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抗戰時遭日軍轟炸後的長沙 抱著孩子的母親悲痛欲絕

2021-02-17 愛歷史官網

長沙,作為抗戰時中日雙方進入相持階段的重要戰場,日軍對這裡進行了長期大規模的無差別轟炸。

日軍對長沙的轟炸最早始於1937年11月24日,當天日軍出動4架飛機對長沙火車站及其周邊進行了破壞。

當時正在這附近租房居住的林徽因記錄了當時的場景:「在日機對長沙的第一次空襲中,我們的住房就幾乎被直接擊中。炸彈就落在距我們的臨時住房大門十五碼的地方……聽到地獄般的斷裂聲和頭兩響稍遠一點的爆炸,我們便往樓下奔,我們的房子隨即四分五裂……可還沒來得及下樓,離得最近的炸彈就炸了。它把我拋到空中,手裡還抱著小弟,再把我摔到地上,卻沒有受傷……當我們往聯合大學的防空壕跑的時候,又一架轟炸機開始俯衝。我們停了下來,心想這一回是躲不掉了,我們寧願靠攏一點,省得留下幾個活著去承受那悲劇。這顆炸彈沒有炸,落在我們正在跑去的街道那頭。」

在這次空襲中,日軍共在火車站及小吳門地區投彈7枚,炸死54人,炸傷58人,炸毀房屋54棟,引起了長沙居民的極度恐慌。

1938年2月17日中午,日軍數架飛機又轟炸了長沙新河飛機場,投彈10餘枚,炸死3人,傷3人。

8月17日,日軍通過情報獲知中央軍校長沙分校將要舉行結業典禮,蔣介石、汪精衛、馮玉祥、蔣百裡等軍政要員都要來參加並發表演說。於是派出18架飛機,於當天上午空襲長沙投下炸彈100多枚,對長沙市區東瓜山、大椿橋、太乙寺、同仁街、茶園巷、棗子園、青龍廟、惜陰街、六鋪街、小螞蟻巷、大雨廠坪、糞碼頭、中山路、寶南街、伍家井、望麓園、樂古道巷、局關祠、局后街、經武路等處進行了狂轟濫炸。炸死平民200餘人,傷500餘人,毀壞商店330棟,1000多人無家可歸。這次轟炸也是抗戰期間,日軍針對長沙規模最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最為嚴重的一次。

據不完全統計,抗日戰爭期間,長沙市城區及郊區遭日機轟炸81次,409架次,投彈1455枚,炸死平民509人,炸傷1884人,炸毀店鋪住宅1293棟。

-

請點一下右下角的「在看」,這對我們很重要,文章將被更多朋友看到!

