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 2020:樹欲靜而風不止-虎嗅網

2020-11-19 虎嗅APP


導語 


在過去的十年裡,Netflix經歷了指數級增長,成為一個在美國乃至全球都具有有影響力的在線流媒體品牌。如今的Netflix已經擁有來自19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1.58億的用戶基礎,使得公司在獲得獨家內容方面,面對影視內容公司有很強的議價能力;與此同時,通過持續對高品質原創內容的投入,《怪奇物語》、《女子監獄》、《王冠》、《心靈獵人》等優質原創作品,還在推動訂閱人數的持續增長。


Netflix帶頭探索的SVOD訂閱模式被市場驗證的近十年來,流媒體領域平臺持續增多,流媒體平臺的發展在接下來的2020年依舊不會停滯,但平臺本身用戶拉新和留存任務相較以往更為艱巨,流媒體市場「一超多強」的格局有望被改寫。內容為王時代,市場對流媒體服務特色、品質、體驗的要求將持續抬高。


儘管Netflix對外表態,這對自己影響不大,但總體來說,Netflix壓力不小。


美國市場研究公司Convergence Research Group預計,在服務商增多的趨勢下,Netflix市場份額將出現下降。Netflix去年在流媒體平臺訂閱收入中份額約佔47%,預計到2022年這一份額將下降到34%;此外,Netflix內容的相對吸引力有所下降,公司自身對其原創作品品質、輸出效率的要求只會水漲船高。


尼爾森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統計數據顯示,成人用戶在Netflix觀看平臺原創作品的時長,只佔他們在該平臺觀看總時長的三成,面對其他平臺版權回收的情況,Netflix失去部分受歡迎的內容,這讓Netflix雖背負沉重債務,卻依舊在內容投入上持續保持進擊姿態。美國研究機構Pivotal Research Group預計,Netflix的內容支出預計將從今年的160億美元增加到2025年的350億美元。


Netflix2019年的策略有哪些可取之處,在2020年如何延續,新的業務如何展開,本文做了一定的梳理,供參考,部分內容取自東西文娛流媒體組此前的分析,相關數據來自公開資料。



回顧2019年 擴展內容的深度和廣度、加速探索海外市場


從整體上看,Netflix過去一年股價未有太大波動,伴隨新興、傳統媒體公司的流媒體服務在市場上佔位上升,Netflix內容、產品、模式的差異性優勢還處在持續被競爭對手消解的狀態。


回顧目前已經公布的2019年前三季度的財報,可見平臺有四個特徵比較突出:


一、美國本土競爭加劇,同類競品持續進場;

二、付費用戶持續增長,海外市場增長強勁,但本土用戶增長減緩;

三、內容投入持續加大,創意人才合作持續增多;

四、現金流吃緊,負債持續擴大。


圖:Netflix 前三個季度


宏觀經濟波動,用戶增長承壓,2019年之初,Netflix就開始在流媒體服務領域率先試水提價策略。過去Netflix的定價策略伴隨利潤率增長得以施行,對於不含廣告模式的Netflix而言,提高定價也被視作必行之舉。


時隔一年多,Netflix在19年1月再次面向美國本土市場提價,將分層定價從7.99、11.99、13.99美元,提高至8.99、13.99、16.99美元。


受到費用上調、原創內容缺乏影響,平臺用戶整體增速減緩,Q2美國會員用戶不增反降,不過同樣因定價上調,Netflix在美國每用戶平均收入同比增長了16.5%。


除了在定價上的嘗試,由於平臺高標準內容體驗、高成本內容投入的舉措在獲取新用戶上依舊奏效,能夠刺激公司收入與淨利潤保持增長,因此在面對本土市場競爭加劇、原創缺乏、外部版權流失增多的2019年,Netflix採取了雖看似沒有太多新意,卻在未來流媒體激戰下頗為務實的舉措。


這些舉措總結起來,就是內容上不怕花錢,自製、合制、多元細分並舉,在產品上強調捆綁、出海、本土化、差異化定價的策略。這些具體的策略,主要是在解決平臺兩大問題——擴展內容深度廣度,以及釋放海外市場增長勢能、回歸渠道之戰。


