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歌之死,自私會變成多大的惡?

2021-02-16 三聯生活周刊

當一個人最微小的自私,拓展到一種全民憤怒,這個現象最初的內核,是值得反省的。

美劇《破產姐妹》裡,蘇菲曾對Max說:她和凱若琳這兩個女生,一個是石頭,一個是氣球。她認為Max應該把凱薩琳這個石頭從她的「氣球」上剪下來,這樣Max才能無拘無束、自由飛翔,飛到她想要的任何天空。

如果沒有認識劉鑫,江歌或許會像無數普通的留學生一樣,畢業、努力找工作、投簡歷、面試,然後或許能夠像她所憧憬的,「30歲前賺夠300萬日元然後環遊世界」。如果這個女孩沒有認識劉鑫,她的生活或許可以飛得多麼高、多麼遠,最低限度,也不會在東京中野冷冷的公寓門外,被一件原本就跟自己無關的糾葛,捲入得失去了生命。

江歌案相關人物關係

另一層面,如果沒有陳世鋒,這一對女生的友情,可能就跟我們人生中無數無疾而終的女生友情一樣,在日本中國的兩地分隔中、在日漸稀釋的朋友圈聯繫中,漸漸消散。江歌也許一輩子都不會發現劉鑫真正的「惡」。她只是作為自己平常而又日益生疏的一個閨蜜,漸漸在歲月的抹淡中忘卻了她的樣子。

可是不。命運用一種極端的形式把一個人的人性放在最生死的關頭拷問。江歌在閨蜜的自私下失去了生命。然後,在接下來的三百多天,這種平常交往中意識不到、凸露不明的微小的惡,一次次被考驗、放大,直至最近那25條視頻,所有人看完,幾乎所有人看完,都憤怒了。

完整版視頻▼

自私,是一種體無完膚的情緒,同時它又非常難以避免。如果說在當時謀殺發生的一剎那、她聽著外面殺人的聲音不敢開門,某種程度上、我是說某種程度上,還能讓人理解(但其實個人認為她當時是不是可以推開門拿一把刀反抗呢?陳世峰再兇殘畢竟也是一對二?)。但現在讓全民憤怒或震驚的,更是她在謀殺發生之後的表現;而更讓我覺得駭人的是,局面視頻最後也給了她一個發聲的機會,她委屈地覺得自己的生活受到了幹擾、工作被辭去。她還是不知道這些人為什麼要騷擾她、謾罵她,她認為一切的錯是因為阿姨在網上洩露了她們全家的個人信息……

在整個25段視頻中,我們看見的是一個自私、懦弱、沒有家教、沒有多少思想的一種年輕女子典型。

這種「微小的自私」在我們的生活中並不少見。有些是身邊的朋友,有些是特別親近的人,有些是不太熟的女生。當不經意間目睹到這些的時候,我們是不是大都不會告訴她們(怕無端得罪人)?或者大大咧咧地原諒她們;或為她們找藉口,說從小家裡太寵著了?

目睹到閨蜜的自私,或閨蜜目睹到我們的自私,大都在一種表面和平的煙霧中被淹沒。然後彼此又分享了一個小秘密,瞬間覺得友情又前所未有地堅固了……

可是,在這一次又一次的容忍、不語中,自私的靈魂變得更加自私。我們這一代的自私,是微弱、可鄙、渺小的,但是,如果不到極端情況,你完全意識不到這種自私會迅速衍變成多大的惡。

幸好,如今,我們看到了。

通過視頻我們能感覺到江歌還是一個比較有上進心、對未來也很有計劃的一類靈魂。她十個月就考上了大學院,我問過在日本留學的朋友,確實挺有效率。母親成全了她的心願去日本留學,她儘量節省留學成本,畢業後也決定留在日本工作,職業規劃清晰。

但或許,人在異國,異常需要友情。所以任何在國內也許很普通的關係,留學時都會發酵得濃烈。從目前公布的聊天記錄看,江歌還是挺看重這段友情的,也向劉鑫傾吐了很多內心真正的孤獨、無助、迷茫。是交了心的。

有些女生,你們真的特別優秀。如果暫時沒有找到真摯、可以交心、脾性相投的朋友,不要容忍一個渣的閨蜜。人們總以為女生間的友誼非常容易。女生自己也這樣認為。似乎剛認識的比較談得來的人,都能迅速成為朋友。但透過這一事件卻讓人日益覺得,交閨蜜,也得跟找對象一樣慎重啊!

樸實勤奮的江歌,其實交了一個配不上她的朋友,對對方太好。這麼掏心掏肺、仗義實在的一個女生,死在東京公寓好友懦弱得不敢開門的門前,確實讓人不甘。

江歌遇難的事發現場

我不禁想著江歌在生命的最後一刻,看著那扇緊閉的門,該有多麼絕望。那扇門就是一扇生死門。一門之隔,一個生、一個死。善良的逝去了。倖存下來的,更該活出兩個人生命的重量啊。更該孝順逝去好友的媽媽、替她盡女兒之道啊!