回復關鍵字「春運」  我們一起追逐回家過年的腳步

回復關鍵字「南京大屠殺」了解中國抗戰史上最慘痛的記憶

相關焦點

  • 國軍抗戰恥辱:日軍踏屍輕取長沙的真相
    他面朝霧氣蒼茫的長沙市區方向站立,深深地呼吸幾口山間溼潤清涼的空氣,卻仍然感覺不到一絲輕鬆。戰區指揮部於28日組成,薛嶽帶領第三次長沙會戰時指揮部的大部分參謀人員,又來到那次設置指揮部的地方。但僅過了兩天,人們就都感覺出這一次與上一次大不相同。僅從日軍投入兵力看,仗就不好打。30日,20軍遭日軍圍殲,第一道防線被突破,日軍不慌不忙地一邊前進一邊讓民夫修公路。
  • 首次發現 「支那軍勇士の塚」老照片 背後有鮮為人知抗戰故事
    「支那軍勇士の塚」    這張照片背後有一個鮮為人知的抗戰故事,發生在1933年3月的北京密雲古北口。    1933年1月1日,日本繼發動「九一八」事變侵佔東北三省並扶植成立偽滿洲國後,又以侵吞熱河省並將偽滿「國界」推進至長城沿線為目的,大舉進攻山海關(簡稱榆關),中國守軍何柱國部奮起反擊,長城抗戰爆發。
  • 血戰到底丨五年四戰 「紙糊的長沙」成了抗戰熔爐
    編者按:「若道中華國果亡,除非湖南人盡死」,一百多年前湖南人楊度說這話時,並不知道幾十年後抗日戰爭中湖南、湖南人付出了怎樣的犧牲,做出了怎樣的貢獻。(資料圖)1938年11月13日凌晨,當長沙城燒起來時,日寇的兵鋒離長沙還有120公裡。一份戰報中誤將日軍進犯嶽陽「新牆河」漏一字寫成了長沙城北的「新河」,慌亂中國民政府的軍政要員在長沙舉火焚城,以「避免資敵」。一字焚城的背後,是部分國人對抗戰時局的焦慮甚至絕望。
  • 日軍拍攝的上海老照片首次曝光
    至1938年12月,一年時間內,他隨軍在上海、杭州等地拍攝和收集了300多張照片,真實記錄了上海淞滬會戰後生靈塗炭的情景。記者日前從松江區史志辦獲其照片翻拍件,這些老照片得以首次完整披露。這批照片還原揭露了侵華日軍的暴行。今村守之所在的部隊足跡遍及長三角多個地方,對上海、杭州、南京等沿路中國人進行慘無人道的襲擊和殘殺。從照片中可以看到,運河上漂浮著的中國軍人屍體、日軍揮刀斬殺中國人、砍下的中國老百姓頭顱躺在血泊中; 曾經繁華的上海街市遭日軍轟炸後,滿目瘡痍。另外,還有一些理髮、角鬥等反映日軍軍旅生活的照片,以及朝鮮、日本和中國慰安婦的特寫照片。
  • 真實的二戰日軍特種部隊有多大威脅?看完這張老照片,讓人一身冷汗
    自從史上最牛抗戰劇《亮劍》裡出現的山本一木「大和魂」突擊隊之後,時下抗戰題材的影視劇中,基本上都會模仿搞出一支或者相似的日軍特種部隊來。實際這些人全都是鬼子,而且個個都是鬼子兵裡的頂級精銳,具體對應的是日軍在長沙會戰時,投入的一支特種部隊性質的部隊,代號為「大陸挺進隊」。
  • 抗戰老照片驚現「張國榮」,駕駛坦克將日軍碾成肉醬
    」張國榮「抗日老照片拍攝於1944年2月1日,在這前一天,遠徵軍的新22師所屬戰車營的坦克縱隊,突破了日軍的堅固防線,衝進戰線後方達羅鎮的日軍第18師團司令部,用坦克履帶將該師團的參謀長瀨尾少將以下屬數十名軍官全都碾成了肉醬
  • 老照片直擊侵華日軍暴行:圖6排隊進入慰安所,圖8佔領張作霖金庫
    【日軍逼迫老百姓下跪】這是一組真實反映侵華日軍暴行的老照片,拍攝者為日軍隨軍記者。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這組照片被嚴禁公開,原因如下:一是展現了日軍的殘暴;二是與日軍一直宣揚的「共榮圈」不符。相信大家看完這組照片後,就能再一次感觸一個國家強大是多麼的重要。
  • 抗戰老照片:年輕的蔣介石英氣逼人,圖4的日軍身高是「亮點」
    抗戰老照片:年輕的蔣介石英氣逼人,圖4的日軍身高是「亮點」!圖為年輕的蔣介石,蔣介石本來就英姿勃發,英氣逼人,非常帥氣,只不過被宣傳機器抹黑,醜化,導致國人對他有成見罷了。
  • 歷史上過目難忘照片:強迫百姓跪在鐵路上,圖9在日軍轟炸中倖存的花季女孩
    wx_fmt=png) 0px 2px / 16px no-repeat;">大圖模式圖1:抗戰時期的,照片中一位日軍士兵準備奔赴前線,正在跟過來送他的妻子做最後的告別。以前日寇被稱作為「小日本」、「」倭寇」,這些並不是空穴來風,照片中的這名日寇後面背的行囊都高過他了,估計也就1.5米的樣子吧。「倭」左邊一個單人,右邊一個矮的右邊,簡單來說就是人很矮的意思。
  • 別被雷劇愚弄了,這些老照片帶你還原真實抗戰