1. 擴展內容的深度和廣度


一直以來,Netflix都以內容多元為特色,相比亞馬遜Prime、Apple TV+、HBO MAX、Hulu、Disney+等平臺,Netflix的內容屬性似乎更難被定義。Netflix CCO認為,面對市場對於深度垂直、個性化內容的需求加深,平臺不變之處在於「製作最好的內容並無縫地交付內容,規模越大,核心業務面對的幹擾就越多,就越有可能無法像過去一樣迅速行動,新的競爭者實際上就是舊的競爭者。」


相對於不變之處,Netflix的「變」則體現在內容深度和廣度上更為積極的嘗試。


內容廣度主要體現在平臺對電視劇內容以外的探索。


早在2015 年,Netflix已經體現出對劇集內容的不滿足感,並從那時起,Netflix開始加碼電影作品,近四年以來,Netflix已憑藉《無境之獸》、《羅馬》、《泥土之界》、《巴斯特·斯克魯格斯的歌謠》、《婚姻故事》等原創作品,成為奧斯卡、金球獎等榜上常客,並成功躋身美國電影協會,成為六大傳統製片廠外唯一一家新興流媒體公司。



Netflix旗下原創影片《羅馬》、《愛爾蘭人》、動畫電影《克勞斯:聖誕節的秘密》 均已經嘗試院線上映,平臺持續探索與歐美院線談判,並在近期順應《好萊塢1948年反託拉斯法案》的終結,籤署租約並正式接管紐約藝術電影院「巴黎劇院」。


不久前的瑞銀全球TMT大會上,Netflix 首席內容官表示,Netflix理想的電影發行模式是更頻繁、更廣泛的線下發行,但拒絕走向長窗口期,並希望平臺「多地、多時間點、短窗口期」的線下發行需求能與院線獨家發行窗口之間尋找到折中方案。


Netflix 首席內容官對流媒體內容發展現狀總結到:「內容先朝垂直深化發展,又在深化垂直後逐步變得更為聚合」,Netflix在垂直和多元化內容上最突出的策略,就是對動畫領域和互動影視領域的加碼。


動畫方面, 一方面針對本土市場,通過海外優質工作室的經典作品採買、授權,以及與全球動畫公司協作合制,為美國用戶提供風格、流派、年齡層豐富的動畫內容,另一方面,將動畫作為打開新興市場的敲門磚,在國際化過程中,投資製作本地原創動畫,例如平臺於4月在印度啟動的首批原創動畫兒童節目《威武小神童》、印度神話背景的動畫劇《Ghee Happy》,以及與中國動畫工作室東方夢工廠合作的《Over the Moon》等。據稱,平臺還有70 部原創IP動漫作品正在立項或製作中。


就全新的內容形態互動電影而言,公司已在借《黑鏡:潘達斯奈基》掀起互動內容潮流之後,試圖針對作品數量、技術特長、題材探索上佔據互動內容的先機,將互動格式應用到動畫電影、冒險真人秀等內容題材上,以「大電影」或「特別單集」的形式呈現,平臺互動視頻作品數達到12部之多,已經超過了其他主流平臺。


Netflix針對互動視頻已經特別開發「分支管理器」,利用視頻編碼階梯、優化ABR等技術優化互動效果,未來平臺還將圍繞浪漫、喜劇、劇情等新內容儲備資源資金,並持續迭代互動、用戶參與的方式。


從平臺方向「平臺+CP方」的轉型的過程中,Netflix對於形成上遊造血能力是有強烈意識的,也因給予創作者高度創作自由為名,過去一年持續吸引大牌創意人才,與包括《美國恐怖故事》編劇萊恩·墨菲、《實習醫生格雷》編劇珊達·萊梅斯、《權力的遊戲》電視劇的聯合編劇D·B·魏斯、大衛·貝尼奧夫等在內的行業一線從業者籤訂了「極具競爭力」的合作協議,但是不同於傳統合作方式,劇集沒有試播、沒有多季續訂, 也就意味著,傳統影視編劇需要開始直面在新興平臺上被用戶選擇的挑戰。


