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抑鬱症會感到記憶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等認知障礙呢?

2020-12-21 走出抑鬱的小叮鐺

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

文/老K

《奇葩說》有一期的辯題是:「如果有一瓶可以消除悲傷的水,你會不會喝?」

如果是你,你會喝嗎?

在那期節目中,沒有抑鬱症的人會想當然覺得抑鬱並不是什麼大事,但馬薇薇卻把抑鬱的痛苦完整講述出來,很多人非常吃驚。

紛紛表示「原來抑鬱症並非只有不開心,還有這麼多可怕症狀啊!」

微博上有這麼一篇文章《抑鬱症的第1571天》。

文章中寫道:「今天睡了三個小時,那三個小時睡得很好,什麼都想不了,什麼都看不見,挺想就這麼死去就好了,可惜還是醒了過來」。

他在自己微博中描述的抑鬱症非常形象,除了不開心沒欲望,記憶力減退、認知功能衰退等都讓他無法承受。

那為什麼抑鬱症會出現反應慢、記性差、注意力不集中?

我們所說的抑鬱症患者的反應慢,記性差,注意力不集中,其實都可以歸結為認知功能障礙,大約三分之二的抑鬱症患者可能出現認知功能障礙,尤其在首次發作的病例中,有26%的患者存在嚴重的認知損害[2],可以說患者的社會功能因此遭受了巨大的損害。

關於抑鬱症的認知功能損害理論很多,心理學方面的我已經講了很多,今天給大家講一些關於生理方面的研究結果。

隨著最近 20 年腦成像技術的臨床應用,現在醫生和腦科學家可以用強大的核磁共振機器觀察到一個人即時的內在大腦活動及其大腦結構。而隨著最近 10 年大腦成像數據的積累,精神病學家終於有了更可靠的方式解讀精神病相關的大腦異常活動。

左抑鬱症

這是一個抑鬱症和非抑鬱症大腦的成像對比,明顯我們看到,抑鬱症大腦要比非抑鬱症大腦在思考時暗淡很多。

我們已經知道,抑鬱症的發生機制有著明顯的生物學特徵,大腦內單胺類神經遞質——5-HT(5-羥色胺)、NE(去甲腎上腺素)、DA(多巴胺)等直接關係到抑鬱症患者是否發病,同時也關係到了是否產生認知功能障礙。

5-羥色胺一增強意志力和動機、積極性,改善情緒去甲腎上腺素一促進思考和注意力集中,增強應對壓力的能力。多巴胺一促進樂趣和享受感,是改掉壞習慣所必需的。催產素一一促進信任、愛和聯繫感,減少焦慮伽馬氨基丁酸一增強放鬆感和減輕焦慮。褪黑激素一一改善睡眠質量.內啡肽一一介導疼痛的解除及愉悅感。內源性大麻素一一改善食慾,增強平和感和幸福感。

後來越來越多關於大腦研究的文獻出爐,英國愛丁堡大學掃描了 3000 多人的大腦白質纖維,結果發現抑鬱症患者大腦白質的整合性低於一般人。

大腦白質就是大腦神經元彼此之間相連的神經纖維的集合,是大腦神經細胞之間傳遞信號的「高速公路」,抑鬱症患者的大腦白質整合性降低,意味著他們大腦不同區域之間的信息傳遞效率變低了,速度變慢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研究者發現,即使很多人臨床抑鬱減退,但殘留的認知損害還是不同程度存在。

在治療認知損害方面,除了藥物外,認知行為治療(CBT),與日常的功能鍛鍊也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大家在抑鬱時發現記憶力減退或注意力不集中等,自己要明白這只是抑鬱帶來的症狀而已,不必過度恐懼。#百裡挑一#

