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說 | 石冰教授
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唇顎裂外科主任醫師
中國唇顎裂診治聯盟主委
唇顎裂手術在外科領域可以算作最普通不過的手術了,普通到何種程度,只有經歷過的醫者才會知曉。
在上世紀90年代之前,唇顎裂手術是頜面外科醫生的入門手術,甚至還曾經是實習醫生的必選手術。當我除了拔牙什麼手術都還不會做的時候,上級醫生給我安排的第一臺手術就是唇裂修復手術,所以在我當住院醫生的年代,會做唇顎裂手術一點也不值得驕傲,相反是最基礎的。
又因為我的碩士和博士研究生攻讀的方向就是唇顎裂的治療,所以總覺得低人一等。記得畢業不久,其他專業的師兄常提醒我,趕緊學點腫瘤和創傷等手術吧,光做唇顎裂有什麼前途。學牙種植的林野師兄挺同情我(只做唇顎裂手術),還專門私聊我,願意教我幾招技術。
2003年,醫院決定按亞專業分病房的時候,我先後找幾位醫生和護士跟我一起建設唇顎裂病房,都被他們婉言謝絕,我更加顯得沮喪。
別的科室醫生常說「everyone can do that」,每逢介紹到唇顎裂專業時,也會說「very simple, very easy」之類的話。
我聽著心裡真不是滋味,真真感覺到前途渺茫。
同行說這些話並不是沒有依據,因為唇顎裂手術的收費極低,專業面窄,導致申報科研項目不易中標,研究生也覺得就業前途不如廣譜一點的專業好,所以選擇者也少。我自己選擇這個研究方向的原因,也是因為妻子嫌我身體不好,做點簡單的小手術比較合適。
但不久隨著國際交流的日益廣泛,帶給我的另一種訊息卻是國際上發達國家和地區都高度重視和限制唇顎裂手術的施術者,他們認為唇顎裂手術的效果事關患兒的一生,非專科醫生(專科醫師培訓需5-6年)不能為之。
這讓我驚奇唇顎裂手術竟有如此高的地位和對待,心中甚喜,我想這樣的情境也許會發生在我們身邊吧。
經過查閱國際文獻和參加會議,我發現他們對唇顎裂的治療有討論不完的話題,即使最普通的治療和護理,也始終還有改善的餘地,手術方法的革新更是層出不窮,配合外科手術治療的手段也是五花八門,讓人覺得唇顎裂治療是一個充滿活力和希望的領域,不是無所作為而是大有可為。
石冰教授的一番心路闡述令人感慨。事實上,這樣一個過於「普通」的手術,卻可以改變孩子的一生。對於生命來說,手術的份量是等同的。
在專業醫生的仁心妙手中,自嫣然天使基金成立至今,我們已為超過12873名貧困家庭唇顎裂兒童提供醫療救助,讓天使們重綻笑顏。從這個角度看,石冰教授當初的選擇果真是眼光長遠的。
而在即將於3月6日啟程的嫣然天使之旅·河南行中,石冰教授亦將以隊長身份,帶領醫術精湛的專家團隊前往河南焦作,為100名貧困家庭唇顎裂兒童施行醫療救助手術。
感謝醫生們的辛勤與善良,我們也祈願更多的唇顎裂孩子,可以通過接受手術治療,過上全新的、更好的生活。3月6日,我們河南見!
讓 我 們 一 起,把 愛 傳 出 去
Let's love!
❤️
點擊「閱讀原文」
捐款幫助更多貧困家庭唇顎裂兒童完成醫療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