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為什麼最愛喝二鍋頭?

2021-02-12 四九城

來北京不喝二鍋頭,就跟去貴州不喝茅臺一樣遺憾。當然,作為「國宴用酒」的茅臺,屬於赫赫貴族,二鍋頭算什麼?在舊時代,恐怕販夫走卒之流才好這一口。登不上大雅之堂的。但北京本地的酒文化。絕對是由二鍋頭代表的。它是一尊民間的酒神。  

二鍋頭,這名字起得很土氣,很古樸,使一種粗糙且俚俗的生活呈現在我們眼前。老北京的皇宮、王府裡喝什麼酒,我不知道。滿漢全席既華麗又複雜,估計不會把廉價的二鍋頭擺上檯面。但我相信,在胡同裡奔波一生的駱駝祥子們,勞碌之餘,習慣了喝一碗二鍋頭,暖暖身子,解解乏。

跟二鍋頭搭配的下酒菜通常很簡單:拍黃瓜、水煮花生米,若能再來一把烤羊肉串就更棒了。由此可見,二鍋頭挺好「伺候」的,不需要七葷八素呀什麼的;窮人,也挺好打發的。但窮人的酒,照樣能喝出很富有的滋味。   

二鍋頭也算是老字號了。北京大興酒廠(原名「裕興燒鍋」)生產的永豐牌二鍋頭白酒,還被同仁堂中藥店選為浸制虎骨酒等藥酒的專用產品:「蓋取燒酒用虎骨煎之,為正陽門外樂家藥鋪(同仁堂)專門之物。」有人形容「其清如水,味極濃烈,蓋酒露也。」   

我對二鍋頭是有感情的。在大風起兮的北京城裡,喝二鍋頭,讀聖賢書,構成我整個青春的忠實寫照。

紅星牌二鍋頭,漲價前每瓶只值二塊四毛錢,它就和老舍的小說一樣,是我印象中北京的平民生活,是我心目中平民化的北京。老北京。正宗的老北京。我一向以為喝二鍋頭要選擇地點,要在陳舊低矮的老式四合院裡,才能品出滄桑的感覺;若是在高樓上、在燈火通明的星級飯店裡喝,味道就變了,姿態也顯得做作。

我在北京,寫下了五大本詩,那牆腳處一大排空酒瓶子就是證明。醉臥長安,醉臥在長安街上,我是李白的遠房親戚。二鍋頭幫我找到了家(它像一位駱駝祥子式的人力車夫攙扶著我),找到了詩歌的老家:院子裡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一棵還是棗樹……二鍋頭是親切的、笨拙的甚至粗野的,但是對於我的詩歌來說,它一點不比洋派十足的人頭馬遜色。  

魯迅當年在北京,是否愛喝二鍋頭?他寄宿於宣武門外南半截胡同的紹興會館時,經常「夜飲於廣和居」(據其日記所載),借酒澆愁。只是不知道他通常選擇哪種酒。根據他剛烈的性格,不會對辛辣的二鍋頭有太多的牴觸情緒。至少,他頻頻買醉的那段時間所寫的作品(《狂人日記》、《藥》、《孔乙己》等),已不再像江南的黃酒那樣綿軟、溫和,而如同北方烈性的老白乾一般刺激。

我想,僅憑花雕、加飯之類,無法使魯迅爆發出撕心裂肺、驚世駭俗的一聲吶喊。魯迅的文章,至今仍散發著藥的氣質,是我們民族養心強體的「虎骨酒」。  

北京的大小餐館裡,雖然各地名酒應有盡有,但銷得最快的,恐怕還是二鍋頭。這倒不是因為什麼「地方保護主義」,北京人,似乎還是覺得喝二鍋頭最對口。

近年來又推出一種二兩五小瓶裝二鍋頭,頗受歡迎,北京人親切地稱之為「小二」。在外面吃飯,常能聽見招呼堂倌的聲音:再加一瓶「小二」哎!像是叫喚誰的小名。

我知道在舊社會,堂倌通常又叫做店小二的。  

喝二鍋頭還有個好處:因其價格便宜,所以制假售假的較少。在假冒偽劣橫行的時代,這還是挺讓人放心的。  

我父親數次去俄羅斯出差,每次在北京登上國際列車前,都要採購一箱二鍋頭,作為送給那邊的「關係戶」的小禮物。想像著一箱二鍋頭陪伴著老父親橫穿西伯利亞大草原,我就覺得挺有意思的。

父親說俄羅斯人嗜烈酒如命,對北京的二鍋頭一見如故,如獲至寶。而且最認「紅星牌」的。假如你打計程車,送司機一瓶二鍋頭,他絕對屁顛屁顛地替你跑,並且不收你的車錢了。

俄羅斯原本也產烈酒(譬如大名鼎鼎的伏特加),只是限量供應,滿足不了眾多「酒鬼」的需求。二鍋頭在他們眼中,相當於來自中國的「伏特加」。若照此推理:伏特加在俄羅斯,是否也帶有「二鍋頭」的性質?父親帶回一瓶伏特加,我嘗了,在口感上跟二鍋頭極像。都屬於勁挺大的。甚至連酒瓶子都仿佛同出一轍,印刷的商標也一樣簡單、樸實。可見真正的烈酒,無需講究外包裝的。有「口碑」就足矣。 

  

文 | 洪燭

相關閱讀:

老北京吃喝的「譜兒」,現在很多北京人都不知道了!