相關焦點

  • 記憶力減退的原因,八大因素導致記憶衰退
    3、疾病某些身體疾病如慢性鼻竇炎、動漫硬化、腦供血不足、腦部腫瘤壓迫等都會導致記憶減退,另外一些精神疾病如抑鬱症、老年痴呆、精神分裂等也會造成記憶不同程度的衰退。4、年齡隨著年齡的增長機體的各項指標都在衰退,腦部神經逐漸萎縮,記憶力也會隨之減退。因此要鍛鍊身體,增強身體機能,延緩衰老。
  • 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到底是不是多動症?
    當然,有時不只是孩子那麼問題來了。。今天,來和大家聊聊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怎麼破?10歲的可可上小學四年級,這一學期,老師發現,可可上課的時候,注意力不集中,思想總是開小差,不是左顧右盼、東張西望,就是玩弄自己的小玩具,或者與前後同學說話、作小動作打擾其他同學。在家寫作業的時候,即使媽媽在旁督促,也總是邊寫邊玩,馬馬虎虎。媽媽跟他講道理,他也理解,可上課的時候還是禁不住如此。媽媽懷疑可可得了兒童多動症。
  • 精神渙散、注意力不集中?當心貧血在作祟!
    提起注意力不集中,我們或許會認為這是小孩子才會遇到的問題,中青年人身心狀態良好,應該很少會有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
  • 難治性抑鬱症的真相5:抑鬱症合併進食障礙的難題,根源是什麼?
    嚴重的厭食症會導致內分泌失調,如女性患者閉經、性慾減退、子宮萎縮、甲狀腺功能減退;還易導致貧血、心力衰竭、腎功能損害、骨骼疏鬆等軀體症狀。那為什麼患者會厭食呢?主流精神醫學在單胺神經遞質、腦影像學、遺傳等方面有一些發現和相關的病因假設,但目前都沒有確切答案。
  • 抑鬱症究竟是什麼?我情緒總是很低落,是否也算抑鬱症?
    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CCMD-3,2006年)有關抑鬱障礙的診斷標準主要有以下9條:(1)興趣喪失、無愉快感;(2)精力減退或疲乏感;(3)精神運動性遲滯或激越;(4)自我評價過低、自責,或有內疚感;(5)聯想困難或自覺思考能力下降;(6)反覆出現想死的念頭或有自殺、自傷行為;(7)睡眠障礙,如失眠、早醒,或睡眠過多;(8)食慾降低或體重明顯減輕;(9)性慾減退。
  • 為什麼抑鬱症會選擇自殺?
    相關統計顯示,2005年以來的14年間,韓國藝人中有超過30人自殺而死,其中有40%罹患抑鬱症,30%的人想過自殺,可這僅僅只是暴露在聚光燈下的數字,而那些不被人所知曉的卻是你無法想像的龐大群體。我想這些如此年輕生命的逝去,留給我們的不只是惋惜,更多得是在給我們敲響警鐘,然而他們的自殺並非事出突然,而是有跡可循的。
  • 七大臨床表現預示抑鬱症
    起初可能在短時間內表現為各種情感體驗能力的減退,表現為無精打採,對一切事物都不感興趣。以後可表現為顯著而持久的抑鬱悲觀,與現實環境不相稱。輕者感到悶悶不樂,無愉快感,凡事缺乏興趣,感到「心裡有壓抑感」、「高興不起來」;重者可悲觀絕望,有度日如年、生不如死之感,患者常訴說「活著沒有意思」、「心裡難受」等。
  • 記憶力減退是阿爾茨海默病前兆?真相原來是這樣→
    還有很多人都認為,記憶力減退就是阿爾茨海默病的前兆。這個傳言是真的嗎?北京協和醫院神經科主任醫師 高晶:在我們臨床上最常見的一個記憶分類,分為瞬時記憶、短時記憶與長時記憶。瞬時記憶的減退不算有問題,所有認知功能完整的保持,是在注意力集中的基礎上,然後保持完整的認知功能才是正常的。
  • 經常情緒低落,我是得了抑鬱症嗎?
    本文作者:董介正醫生抑鬱症影響著越來越多的人,抑鬱症患者會感到疲憊
  • 抑鬱症前兆的表現及治療方法
    越是每天不開心的事情多,並且積攢起來時間久了之後,就會得抑鬱症,只有掌握了抑鬱症的前兆表現,我們才能夠尋找更準確的方法去治療它,去克服它。1、抑鬱心境程度不同,可從輕度心境不佳到憂傷、悲觀、絕望。病人感到心情沉重,生活沒意思,高興不起來,鬱鬱寡歡,度日如年,痛苦難熬,不能自撥。有些病人也可出現焦慮、易激動、緊張不安。
  • 我算是抑鬱症嗎?誰偷走了我的快樂?