2. 釋放海外市場增長勢能 回歸渠道之戰


雖然Netflix在美國更多呈現「守」的姿態,面對全球市場卻攻勢明顯,海外市場增長也可謂2019年Netflix最為亮眼的部分。一年之中,Netflix持續在通過購入版權、合資以及自製等方式,擴展海外內容,隨著消費者競爭的加劇,Netflix將尋求在南美、南亞、東亞以及其他國際市場獲得用戶增長。


此前我們已經對Netflix拓展海外市場的策略有過梳理。總的來說,Netflix海外服務策略不外乎三大方面:


1)內容和服務本地化,現有內容庫加上本地配音或加上多語字幕, 另針對本土內容需求,以投資或合制的方式,與當地製片工作室、電視臺、頭部電影公司、創意人才構建本地原創內容庫。


2)捆綁套餐策略,通過與當地通信運營商或硬體廠商等利益相關者達成合作,將產品服務捆綁形式推出。


 3)靈活產品策略、產品定製化,適應當地消費水平和網絡條件,推出低價套餐、移動版特價服務等,實則都是圍繞「渠道多元化」這一核心獲取用戶。


值得一提的是,在Netflix 整體的全球化策略中,南亞的印度市場具備很高的優先級。


Netflix CEO哈斯廷斯「Netflix下一個1億用戶將來自印度」這一表述也已廣為人知,最新更新內容計劃宣布將製作出16部原創電視劇和24部電影,原創作品方面Netflix以摘得眾獎的《神聖遊戲》為印度原創開了個好頭。


雖然由於強勁的本土平臺當道,Netflix自2016開始探索的「印度夢」幾經坎坷,但Netflix也在踩坑、走彎路之後,逐漸學會借鑑當地頭部平臺的做法,降價、尋找電信合作方、穩步專注於製作多語原創內容,找準充分了解印度市場的人才,包括聘請來自維亞康姆印度裔的前創意總監負責內容創意,與寶萊塢演員、導演合作多部電視劇、任命當地知名製片公司高管負責原創電影等等。


Netflix重點投入使業務也獲得改觀,據印度媒體《經濟時報》報導,截至2019年3月的一年裡,Netflix在印度的營收增長了8倍,達到6500萬美元,其利潤從2018財年的2.79萬美元提升至71.17萬美元,提升25倍之多。


與此同時,亞太市場是Netflix過去三年會員數和營收增長最快的市場。據公司2019年12月發布的財報透露,雖然亞太市場是目前平臺國際業務版圖中業務規模最小的,但增長喜人,自2017Q3至2019Q3會員數增長了148%,同期營收增長了153%,這也是首次Netflix透露亞太地區用戶和收入數據;排在亞太市場之後,歐洲、中東、非中地區增長同樣加速,同一時期營收增長了105%,拉丁美地區這一比例則是61%。


Netflix早前曾宣布專為亞洲市場製作17部原創系列節目,目前針對華語、日語、韓語、泰語等製作原創劇集如華語劇《彼岸之嫁》、《極道千金》、《罪夢者》,推出日本人氣組合「嵐」的紀錄片《嵐日誌:徵途》,以及與Line Friends合作打造原創動畫,推出原創韓國綜藝韓國綜藝《Busted!明星來解謎》等,在數據透明化和區域發展細分化驅使下,平臺針對亞洲自製、投資、授權、合制也有望進一步被打開。


圖片來自新聞網站


展望2020——用戶、內容、變現、全球化


就2019年而言,Netflix的用戶增長是不穩定的。今年年初,該公司實現了全球有史以來最強勁的季度增長,本土新增170萬用戶,卻在Q2轉安為危,首次迎來本土用戶逆增長,Q3數據有所反彈,但仍不達市場預期。


2020年對Netflix來說將是充滿決定性意義的一年。Netflix不得不正視迪士尼、蘋果、華納傳媒等強大娛樂集團和科技巨頭帶來的競爭,相對於亞馬遜、迪士尼等擁有眾多其他變現來源的公司,Netflix將進一步驗證自身以訂閱為主的單一商業模式。


