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刺身做法】刺身製作的操作標準(附刺身汁製作)

2021-02-21 名廚交流匯
值此新春佳節來臨之際,【名廚交流匯】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身體健康,工作順利,財源滾滾,謝謝大家對我的支持

在生吃類食物的手工藝中,最著名的莫過於刺身了,如果深究起來的話,其實刺身不僅僅限於魚。但今天這裡要說的,不是刺身背後的文化,而是一些製作的要點與標準,大家可以參照一下表格,自己是否已經做到位了呢?


製作刺身要注意三大要領:第一就是選料,刺身食材要求新鮮,只有新鮮的刺身食材,才能做出美味的刺身料理。


第二就是刀工。製作刺身,刀工很重要,無論厚薄、大小、形態的整齊,都會因其視覺效果而直接影響到食慾,同時不同的魚,要使用不同的道具,採用不同的刀法,這樣才能充份體現出魚的原味。


第三就是裝盤,刺身拼盤通常都是精緻的,一個好的裝盤可以提升人們的食慾。

選料:

做刺身不能用淡水魚,因為淡水魚魚肉中可能有寄生顎口線蟲。但也並非所有的海魚都能做刺身,如鱈魚就不可以,它含有異尖線蟲。同樣,淡水螺、豬肉、羊肉也不適合做刺身。


儲存:

刺身原料的冷凍溫度必須控制在攝氏零下18度或以下,冷藏溫度要在攝氏4度以下。



加工:

加工刺身時,刀與魚肉的紋理要呈90度角,這樣切出來的魚片筋紋短,利於咀嚼,口感好。切忌順著魚肉的紋理切,那樣筋紋太長,口感不好。


刺身的厚度以咀嚼方便、好吃為度。這裡講的「好吃」有兩層含義:一是容易入口,二是魚片的厚薄能充份體現該魚的最佳味道。

一般魚片厚約5毫米,例如三文魚、鮪魚、鰣魚、旗魚等。這個厚度,吃時既不覺膩,也不會覺得沒有料。有的魚要切薄一些,如鯛魚,其肉質緊密、硬實,切得薄一些才好吃。

須特別注意的是,裝進盤裡的生魚片,絕對不能有魚骨,以防卡住食客的喉嚨,發生危險。



裝盤:

刺身的裝盤方法有平面拼擺、四角形拼擺、薄片拼擺和花色拼擺等多種。原料的數量用三、五、七奇數的方法盛放,這是做刺身最有特色的裝盤方法。

供應刺身菜餚時,原料要求有冰涼的感覺,可以先用冰涼淨水泡洗,也可以先以碎冰打底,面上鋪生魚片。考慮到衛生,可在碎冰上鋪上保鮮膜後,再放生魚片。

【 選 料 操 作 標 準 】

程序

標準

1、選料

1、鮮活類:魚鱗光澤、魚鰓鮮紅。

2、冰鮮類:產地、包裝袋、保質期、開包裝試吃。

2、加工

1、根據不同的魚類,將選用不同的切法。

2、根據魚的體型大小要求,將魚切成符合製作刺身最佳形狀。

3、準備工作

1、根據所用的數量選用合適的容器盛裝。

2、根據每份刺身所定的份量秤好所需的用料備用。

4、貯藏

1、將魚分件用乾淨的容器裝好。

2、根據不同的魚類分別貯藏到指定的位置保藏好。

5、成品要求

1、主料配料搭配分明。

2、所有刺身魚類都要達到食品新鮮的要求。

3、所有刺身都要裝出一個立體感。

【 加 工 操 作 標 準 】

程序

標準

1、清洗加溫工具

1、將用於加溫的用具(砧板)在水盤上清洗乾淨。

2、清洗後用具要求沒有汙漬、魚腥味。

2、製作過程

1、根據不同的刺身品種用不同的刀法去切。

2、根據魚的品種掌握好魚肉的性質。(在切的過程中加以小心)