    其次,體內生化系統(例如激素、神經遞質等)的不平衡——即生化分子的過量或過少分泌也會引發抑鬱症。導致這種不平衡的原因有可能是因為編碼這些分子或者分子受體的基因異常引起的,也可能是外界原因(例如藥物,極度紊亂的作息,強烈長久的壓力反應等)所引發。人體內的化學分子含量變化都有一定的閾值,並且很多相互影響相互制約,構成了一個平衡網絡,叫做內穩態(homeostasis)。
  • 數字時代,青壯年記憶力為啥減退
    研究團隊針對注意力和記憶力展開的分析。圖片來源:《自然》在線版打開柜子就忘了要拿什麼,走進廚房又忘了要找什麼,剛交代的事不設置提醒的話轉身就忘……這不是老年人的「專利」,事實證明,記憶力減退已經逐漸向年輕人侵襲,可原因到底是什麼?
  • 你離抑鬱症還有多遠?這些都是抑鬱症的危險徵兆,趕緊看看吧!
    4.認知障礙 主要表現為記憶力減退,工作學習時注意力不能集中,表達能力差,影響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抑鬱症根據其嚴重程度可分為三級 輕度抑鬱症 說明你不快樂,對很多事情不感興趣,但這種負面情緒不會影響你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也不會持續很久。
  • 網友提問:輕度抑鬱症有什麼症狀?又該如何治療它呢?
    對於抑鬱症,大家其實並不怎麼陌生,特別是近年來,抑鬱症已經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注了。有人說,抑鬱症是一場情緒感冒,需要治療才能好。那麼你知道輕度抑鬱症都有什麼症狀嗎?又該如何治療呢?下面這些內容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輕度抑鬱症有什麼症狀?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用對訓練方法是關鍵!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不僅僅在課堂上會出現,很多孩子在家裡寫作業、玩遊戲的過程不斷上演注意力被分散的過程,所以他們做事的速度慢、學習的速度慢
  • 到底是懶還是得了抑鬱症?如何區分
    普通的懶是儘管有能力去做某一件事,而仍然不進行完成的舉動或不努力去完成這件事。 它是一個可以改變的狀態,你可以感到自己」犯懶「,但仍可以感到快樂、挫折、憤怒、幸福。
  • 為什麼抑鬱症患者總想自殺?
    03、意志活動減退(他們生活開始變得懶散,不修邊幅,疏遠親友,迴避社交,整日臥床,毫無活力,什麼事也不想幹,甚至可能出現不語、不動、不食,更嚴重的伴有自殺觀念或行為,這是抑鬱症最危險的症狀,應提高警惕);04、
  • 中國抑鬱症患病率達2.1% 抑鬱症正成為人類第二大「殺手」
    焦慮障礙患病率較高但易被忽視隨著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生活和工作節奏顯著加快,公眾心理壓力普遍增加,導致患病風險也相應增加。抑鬱症首次發作人群一般集中在30歲左右,經濟水平、文化教育水平相對比較低的人群患抑鬱症的比例和風險更高。值得注意的是,抑鬱症患病人群性別差異明顯。
  • 什麼是抑鬱症?是一種發生在精神上的疾病,患者會對生活失去興趣
    導語:抑鬱症(depression)通常又被稱為抑鬱障礙,患者的臨床的心情會十分地低落,從悶悶不樂的情再到自卑抑鬱,甚至討厭這個世界,出現自殺的情況。嚴重的抑鬱症患者會有幻覺、以及妄想症,他們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不想與其他人交流。
  • 全國抑鬱症患者,已超9500萬,從情緒病到心理病,僅一步之遙
    根據臨床醫學顯示,抑鬱症的核心症狀是心境低落,興趣喪失以及精力缺乏。在這些基礎症狀的同時,會伴有認知和行為上的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及疲乏感等症狀。一位心理學醫生說,許多的抑鬱症患者為了抑制自己的憤怒,會選擇將自己與他人隔離開,試圖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來解決。然而這樣做反而會將自己會讓自己因為過於悲觀而陷入抑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