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農村文化感興趣的人,會注意到農村老人喜歡說俗語,那些俗語裡面包含著老人們的智慧,很多俗語,今天看來都很有用處。在農村對小孩的傳統教育,要求是非常嚴格的,為的是小孩長大以後面對社會,不管做什麼都能給人家一個良好的印象。
有一些行為,可能我們平常沒有注意到,但實際上對自己還有對他人都不是太好,農村老人經常說的俗語就包含有這方面,叫做:「手不扶碗窮一世,抖腿聳肩黴三代」這句話包含有什麼道理?現在還有什麼意義?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手不扶碗窮一世」從字面理解來說很簡單,就是吃飯的時候手不扶碗會一輩子都窮。那麼這句話還有其他含義嗎?有,這句話的含義是:吃飯是一件天天要做的事,吃飯的時候應該手扶著碗,這樣不會讓碗容易摔碎,需要夾菜的話拿碗在下面擋著,湯汁也不會撒得到處都是。碗隨菜送到嘴邊,人吃飯的樣子看起來也比較端莊。如果吃飯都不願意端碗,那一個人顯示出的就是懶惰,沒有教養。
你想啊,一個人連吃飯都不積極,連吃飯沒有一個端正的態度,誰還敢把關鍵的事情交給他?吃飯對自己來說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如果連這個都沒有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那麼就會讓人產生一種遠離這種人的想法。一個人連吃飯都不端碗,連基本的行為都沒有規範,那必然在精神上缺少一種氣勢,必然遇到挫折就會容易退卻,人生的事業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一個沒有積極心態的人,一個沒有規矩的人窮是必然的。
「抖腿聳肩黴三代」仔細觀察身邊的人你會發現,有一種人坐下來會經常的抖腿,你可以回憶一下但是你的感覺好嗎?這種人給人的第一感覺就不好,讓人覺得不穩定還煩躁,試想一個人見面時就讓別人煩躁接下來的工作怎麼談?如果有重要的工作更不敢交給這樣的人。
觀察成功的人你會發現,大多數人外表整潔,行為端正,坐下來就能給人一種穩重的感覺,在氣場上因為精神抖擻所以看起來器宇軒昂。人都是喜歡和那些穩重,自信的人交往,這樣的人會帶來安全感。反之,一個總是在不停抖腿的人,肯定不會讓人覺得他老實穩重,對於這樣的人,當然也就不會把重要的事情交給他。
養成這種習慣的人,還會對身邊的家人產生影響,家裡面如果有小孩的話,肯定會影響到小孩,小孩從小到大就是一個模仿的過程,這種壞習慣被小孩模仿了,就會影響他一生,家裡面如果有老人的話,肯定會對這樣的人和事生氣,經常生氣身體就會不好,所以說抖腿黴三代。
農村老人說的這些俗語,可能有些誇張,但是細細讀來是非常有道理的,這句話主要就是提醒大家,人站要有有站相,坐要有有坐相,不要染上一些壞毛病,這樣給人的印象就非常不好,如果自信穩重,外表整潔行為端莊,人就容易走向成功。
大家覺得農村俗語「手不扶碗窮一世,抖腿聳肩黴三代」還有其他道理嗎?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