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有的不安,都是創傷記憶在呼救!

2021-02-28 張德芬空間
身體是有記憶的,特別會記住那些沒有被你察覺的心理創傷。因為小時候被父母忽視過,所以在親密關係中總喜歡過度付出;孩童時期受過創傷,一直沒有走出那個陰影,每次想起還會感到痛苦;只是很多時候我們都沒有察覺,那些看似很久遠,已經過去的事,比如童年被忽視、某次和家人的爭吵、一次工作上受挫,被指責,委屈,哭泣.其實並沒有真正過去,那些受傷的記憶依舊留在身體上,並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一個人的性格、心理乃至人生。

一直處於焦慮和壓力的狀態,身體很少能感受到完全放鬆,總是出現各種莫名其妙的小病小痛。

時常被莫名其妙的情緒牽著走,找不到原因,身心俱疲。

每當遭遇意外事件,或是身體出現不適,大腦總是先被恐懼、擔憂佔領,無法好好照顧自己、解決問題。

當生活需要做出改變,腦海裡總會出現各種限制性信念,牽絆住自己的腳步。

...

通常,我們會把這些困擾歸咎於生活不順,能力不足,但卻不知道,這一切其實都是身體裡留下的創傷在作祟。

它通過這種方式一次次提醒我們要關注並釋放舊有創傷,卻一直被我們視而不見。我們的身體一直都在找尋各種方法,希望能夠恢復到自然健康的狀態,一旦你覺察到這份苦心,給身體這個機會的時候,它就會千方百計的設法自我療愈。

它不必經過你的大腦,不必進入複雜的故事,直接根據身體記憶,對你的神經系統產生作用。即使是早已遺忘,被藏進潛意識的創傷,生物能呼吸仍然可以對其開展工作。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喚醒感受力,增強覺察力。曾經的她,為了更好的照顧家庭,放棄了自己的事業,滿心歡喜地成為了全職太太,全心為家庭付出。她本以為家人會像她一樣愛她,但沒想到,丈夫視她的付出為理所當然,孩子嫌她管東管西,一時之間,她陷入深深的不安中,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終日焦慮不安,面色憔悴.直到接觸了呼吸療愈,在老師的引導下,在一呼一吸間,她才看到了自己全然打開的內心:原來,她的這些痛苦全都來自於兒時的創傷。兒時被父母忽視,無論怎麼努力都得不到認可,造就了她長大後的付出型人格,因為在她的過往的認知裡,只有放低自己,苦苦乞求,才能換回愛。看清這些之後,麗麗在老師的引導下,運用呼吸律動,釋放並清除出過往沉重的傷痛;每一次釋放完,她都能感覺能量在身上的流動,身體的感覺像過電一般麻麻的。再次睜開眼睛時,就像重新活過來一樣,充滿了希望和能量。慢慢的,她的狀態開始好轉,也學會了如何處理和愛人孩子的關係。

在麗麗的故事裡,我們可以清晰看到生物呼吸療愈的脈絡:這幾十年來,現代心理學早已意識到呼吸療愈的神奇,將其萃取、包裝,經歷了大量團體實踐的檢驗。生物動能呼吸的創始人吉騰的聲譽早已享譽全球,他被譽為全球生物能呼吸創始人、國際深度創傷療愈專家,他首創的生物能呼吸能夠深層釋放清理,並加入療愈和靜心的品質。