從宏觀來看,機會與挑戰並存,傳統媒體的入場無疑進一步助推有線服務退訂的趨勢, 這有望為Netflix帶來提振,使之成為用戶多重訂閱中的必選。不過最讓人擔心的不是用戶會放棄Netflix,而是用戶在一年中暫停訂閱,或為觀看熱門爆款訂閱競品,這可能會影響Netflix在2020年的收入。


就目前而言,市場對於Netflix2020年表現最為關心的主要是以下五大問題:


一、Netflix在美國本土的增長是否見頂

二、平臺在海外原創內容上的投入是否有回報

三、在激烈競爭中Netflix是否能減少現金消耗

四、2020年Netflix在電影上是否會有所突破

五、平臺是否會尋探索訂閱以外的商業模式


總的來說,投資者希望Netflix在2020年能在美國和國際市場進一步站穩腳跟。


具體來看,市場希望Netflix通過利用過往的全球化基礎,把握時間優勢,拉大與華納HBO Max、Disney+的差距。


針對長期的負債問題,公司已經告知投資者將在2020年改善負自由現金流並穩步轉負為正,不過隨著競爭加劇,平臺對動畫、電影等細分類別投入增多,Netflix短期也無法縮減內容支出。


 今年,Netflix原創電影中《愛爾蘭人》、《婚姻故事》、《教宗的承繼》、《鬼影特攻》先後登陸線下院線,2020年平臺全新的電影作品還包括《紅色通緝令》、《神棄之地》、《樂隊男孩》等。如果Netflix能在2020年緊抓電影業務,對電影產業和院線將帶來迄今為止最大的衝擊,Netflix也可能借大電影助長國際業務,觸達更廣泛的用戶。不過比起助推國際業務,Netflix更重要的任務還在於,進一步理清電影相較於電視劇的內容價值、產品價值、業務價值,以平衡不同內容形態的投入。



雖然始終堅持無廣告模式,但在流媒體服務逐步飽和局面下,Netflix的這一決定可能會使其承受失去千萬用戶、拖累營收增長的風險。


可觀的一點是,Netflix正在以更微妙的方式與各大品牌合作,包括植入式內容廣告、整合營銷、衍生品等,這都可能會成為新的收入來源,雖然公司表示並不打算從這些交易中賺錢,但部分分析師認為,這種情況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實質上來說,用嵌入的方式推廣、聯動線上線下,與Netflix「提升用戶使用時長、刺激留存」的意圖也並不衝突。


Netflix CCO 泰德·薩蘭多斯也就公司2020年多元業務擴展,內容庫構建等方面發表了觀點,就市場最為關注的成本高居不下的問題,他認為,有市場的高價作品應該敢於投入,但平臺不在任何項目上孤注一擲,改變整個內容成本平衡,過去4到5個季度,Netflix在有節奏的使觀看數據更透明化,目的就是讓製片團隊更為確切地知道劇集在平臺上長期的表現,並讓消費者知道Netflix能提供他們最喜歡的也最適合的服務,而非依靠「最受市場歡迎」這一個指標,伴隨新的消費範式成形。


NetflixCCO泰德·薩蘭多斯認為,市場還會有更多具有創意的變化,變化之一很可能是平臺間衡量影視內容成功的標準——從過去能否被續訂、系列化,轉為關注其他數據。


雖然在垂直內容、電影內容上投入並不是很久,NetflixCCO泰德·薩蘭多斯強調, Netflix吸引創作者的突出特點在於高度創作者友好的平臺文化,對於構建影視片庫的計劃,他表示,公司相信,雖然電影投資回報不明,但多元內容會呈現與劇集不同的價值主張,轉化成觀眾對於Netflix平臺本身的重視。 


總結


可以看到,2019年Netflix最大的亮點是海外市場的增長。2020年雖然平臺投入、資源打通、技術迭代持續加深,但是高昂成本投入、巨額債務、原創版權有限、宏觀經濟不穩定、多重訂閱需求疲軟、股市波動等一些持續性的風險沒有解決。


