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中之王:鯛魚刺身

2021-02-23 潮州精細養生菜
吃刺身別吃金槍魚了,要吃鯛魚。




   先來說說為什麼要把金槍魚拖下水。首先,設定背景是大家都是消費能力一般的普羅大眾。而大家在進到自助餐或者是壽司店的時候,點的菜往往都是首選三文魚,其次金槍魚,然後鰻魚……等等!!為什麼大家都把金槍魚排在第二?

     先來普及一下,其實真正好的金槍魚是價格不菲的,我們一般去的料理店給的金槍魚都是紅色的。這意味著什麼呢?


這意味著這是最便宜的金槍魚的最便宜的部分--赤身。


而真正好吃的是如下幾個部分,一般中脂的價格在5片300人民幣左右(視金槍魚品種而定)先來圖解一下金槍魚的哪個部位作為刺身最高級:


大トロ

大トロ是腹身脂肪最多的部分。特別是腮以下的叫做カマトロ的是最好吃的部分。這也是金槍魚中最昂貴,也是頂級壽司店爭相想獲得的部位。


脂肪條紋是不是很明顯:



カマトロ,沒有明顯的脂肪紋理,顏色較淺,是粉紅色:

中トロ

中トロ在腹部和背部,含有適度的脂肪。在壽司店裡,中トロ的價格僅次於大トロ,將其和赤身部分平衡調和,能獲得獨有的甘甜鮮美的口感。

赤身

赤身是背部脂肪最少身體最硬,卡路裡最低,蛋白質最高的部分。而在一般壽司店,赤身又成為了金槍魚的代名詞。但價格在大中トロ之後,是最便宜的部分。

區別還是很明顯的,好紅:


好了,金槍魚躺槍完畢。所以,如果你想用有限的錢,吃到性價比更高的刺身,那麼除了三文魚之外,阿榮首推的是鯛魚。它也屬於日料中的高級魚,但是比較容易入門,沒有金槍魚水那麼深,沒有那麼多部分區分。吃法很簡單:頭尾做湯,中間刺身。可能因為漢字比較少見,所以大家知道得也不多。

但是!!要通過自己的普及終結這種狀況!!

      鯛魚在日文中念做たい(讀音:太以),而中文中有一個很吉利的俗稱叫做加吉魚,在中文裡有一個很好的意思,叫做「吉上加吉」。而在日文中因為和「めでたい」(恭喜)諧音,所以就變成了日本新年餐,結婚慶典中比出現的一道菜,和中國「年年有餘」類似吧。所以,日本從江戶時代開始,鯛魚就作為給貴族和皇室進貢的貢品而存在,而逢年過節有親友送上一條好鯛魚,則是全家人十分值得高興的事情。

關於鯛魚,還有一個神奇的傳說。鯛的身上有九塊骨頭,被稱之為「鯛の九つ道具」,分別是鯛石、大龍、小龍、鯛中鯛、鳴門骨、鍬形、三道具、鯛之福玉、竹馬,從江戶時代就有傳說集齊這九塊骨頭,可以給人帶來好運。不得不說日本人真會玩,吃個魚也有這麼多的說法。
這些骨頭中,重點要提一下的是「鯛中鯛」,它是鯛魚的肩胛骨,樣子很像一隻小小的鯛魚,所以被稱為鯛中鯛。過去人們常常將它收集起來,做成飾品帶在身上,據說可以起到護身符的作用,很是有趣。


下面喜鵲大酒樓阿榮來給大家推薦一下吃的方法:


1,刺身
這個真的是阿榮最推薦的!!因為一條鯛魚並不算大,所以點上一整條鯛魚做成刺身,然後作為下酒菜對酒當歌是最快樂的。阿榮一直認為,人生最快樂的莫過於幾件事:戀愛,喝酒,旅行。而酒逢知己千杯少,鯛魚絕對配得上這樣的良辰美景。


      而鯛魚刺身中,我首推生造り,是一條活鯛魚的刺身,從剖開,洗淨,去鱗手法要快,上來的時候魚尾還可以動。這對板長的功夫要求很高,日本人開在中國的日料店裡一條大約200-300人民幣之間但喜鵲大酒樓只賣168元一條,視大小而定,和2片好金槍魚的價格差不多。但這麼一條,頭尾去做湯,足夠兩人對酒暢談一晚。


鯛魚的薄切則擺盤起來可以美如畫:


而鯛魚的肉,白嫩透紅,吃起來鮮香彈牙,有兩種沾水,一種蘸醬油芥末,一種是秘制豆醬油,都十分可口。阿榮帶朋友去吃,第一口保證都是「唔」一聲,連說好吃。

請相信阿榮用人格擔保的選擇。

流口水了吧?還不趕緊來喜鵲大酒樓體驗體驗







相關焦點

  • 最能代表日本的魚——鯛魚
    用我的理解為大家解讀一下,這條足以代表日本的魚——鯛魚。鯛魚,本身不僅僅是食材,更多地承載了日本的文化。為了避免抄襲之嫌,歷史文化這部份就略過,因為無論誰寫,差不多都是基本相同的內容。今天就從其它方面,以及食材本身來深度認識一下鯛魚。關於鯛的諺語鯛魚自古以來就是日本的象徵,所以相關的諺語也有很多。
  • 刺身的正確吃法,別吃金槍魚了,要吃鯛魚
    而真正好吃的是如下幾個部分,一般中脂的價格在5片300人民幣左右(視金槍魚品種而定)先來圖解一下金槍魚的哪個部位作為刺身最高級:所以,如果你想用有限的錢,吃到性價比更高的刺身,那麼除了三文魚之外,娜娜首推的是鯛魚。它也屬於日料中的高級魚,但是比較容易入門,沒有金槍魚水那麼深,沒有那麼多部分區分。吃法很簡單:頭尾做湯,中間刺身。可能因為漢字比較少見,所以大家知道得也不多。但是!!娜娜要通過自己的普及終結這種狀況!!!
  • 日本人自古深愛的好魚:「魚王」鯛魚
    有一天提了一條鯛魚,鯛魚呀,可不得了,大家好開心。電影《武士的家計簿》裡,家中富裕時,就有鯛魚吃。後來家道中落,長子的袴著儀式(穿裙褲儀式,自江戶時代起作為兒童七五三祝賀儀式而成為定式)上,呈上來的飯食只是一條普通的魚,附帶畫了一條紅色的鯛魚。小孩子還是很開心:「鯛魚呀,鯛魚!」一邊看畫一邊吃魚,眾人才釋然下箸。
  • 日本的代表魚——鯛魚
    楓鯛為鯛魚產後恢復時期(坐月子?)捕食大量的蝦蟹,由於攝取蝦紅素較多,所以呈現出一年之中最鮮豔的深紅色。由於大量進食和運動,些時的真鯛也是格外鮮美的時期。鯛中鯛不僅僅是鯛魚有,其它魚類也有,而且也稱為鯛之鯛。比如說「鯵の鯛の鯛」(竹莢魚的鯛中鯛)就是取自竹莢魚,當然也可以稱為「鯵の鯵」(鰺中鰺)。
  • 別再吃金槍魚了,刺身,要吃還是得吃鯛魚!
    所以,如果你想用有限的錢,吃到性價比更高的刺身,那麼除了三文魚之外,娜娜首推的是鯛魚。它也屬於日料中的高級魚,但是比較容易入門,沒有金槍魚水那麼深,沒有那麼多部分區分。吃法很簡單:頭尾做湯,中間刺身。可能因為漢字比較少見,所以大家知道得也不多。
  • 在日本,七種常見刺身魚的知識,你有必要了解
    日本料理中常將刺身作為第一道菜,因為很多日本廚師們認為應該在品嘗其它菜餚之前食用它,避免其它的味道影響刺身的口感。 本期整理了七種可作為刺身的魚的特性與處理方法,有常見的也有少見的品種,與大家分享。 金槍魚
  • 那些年我們吃過的刺身:哪些食材可以製作刺身?味道如何?
    其中有微烤表面的鰹魚刺身,醋醃鯖魚和小肌魚刺身和北極貝刺身都不是完全生的。鰹魚刺身一般是在秸稈的明火中把鰹魚的外層煙燻烤焦,烤過之後有油脂香氣,這樣能是味道更有層次。還有醋醃鯖魚和小肌魚則是可以認為是在醋的作用下使蛋白質變性,可以認為是全熟的了。
  • 如何搞懂刺身
    中介紹的,三文魚被認為是分布於大西洋北部的大西洋鮭,它與其他鮭魚和虹鱒的區別主要是肌間脂肪豐富,花紋漂亮。這種魚當然是目前中國人最愛的刺身原料之一,現在大部分三文魚都是挪威進口的,當然還有雲南麗江據說也有三文魚,其實是虹鱒,這種虹鱒不建議生吃,寄生蟲風險比較大。
  • 走近日本料理:刺身常見的的7種魚和日本壽司的常識與非常識
    走近日本刺身常見的的七種魚刺身,日本料理中最著名也是最具代表性的食物。日本料理中常將刺身作為第一道菜,因為很多日本廚師們認為應該在品嘗其它菜餚之前食用它,避免其它的味道影響刺身的口感。本期整理了七種可作為刺身的魚的特性與處理方法,有常見的也有少見的品種,與大家分享。
  • 鯛魚(精簡版)
    如果把魚和日本聯繫起來,毋庸置疑馬上聯想到的就是鯛魚了。鯛魚,本身不僅僅是食材,更多地承載了日本的文化。鯛魚代表著高貴、優雅與祥和,是日本節慶不可或缺的魚種。日語中的「めでたい」意為可喜可賀,就與漢字「目出鯛」同音。
  • 食物志 常見刺身種類