曾經,我們是這樣貓冬的!

北京那些名不副實的事兒

北京人愛吃的熱湯麵

老北京的爐子,北京人小時候是這樣過冬的!

雖然不起眼,但它才是北京人最愛吃的東西!

30年前的北京,很多北京人都忘記了!


歡迎投稿:i49ch@qq.com

掃描下面的二維碼關注四九城公眾號,歡迎您回家!




相關焦點

  • 明道教老外喝二鍋頭,老外喝完直呼痛快,二鍋頭真有這麼大魅力嗎
    網上曾經流傳過一個明道教外國人喝二鍋頭的視頻非常火,將二鍋頭白酒的酒文化演繹的酣暢淋漓,看完之後,給人一種非常痛快的感覺。這段劇情出自《如果我愛你》,明道在這部劇中飾演亞當。這段表演簡直太完美了,看過的人無不為明道的演技所折服,更為明道在劇中對二鍋頭的文化解說,更是令看過的人直呼痛快。二鍋頭也正如文中所說,二鍋頭就是我們國家的平價酒,無論是達官貴人,還是平民百姓都可以消費得起。
  • 這些關於北京二鍋頭的記憶,您還記得嗎
    北京紅星五十六度二鍋頭作者:丁管事我是一個70後,在北京長大,喜交友。大家平時都有一個共同的愛好,喝酒。每月開支後的前半個月,大家都是好煙好酒你來我往,工資折騰差不多了後半月基本上就只能抽天壇,喝二鍋頭了。現在看這煙和酒的品牌都很廉價,但在九十年代大家的感覺是不一樣的,箇中滋味的體會不但很獨特,自我感覺喝二鍋頭很有北京爺們的範兒。沒記錯的話,那時候天壇煙四毛錢一包,二鍋頭兩塊五毛錢一瓶(500毫升)。
  • 北京人都愛吃點兒「炸物」,哪個是您的最愛?!
    炸藕合、炸排叉、炸豆腐……這些炸物很受北京人歡迎。北京傳統小吃,原料為麵粉、蘇打和鹽,用油炸。酥、脆、味微鹹的特點,愛喝酒的人常以排叉兒當下酒菜用。炸咯吱盒,是屬於北京過年的標配,酥香脆嫩,大人孩子都極為喜愛。老人一談起咯吱盒就說:「要講這玩意兒(咯吱盒),還得說是通縣的」。直到現在,很多人還是愛買通州的咯吱盒,這是為什麼呢?
  • 湖南人為什麼最愛嚼檳榔
    為什麼深處內陸、不產檳榔的湖南,卻成為中國最愛嚼檳榔的地區?
  • 北京人為什麼愛吃炸醬麵?
    作為一名地道的北京人,有三件事絕對是不能不做的:喝豆汁、吃滷煮、炸醬麵。北京人的夏天,那就是一碗碗的豆汁和炸醬麵,缺一不可。豆汁酸中帶甜,炸醬麵渾厚味濃,再來上那麼幾瓣紫皮大蒜,用句老北京話來說:嘿,絕了。北京人為什麼愛吃炸醬麵?
  • 湖南人為什麼最愛嚼檳榔?
    中國什麼地方的人最愛嚼檳榔?臺灣、海南、廣西等檳榔原產地都有嚼檳榔的習俗,其中臺灣更發展出聞名世界的「檳榔西施」文化。湖南人對檳榔的熱愛,讓當地政府官員頭疼不已——歷次申辦全國文明城市過程中,長沙都把亂吐檳榔渣作為打擊重點。而在全湖南最愛吃檳榔的湘潭,甚至出現市長發現有人亂扔檳榔渣後,調動交警、城管 48 小時全城搜尋當事人的奇聞。
  • 新書《北京人在北京》 愛是永恆的主題
    《北京人在北京》在引起熱議的暢銷作品《你可以愛我》之後,琉玄以更為成熟的寫作技巧將京味兒十足的活潑風格延續至《北京人在北京》這部篇幅更長的新作中,這部在《最小說》連載時就廣受讀者好評的作品,勢必會掀起一波新的話題與潮流
  • 北京還有這些特產呢,一起來尋找老北京的味道
    烤鴨是具有世界聲譽的北京著名菜式,由中國漢族人研製於明朝,在當時是宮廷食品。用料為優質肉食鴨北京鴨,果木炭火烤制。它以色澤紅豔,肉質細嫩,味道醇厚,肥而不膩、外脆裡嫩的特色,被譽為「天下美味」。冬、春、秋這三季烤鴨肉質肥嫩,味道是最好的。是去北京首選特產。2、北京酥糖。北京酥糖是中國三大名糖(上海奶糖、廣州水果糖和北京酥糖)之一,其中尤以紅蝦酥糖為上乘佳品。
  • 北京人真的不愛「豪橫」!
