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人都有著這樣的 " 怪癖 ",每天都欲罷不能的 ...咬手,咬指甲,撕倒刺,咬嘴唇撕嘴皮以及控制不住的去揭剛剛長硬的結痂。這些旁人光看看都覺得疼的行為,他們卻樂此不疲,日復一日。然而,他們可能不知道,這種怪癖還真有可能是病,甚至還有學名,即:強迫性皮膚剝離症,或者也被稱作強迫性皮膚搔抓症(Dermatillomania)。最近,一位來自英國的妹子就講述了自己和這種病屢戰屢敗的痛苦經歷 …
艾瑪自稱小時候即有了這種不穩定的小情緒,而這種小情緒很大程度是蚊子叮咬導致,小艾瑪那時候不斷的抓撓自己被咬過的地方。長大後知道自己罹患了強迫性皮膚剝離症後艾瑪就開始服用抗焦慮藥物,且開始變得不願意出門,不想碰見其他人,每天只有服抗焦慮藥後才能安心上班。
剛開始,妹子也只是咬咬指甲,可由於經常出現用力過猛導致指甲旁的皮膚也被連拽了下來的情況,她的手指頭總是布滿了小傷口 ...同時,她驚訝的發現,不僅咬指甲很爽,撕那些傷口剛剛長出來的結痂也很有感覺誒!就這樣,妹子陷入了死循環 …咬破,等待結痂,繼續咬繼續撕 …" 我也不知道是咋的了,我好像就不想看到我的手痊癒。" Gladwell 說道。
點擊播放 GIF 0.0M
小編身邊就有很多這種朋友,她們喜歡順著斷裂處一點點把指甲咬了下來,雖然有點疼,但會獲得一瞬間的「快感」。最開始只是咬咬指頭指甲,後來蔓延到指甲邊的皮膚。有時候用力過猛,皮膚也會撕扯下來一大塊。據外媒體報導,這種病症可能與各種心理健康上的問題息息相關,包括強迫症、壓力以及焦慮等等。一項最近的研究中,47.5%的受訪患者表示在其10歲前就開始了重複的撕皮行為。
美國的最新研究統計得出,患強迫性皮膚剝離症的影響的人士佔總人口的2%-3%。強迫症是焦慮障礙的一種類型,不是這種不影響正常生活、短暫的正常重複行為。撕皮這種行為相當於自殘,無疑會對肉體造成創傷,但患者無法控制自己撕皮的衝動,將這種愛好演變成一種生活習慣,所以,它是一種衝動控制障礙。它的產生機制並不明確。「強迫性皮膚剝離症」,真的是一種強迫症。
這種病症不單單局限於心理上的創傷,對生理上也有傷害。啃食皮膚,指甲等部位時,他們會因為過多的啃咬造成嚴重的傷口,極易感染,同時細菌也會從手指上傳播到口腔中,讓人感染其它疾病。當這些撕咬行為成強迫症後,會加重患者的焦慮感。
至於治療方法,從傳統的心理角度來診治的話,有一種被稱作「 習慣扭轉療法」。患者可以尋找替代物,轉移注意力,從而漸漸消磨習慣性行為。也可以用負面刺激強制戒除(比如在受到不好的情緒時不要與不良的行為習慣產生聯繫)。至於能有多大的療效,看了這麼多,大家也應該明白這是因人而異了吧。
點擊播放 GIF 0.0M
心理學家認為,愛咬手指等等這些不良嗜好,其實是一些人排解壓力和焦慮感的方式,它往往與情緒緊張、抑鬱、沮喪、自卑感、敵對感等情緒有關。但這也是一種不健康的排壓方式,尤其是一些嚴重到構成強迫症的人,他們會因為過多的啃咬造成嚴重的傷口,極易感染,同時細菌也會從手指上傳播到口腔中,讓人感染其它疾病。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