1、生物能呼吸,是一種溫和、徹底、根本、快速的療愈方法。
呼吸療法有許多法門,都能有效的清理身體累積的毒素與能量堵塞,但某些傳統的呼吸療法會以較激烈的宣洩方式來表達情緒。近年來,發現過於強烈的情緒宣洩有時會過度刺激神經系統,身體進入舊創傷重新被啟動的狀態。當身體再度進入創傷模式的戒備狀態,無法有真正的轉化。區別於一般療法,生物能呼吸律動,以溫和並緩慢的速度進行,採用深且連續的呼吸方式與特別設計的意識身體移動、身體覺知技巧、身體工作與靜心等,讓呼吸工作導入特定的,容易累積壓力或情緒的身體部位,以溫和的方式循序漸進地釋放出來,避免進入過度被淹沒的創傷狀態。在這種保持覺知、臨在的狀態下,創傷才能被徹底釋放,真正的轉化才能發生。2、生物能呼吸,繞過頭腦,直接對神經系統開展工作。我們的無意識佔了頭腦的95%,光靠心智的理解是緩慢且不足的。無意識的阻滯與創傷,多半會呈現在身體的組織與神經系統中。生物能呼吸,能夠繞開潛意識層面,直接觸達和釋放無意識的創傷與制約。頭腦有時甚至不需要知道原因理由,某些轉化與蛻變就能發生。3、生物能呼吸,幫助能量自由流動,讓身心保持健康平衡。我們在生活中,經歷的所有感受、知覺與情緒,其實都是生命能量的流動,在自由流動的狀態下,我們能夠更健康,有活力,更鮮活。然而,隨著成長和壓力的增大,我們很容易與這些感知、感受失聯,能量的流動也受阻。這不僅顯現在心靈層面上的乾枯,也在身體層面上產生不適與病痛。生物能呼吸律動,能夠幫助能量更自由的流動,並且擴展我們的內在空間。它能夠促進身體在細胞層次上重組信息。支持脊椎放鬆,將長期以來儲存在我們神經系統中的壓力釋放出來。釋放在無意識層面的壓力、創傷與堵塞,幫助我們蛻變,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的臨在,有意識與慈悲。透過生物能呼吸,身體能量能夠更自由地流動,也能幫助排出壓力與情緒毒素,提升整體的身心健康平衡。還能改善失眠,自律神經失調,免疫力下降等身體狀況。這一次,張德芬空間邀請到全球生物能呼吸創始人、國際深度創傷療愈——吉騰老師,為大家帶來為期3天的呼吸釋放體驗營:教你運用生物能呼吸這個神奇療法,在一呼一吸中釋放掉沒被看見的創傷,放下一直困擾你的壓力,從而收穫輕鬆、自在的生活。▲吉騰老師親授【生物能呼吸】核心視頻——感受吉騰老師高頻又平衡的能量狀態

