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不僅會長高,還會下蹲,一場大地震讓它矮了60多釐米

2020-12-23 地理縱橫

珠穆朗瑪峰這麼一座又高又胖的山,竟然有看得見的變化,最近又有了新高度數據,達到了8848.66米(冰雪高度)。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測繪登山隊員分別於1966年到1968年、1975年、2005年對珠峰進行過三次大規模的測繪工作。1975年,中國登山隊第二次攀登珠峰,測得了8848.13米(冰雪高度)的海拔數據,這個數字成為此後30年的珠峰海拔權威數據,與1975年相比,45年間長高了73釐米,平均每年1.62釐米。

大約從3800萬年前開始,由於印度板塊與亞歐板塊的碰撞,喜馬拉雅山從一片汪洋大海中逐漸升起。喜馬拉雅山達到現在的高度,還是最近四百萬年以來快速上升的結果,珠穆朗瑪峰就是在這一上升過程中上升得最快的山峰。由於歐亞板塊與印度洋板塊還在持續擠壓,到現在為止,珠穆朗瑪峰整體趨勢還在上升,從1975年至今45年期間,平均每年升高1.62釐米。

但珠峰也不是每年都在上升,遇到大的地震,有時也會突然下降,例如1934年尼泊爾發生的一次8.0級大地震,讓珠峰高度一下子降低了60多釐米。

這次地震的震中位於尼泊爾東部,珠穆朗瑪峰以南約9.5千米,位置在N 26.86,E 86.59,烈度為XI,震源深度為15公裡,這樣的一個淺源地震對地表造成了嚴重破壞,僅人員傷亡就達到近十萬人。地震波及到印度很多城市,大量的建築物遭受不同程度的損壞。

這次地震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在地震區域的周圍出現了地面塌陷,出現了長達300公裡的土壤液化地帶(稱為坍落帶),其中許多建築物像冰一樣在水上漂浮。

在穆扎夫法爾普爾,土壤流失在城裡的幾個地方爆發。井被沙子堵塞,而池塘的水位由於沙粒沉積在水底而變淺。建築物由於地面下沉和開裂而遭受損失。更為奇怪的是尼泊爾守護神——帕舒帕蒂納特廟,卻逃脫了任何傷害,毫髮未損,讓這裡的人們對神有了更深的崇拜。

什麼是土壤液化?

土壤液化是在外力的作用下,原本是固態的土壤變成液態,或變成黏稠的流質。(上圖)有些類似於洪水過後,河流淤積的淺灘處,顆粒非常細的粉沙粒堆集在一起,並與河水摻和在一起形成流沙,類似建築工地上澆灌的水泥,呈現稠狀流體。

上圖中,左一是正常的土壤,土壤之中存在著孔隙,土壤顆粒吸附水分。左二是地震發生時由於強烈振動,孔隙水壓力增加,水分滲出。右一砂粒下沉,水上浮,瞬間失去支撐力,土壤結構變得鬆散開始垮塌。可以看出,土壤液化是由於地表受到強烈震動,對土壤結構進行重塑的過程。

如果從能量傳遞角度來看, 是地層深處能量釋放,傳遞到地表呈現出來的自然現象。

尼泊爾這場大地震,距離珠峰很近,在地震中我們看到的雖然是地表土壤的液化狀態,但是地層深處卻有與之相對應的(300公裡)斷裂帶,導致珠穆朗瑪峰失去了穩固的地基,也像高樓一樣下沉,最終導致它下降了60多釐米,讓世界第一高峰「矮下了身軀」。

印度板塊向亞歐板塊俯衝,珠峰長高只是地殼運動的一種外在表現形式,是地殼運動的結果,而地震是地殼運動釋放能量的過程,它的表現不只是讓珠峰升高,產生的破碎帶還會讓珠峰下沉。在自然界中很多地貌類型也有諸如此類的表現,如陝西關中盆地,山西太原盆地,就是由地殼斷裂下陷形成的。泰嶺則是由於擠壓隆起形成的山脈,是一個上升過程。