    因為今兒個不是想討論北京人豪橫不豪橫的問題,而是想跟您聊聊北京人愛不愛說豪橫這個詞兒。自從網絡在我國普及以來,開始不斷的出現新鮮詞彙,稱為網絡用語。有些時候,這些詞兒不但在網上流行,甚至影響到現實生活,也算引領了一種時尚。這些年,從神馬都是浮雲、您媽喊你回家吃飯、到不明覺厲,元芳、你怎麼看,還有像什麼躺槍、吐槽、傷不起、hold不住等等太多了。
  • 北京人的最愛!
    北京人都有個滷煮情懷,隔三差五的得來一頓。其實這滷煮火燒就是豬下水在大鍋裡一起燉,加上斜切的火燒、豆泡一起燉,火燒透而不粘,肥腸香而不膩。澆上蒜汁,一碗又有肉又有主食,就齊活了!其實這燉吊子和滷煮火燒有點相似,可說北京人得多愛吃下水吧,一個差不多的做法,都得來兩道菜。
  • 提籠架鳥,北京人為什麼那麼愛玩鳥?
    北京人怎麼那麼愛玩鳥?一說「提籠架鳥」,您頭腦中大概就會浮現出老北京紈絝子弟的形象。汪曾祺先生總結:    遛鳥的人是北京人裡頭起得最早的一撥。每天一清早,當公共汽車和電車首班車出動時,北京的許多園林以及郊外的一些地方空曠、林木繁茂的去處,就已經有很多人在遛鳥了。
  • 北京人為什麼鍾愛豆汁兒?
    豆汁配焦圈,這是咱北京人經典早餐之一,北京人鍾愛豆汁兒,那可真如天津人都愛嘎巴菜,河南人愛喝胡辣湯,西安人愛吃羊肉泡饃一樣都是欲罷不能!
  • ...北京廣播電視臺原創歌曲《愛的方向》,致敬與疫情奮戰最勇敢的人!
    北京廣播電視臺融媒體中心原創歌曲《愛的方向》,致敬與疫情奮戰最勇敢的人!愛的方向詞曲:北京廣播電視臺融媒體中心記者周可夫演唱:肖菀筠寫一封信告訴我你很勇敢不說一句話只為把愛帶去前方每一個他是你堅守的信仰雖然看不到你的臉但能看到你散發出來的光不一樣的冬季我們相知在彷徨回不去的家
  • 雲端奢華之最,愛在北京國貿大酒店
    都市至高點的愛情,就是向天空大聲說出我愛你,讓愛的誓言漂浮在雲端,讓心跳加速,看幸福爆表。北京國貿大酒店×最高2015年10月25日,一駕直升機降落在國貿大酒店頂層停機坪,一對新人從直升機上款款走下,步入北京國貿大酒店群賢宴會廳。
  • 中國最難吃的幾種土特產,北京人最愛第1個,網友:其他4種「打擾了」
    今天咱們就來分享一下中國超難吃的幾種土特產,北京人最愛第1個,其他4種「打擾了」,都是網友評出的,不知道大家會不會喜歡吃呢? 北京豆汁 北京作為我們大中國的首都,每年接待的遊客非常之多,很多人的旅行第一站都會選擇首都北京,在這裡不僅能看到故宮,還有八達嶺長城,以及北京的特色美食。
  • 甜馨寶寶最愛的奶茶,從魔都開到北京了!
    今天要說的是一家甜馨寶寶最愛的奶茶店,在上海也是火得不行不行的,現在低調開到北京來啦!
  • 這一口北京小吃,讓人又愛又恨!
    很多人知道小吊梨湯,都覺得是吃飯的地兒,但其實單就為了他家的點心,也值得專門來一次。最出名的當屬梨湯。用純甜雪梨加銀耳燉煮4個小時,渣過濾,用小吊裝好,才會上桌。這芝麻醬糖餅最地道,帶著老北京人最愛的醬香,既有芝麻醬的濃鬱,也有紅糖的香甜,烤得焦香酥脆,幾乎每一桌客人都要點一份。
  • 為什麼,我最深愛的人,傷我卻是最深
    「我最深愛的人,傷我卻是最深」,是張雨生、張惠妹合唱的《最愛的人傷我最深》這首歌中的一句歌詞。很多人都認為它描述的是愛情中的一種現象或心境。其實,這句話適用於親情、愛情、友情所有重要的情感類型。現實生活中這樣的真實案例也不勝枚舉。
  • 為什麼網際網路公司更愛扎堆北京而不是上海?
    北京有老炮兒那樣的氣節,上海有杜月笙一般的腔調,各自吸引著不同的人群。說到創業,作為魔都知名創業媒體,鴕鳥電臺Tuoniao.fm看到魔都很多眾創空間投資機構們在不斷扶持創業者,福利如此好,為何面上看來網際網路公司更愛扎堆北京而不是上海?一個城市吸引的產業類型和哪些因素有關?來看看以下這些知乎大神的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