開課時間:3月3日-5日

3場全新震撼直播

原價99元

限時拼團僅需9.9元

清理你不需要的負能量

輕鬆擁有「滿能量」狀態

▼掃碼下方二維碼,馬上訂閱

點擊「閱讀原文」,立即搶購~

相關焦點

  • 創傷壓力:災難或令人不安的事件後的恢復提示
    無論您是直接參與創傷事件還是事後暴露於創傷事件,您都可以採取一些步驟來恢復情緒平衡並重新控制生活。創傷性壓力是對自然災害,機動車事故,飛機失事,暴力犯罪或恐怖襲擊等創傷事件的正常反應。這些事件不僅給倖存者帶來巨大壓力,而且不僅使目擊者。實際上,例如,儘管我們每個人極不可能成為恐怖襲擊或大規模槍擊的直接受害者,但我們經常受到世界各地那些曾經無辜者的不安圖像的轟炸。
  • 失憶的約瑟與猶太人的創傷記憶
    那我們中國呢,大家都比較關注環保的話題,這個PM2.5空氣當中細顆粒物的濃度,我們每個人都知道,但不是說美國歐洲以色列老百姓對這個PM2.5都熟悉。PTSD——創傷後遺症之所以在以色列家喻戶曉,跟猶太大屠殺倖存者的創傷經歷給以色列社會留下深遠影響是密不可分的。
  • │你所不知道的創傷記憶
    對於很多具有重大創傷體驗的人來說,壓抑自己的「創傷記憶」成為一種很有效的心理防禦,(回復「防禦機制」閱讀相關文章),壓抑得越深,「創傷記憶」就越容易接近「無意識記憶」的狀態,幫助他們實現暫時性遺忘。這種「遺忘」往往並不能根除創傷事件帶來的消極體驗——人們依然會不自覺地想起曾經發生的事,被迫再度體驗創傷,比如失戀後的「睹物思人」,連著幾個晚上夢到已故的親人等,說的都是這類不自覺「回憶」的場景:思想、感覺、影像和記憶一股腦侵入自覺意識,引發不愉悅的情緒反應,比如恐懼、悲痛、絕望等。
  • 【米閱】84 童書,我們的避難所--辛格的創傷書寫及其他
    對於赫爾曼來說,戰爭就給他的創傷,是身體上的摧殘,他在草棚裡躲了三年,變得食無味寢不安;是精神上的摧殘,他在戰後靠替拉比代筆為生,放棄了自己的追求;是情感上的摧殘,他對死在納粹槍下的妻兒身懷愧疚,因此不肯再生兒育女,「不能保護自己兒女的父親,是不配擁有生育的權利的。」
  • 難道只有恐怖襲擊才會造成心理創傷嗎?No no no....帶你走進治癒心理學,治療你的日常心理創傷
    然而,恐怖襲擊最大的破壞並不在於致死致傷,而是引發人們持久的恐懼、混亂和不安。這種恐懼甚至會傳染和滲透,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PTSD)所診斷的症狀。創傷後應激障礙( PTSD)是指個體經歷、目睹或遭遇到一個或多個涉及自身或他人的實際死亡,或受到死亡的威脅,或嚴重的受傷,或軀體完整性受到威脅後,所導致的個體延遲出現和持續存在的精神障礙。
  • 9個跡象表明你有未癒合的創傷|這可能使壽命縮短20年
    所以,那些總說「時間是最好的良藥、時間能治癒一切」的人往往都是胡扯。如果你忽視創傷,把他埋起來,他不會自己消失,他只會深埋在你的心中,伴隨你一起長大,當突然有一天有某件事刺激到他的時候,他會像打開的潘多拉魔盒,肆意蔓延不受控制。
  • 人所有的器官都是有記憶感知的
    ▲▲點擊聆聽人所有的器官都是有記憶感知的。看著城市裡紛揚的雪花、聞著清冷的味道,會想到初中時一個落雪的夜晚,自己一邊踱步一邊豎起耳朵聽院外吵鬧的動靜,是不是暗戀的那個男生下了晚自習從我家門前路過……院裡有燈,映襯著雪花和自己的眼睛都亮晶晶的。
  • 電影《修女伊達》(Ida)|創傷記憶:附身修女的惡靈
    但需要我們探究的是,為什麼惡靈的傳說會在東歐猶太人那裡流傳甚廣且長盛不衰——要知道,猶太歷史上最受歡迎的戲劇就叫《惡靈》,20世紀初在東歐上映時簡直是萬人空巷,所有人都至少要去劇院看一場這部劇,有的甚至接二連三地去看,簡直是樂此不疲。20世紀30年代,《惡靈》這部劇被改編成電影,在美國拍攝,後成為一代猶太人的經典,直到今天還會被人反覆提及——這部電影以後我也會專門寫文章詳談。
  • PTSD(創傷後應激障礙),如何與世界上另外一個自己相處?
    接下來的每一天,我都在提心弔膽地度過,每天早上十點僅有一次探視的時間,ICU中住滿了病人,刷白的牆面,所有的一切都是白得讓人晃眼,父親躺在病床上,無力地呼吸著。最後一次見到父親是他平靜地躺在病床上,雙眼緊閉,已經再也感受不到他的呼吸,我在醫院的走廊中抱著最愛的親人,悲痛慘哭,沒有人能明白那一刻的我有多絕望,內心依靠的大山突然消失了,我的心理與精神也崩塌了。
  • 被忽略的童年創傷,真的會伴隨一生嗎?
