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一財網
2020年4月17日,全球資管規模最的的量化對衝基金Two Sigma宣布,該公司在上海的外商獨資企業(WFOE)騰勝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下稱「騰勝中國」)推出了首個在岸投資產品,利用系統策略來投資在岸期貨市場,這也標誌著中國金融開放以及海外巨頭加碼中國的又一裡程碑。
此前,騰勝中國已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AMAC)備案的騰勝中國聚量宏觀策略1號私募證劵投資基金面向中國在岸市場的合格投資者發行。騰勝中國於2018年11月成立,並成功註冊為私募基金管理人(PFM)。
Two Sigma亞太區負責人兼執行長林國灃對記者表示,隨著中國業務的穩步發展,這一新基金的推出將是一個重要的裡程碑。TwoSigma將持續利用數據科學能力和先進技術來服務客戶,並擴大服務範圍。
兩年前,該公司CEO 古拉蒂(Nobel Gulati)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就提及,「我對中國的監管機構和政府在對外開放以及邀請國外的公司方面所表現出來的承諾、行動及其速度印象深刻。這非常鼓舞人心。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我們投資中國的公司很多年了。」
儘管Two Sigma的歷史並不算長,但足以在量化對衝界稱為佼佼者。多年來,在主動交易式微的背景下,傳統對衝基金飽受業績下滑的困擾。然而,依賴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的Two Sigma卻異軍突起。截至目前,Two Sigma的資金管理規模突破600億美元大關,一舉成為全球最大的量化對衝基金。該公司由著名量化投資人大衛·肖恩(D.E. Shaw)的徒弟約翰·歐文德克(John Overdeck)和大衛·西格爾(David Siegel)於2001年創立,目前已在紐約、休斯敦、倫敦、香港、上海和東京設有辦公室,擁有1700多名員工。對於一家對衝基金而言,這一人數已然非常龐大。
與其說是金融機構,Two Sigma更似一家高科技公司。在1700人中,其中有三分之二的人專門從事模型的研發。他們圍繞四種類型的信息開發交易算法:技術信息,例如股票成交量;基於事件的信息,例如信貸機構的行動、公司併購等;基本面數據,例如公司的財務報表;經紀人的第一手調查,以衡量市場情緒。在歐美等發達市場,量化基金經理利用複雜的算法從價格的微小變化中通過高頻交易迅速獲利。
古拉蒂回憶稱,當年計劃成立Two Sigma時,美國股票市場正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比如十進位報價、市場電子化、全球化等。計算機能力的井噴式增長也助推了資訊時代的發展。因此他們希望創立一家與眾不同的公司,也就是一家以數據為導向的技術公司。
但是,目前這個方法看起來似乎不太適合中國市場,因為在A股市場散戶比例接近80%,價格容易出現巨大波動。 但是大衛·西格爾說:「現在是破解中國的最好時機,中國市場很年輕,正在逐步走向成熟,量化交易也才剛剛開始,我們是一家數據驅動的公司,相信可以在中國找到獨特的賺錢方法。」
在中國金融市場開放的背景下,除了Two Sigma,還有很多國際巨頭正在不斷加碼中國市場。4月1日,證監會官網公示,全球最大資管機構貝萊德與「共同基金之父」路博邁已經提交了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設立資格審批申請。此外,例如富達、橋水、富敦、瑞銀資管、施洛德、畢盛等外資機構都已經在中國境內市場發行私募產品。
文章作者
周艾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