網衝浪的時候,看到了很有意思的視頻,標題叫《2020年第八屆全國蟋蟀電視爭霸賽》。說實話我起初還是比較詫異的,這年頭鬥蛐蛐有電視直播,竟然還是第八屆?抱著獵奇的心態點進了連結,沒過10秒就被片頭動畫所震懾。只見兩隻蟋蟀雙手帶著拳套,身背「將」字披風,嘴對嘴來了一番親密接觸,差點沒讓我笑過氣來。
  • 立秋話三尾:蟋蟀愛好者最隱秘的話題
    關注超級寵物星蟋蟀頻道公眾號,免費看全國各大蟋蟀產地收蟲地圖。
  • 玩物有志,蟋蟀籠子也是有道的好不好
    且不像是新物做舊,一則這類小玩意價值不大,做舊無益可圖;再則竹木類器物刻意做舊,會損傷材質,很容易腐壞。只是這籠子看起來有些年頭了,想是把玩久了,籠身包漿十足,竟有了滄桑古樸之意。莊子說,道無處不在,無論尋常巷陌,還是瓦礫泥土中,皆有道乎。
  • 天價珠寶快遞驚魂:投保難聲明 價值180萬僅賠3萬
    價值180多萬元的南非裸鑽從廣州快遞到昆明,幾天後被告知包裹弄丟了。幾天前,番禺市一位珠寶商L先生遭遇「快遞驚魂」,幸而在多方努力下,丟失的鑽石終於找到。L先生後怕地說,這個鑽石包裹只投了150元保費,一旦丟失,快遞公司最多僅賠償3萬元,後果不堪設想。
  • 關於蟋蟀底版的研究報告.中華秋蟲會野生秋蟲拍賣平臺即將上線.
  • 蟈蟈、蛐蛐、金鐘兒傻傻分不清,教你認識夏夜的「歌手」們
    因此民間也會在欣賞蛐蛐美妙鳴聲之餘,鬥蛐蛐玩。唐朝《開元天寶遺事》中記載:」宮中秋興,妃妾輩皆以小金籠貯蟋蟀,置於枕畔,夜聽其聲,庶民之家亦效之」。到宋朝時期,「家家皆養促織(蛐蛐),不論老幼男女,皆以引鬥為樂」,鬥蛐蛐已經成為一種相當普遍的娛樂活動。不過,野生鳴蟲的成蟲生活時間太短,即使精心飼養,也難有長久存活的。因此人們開始人工培育鳴蟲,讓人們在冬天也能聽到小蟲子的奏鳴。
  • 自然科普:蟈蟈、蛐蛐、螞蚱,傻傻分不清
    最常見的昆蟲,除了我們最常見的蝴蝶、蟬、蜻蜓等,應該就是蛐蛐、蟈蟈、螞蚱之類的,可是,這些叫法一點兒都不專業,今天我們就來認認這些蟲子到底是誰。你能分清它們誰是蟈蟈、蛐蛐和螞蚱嗎?了解完共同點,再來看看它們的不同:蛐蛐=蟋蟀
  • 《大明風華之朱亞文》-蟋蟀皇帝
    他回頭對身邊的大臣說,我才做幾下就感到不勝勞累,農民常年勞作是很辛苦的(過年了,農民工辛苦)。「蟋蟀皇帝一生短暫,但是一生事跡猶如璀璨奪目的星星,在歷史長空中划過濃墨重彩的一筆」。朱瞻基回頭對身邊的大臣說,我才做幾下就感到不勝勞累,農民常年勞作是很辛苦的。
  • 老法師談蟋蟀南蟲飼養
    、蟋蟀人文趣事,歡迎關注,歡迎轉發朋友圈,推薦自己的蟲友,如有更好的蛐蛐資料推薦,請加小編微信QQ5320548。這段時間,小編陸續更新了各種流派的選養鬥經驗,如蟲五痴老師的《史上最富爭議的蟋蟀飼養文章》《辨識蟋蟀將坯看跳腿》;大雨老師的《蛐蛐選養精要》《淺談蛐蛐爬盆》;來伊份葉老師的《莫道蟋蟀盡良將 調養功夫都在人》;無影落翼飛老師的《蟋蟀將軍級別的判定
  • 李耀東 || 蟋蟀,蛐蛐兒,嘞姑子
    連日的秋雨,初霽之日,陽光明媚,五彩斑瀾,走在施工現場的某個角落,真切切聽得蛐蛐兒的叫聲明亮,低頭即看見一隻褐背的蛐蛐兒,長約半寸,叫聲急切,我乃趨步向前,不費吹灰之力,這隻碩大的蛐蛐兒就成了我的囊中之物……洽川人卻把蛐蛐兒叫做嘞姑子,我小時候放羊割草,村邊溝底的小溪邊草叢裡,飛蟲蝶舞不斷,嘞姑子的叫聲是常伴左右的,時不時伸手捉了一隻,卻常常地無處安放。
  • 細節決定成敗:蟲季前淺論蟋蟀型色神
    今年很多朋友都問我如何選蟲?有什麼暗門沒有?呵呵,其實蟋蟀這東西很少人能看懂包括我,我是看個大概回去操出兇頭來!關於暗門之類的說法,其實就是配搭的好,書上基本上都點到過,只是很多朋友沒有用心去看!看書是一門學問,一本書同樣看一遍,每個人能體會到的能學習到的東西各有不同。我們一定要是用心去看書,用心去看蛐蛐,要學會用心眼去看這個世界!
  • 8萬現金不慎丟失 安康民警迅速幫其找回
    喂,派出所嗎?快幫幫我,我的八萬塊錢丟了。」1月11日下午,旬陽縣公安局城關派出所接到轄區群眾報警求助。接警後,城關所民警迅速趕赴現場,報警人情緒十分激動,不斷請求民警幫幫忙。民警一邊對其進行安撫,一邊進行詳細詢問,了解到,報警人劉某玲攜帶八萬元現金準備去銀行存款,一時大意隨手放在摩託車上,隨後丟失。了解情況後,民警第一時間從劉某玲的活動軌跡入手,一邊積極通過視頻監控追蹤查找,一邊沿途通過實地排查走訪尋找撿拾者。經多方努力,十分鐘後便成功在天池路某家屬樓附近將其丟失八萬元現金找到,並悉數交還到劉某玲手中。
  • 蟋蟀之都 家門口的古文化
    摘要:蟋蟀俗稱蛐蛐,我的家鄉泗店鎮是蟋蟀古鎮,有著悠久的歷史。這裡產出的蟋蟀個兒大好鬥,吸引了無數蟋蟀愛好者前來買賣。蟋蟀文化帶動了古鎮周圍經濟的發展,在縣、鎮政府的引導下,蟋蟀產業將更科學有序的持續發展下去。  2013年7月31號,三下鄉隊伍「小視角」正式開始了題為《蟋蟀之都——家門口的古文化》的社會實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