    但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可能遭遇過童年陰影。有可能是父母無意一句傷人的話:「你看看別人,怎麼就你不省心」、「你是姐姐,為什麼不能讓一下弟弟」、「我工作那麼忙,沒時間陪你」也有可能是童年被無視的一個願望:比如即使考了第一名也沒有買的玩具;還有可能是掩蓋在每一句「我是為你好」之下的那些壓力:「我打你是為你了你好」、「我這麼辛苦也是為你了好」。
  • 當我們談論童年創傷,我們在談論什麼?
    並非所有參與這項調查中的人都有這樣的感覺,事實上,一些來訪者對自己有相當積極的觀念;但是,來訪者們所給出的5個主題也是極為普遍的。這就不難想像,一個遭遇了童年創傷的兒童,發展出了讓他脆弱的這些觀念,因而在成人之後很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 《緊急呼救》衍生劇《緊急呼救:孤星》預告首發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娛樂英語>影視英語>影視資訊>正文《緊急呼救》衍生劇《緊急呼救:孤星》預告首發 2019-10-29 10:14 來源:TVLine 作者:
  • 被忽略的童年創傷,真的會伴隨人的一生嗎?
    有人說:幸福的人一生都能被童年治癒,而不幸的人卻要用一生去治癒童年。也有人說,所有對童年創傷的抱怨,都是為自己目前的狀況找藉口。類似的話還有:「童年是家庭給的,成年後的生活都是自己給的」。中國人也很喜歡講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習慣美化創傷,鼓勵堅忍、懂事、甚至流行「挫折教育」。
  • 900萬武漢人的創傷後遺症,請你一定關注!
    這是所有心理專家們當前最關注的問題。 在微博搜索關鍵詞,「武漢 抑鬱」,或「武漢 創傷後遺症」,看到的信息觸目驚心。 但這也足以告訴我們,這就是創傷後應激障礙。 這才是劫後餘生。 我們都以為,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可是真正經歷大難的,等到的,可能是嚴重的心理創傷。 現在疫情即將結束,病患即將歸零,亡者不再增加。
  • 緊急呼救
    緊急呼救已經第三季了,難得的是一季比一季好看。本劇講述警察﹑醫護人員及消防員所面對的高壓、複雜、緊急的情況互相配合,共同攻克難題。 這些應對緊急情況的人得平衡好自己,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得解決自己生活中的問題。幫助別人的救援者,本身也有很多問題需要被幫助。
  • 緊急呼救老虎是哪一集 緊急呼救老虎是哪集
    《緊急呼救》講述的是警察﹑醫護人員及消防員在面對一些緊急情況時的狀態,其中有一場是老虎吃人的故事,可謂是看得人心驚膽戰。那你知道緊急呼救老虎是哪一集嗎?下面就來看看緊急呼救老虎是哪集吧!
  • 《緊急呼救》—衝鋒一線是消防員的常態,內心經歷也是
    美劇《緊急呼救》講述的是911接線員接警、消防員處理警情過程中所經歷的一切,他們在救援中實現自己幫助別人的價值,在救援中克服自己的不足……艾比是一名911接線員,我們知道當警情發生的時候,第一響應的就是接線員他們會面臨各種警情求助電話:疾病突發,人身安全等,有時候也會遇到百無聊賴亂佔用電話線的人有時候也會親歷聽著電話那邊的人消逝的過程
  • Fox續訂《緊急呼救》及其衍生劇
    圖片來源:Fox對於《緊急呼救》(9-1-1)的粉絲們而言,這絕對是一個好消息,而且還是雙份的。本周一,Fox宣布續訂熱門冒險劇《緊急呼救》第四季,及其衍生劇《緊急呼救:孤星》(9-1-1: Lone Star)第二季。
  • 走出心理創傷
    創傷的發生都是突然的、無法抵抗的。提到心理創傷,我們就會想到戰爭,洪水,地震、火災及空難等等,其實心理創傷遠遠不只是這些強大的事件,還有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可能會長期經驗到的忽視、情緒虐待、軀體虐待或者暴力……都會促進心理創傷的形成,尤其是現代人浮躁的心理更容易造成心理創傷的發生。
  • 失敗的創傷修復:歸不來的「歸來」
    首都師範大學文化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首席專家,博士生導師。(《陸犯焉識》,作家出版社,2011年版,第303頁) 讓我們再來看電影中的一個細節:睡夢中醒轉的馮婉喻看到為她蓋被的陸焉識,突然驚慌失措,變得歇斯底裡。她不停地重複著:「方師傅,你不能這樣!」「方師傅,焉識已經由死刑改判死緩了!」並瘋狂地同椅子堵上臥室的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