在一個人因你失去生命的情況下,不要去燙頭髮。不要屏蔽為你失去生命的那個人的媽媽。

無論如何,江歌生命中最後的幾分鐘,除了劉鑫,沒有人能真正知道了。無論劉鑫現在跟媒體說的是什麼版本、承認的是什麼版本,最終真相都淹沒在這種懦弱和並不高明的矯飾。當一個人最微小的自私,拓展到某種全民憤怒,這個現象最初的內核,是無比值得反省的。讓我們謹慎交友,讓我們大膽說不,讓我們竭盡全力,變成一個真正善良的人。

整段視頻中一個頗讓我刺眼的小細節是劉鑫自始至終稱江歌為「三叔」。面對自己屏蔽兩百多天的昔日亡友的媽媽,我認為非常不尊重。三叔這個暱稱,或許代表了曾經友情,但更是一種平輩間的稱謂。譬如現實生活中我們在見朋友家長時,也不會開口閉口叫他(她)的外號。這是一種多麼自我的、沒有家教的、任性和不願承認自己錯誤的不成熟的人,才能面對一個失去女兒的悲痛的母親,稱呼其外號。

整個事件梳理下來,大家有沒有發現,劉鑫始終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慮問題?甚至200多天後,和江歌母親約見面,還不停提出自己的條件:不希望去阿姨家;不希望有記者在場;不希望被拍攝……約定時間那天,居然臨時發微信說自己起晚了。事情已經過去200多天,她還是處處站在自己的角度考慮問題。我心疼江歌,她已經付出了生命的代價,還無法讓一個自私的靈魂意識到自私是多麼錯誤。

有言論說,現在似乎所有人、所有媒體都在評論江歌事件,其實根本不了解事情真相;案卷或重要證據等根本沒公開。但是,我們其實不是在評論案件本身,而是在那已經相對中立視角的25段視頻中,一個年輕人的自私力透紙背,並且她甚至沒有意識到這種自私。這是多麼可怕!

唯一的烏雲裡的銀邊,是我們似乎通過這個事件的「惡」,看到了更多的善。儘管也有言論說目前這種全民的譴責劉鑫的情緒,是被煽動的,或網絡暴力,對她不公平。不排除有些謾罵確實是「為謾罵而謾罵」,太過人身攻擊。但是,大多數人在看到這些視頻或得知這一事件後的直覺性反應,是譴責、同情、感同身受、自發幫助江歌媽媽,這是否能認為大多數人仍是善良、有良知的?

劉鑫在局面的視頻中說,她不知道請願書會起這麼大的作用。「不知道」,其實是不夠care。如果真的對江歌的死特別惋惜、內疚,極力想為對方家庭做點什麼,這些法律、政策、先例,她一個有日語基礎的人,是不是可以鑽研出來?悲劇發生後,她仍沒有把江歌放在第一位。當初中野公寓她關上的那扇門,到現在,仍未被打開。

我們的惡,在平常不明顯的情況下,都是小惡、小奸、小壞。而這種平常的惡一旦被放大到一個凸顯的時刻,它可以迅速滋生、膨脹成極大的醜陋。不要忽略你日常生活中的一點點小壞吧,不要寬容自己、縱容自己。從細節反思,防止自己真正變成醜陋的靈魂。

在微涼的風中突然想起江歌媽媽公布的那段江歌用日語介紹自己的視頻。確實悲慟。如此風華正茂、充滿希望、即將踏上實現自己人生理想徵途的一個靈魂,因為一個並不值得交的「閨蜜」,付出了寶貴生命。

(圖片來自網絡)