3、檢查成品狀況

   魚片是否大小一致中間不能有「連刀」。

4、成品要求

1、保證各種刺身魚類的新鮮度和光澤。

2、所有魚的品種不能出現有(連刀)的現象。

【 刺 身 制 作 操 作 標 準 手 冊 】

程序

標準

1、殺魚

1、把魚洗乾淨,輕手把魚放在砧板上。

2、用專業的刀具將魚取鱗,先去掉魚頭,在從魚背面開刀取骨。

3、魚以分成兩半,再用專業的工具順魚紋去骨刺。

2、處理

1、去骨刺後用刀具把魚肉分成件。

2、用刺身吸水棉,將魚肉水分吸乾,保持魚肉新鮮度。

3、小心用保鮮膜包好。

3、保存

1、找一個乾淨的容器,把魚肉裝好。

2、在保鮮盒上貼上標籤寫上品名、日期。

3、在放到冰箱保存,冰箱、(溫度030C至050C之間)

4、衛生

1、把殺魚現場衛生搞好,時刻保持桌面乾淨。

2、冰箱保持清潔衛生,無異味、無水漬。

3、抹布應乾爽、潔淨,無油漬、汙物,無異味。

4、切配臺整潔乾淨,各種刀具乾淨無汙漬,擺放合理位置,便於操作使用。

5、開餐前的準備

1、開餐前30分鐘(上午:11:00;下午:5:00)將供餐時食品到(保溫020C至050C之間)的冰箱恆溫。

2、有單時去取去恆溫冰箱內預先備好的食品。

6、裝盤要求

刺身主要是裝盤一定要裝出一個立體感。

7、製作要求

1、用專用的刀具、砧板做刺身。

2、海水魚刺身切法:推拉切,八重切。(厚度為5毫米、寬度為2釐米、長度為4.5釐米)

3、貝殼類刺身切法:雞冠型切法。

4、淡水魚刺身切法:薄切。(厚度為1毫米、寬度為2釐米、長度為4.5釐米)

5、牛肉刺身切法:薄切、拉刀切。(厚度為1—2毫米、寬度為2釐米、長度為4.5釐米)

8、動作要領

 

 

1、姿勢:兩腿稍分開,站立成丁字步,上身向前少彎曲。

2、用力:用力要均勻,注意使用手腕用刀用力要巧、活,輕重適宜。

3、動作:動作要迅速,乾淨利落。

【 刺 身 成 形 操 作 標 準 】

程序

標準

1、過程

1、盤先裝冰、裝大型裝飾品。

2、根據刺身的品種安順序裝盤,按標準裝出立體感。

3、刺身魚肉、裝飾品不能裝出盤外。

4、使用指定的專業工具。

2、定型

1、根據每款刺身不同品種裝飾要求,按標準制定每款不同裝飾制定形狀。

2、成品定型後不能亂移動食品、裝飾品。

【 拼 盤 操 作 標 準 】

程序

標準

1、製作方式

1、把拼盤所用的品種都準備好。

2、在冰盤上裝上精美裝飾品。

2、加工

1、掌握好魚肉的品質、切成大小一致(注意連刀)

2、控制好食品溫度,(常溫020C至050C之間)不能讓食品表面結冰。

3、控制

1、根據不同魚貝類的性質切法,控制好魚貝類的本身的質量。

2、不同的切法有不同的口感。

4製作過程

1、用刺身吸水棉將魚貝水分吸乾。

2、用專用的砧板、刀具把食品分解。

3、魚肉:(厚度為5毫米、寬度為2釐米、長度為4.5釐米)

4、蝦:(去殼、去頭、蝦背開刀去蝦腸)貝類:切雞冠花

5、墨魚:切條紋形(寬度為3釐米、長度為5釐米)

6、裝上華麗的裝飾,再擺上各種刺身。

7、根據拼盤品種,控制好製作的時間。

8、製作過程中不能隨意亂擺隨意亂放。

9、所有食品都要用專業工具製作。

5、成品要求

1、所有刺身類的食品要求表面裡面新鮮乾淨。

2、所有的品種要達到新鮮、軟滑入口即化,爽脆的標準。

食用刺身會搭配日本醬油和芥末等料理調料,但是不同的刺身品種,其需要的調料又有點區別,以下介紹不同種類的刺身料理調料的製作方法。

醋醬油

原料:

芡汁湯100克,醋20克,醬油50克。

適用刺身:

墨魚、章魚、鯛魚、鯰魚、針魚筍等。

芡汁湯:

500克水加40克大米大火燒開,改小火熬至湯汁剩餘1/3時即可。

海苔醬油

原料:

生海苔、芡汁湯、魚生醬油200各毫升,料理酒100毫升,味精3克。

適用刺身:

海膽、鯛魚、章魚、帶魚、蛤蜊、小海鰻、象拔蚌、鮮貝等。

芝麻醋醬油

原料:

炒熟的白芝麻20克,芡汁湯100克,魚生醬油100毫升,醋100毫升。

適用刺身:

老虎魚、針魚、鰹魚。

生薑醬油

原料:

生薑米50克,鮮湯100克,魚生醬油100克,味之素2克。

適用刺身:

鰹魚、鮮魷、烏賊等。

蒜蓉醬油

原料:

蒜蓉50克,芡汁湯200克,魚生醬油100毫升,醋100毫升。

適用刺身:

魚類、肉類,除蔬菜類外基本都能用。

更多刺身調料製作,可點擊藍色字體

14款新型刺身調味汁配方,大廚們好給力!

聲明                                                                                                                                                                                                                                                                                  部分文章分享或者轉載於其他網絡,請各位讀者,作者和廚友愛好者自行理解,我們也是為了發揚美味佳餚給各位一個學習的空間,我們對文章及圖片觀點保持中立,無任何商業行為,版權歸作者所有。凡是未註明禁止轉載的文章或公共百科知識被我們引用或者轉載的,請作者或者各位讀者第一時間聯繫我們,我們會第一時間刪除。謝謝     

