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松枝:鬚眉中的一英雌

2021-02-20 廣東省樂器協會

     來自珠江鋼琴KA廠的張松枝是一名不顯山不露水的普通鋼琴調修技師。從2001年加入珠江鋼琴集團至今,已有17個春秋了,人生最美的芳華也都留在了這裡。張松枝記得那時是一個機緣巧合讓她加入了珠江鋼琴集團的管樂隊,在管樂隊中,她擔任次中音號手。舞蹈也是她的業餘愛好,因為她覺得在舞臺上跳舞能展現出她個性的另一面,而在舞蹈中她也能夠得到任何運動都替代不了的樂趣。除了樂隊的訓練和演出,偶爾會在舞臺看見她婀娜嬌豔的舞姿之外,幾乎很難能在公眾場合看到她的身影。她更多的時間是待在車間與琴為伴,在單調重複的工作中尋覓調律的樂趣。這位外表看似柔弱的女性,卻從事著眾多男士尚感辛苦,繁瑣而單調的調律工作。
      調律這項工作看起來挺簡單,但做起來卻並不那麼容易,要吃得了苦,耐得住寂寞。一架鋼琴有88個鍵,220多根弦軸釘,200多根鋼弦,每根弦軸釘都要用調音扳手調,需要集中精神聽,辨別音準是否和諧,這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得到的。張松枝剛開始學調律時,見到的是一片密密麻麻的弦軸和琴弦,什麼同度、八度、四度、五度,她一頭霧水,根本不知道怎麼去做。後來在老師傅的耐心指導和鼓勵下,才一點點慢慢地掌握。每當她遇到困難時,老師都會耐心地跟她說:「不要急,慢慢來,學鋼琴調律就是要多調、多聽、多練習,只有經過長時間的經驗積累,才能很好地掌握這項技能,這不是短時間就能夠學好的。」在堅持了一段時間後,張松枝在師傅的悉心教導和自己的鑽研下,逐漸對鋼琴調律熟悉並喜愛起這一工作。在工作中她虛心好學,十七年如一日,就是這樣一直堅持,磨鍊出了一身的本領,從最開始的第三次調律升到了最後的第七次調律。她在群音喧囂中,堅守著內心的寧靜,憑著一顆耐得住寂寞的匠心,傳承珠江鋼琴的工匠精神,立足本崗,追求卓越,匠心傳世。

      圖為在11月24日第一輪立式鋼琴競賽現場中,張松枝心無旁騖、成竹在胸地完成各項競賽技能點。

      經過多年摸索實踐,張松枝的鋼琴調律技術越來越精湛。2012年,她被調入專門生產高端鋼琴的KA廠,為愷撒堡藝術家系列鋼琴調律。在KA廠,她時常待在車間調音室內與琴為伴,常在三尺鬥室徘徊,從無數次「叮叮咚咚」的單調琴聲中找到工作樂趣,從小榔頭此起彼伏地敲擊琴弦中發現自己的興奮點。她對傳統手藝的堅持,對每一根弦軸的盡心竭力,對每一個製作環節的苛刻追求,不就是珠江鋼琴所倡導的「工匠精神」嗎?在這裡,張松枝得以跟更專業的鋼琴專家史蒂芬先生以及梁釗明師傅學習,她對技術孜孜不倦的追求,師傅們對傳承技術毫不保留的態度,使她調律和鋼琴音色整理的技術水平得到了飛躍式的提升。張松枝認為:調律不是機械地操作,否則電鋼琴一類的樂器早就可以取代所有傳統手法製作的樂器。黑白琴鍵發出聲音的高低輕重,色彩的濃淡乾濕,在室內中產生的聲響效果,都很可能與調律師有關。鋼琴音高的調整,都是以一個基準音校正一個基準組,以一個基準組校正鋼琴的88個鍵。換言之,如果有一個環節調得不好,那麼整架鋼琴的88個鍵都可能會出現問題。所以,調律師必須要校準每一個琴鍵上面的每一個音,容不得半點差池。
      因此,她深切地感受到「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懂得了雖然付出與收穫不一定成正比,但不付出就一定沒有收穫的道理。鋼琴調律這門手藝需要傳承。張松枝熱愛著她的調律工作,她相信手工的魅力在於手工者的工匠精神,讓產品更有溫度,希望讓更多人聽到鋼琴最美的聲音效果。