⊙文章版權歸《三聯生活周刊》所有,歡迎轉發到朋友圈,轉載請聯繫後臺

點擊以下封面圖

一鍵下單新刊「小鎮中國」

 點擊閱讀原文,今日生活市集,發現更多好物。

相關焦點

  • 江歌之死:劉鑫的內褲
    ——懷孕之說,意在指劉鑫撒謊:懷孕了怎會有月經?這話本意也不全在此,陳世峰當然知道既然分道揚鑣,懷孕了也會打掉,與月經和髒內褲沒多少關係。提到這些不過與提到劉鑫的裸體相片、視頻是一個意思:你已和我濁為一體,看誰還會要你?!陳世峰更大的惡意,在於他居然說那把殺人的刀是劉鑫遞出來給江歌的。
  • 被罵「剋死女兒」的江歌媽媽,這次終於贏了!
    也寫過誹謗江歌和江歌母親的文章:《江秋蓮剋死女兒江歌,不能怨任何人》《深度解析江秋蓮的謊言與詭計!正義必然不屬於你》《江秋蓮七百多天了還不安生,想念你家鴿子就去買瓶敵敵畏就ok啦》.還總會在文章的開頭,附上江歌的遺照,在上面添加諸如「*子、醜貨」、「活該死你,江秋蓮作惡剋死你」這種侮辱性的詞語。並且在文章中以「賤婦」、「可憐人有可恨處」等等言語對江歌媽媽進行謾罵。總之你能想所有最下流詞彙,他都拿來形容那個因自己的善良而屈死的江歌。
  • 江歌劉鑫案:用三部電影看穿人性
    就像知乎上,江歌媽媽點讚最高的回答一樣。她表示,在江歌劉鑫事件之後,「很多家長以後會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能做善良的人。」無論對於江歌而言,還是劉鑫而言。但,看清一個人的品質,這太難了。陳世峰的惡,是極端的惡,很好辨認。劉鑫與他相處半個月之後,就發現了此人的消極和偏執,立即逃離。然而幽微的惡,也會間接致人喪命,則很難識別。江歌與劉鑫相識大約一年時間,且是同屋室友,臨死的當晚還在為她帶餛飩。
  • 青島女孩江歌遇害後第294天,室友劉鑫和江歌母親見面……人性比真相還可怕
    2016年11月3日夜裡,江歌在門外,被陳世峰砍了十刀,死了;而劉鑫在門內,始終沒有開門。,或者說,她是不是也會死。在生死的一瞬間,每個人都有權利自私,畢竟,我也沒辦法判斷,如果自己處在她當時那個狀況,能不能勇敢地衝出去和歹徒搏鬥,如果我是她,能不能比她做得更好呢?自私畢竟不是惡,人性有時候真的經不起考驗。在《局面》的採訪出來之前,我對江歌媽媽是有過誤解的。
  • 江歌劉鑫案:人可以膽小,但不能壞
    何況,我都那麼了解我自己的男朋友是怎樣的人,好死不如苟活。 所以,對於劉鑫在江歌門外,有沒有開門這件事,我不多做太多的評價。 膽小,確實是膽小,還自私。 但真正讓大家不齒的並不是這件事,而是這之後接二連三的事情。
  • 江歌去世的第885天後,劉鑫又開始作妖了!
    2016年11月5日,江歌媽媽發了一條微博,描述了女兒慘死的狀態:眼睛半睜著,嘴巴不能閉合,看到這些,痛死我了,痛死我了! 這句「痛死我了」恐怕比錐心還要疼吧。 經過一年的努力,江歌案件終於得到了一些媒體的關注,隨後便是江歌慘死的過程和原因得以揭露。
  • 江歌事件:善良的江歌遭逢惡果,惡人劉鑫怎可好好生活?
    人性可以惡到什麼地步?劉鑫一家是活生生的例子。有人說,劉鑫也是普通人,保護自己是本能,關上門也是可以理解的做法。換成你我,當時也可能那樣做。這種開脫法,也是醉了。對於無辜逝去的江歌,不僅沒有一點道歉,還要在解釋文章裡,暗示江歌性格不好,明指江秋蓮離過多次婚,居住高檔小區,引導部分網民對江秋蓮的人品進行攻擊。那些同情、理解劉鑫的人,可能是真的壞,也可能是把自己代入了被惡男威脅的前女友角色,然而假如還有良知,請摸著良心想一想,劉鑫一家人的做法,難道不是人神共憤?!
  • 江歌劉鑫事件:你的善良,必須有所選擇
    294天後,江歌的室友劉鑫首次面對江歌的媽媽江秋蓮,解釋江歌遇害前後的經過。2016年11月3日凌晨,在日本讀研的24歲青島女孩江歌,在東京租住的公寓門前被殺害。兇手是江歌室友劉鑫的前男友陳世鋒。案發前兩個月,和男友分手後,劉鑫不堪其騷擾又無處可去,被江歌好心收留。案發當天,江歌接到劉鑫的電話,希望她能來車站接自己回家。
  • 陳世峰被判20年,江歌媽媽要被罵多久?