珠峰的升高也不會是持續的,也有下沉、上升這樣一個反覆的過程,但總趨勢以上升為主,讓珠峰長到了8848.86米,45年長高了73釐米。

相關焦點

  • 珠峰為什麼有兩個「身高」?地震會讓珠峰「變矮」嗎?
    地震會讓珠峰「變高」或「變矮」嗎?2015年4月,尼泊爾發生了8.1級強烈地震,當時就有衛星數據顯示珠峰的高度在強震的影響下出現了變化,那麼地震是如何影響珠峰的高程呢?隨著時間的推移,珠峰的高程也正在跟隨地理板塊的變化而不斷地變動。地震,正是由地殼運動而引起的。2020珠峰高程測量技術協調組組長 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黨亞民:比方說有火山的爆發會產生地震,有的時候是地面的沉陷或者板塊碰撞等都會產生地震。只要發生地震,它對周圍的地貌和地形、都會產生影響。
  • 珠峰為何長高?最高能到多少?專家揭秘
    這次公布的珠峰高程數據是包含珠峰峰頂雪面的高度,相比大家熟知的8848.13米高了73cm,珠峰「長高」的背後是何原因?據報導,從2005年-2015年10年間,珠峰地區以每年約3釐米的速度向東北方向移動,以每年約0.4釐米的速度上升。
  • 珠穆朗瑪峰不光在長高,驚奇的發現,它還在「趕路」
    我們都知道地球無時無刻都在自轉與公轉中,隨著它不停的自轉與公轉,內部的地殼也是在運動的,板塊與板塊之間更是會發生相互碰撞和移動,就好像最初的地球並不是現在的這樣的七大洲八大洋,同時地震也是板塊之間活動造成的。而我們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就是因為板塊的擠壓形成的。
  • 經常做下蹲運動能長高嗎
    經常做下蹲運動能長高嗎 隨著現實社會生活水平不斷的提高很多人都為了追求完美的身高而煩惱,很多人開始越來越注重自己的身高問題,由於人體的骨骼結構十分的複雜,不同的體質就會影響到骨骼的生長,如果骨骼生長出現了問題就會導致身體長不高等,不少人聽說可以通過運動的方法來長高
  • 突破遺傳的身高 再高10釐米 個子矮怎麼增高長高方法
    而他的弟弟,年紀不大,個子倒是挺高,本來就已經175+了,到了大學又竄高了幾釐米,長到了180+ 。因為這個身高,總有人把他姐姐當成他的妹妹,人生啊。。。一、你有把握好長高的關鍵時期嗎?長得矮是啥體驗?
  • 長高必須知道的 個子矮怎麼增高長高方法
    孩子到底能長多高?怎麼預測孩子的未來身高呢?✦2015年11月,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了亞洲人最新身高預測公式:男性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3)÷2(釐米)±7.5cm女性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3)÷2(釐米)±7.5cm(註:公式中的「±」號,代表除了遺傳因素以外的部分
  • 如何長高10釐米?協和名醫告訴你幾個長高真相
    我曾經接診過一個14歲的小姑娘:剛上高一,她希望以後報考舞蹈學院,但舞蹈學院對身高的硬性要求是165釐米,而她卻只有152釐米。無奈之下,家長找到了我,希望能讓孩子再長高十幾釐米。 拿下面幾個問題為例:1.幼兒園階段的小朋友,每年應該長高几釐米?2.想讓孩子成年後達到理想的遺傳身高,他現在應該長到多高?3.你知道哪些運動會影響身高,千萬別讓孩子參與嗎?如果你答不上來,就要當心了,你的一點疏忽很可能就是孩子的一輩子了。
  • 你好,珠峰!你好,世界新高度
    「新身高」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曾對珠峰進行過6次測繪和科考為什麼我們在不斷地「測量珠峰」?其實珠峰的高度不是一成不變的人類給珠峰測高就像父母給子女量身高隨著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的運動珠峰的高度會「長高」或「變矮」
  • 孩子腿部有這3個特徵,小時候矮點也不怕,長大多半是「大長腿」
    文丨小哥(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小蓉家的寶貝今年3歲了,在沒入園時,小蓉沒覺得自家孩子的個子矮,可是在入園後有了同伴的對比,小蓉這才發現兒子居然要比同齡的夥伴矮上3釐米,雖然這3釐米差距不大
  • 東亞人真的比西方人矮?我們還能長高嗎?打破中國人身高之謎!
    在傳統觀念裡,黃種人就是要矮於白人和黑人,尤其是東亞人,給人的印象就是身材瘦小,個子不高。而且有意思的是,無論中外東西,大家不約而同都認可「黃種人矮」的觀念。但在我看來,這個觀念的問題在於,簡單地用三大人種來分類,實在是太粗糙了。無論是歐洲還是非洲,都是多種族的地區,內部各種族的身高差異都大的嚇人。
  • 東亞人真的比西方人矮?我們還能長高嗎?打破中國人身高之謎