【全國廚師技藝交流扣扣群15262396】                 

相關焦點

  • 刺身製作的操作標準(附刺身汁製作)
    但今天這裡要說的,不是刺身背後的文化,而是一些製作的要點與標準,大家可以參照一下表格,自己是否已經做到位了呢?2、根據刺身的品種安順序裝盤,按標準裝出立體感。3、刺身魚肉、裝飾品不能裝出盤外。4、使用指定的專業工具。2、定型1、根據每款刺身不同品種裝飾要求,按標準制定每款不同裝飾制定形狀。2、成品定型後不能亂移動食品、裝飾品。
  • 深海金槍魚刺身做法
    金槍魚刺身是由日本那邊傳過來的美食,受到越來越多年輕人的熱愛,那麼金槍魚刺身是如何製作而成的呢?下面就來看看金槍魚刺身的做法吧:金槍魚刺身的做法金槍魚刺身是由日本那邊傳過來的美食,受到越來越多年輕人的熱愛,那麼金槍魚刺身是如何製作而成的呢?
  • 那些年我們吃過的刺身:哪些食材可以製作刺身?味道如何?
    雖然鰹魚也被劃分為金槍魚中,但是由於鰹魚體型和其他體型相差更大,而且在刺身製作方面也有差別,所以分開討論。黃鰤魚7.鯛魚:作為最為常見的刺身,鯛魚也是在日本最受推崇的。鯛魚肉質偏白透明,肉質緊實,常見做法有普通刺身和松皮刺身。
  • 日本大廚製作飛魚刺身,講究擺盤精美,會飛的魚做刺身你吃過嗎?
    日本大廚製作飛魚刺身,過程講究擺盤精美,會飛的魚做刺身你吃過嗎?在日本料理之中,最是以各種新鮮的刺身製作居多,日本人喜愛吃生食的習慣向來是由來已久的,因為所處環境的影響,所以日本人幾乎只要是廚師,都會做上那麼一兩道美味的刺身料理。
  • 如何搞懂刺身
    雖然鰹魚也被劃分為金槍魚中,但是由於鰹魚體型和其他體型相差更大,而且在刺身製作方面也有差別,所以分開討論。黃鰤魚7.鯛魚:作為最為常見的刺身,鯛魚也是在日本最受推崇的。鯛魚肉質偏白透明,肉質緊實,常見做法有普通刺身和松皮刺身。
  • 四款非常熱銷的新派刺身 學起來
    這刺在魚片上的竹籤和魚皮,被稱作「刺身」,後來雖然不再用這種方法,但「刺身」這個名字被卻保留了下來。秘魯的Nobu餐廳的新派刺身則是在傳統刺身的基礎上搭配新式的醬汁,讓刺身原本較為單一的口味和口感豐富了起來。下面Nobu先生將為大家帶來四款非常熱銷的新派刺身,趕快學起來吧。
  • 珍藏版,龍蝦刺身的藝術
    龍,在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式一種神異動物,在古代王權社會,龍是帝王象徵,盡享龍氣的龍蝦,是餐桌上廣受歡迎的高檔食材。取出腦髓(可做龍蝦腦雞蛋羹)這樣龍蝦就基本清理乾淨。也可以根據需要取肉了。  龍蝦取肉步驟:用剪刀把腹部較軟的殼剪開。再用刀和手指配合,將龍蝦肉剝離,取下,做刺身用。
  • 日料刺身全解析
    油甘魚、目魚等一類質感較腍的魚,必須配合厚切,才可以保持刺身的完整,否則薄薄的一片魚生夾起來容易散。而角造則多用於大型魚類上,例如劍魚、鰹魚及吞拿魚等。角造的過程是,以一釐方(約3mm×3mm)大小為標準,先切成條形,再用「直刀」方法,即刀鋒由上而下一刀切下去。而角切的刀法能更好的體現肉質結實的口惑。
  • 食物志 常見刺身種類
    之前問過日料師傅,據說小肌魚在中國市場上合格的原料較少,所以很少日料店會做這個。而在國內比較常見的三文魚在日本並不是非常流行,究其原因是因為這個不上檔次,我們下面會詳細說,同樣北極貝的情況都是這樣。當然日本還有一些奇葩的刺身,比如我吃過的馬肉刺身和菜單上看到的微烤雞肉刺身。下面看看這些魚的照片。
  • 在嵐山,與每一份刺身的相遇,都值得珍惜
    在日本,被選為製作成刺身的食材,都是最新鮮且品質好。在嵐山,刺身並非只用刀子將生魚肉切片,讓顧客沾上醬汁而已。要做出讓顧客滿意的刺身,更像是師傅們每一天的修行,每一道都源於本心。無論在什麼時代的日本餐桌,刺身永遠是駕馭一切味道的鍊金奇蹟。
  • 日本料理の刺身全解析
    油甘魚、目魚等一類質感較腍的魚,必須配合厚切,才可以保持刺身的完整,否則薄薄的一片魚生夾起來容易散。而角造則多用於大型魚類上,例如劍魚、鰹魚及吞拿魚等。角造的過程是,以一釐方(約3mm×3mm)大小為標準,先切成條形,再用「直刀」方法,即刀鋒由上而下一刀切下去。而角切的刀法能更好的體現肉質結實的口惑。
  • 日料刺身吃法全解析