    另一邊殺人犯陳世峰也在想盡辦法脫罪。法庭上,當檢方詳細描述江歌傷口的時候,江歌媽媽控制不住的失聲痛哭。特別是當知道「死刑無望」的時候,更直接在法庭大喊:「我請求法庭對陳世峰當庭無罪釋放。」(陳世峰出庭畫像)簡單來說就是:毫無懺悔之意。反覆修改證詞。一會兒說刀是劉鑫遞的,一會兒說好像是劉鑫包裡掉的。
  • 留學生江歌死後294天,母親當面質問室友劉鑫:帶血的餛飩,好吃嗎?
    昨天雙十一,舉國購物的狂歡節,但對於江歌的媽媽來說,卻又是一個痛苦之日。在引起極大關注的江歌在日被殺案即將一周年之際,江母終於見到了直接導致其女兒死亡的罪魁禍首劉鑫。出於對朋友的保護,江歌讓劉鑫先進房間,並阻擋陳尾隨進房間。最後,江歌在門外活活被捅死,劉鑫在門內安然無恙。案發時,為什麼劉鑫明知其男友會傷害江歌甚至聽見呼救聲,還能閉門不出?案發後,為什麼劉鑫遲遲不站出來指證兇手、為江歌伸冤,還能只想著撇清關係、澄清自己,任江歌遭外界議論指摘?
  • 留日女學生刺死案|劉鑫,江歌沾血的餛飩好吃嗎?
    就是在這樣悲慘的情況下,江歌為之而死的「閨蜜」劉鑫,卻始終表示:江歌之死與她無關。劉鑫完全不在乎江歌為自己擋刀而死她不僅拒絕作證,為撇清關係還拉黑了江歌媽媽,讓後者孤立無援。劉鑫回國之後順利的找到了工作,在社交網絡上放了自己聚會的新自拍,笑容滿面。
  • 一網民在網上辱罵江歌及其母親,終審判決構成侮辱罪、誹謗罪
    江秋蓮上訴認為,譚斌捏造了其借女兒之死斂財、騙取捐款的事實,對其進行誹謗, 一審法院未予認定,應予改判。譚斌上訴認為,其2018年通過微博了解江歌案,後受輿論影響對江秋蓮產生偏見,跟風參與了網絡罵戰。活該死你,江秋蓮作惡剋死你」,並在文中以「X婦」、「可憐人有可恨處」等語言對江秋蓮進行侮辱、謾罵。
  • 剛剛,江歌母親江秋蓮訴譚斌侮辱、誹謗案二審宣判|聚法案例
    江秋蓮上訴認為,譚斌捏造了其借女兒之死斂財、騙取捐款的事實,對其進行誹謗,一審法院未予認定,應予改判。譚斌上訴認為,其2018年通過微博了解江歌案,後受輿論影響對江秋蓮產生偏見,跟風參與了網絡罵戰。活該死你,江秋蓮作惡剋死你」,並在文中以「賤婦」、「可憐人有可恨處」等語言對江秋蓮進行侮辱、謾罵。
  • 伯仁因你而死之後
    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此句摘自《晉書》,語出王導。意指:我沒有要殺伯仁的意思,但伯仁因為我的原因被殺死。也就是說,伯仁的死和王導有間接關係。語罷,王導執表流涕,悲不自勝。同樣地,好心收留閨蜜劉某的江歌被劉某的男友陳某殘忍殺害,年僅24歲。而江歌遇害後,劉某為了撇清自己,沒有第一時間告知警方真實情況,直至今日還謊稱自己當時不知道是陳某。
  • 江歌去世885天後,劉鑫再次挑釁江媽媽:生而為人,勸你善良
    沒有人可以體會到江歌媽媽的這種痛,但是一直以來,網絡上還有另一種聲音:「江歌媽媽,你有完沒完!」「都這麼多年了,怎麼還沒和解?」「我怎麼覺得江歌的媽媽越來越討厭了!」將心比心,如果你的孩子無辜被害死多年之後,還有人在你沒有痊癒的傷口上踐踏,你說能和好嗎?
  • 江歌去世的第885天後,劉鑫又開始作妖了
    2016年11月5日,江歌媽媽發了一條微博,描述了女兒慘死的狀態:眼睛半睜著,嘴巴不能閉合,看到這些,痛死我了,痛死我了! 這句「痛死我了」恐怕比錐心還要疼吧。 經過一年的努力,江歌案件終於得到了一些媒體的關注,隨後便是江歌慘死的過程和原因得以揭露。
  • 江歌為救閨蜜,被擋門外遇害,假如劉鑫開門,江歌還會遇害嗎?
    有情有義的江歌為了幫助自己的閨蜜,讓劉鑫先離開,打算和陳世峰理論理論,但是沒想到陳世峰是有備而來。就這樣,劉鑫因為提前離開,躲過了一劫,而江歌卻被陳世峰殘忍殺害。這一切,都被躲在門後的劉鑫親眼目睹,但是劉鑫卻沒有打算「挺身而出」,而是選擇不開門。
  • 陳世峰被法律判了二十年;江歌逝去了;劉鑫呢?
    包括:陳世峰行為惡劣;殺人動機強烈;行為自私;給社會帶來惡劣影響;有計劃殺人;行為具有報復性,沒有悔恨,道歉只是形式上的。國內有些媒體強調了「陳世峰免死,只判二十年」這類字眼。我覺得,略有誤導之嫌。如果您一路跟下來所有庭審記錄,會發現陳世峰的律師用的各色手段,包括:江歌遞刀論。無意刺中論。激情殺人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