      圖為11月25日第二輪臥式鋼琴競賽現場,張松枝正在調律。

      張松枝多次參加廣東省職業技能大賽鋼琴調修工種競賽,已經兩次進入前八名,她仍想繼續挑戰自我,2018年她再次報名參加這一項目的競賽,每次參賽她都以高標準要求自己,在工作之餘,進行反覆練習,並認真地向技藝精湛的師傅學習。積極參加公司組織的賽前培訓班,通過培訓她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處,於是更加勤奮苦練,以提高自己不擅長的項目水平。張松枝始終堅信:只有付出多於他人的努力,才能獲得多於他人的收穫。這一次仍進入前八名,可見她的基本功是多麼的紮實。若不是她在最後決賽中略加緊張的話,她可能會奪得更好的名次。相信功夫不負有心人。

      圖為在11月25日第二輪臥式鋼琴競賽現場中,張松枝全神貫注地排除鋼琴機械故障。

      在比賽中,她不厭其繁,每一個音,都堅持反反覆覆地調試。她左手按鍵發音,雙耳聽音判斷,右手隨之扭動弦軸釘調整音高。這三個簡單的動作,每調一個音就要反覆數次,每調一架鋼琴(88個鍵)就要反反覆覆上百次。正是她這種一絲不苟的態度和嫻熟精湛的技藝,讓她在2013年廣東省職業技能大賽鋼琴調修工種總決賽中嶄露頭角,位列第四,榮獲「廣東省技術能手」、「廣東省職工經濟技術創新能手」、「廣東省優秀鋼琴調律師」等榮譽稱號,且雙科合格,獲得由廣東省人社廳頒發的技師資格證書。在2015年廣東省職業技能大賽鋼琴調修工種競賽中她再次發力,闖關斬將,以不俗的技藝力壓群雄,在廣州市的選拔賽和省裡的總決賽中分別摘金奪銀,成為鬚眉中的一英雌。在2018年廣東省職業技能大賽鋼琴調修工種總決賽中,她以高超嫻熟的技藝再次進入前八名,在總決賽中取得第四名的佳績,獲得由廣東省總工會、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等四家主辦單位聯合頒布的名次榮譽證書,榮獲省人社廳頒發的「廣東省技術能手」稱號和組委會頒發的「廣東省優秀調律師」稱號。鑿不休則溝深,斧不止則薪多。張松枝雖為女性,卻有著巾幗不讓鬚眉的堅忍不拔的精神和千錘百鍊的精湛技藝。

      圖為11月25日鋼琴演奏考試現場,張松枝正在進行鋼琴彈奏表演。

      每一架高質量的鋼琴,無論是在車間還是工段,除了需要時間和空間的保障外,還需要卓越的匠人們潛下心來精雕細琢,才能使產品達到精緻與細膩,完美的呈現給消費者。成功者就是幹一行,愛一行,精一行。每一份職業都內藏弦歌,只有堅守的人,才能身懷絕技,才能將工作做到極致。這正是張松枝職業生涯的寫照。