    所以這期內容我們就來聊聊,中國人是怎麼長高的?01先放結論,在我看來,與其說中國人是長高,不如說是恢復身高。要解釋這個問題,首先要講清楚,中國人過去真的矮嗎?在傳統觀念裡,黃種人就是要矮於白人和黑人,尤其是東亞人,給人的印象就是身材瘦小,個子不高。
  • 男孩花16萬長高7.2釐米,現狀堪憂,這一增高術早被明文禁止
    為了能讓娃變成大高個,家長們真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但有些長高方法真得仔細分辨才行。相信諸多家長看到自家孩子個矮,都如同熱鍋上的螞蟻急的團團轉,尤其是男孩子更為傷腦,為此,有些家長盲目聽信長高謠言,最終卻害了孩子。兩大長高謠言,你信了幾個?
  • 身高多少以下,算「矮」?
    在社會經濟狀況相同的背景下,身高60%-70%取決於遺傳因素,30-40%取決於環境因素。身高有三四成的機會通過飲食、睡眠、運動、心理等方面的後天努力來改善。吃糖過多:吃糖過多會影響體內脂肪的消耗,造成脂肪堆積,還會影響鈣質代謝,妨礙體內的鈣化作用,影響長高。當然,家長們也千萬要留意,別把孩子補成了小胖墩,否則容易引發性早熟,也會影響孩子長高呢!
  • 骨盆前傾顯得個子矮?3個矯正動作,幫你長高3釐米
    這種體態不僅看起來不美觀,視覺上縮短了腿的長度,顯得腿短,個子比較矮。骨盆變形會引起內臟下垂,小腹凸起、臀部橫向發展、下垂等,進而破壞身體曲線。骨盆前傾還會引發便秘、痛經、經期不適、肩頸酸脹、腰背痛等症狀。以及引發慢性疲勞、體寒等症狀。
  • 30歲以下如何長高
    跳躍:向上跳,逐漸增高,或達到一既定高度;從稍高的地方向下跳;下蹲跳起。做30~60個不同姿勢的跳躍,雙腳用力蹬地。可選擇練習,但一開始就要按規定數量做,逐漸加大運動量。  男生睡前長高拉伸運動:目前是最被認可的物理增高方法,在每天晚上睡覺前,做雙腿的拉伸運動,充分放鬆雙腿,在床上做伸懶腰的動作,或者做完懸垂運動後,馬上休息,儘量不要再給雙腿和軀幹有壓迫力量!
  • 恭喜小珠,又長高了!
    珠穆朗瑪峰長高了!今年5月27日上午11時,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攻頂8名隊員,成功登頂珠峰,隨後進行了相關的測量工作。時隔7個月,珠峰的新身高公布於眾,令世人為之一振。珠峰的身高似乎一直在變。所以我們稱珠穆朗瑪峰為「小珠」,正是因為它還很「年輕「。板塊碰撞造就了最高、最年輕的山脈,但同時也帶來了眾多的地質災害隱患。印度洋板塊一直向尼泊爾邊緣及青藏高原的下方施加壓力。數千萬年以來,不斷衝撞的壓力造成了地球表面及地下幾千米範圍內大規模的地質形變。
  • 珠峰「新身高」的由來
    珠峰高程即珠峰海拔高。受地球板塊運動和地震等因素的影響,珠峰地區環境持續發生變化,中國在不同時期對珠峰地區進行科學考察並發布珠峰高程。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研究員、2020珠峰高程測量技術協調組組長黨亞民介紹,由於歐亞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碰撞,到現在為止,珠穆朗瑪峰整體趨勢還是在持續上升。「但遇到大的地震,珠穆朗瑪峰也會突然下降,例如1934年尼泊爾一次大地震,珠峰高度一下子降低了60多釐米。」據黨亞民介紹,一般在三種情況下,就需要對珠峰高程重新測量。
  • 用上5G的珠峰竟然長高了?!
    上一次中國人給珠峰測「身高」,還是2005年:8844.43米。 在地殼運動的作用下,15年的時間,珠峰「長高」了足足4.43米。 一群沒有經過專業登山訓練的工程師要登珠峰? 更重要的是,他們不僅自己要登上去,還要運送8噸物資上去。 經過中國移動和技術夥伴分布在全世界的工程師共同出謀劃策,要在珠峰安5G的最佳方案是:在珠峰大本營5300米、過渡營5800米、前進營6500米分別安上5G基站。
  • 當初那個花16萬鋸斷骨頭,只為長高7釐米的小夥,後來成功了嗎?
    這次我們要說的故事便是當初那個花16萬鋸斷骨頭,只為長高7釐米的小夥子,他後來成功了嗎?李亞諾在26歲的時候,身高只有1米66,作為一個男生,他無疑對自己的身高是很不滿意的。因為從小個子矮經常被人嘲笑和欺負,他希望能夠長高一些,能夠和同齡的男孩們一樣在同一個高度感受空氣是多麼新鮮,天空是多麼蔚藍。
  • 珠峰高程「密碼」解析
    近一個世紀以來,喜馬拉雅地區曾發生過4次8級以上地震,15次6級以上地震,其中兩次8級以上地震發生在珠峰附近(1933年和2015年)。2015年4月25日尼泊爾博卡拉發生的8.1級地震,是半個世紀以來喜馬拉雅地區震級最高的一次災害性地震。儘管極震區位於喜馬拉雅南麓尼泊爾中部,但喜馬拉雅北麓的我國西藏日喀則地區所轄定日、聶拉木、吉隆3個縣也受到強烈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