    這部被網友瘋狂吐槽的電視劇終於下架了,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製作方罔顧歷史,在服裝和場景與真實的抗戰史實大相庭徑,引起網友的憤怒。在劇中,八路軍護士穿著長裙,妝容精緻,絲毫沒有行軍打仗的模樣,八路軍的指揮部更是豪華別墅,簡直是侮辱觀眾。
  • 抗戰,抗戰,抗戰!烽火連天護古籍
    抗日戰爭爆發後,為避日軍戰火洗劫,國立北平圖書館秘密將部分珍貴館藏古籍輾轉運往上海、南京等地,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全面爆發,上海也被日軍蠶食,藏在這裡的586箱古籍善本被迫再次遷移。1941年,國立北平圖書館被迫精選出100箱古籍運往美國寄存,直到1965年才被運至我國臺灣。
  • 抗日老照片:八路軍佔領娘子關,最後一張抗戰中的女孩最驚豔!
    抗日老照片:八路軍佔領娘子關,最後一張抗戰中的女孩最驚豔! 抗日老照片:八路軍佔領娘子關,最後一張抗戰中的女孩最驚豔! 抗日老照片:八路軍佔領娘子關,最後一張抗戰中的女孩最驚豔!
  • 抗戰時期的湖南大學
    《長沙大轟炸》,使我想起了抗日時期中我經歷的一次最危險的大轟炸。既遭受了史無前例的劫難,五次慘遭日軍炮火轟炸,校區建築僅留下三分之一;又因西遷辰溪,用教育賡續了民族文明命脈,為抗戰救亡培養了人才,樹起一座民族精神的豐碑。
  • 歷史老照片:1937年淞滬會戰時的日軍,圖4為被抓的日本女間諜
    歷史老照片:1937年淞滬會戰時的日軍,圖4為被抓的日本女間諜。1937年8月13日,日軍以「保護帝國臣民」為藉口,發動淞滬戰役,歷時3個月的淞滬抗戰爆發。圖為日軍進入上海的一個村莊。
  • 長沙會戰紀念碑:記述抗戰相持階段的第一次重大勝利
    國民黨第九戰區代司令長官薛嶽為保衛長沙,採取以湘北為防禦重點,「後退決戰」「爭取外翼」的作戰方針,調動30多個師和3個挺進縱隊,共約24萬多人參加此次戰役。憑藉著誘敵深入、伏而擊之的戰術,一支又一支日本軍隊落入其包圍網,南下最遠的僅是一支日軍殘部,止步於長沙以北30多公裡的永安市。兩年後,日軍再次在湘北嶽陽以南地區集結12萬餘人,向中國軍隊展開攻勢。
  • 抗戰時日軍為何用軍旗開路?
    於是日軍規定,由於不可抗力損失的軍旗,會在損失後第二年的1月21日重新發給,陸軍聯隊撤銷編制後,軍旗撤回到陸軍省保管。儘管如此,日軍還是視軍旗被搶為最大的恥辱,在整個抗戰和太平洋作戰期間,日軍軍旗沒有一次被搶。
  • 這組罕見的老照片,揭秘了炸不死的中國人
    在日軍的疲勞轟炸中,近萬重慶市民湧入位於較場口的公共防空隧道中,後因長時間的高溫缺氧窒息傷亡。這是在長達六年零十個月的日軍對渝無差別轟炸中最令人震驚的一次傷亡,6月5日也成為了「重慶大轟炸紀念日」。而從1938年日軍對重慶發動第一次試探性轟炸開始,已經過去了整整80年。 站在這一片廢墟之上、身材微胖的攝影師,名叫哈裡森·福爾曼。
  • 抗戰老照片鬼子在屋頂上舞軍旗,日本兵摟著中國女孩!
    抗戰老照片:鬼子在屋頂上舞軍旗,日本兵摟著中國女孩!圖片上的日軍手拿軍旗在屋頂上面揮舞,每個人手舞足蹈,欣喜若狂,祝賀又一村被他們拿下!
  • 杜立特轟炸:一意孤行的美國,讓華東大地飽受日軍摧殘
    1942年4月18日,美軍杜立特中校率領十六架B-25轟炸機,從航空母艦大黃蜂號上起飛,執行對日本本土的轟炸任務。轟炸後因意外事故,除一架安全降落蘇聯之外,所有的B-25都在中國迫降或墜毀。當美軍飛行員跳傘降落在中國東部時,許多中國平民百姓和遊擊隊員給他們提供食物,幫助他們藏匿。
  • 抗戰特難打的一座城,40萬日軍苦戰3年,只留下11萬白骨
    ,有一座英雄的城市卻面對日軍大舉進攻而頑強地堅持了下來,被稱為抗戰時期,日軍最難打的一座城市。今天的湖南省會長沙山清水秀,嶽麓山上鳥語花香,就是這樣一座城市,1938年到1941年之間,3年時間裡,頑強地擋住了日軍數次瘋狂的進攻,守備長沙的國民黨第九戰區將士在薛嶽將軍的帶領下給予日軍重大殺傷,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勝利。長沙城在抗戰中,無疑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也成為了中國軍民抗擊日寇的一個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