相關焦點

  • 珠江琴匠丨張松枝:鬚眉中的一英雌
    來自珠江鋼琴KA廠的張松枝是一名不顯山不露水的普通鋼琴調修技師。從2001年加入珠江鋼琴集團至今,已有17個春秋了,人生最美的芳華也都留在了這裡。張松枝記得那時是一個機緣巧合讓她加入了珠江鋼琴集團的管樂隊,在管樂隊中,她擔任次中音號手。舞蹈也是她的業餘愛好,因為她覺得在舞臺上跳舞能展現出她個性的另一面,而在舞蹈中她也能夠得到任何運動都替代不了的樂趣。
  • 2020年德國圖書獎:《安妮特:一部英雌史詩》
    安娜·韋伯(Anne Weber)憑藉其最新小說《安妮特:一部英雌史詩》奪得2020年度德國圖書獎英『雌』史詩,一個真實的故事>《安妮特:一部英雌史詩》是一部傳記式史詩體長篇小說。現實中的安妮·博曼努瓦確有其人,至今仍在世。她幾年前在一次紀錄片電影節的討論中認識了作者安娜·韋伯。作者一開始就被安妮特的外表吸引:瘦小、孱弱、滿頭白髮,一雙藍眼睛卻炯炯有神。幾次交流之後,兩人一見如故,韋伯很快便決定要將她的故事寫出來。
  • 2020年德國圖書獎:《安妮特》---一部英雌史詩
    評委給出的得獎理由是:「韋伯的作品與她筆下的女英雄同樣令人震撼:她為英雄史詩這一古老的文體注入了新的生機,以輕快的筆法寫出法國自由鬥士安妮·博曼努瓦(Anne Beaumanoir)的人生故事。這部小說不僅關乎勇氣、抗爭和自由,更凝結了一段影響歐洲至今的德法關係史。
  • TVB綠葉王張松枝坦言很滿足做配角,大讚太太是萬中無一
    6月4日,有TVB「綠葉王」之稱的藝人張松枝,近日接受節目訪問,在訪問中他袒露自己出道以來的心路歷程,並剖白太太如何對他不離不棄,讓大家能夠更加深刻的去了解他,其實張松枝雖然出道多年,但其實在事業的道路上並不順利,一直在給別人當配角,這就是他「綠葉王」的由來。
  • 香港實力派男演員 張松枝
    張松枝—香港實力派男演員,畢業於香港無線電視(TVB)藝員訓練班,初出道演出TVB劇集《
  • 莫問出處,廁所裡出英雌
    在寶萊塢2017年十佳電影中,《神秘巨星》、《起跑線》、《巴霍巴利王2》等已先後於國內上映,而以「無廁所不結婚」為噱頭的《廁所英雄》,與國內「無房不結婚」的觀念頗為類同,相信也容易引起熱議。不過DJYAN覺得這部電影如果譯作《廁所英雌》,會不會更貼切呢?FANTASTIC!
  • 張松枝唔諗退休最想活在當下:可能我聽日就唔喺度!
    張松枝笑言轉行難不倒他!(《中佬唔易做》節目照片)做演員口才更好:做兼職都願意!雖然是拍節目,但張松枝亦沒有任何特權,要體驗做推銷員就張松枝需先經過見工、上堂和考試的階段,全部合格才有資格真正站在街頭開始推銷:「初時預期會有很大困難,天氣又熱又要戴住口罩,人哋又認唔到我,咪更加騷唔到靚仔樣做唔到生意?
  • 既是英雌,也是蛇蠍美人──重溫邪典電影《東方三俠》
    近年有不少「超級英雌」類型的電影上映,其實早在1993年,香港就已經推出了一套集合科幻丶末世丶警匪元素的邪典電影
  • ...鄭子誠|張松枝|林敬剛|李天翔|何啟南|鄭家生|tvb|馬國明
    黃文標(截圖)黃文標本就是惡形惡相,黑社會的角色他飾演了不少,一出場就會大大聲嚇人,絕對是「一看就知道是壞人」的典範。(截圖)鄭家生鄭家生絕對是惡人惡相的代表,他未必是黑社會,但絕對是收數、車房惡霸的代表人物。
  • 【邪典 (Cult) 】《太空英雌芭芭麗娜》一部大飽眼福的電影,滿足男人所有幻想!完全可以更名為「我真的很想↑簡·方達」(資源)
    大叔將盤點影史邪典片、Cult片、B級片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太空英雌芭芭麗娜
  • 今晚香港TVB實力影星「張松枝」親臨蘇豪酒吧,你準備好了嗎!