    之前問過日料師傅,據說小肌魚在中國市場上合格的原料較少,所以很少日料店會做這個。而在國內比較常見的三文魚在日本並不是非常流行,究其原因是因為這個不上檔次,我們下面會詳細說,同樣北極貝的情況都是這樣。當然日本還有一些奇葩的刺身,比如我吃過的馬肉刺身和菜單上看到的微烤雞肉刺身。下面看看這些魚的照片。
  • 紫荊淺草——刺身美食閱兵!
    理由之二:傳統觀點認為,生猛的動物及海鮮是血肉有情之品,同其他種類的食物相比,其背後蘊藏著巨大的活力和能量,其補益身體能力是相當強的。其中有微烤表面的鰹魚刺身,醋醃鯖魚和小肌魚刺身和北極貝刺身都不是完全生的。鰹魚刺身一般是在秸稈的明火中把鰹魚的外層煙燻烤焦,烤過之後有油脂香氣,這樣能是味道更有層次。
  • 收藏:了解日料雙雄——刺身、壽司,這一篇就夠了!
    實際上關於刺身的起源,中國早於周朝就已有吃生魚片(魚膾)的記載,最早可追溯至周宣王五年(公元前823年),公元14世紀時,日本人吃刺身便已經成為時尚,那時的人用「膾」字來概括刺身和類似刺身的食品。金槍魚金槍魚被稱為「刺身之王」,一直被各國的美食愛好者奉為至尊美食。以藍鰭金槍魚肉質最佳。金槍魚做刺身通常被切成5毫米左右的厚片,再點一點鮮芥末,蘸取醬油食用。在入口的一剎那,金槍魚的柔嫩、醬油的鹹鮮、芥末的鮮辣交融在一起,噴薄而出,讓人驚豔。
  • 日本料理系列十五:鯛魚昆布刺身,真奇怪!原來還能這樣做
    鯛魚昆布刺身是將昆布的味道稍微轉移到鯛魚的生魚片上,在家也能做出很好的味道!事先用鹽和醋醃製,可以保存三天。不要一直用昆布包著魚肉,不然魚肉上的昆布味會很濃。材料:刺身用的新鮮鯛魚肉(背身)一枚200克左右、鹽適量、醋適量、昆布5x24cm的昆布二枚、燙熟的三葉莖適量、山葵泥適量。用厚厚的餐用紙蘸上醋,輕鬆擰乾,在昆布的表面擦去灰塵,使其和鯛魚肉的溼度差不多。
  • 一【刺身做法】刺身製作的操作標準(附刺身汁製作)
    刺身的厚度以咀嚼方便、好吃為度。這裡講的「好吃」有兩層含義:一是容易入口,二是魚片的厚薄能充份體現該魚的最佳味道。一般魚片厚約5毫米,例如三文魚、鮪魚、鰣魚、旗魚等。這個厚度,吃時既不覺膩,也不會覺得沒有料。有的魚要切薄一些,如鯛魚,其肉質緊密、硬實,切得薄一些才好吃。
  • 刺身製作的操作標準(附刺身汁製作)
    在生吃類食物的手工藝中,最著名的莫過於刺身了,如果深究起來的話,其實刺身不僅僅限於魚。
  • 【肥二搜食】本土魚生PK日本刺身
    這些佐料中,除了醬油之外,居然沒有一樣和日本魚生的佐料相同。 當一切佐料準備完畢之後,師傅便開始切魚片,魚肉這時剛好被風吃得富有彈性,即用刀把它切成薄如蟬翼的魚片,然後放在一個通風的大竹匾上。吃魚生時用筷子夾魚生蘸以醬料配以佐料就口,味道十分鮮嫩香甜。
  • 日料魚類刺身大賞,視覺上的大衝擊!
    認為它油脂豐富,肉質鮮美細膩,口感清爽且有回甘,生食口感極佳,是製作刺身和壽司的頂級食材。鰤魚刺身鰤魚,中國也叫黃甘魚,在日本被譽為頂級食材。鰤魚的生長周期比較漫長,從幼魚長到成魚大概需要三年的時間,在這個過程中,魚體每增大一點,就會有一個不同的名字。
  • 三亞必吃刺身店推薦丨丨海釣達人「東星斑」帶來的深海美味
    刺身是日本料理中最具特色的美食。據記載,公元14世紀時,日本人吃刺身便已經成為時尚。近些年,隨著餐飲業國際間交往的增多,世界各國好吃的東西都能在國內找到。刺身也是這樣,它已經從日本料理店走進了數量眾多的中高檔中餐館。在高星酒店林立的三亞,不乏有高檔日料刺身的酒店餐廳,但專門只做刺身的卻鮮少有。
  • 刺身免費續N盤!她來金華了,你可以實現【刺身自由】了!藍鰭金槍魚、三文魚暢吃走起!
    【綠辣·鯛匠】金華櫻花公園新店來滿足你的口腹之慾啦!下班馬上走起!鯛魚之於日本人,就像餃子之於中國人,它承載的不僅是簡單的美味,更是一種儀式感。中國也有對鯛魚的記載,早在漢代,它就被稱為「加吉魚」。刺身師傅的刀工上乘,在數分鐘內就能把一條生龍活虎的鯛魚解體,片成櫻花般的刺身,端上桌的時候,魚身魚尾還會顫動好幾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