另外,根據目前的一些分析的結論顯示,結合過去多個季度情況可見,新一代MVPD服務的用戶增速並不足以抵消傳統有線電視的退訂速度,預計到2024年,美國家庭視頻消費開銷僅增長1%,這也使得流媒體業務或許最終會更接近零合遊戲,即便重複訂閱的趨勢存在,視頻服務性價比也將成為業界必須克服的挑戰。


對於視頻流媒體平臺而言,相較於技術、內容發展等具有不確定性的變量,應當進一步關注分發渠道、變現渠道的打通,才能應對來自內部、外部多維度的挑戰。




相關焦點

  •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
    哈站留影
  •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在啊!想一想,想一想那一天如果到來,該會有多麼可怕呀!!從現在開始,無論你再忙,工作再重要,趁老人還活著,就多回家去看看老人,哪怕打電話嘮嘮家常。為人子女者要切記,看父母就是看自己的未來,孝順要及時,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
  •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除了孝順外,另一含義十分深刻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有兩層含義,第一層含義是萬事萬物存在讓其發展變化的客觀規律,這種規律是人之一己好惡無法改變的,所以,我們很多時候無法改變世界來適應自己,只能調整自己去適應客觀物質世界。第二層含義就比較通俗了,大致意思就是告訴人們要孝順父母,要珍惜身邊人。
  • 懷念父親,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
    我已坐在窗前,吹著涼涼的風,凝視著天空,天空中什麼也沒有,沒有月亮,也沒有星星。我的思緒仿佛被那呼嘯而過的車輛帶去很遠很遠。想著想著。眼角的淚不禁潸然淚下。父親。走了已經十年了。音容笑貌依然如昔,深深根植於我的腦海之中。
  • 合美惠官方發文:樹欲靜而風不止,誰在處心積慮的抹黑合美惠?
    合發全球最近官方微博發布了一篇題為《樹欲靜而風不止,誰在處心積慮的抹黑合發》的長文。文章指出,長期以來,一直有一小撮自媒體人,打著反傳旗號,對合發全球大肆污衊和抹黑。文章措辭激烈,痛批自媒體的不良動機,堪稱難得一見的雄文。
  •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看哭了!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
  • 樹欲靜而風不止,看五代郭威怎樣由不受待見的武將逆襲成為帝王?
    生活中,每天和形形色色的人有所交集,總有人好風評他人。有說好的,也有捕風捉影的、隨意評測他人的。困厄繞身,時運多舛,獨善其身,可是易事?人言可畏,多事之期,謠言四起,何所適存?漢·韓嬰《韓詩外傳》皋魚曰:樹欲靜而風不止......
  • 《東京物語》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是一位眼科醫生給我寫的一句話。那個時期正是個叛逆的少年,對母親的嘮叨,反彈十分強烈,給我看病的醫生不知何時覺察到了,那天把我母親先請了出去,隨手拿起一張紙寫下這句話交給我,什麼都沒說。 我以為我懂了,只是來到大學,離開家鄉,離開母親,才開始真正懂了。
  • 都知道古話:「樹欲靜而風不止」,其實下一句才為經典
    《孔子家語·卷二,致思第八》,《韓詩外傳》卷九有句至今人們都在使用的句子,大家都應該知道後一句是什麼,全句:「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後面一句的更加直接的點明主題,前一句在字面意思上是說樹木想要靜止不擺動,但是自己卻是無法控制的,在風的推動下,外界影響是客觀存在的,表示客觀事物不能以人的主觀意識為轉移
  • 31.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地藏經淺釋】(宣化上人)
    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什麼叫樹欲靜而風不止呢?這樹想要清靜一個時候,它不想搖動,但是風來吹它,吹得它搖來搖去的,這叫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我正想要奉養我的母親,發一種孝順的心,報答父母養育之恩。