    張松枝—香港實力派男演員,畢業於香港無線電視(TVB)藝員訓練班,初出道演出TVB劇集《離島特警》沈天佑一角,令人眼前一亮,在香港無線電視當演員十八年,曾演出超過一百部劇集,創造多個經典角色,其中《再生緣》飾演劉奎璧、《鑑證實錄》飾演陳小華大獲觀眾好評,在2012年離開TVB前演出劇集《回到三國》飾演趙子龍,至今亦令人留下深刻印象。
  • 【LE·NEST 嘉賓】|12月12日 香港實力派男演員-張松枝 空降樂巢助陣2周年店慶!
    [香港實力派演員 ]張松枝
  • 張松枝《二月廿九》不做奸角演單親父一樣搶鏡 「辰叔」亡妻墳前懺悔令人心碎
    雖然劇集以青春浪漫掛帥,但飾演Yeesa父親的張枝松卻相當突出,不讓一眾年青演員專美。相信張松枝對經常看港劇的觀眾而言絕不陌生,現年52歲的他在90年代開始效力無綫電視,素有「綠葉王」的稱號,多年來經常扮演二世祖、奸商之類角色,充滿邪氣的笑容令人印象深刻,雖然經常演反派,但他從不抗拒,亦不介意被定型,反而認為能夠有好好的發揮空間。
  • 【經驗】絳雌的遺傳
    2、異型接合的雄鴿,只有一個性染色體上帶有紅色決定因子,以ZrZ表示。這就是我們說的雜合體。3、紅色的雌鴿,只有一個性染色體帶有紅色決定因子以ZrW表示。     幼鴿的性別取決於母鴿提供的性染色體,如果母鴿提供了一個Z體,幼鴿性別則為雄性,若提供的是W體,幼鴿性別則為雌性。
  • 人類能孤雌生殖嗎?孤雌生殖的雙髻鯊,世界首例!
    你見過孤雌生殖的生物嗎?或者是需要精卵結合才能生殖的生物突然出現孤雌生殖的現象你見過嗎?你認為這種情況有可能發生嗎?為什麼呢?如果發生了,又會是什麼原因呢?不得不說,原本需要精卵結合才能生殖的生物突然出現孤雌生殖的現象,在生活中還真出現了!
  • 《木蘭辭》中撲朔迷離的兩句,西式審美的導演不懂,有什麼奇怪?
    作為中國傳統文學《木蘭辭》中的巾幗英雄花木蘭,一直是經典熱門的人物,不斷被搬上中外舞臺和屏幕。只是東西方審美的差異,往往會市場反應水土不服。印象中楚楚動人的神仙妹妹劉亦菲,作為真人版的花木蘭的扮演者,欠些想像中的英武強勁之風。片子中花木蘭對鏡貼花黃,至少額上貼花鈿這事,沒弄錯了,但臉色蠟黃加化妝服飾,東西方審美的差異,讓巾幗英雄形象完全不在線。這就難免遭國人吐槽,對於這種西式審美下的產物,總是難以親近的。
  • 【百分百本色】◤3月23日┃百威明星之夜,香港TVB演員「張松枝」與您相約本色酒吧,一起舉杯共飲百威啤酒!
    HONGKONG TVB FAN MEE TING本色酒吧 香港TVB張松枝 影迷見面會2017.3.23>▼▼▼【本色百威明星之夜】本次嘉賓由 百威啤酒獨家冠名贊助▼▼▼▲張松枝▼2017年3月23日香港TVB實力派演員
  • 【信心英雄榜】08-超級英雌 : 以斯帖
    國王的確是邀請瓦實提王后前來赴宴,而她也真的拒絕了。後來國王的確廢了她的後位,要讓她這種抗命的舉動成為全國婦女的鑑誡——母儀天下的人絕不能公然違逆夫君。不過這麼一來,王后的寶座就出缺了,因此開始王后選拔大賽。  全國各地的年輕少女從四面八方前來參加盛會。每個人要花上將近一年的時間作預備:學化妝、學美容,可能還要學習美姿美儀。
  • 中華劍角蝗,為什麼雌大雄小?
    瀏陽河邊,一對中華劍角蝗蜘蛛,八隻腳,不是昆蟲,屬於蛛形綱,也是雌大雄小。黃盾蝽媽媽,產了107粒卵因為雌的要背負產卵的任務,通常昆蟲產卵的數量又都很多,所以母體要儲備足夠多的營養物質。一對中華大扁鍬,有大鉗子的是雄蟲不過在甲蟲(屬於昆蟲綱鞘翅目)中,通常又是雄的大,雌的小,因為雄性甲蟲,要爭奪食物和配偶。
  • 雄傳一條線 雌傳一大片 鴿圈精彩語錄
    2、雄傳一條線,雌傳一大片。如何獲得優秀種鴿,並將優良種質延續下去,是每一位鴿友思考的問題。  3、打特比環比賽,如果幼鴿不做疫苗,別說你是「專業的」!  4、本為娛樂生,莫談名與利。  5、養鴿莫貪賭,養財莫丟義。  6、鴿子都未必了解鴿子,更何況人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