    油甘魚、目魚等一類質感較腍的魚,必須配合厚切,才可以保持刺身的完整,否則薄薄的一片魚生夾起來容易散。而角造則多用於大型魚類上,例如劍魚、鰹魚及吞拿魚等。角造的過程是,以約3cm×3cm大小為標準,先切成條形,再用「直刀」方法,即刀鋒由上而下一刀切下去。而角切的刀法能更好的體現肉質結實的口惑。
  • 紫荊淺草——刺身美食閱兵!
    鰹魚作為金槍魚的中體型比較小的,鰹魚肉質相對較散,處理起來不太容易,國內較少見的刺身品種。 作為最為常見的刺身,鯛魚也是在日本最受推崇的。鯛魚肉質偏白透明,肉質緊實,常見做法有普通刺身和松皮刺身。松皮刺身是用開水燙過表皮之後,帶皮切成兩片連一起的刺身,相對來說,嚼勁十足。
  • 日本為什麼把生魚片叫做刺身?
    一、刺身名字的由來中國早在周朝就開始吃生魚片了,當時在中國稱為魚膾,最早在中國出現吃魚生的時期,可追溯至周宣王五年的出土青銅器。三國時期的陳登,是曹操滅呂布的大功臣,封了伏波將軍,但卻於三十九歲時英年早逝,野史有聞,陳登超級喜歡吃生魚片,但那時的食品保鮮技術很落後,陳登可能是死於腸胃病。這個說法雖然已不可考,但可以看得出,中國吃生魚片的歷史很悠久。
  • 北寄(極)貝刺身
    北極貝與北寄貝都可以做刺身,北極貝是加工熟了以後做刺身,活北寄貝可以直接做刺身(高檔日料店習慣於用北寄貝做刺身)。北極貝的學名是斯廷普森蛤蜊,主要產自加拿大,美國,北極貝標本外觀,貝足為紫紅色,在北極圈附近捕撈。
  • 日本廚師製作刺身壽司,除了兩把刀外全程用手,顧客都看餓了
    廚師在製作過程中用到的廚具就是兩把刀,然後就是用手了。刺身料理完了以後,廚師就會用手從裝米飯的木桶裡拿出一部分米飯,在手中按壓成形,做出一個比較好的壽司來,然後再用刺身蓋在壽司上面。這樣一道基本的刺身壽司就做好了,如果有必要的話廚師還會給壽司加一些海苔和芥末醬,這些也可以根據顧客口味來挑選。別看日本廚師直接用手捏壽司,但是人家能保證乾淨和衛生,再加上壽司本來就是用手握出來的,這一點上也是尊重了傳統。整個過程顧客都在廚師對面看著他操作,雖然說吃飯不看後廚,但是這樣的料理過程能直接把顧客都給看餓了,吃著能不放心嗎?
  • 日本刺身與中國的淵源探究
    (3)本文從中、日相關文獻記載出發,得出日本刺身與中國頗有淵源的結論,並且嘗試從飲食的角度,為歷史上的中日交流提供一個新的視角,說明中國對日本的影響範圍之大。(一)刺身與膾的淵源說到日本的飲食,刺身是最具特色的美食代表之一。
  • 58蚊象拔蚌刺身買三送一!還有活造黃貝刺身、蒜蒸赤貝,這店又要被擠爆了~
    這裡的象拔蚌都是空運到店,落機馬上到店,即時放回專業的冷水池存養,新鮮到噴水~還有20多年的刺身師傅為你現場製作,100%的將這份鮮味還原到美味你的嘴邊!營養價值超級豐富的象拔蚌,這次又再霸氣回歸,買三送一優惠超長續航,各位蚌精又可以放開肚皮吃一頓了!刺身這樣的做法,能夠最好地品嘗到象拔蚌原有的鮮美!
  • 小林刺身城西又開新店,這一次把大阪炸串搬到杭州
    遍覽杭城日料,小林刺身算得上心頭好之一,原因無他,環境簡單,吃著舒坦,關鍵是性價比極高。前幾天,小林刺身又開新店,就在螞蟻金服對面,我問三哥為什麼要把店開到這麼「偏遠」的地段。三哥說,因為在對面上班的好多是從上學開始就一直光顧小林刺身的死忠粉,小林開在這裡他們就可以省下在路上奔波的時間,畢竟搬磚是很辛苦的。小林刺身每家店都會搞點不一樣的花樣,比如小林刺身中北店主攻鰻魚飯,朝暉店就是主攻烤串。到了這家店,三哥把大阪炸串搬了過來,專門做揚物的日料在杭州實屬罕見。
  • 刺身控的你,敢不敢挑戰馬肉刺身?
    然而,刺身並不只是魚肉貝類那麼普通。有一種刺身,可以說讓人有「嚮往著愛情的芬芳,卻又害怕被愛情所傷」的情感了。那就是京都大名鼎鼎的——「馬肉刺身」不少吃貨去到日本京都,都一定會尋找這款特色美食。倒不是因為這肉有多稀奇,而是對於刺身控來說,單單的海鮮刺身已經無法滿足需求了。一聽說有「馬肉刺身」這種東西的存在,就控制不住分泌的口水了。在日本吃馬肉刺身歷史很悠久,已有400多年的歷史。熊本地區吃馬肉的習俗,源自於早年戰亂,士兵為了果腹只有宰殺戰馬食用,演變至今發展出多種料理馬肉方式。日本人對於料理的匠心,使其傾盡畢生心血,只為完成一道完美的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