  • 樹欲靜而風不止 子欲養而親不待
    春天獨有的暖柔輕風繞滿我周身,而在新出爐麵包薰人慾醉的芳香裡,卻裹著我將一觸即發的火氣。真不知道母親是怎麼想的,周休日不在家休息,還要去春遊,身體吃得消嗎?而且和公司同事出去玩,一群半老太太們在一起,有什麼好玩的?春遊,根本就是小孩子的事嘛!媽都什麼年紀了,還去春踏青?前面的人為了排隊次序爆出了激烈的爭吵,便有人熱心地站出來,統計每個人買的數量和品種,給大家排順序。
  •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每日一詩之專題】增廣賢文
    【新朋友】點標題下藍字免費關注訂閱【老朋友】點手機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本句出自《漢·
  • 「鼠」欲靜而風不止!細數2020年轟動一時的「黑天鵝」事件
    沒想到,2020年瑞幸咖啡「黑天鵝」事件竟然延續到了2021年,實在令人唏噓。自2020年初,年度最大「黑天鵝」新冠疫情寂然拉開新年大幕,此後,便一發不可收拾。各種「爆雷」花樣百出,「黑天鵝」扎堆。不由得感慨一句,2020實「鼠」不易!那麼,2020,有哪些令人印象深刻的「黑天鵝」事件呢?
  •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 如何進入「真靜」
    求靜的法門,雖不可取,也是沒辦法的辦法。因為它在眾多的念頭中又增加一個球的念頭。 一般初學靜功的人,由於心理和生理均趨向於動,故而很難入靜。常有人說:讓我動起來容易,讓我靜下來卻是打死我也靜不下來的。在心理上,意識、思維、知覺、情感等,如「求靜」的法門,雖不可取,也是沒辦法的辦法。因為它在眾多的念頭中又增加一個「求」的念頭。一般初學靜功的人,由於心理和生理均趨向於「動」,故而很難入靜。常有人說:讓我動起來容易,讓我靜下來卻是打死我也靜不下來的。
  • 再見了Netflix,SpringCloud 2020.0.0正式發布
    北京時間2020-12-22深夜,Spring Cloud 2020.0.0版本正式發布。2020.0.0是第一個使用新版本方案的Spring Cloud發行版本。其實,文檔層面不止官網這一處沒有sync最新版本,我就不一一例舉,畢竟不太重要。針對此現象我yy一下,是不是Spring Cloud團隊缺人人手不夠用呢?請問社招嗎?
  • 葉子的離開,是風愛得太深,還是樹學會了放手
    葉子的離開,是風愛得太深,還是樹學會了放手?愛與不愛,皆在一念之間,真正暖心的人,哪怕在天涯海角,想起來依舊很近很近。不管距離多遠,都走不出深深的思念.02葉的離開,是風的追求。「樹欲靜而風不止」,秋天來了,風越來越猛烈,一陣比一陣寒冷。還有秋雨,「沙沙沙」地敲打著樹葉。
  • 南懷瑾老師:用什麼方法去求「靜」呢?這是一個非常可笑的問題
    用什麼方法去求「靜」呢?這是一個非常可笑的問題,而人們都是那樣輕易的問出來。「靜」便是「靜」,用心去求「靜」,求「靜」又加上方法,那豈不是愈來愈多一番動亂嗎?若在禪宗來說,便可直截了當的答:「君心正鬧在,且自休去。」這樣說來,「求靜」根本便錯了,或者說:可以不必求「靜」囉!那也未必盡然。不必陳義太高,但卑之而毋高論的說,一般人的心理和生理狀態,經常習慣於動態;在心理方面,如意識、思想、知覺、情感等,好比多頭的瀑布、澎湃的江河。
  • 葉子的離開,是風的追求還是樹的不挽留
    風在追求葉子,承諾要帶著葉子去看外面的精彩世界。葉子猶豫不決,徵求樹的意見。樹說:你若不離,我便不棄。
  • 《道德經》智慧: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
    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據說,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最喜歡《道德經》中的一句話是: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誰能像渾濁的水流一樣停止流動,安靜下來慢慢變得澄清?誰可以像草木那樣保持長時的靜寂,卻萌動生機而不息?「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