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生代影人集體站臺,都是為了這部第六代導演傑作20周年修復版上映

2021-02-11 映畫臺灣

今天,8月28日,婁燁導演的《蘇州河》20周年數字修復版,正式在臺灣地區公映了。

而此刻,大陸的銀幕上,《八佰》中的蘇州河,一邊是地獄,一邊是天堂。

關於蘇州河的電影,不經意成為一個現象級的話題被展開。

婁燁是上海人,他從北京電影學院畢業後的第一部長片是1993年拍攝的《周末情人》,這部電影獲得了德國曼海姆-海德堡國際電影節「賴納·維爾納·法斯賓德」最佳導演獎。

《周末情人》故事就發生在上海,男女主角王志文和馬曉晴也是上海人。

婁燁老友賈宏聲也是《周末情人》的主演,他在電影中和王志文混跡的金山路,有影迷曾經去「朝拜」過,但早已拆掉變成摩天大樓了。

他的第二部電影,更具實驗性的《危情少女》,雖然模糊了地方,但還是在上海拍攝的。

婁燁的第三部電影,就是這部《蘇州河》,處處都能看到世紀之交上海的城市風貌。有評論說,這才是真正的大陸城市電影。

2000年,對當時26歲的周迅來說,是極不平凡的一年。

那年,她的兩部電視劇《人間四月天》和《大明宮詞》熱播,周公子從一個小演員,一下變成了家喻戶曉的大明星。

而在電影領域,她主演的這部《蘇州河》,成為婁燁真正揚名國際的作品。

《蘇州河》拿到了鹿特丹影展的最佳影片金虎獎.

《蘇州河》還陸續拿到好幾個國際獎,並被《時代》雜誌評為2000年度世界十大電影。

《蘇州河》也是賈宏聲的最後幾部作品之一,他的最後一部電影,是演繹和他自己類似經歷的《昨天》。2010年7月賈宏聲墜樓身亡,得年43歲。

《蘇州河》留下了賈宏聲30歲出頭時的樣子,那張中國銀幕上著名的英俊藝術家臉龐。

為了這部第六代著名作品20周年修復版的臺灣上映,臺灣發行方前景娛樂,特別請來九位中生代電影人,於8月28日到31日連續四天,在光點華山電影館舉行「回首二十年映後座談」,聽他們講述自己的「我去2000年」。

第一天,8月28日,是導演張作驥黃銘正

張作驥早在1999年就憑藉《黑暗之光》入圍金馬並獲得最佳原著劇本獎,他於2000年拍攝,2001年上映的《美麗時光》,一舉拿到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九年後再次憑《當愛來的時候》拿到同一個大獎,成為極少數有兩部電影獲得金馬最高大獎的臺灣導演。

張作驥最新作品是2019年的《那個我最親愛的陌生人》。

黃銘正2000年前後和莫子儀合作了幾部短片,2011年拍出自己的首部長片《第三個願望》,2015年他拍攝的紀錄片《灣生回家》成為當年度話題電影,併入圍金馬獎最佳紀錄片。他比較近的長片是2016年的《傻瓜向錢衝》。

8月29日是導演蕭雅全鄭有傑和攝影師包軒鳴( Jake Pollock)。

蕭雅全是侯孝賢弟子,2000年由侯孝賢監製了他的首部電影《命帶追逐》,這部電影雖然獲得臺北電影節最佳影片、最佳新導演獎以及日本福岡影展首獎,但票房如侯孝賢預料的一樣,慘不忍睹。2018年,蕭雅全的新片《範保德》上映,《命帶追逐》才又修復上映過一次。

蕭雅全在《命帶追逐》後十年才拍出又一部長片《第36個故事》,八年後拍出《範保德》,這部講述父子關係的電影,是很多影評人心目中2018年最佳臺灣電影。

鄭有傑2000年拍出了他的第一部短片《初顏》,次年短片《石碇的夏天》獲得金馬獎最佳創作短片。他在2006年拍出頗受好評的第一部長片《一年之初》,多年來一直活躍在臺灣影視界,最新作品《親愛的房客》將於10月23日在臺灣上映。

來自美國的包軒鳴是臺灣當年的新生代,現在的中生代導演合作緊密的攝影師,作品包括《天黑.夏午.闔家觀賞》《陽陽》《艋舺》《星空》等,他也是婁燁《風中有朵雨做的雲》的攝影師。最新作品是楊荔鈉的《春潮》和陳可辛的《李娜》。

他去年憑藉《春潮》拿到上影節金爵獎最佳攝影獎。

8月30日是鴻鴻沈可尚

原名閻鴻亞的鴻鴻是個雜家,當過娛樂記者、雜誌主編,做過劇場,也是詩人,曾是楊德昌《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的編劇並獲得金馬獎。2000年他的首部導演長片《三橘之戀》上映,第二年實驗性非常強的電影《人間喜劇》上映,2007年的科幻片《穿牆人》是他最近的一部電影長片,不過他從來就沒有離開過臺灣影壇。

2000年沈可尚剛從臺藝大導演系畢業不久,憑藉短片《與山》參加坎城短片單元,並獲得金馬獎最佳創作短片。同一年的《噤聲三角》充滿實驗風格,獲得很多影展和獎項肯定。之後拍攝多部紀錄片與故事長片。最近一部紀錄片《幸福定格》,耗時七年,拍攝了八對夫妻的婚姻進程。

8月31日是導演瞿友寧周美玲

瞿友寧初入電影圈是楊德昌、王童、蔡明亮等的副導演,之後成為著名的偶像劇導演。2012年分別在大陸拍攝電影《為你而來》,在臺灣拍攝電影《親愛的奶奶》。2018年拍攝熱門劇集衍生電影《花甲大人轉男孩》獲得票房成功。近年開始做電影監製,新作《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和《無聲》都將在今年上映。

瞿友寧還是今年金鐘獎的評審主任委員,並在提名記者會講解提名過程和宣布部分獎項提名。

女導演周美玲在2000年時與沈可尚等12位年輕導演合作拍攝了紀錄片《流離島影》,2004年拍出第一部長片《豔光四射歌舞團》獲得關注,從此開始專一人群題材的電影創作,作品包括《刺青》、《漂浪青春》,2012年古裝大片《花漾》是她最近的院線長片,之後轉向電視電影領域,最新作品是《愛情殺人紀事》。

2019年周美玲獲邀成為奧斯卡評委。

本次「回首二十年映後座談」由前景娛樂創立人,著名電影監製黃茂昌主持。

《蘇州河》20周年修復版臺灣預告片。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映畫臺灣】聯絡郵箱:

771539504@qq.com

(END)

我們終將改變潮水的方向  文藝連萌成員

本期編輯:落山風

相關焦點

  • 從「被禁」到「解禁」,中國第六代導演與他們的禁片
    疫情期間,經典電影重映成為臺灣省重要的文化現象,中國導演婁燁2000年的作品《蘇州河》修復版,近日也將在臺灣上映。例如,20年前看《蘇州河》的觀眾,可能先是看了「第五代導演」張藝謀、陳凱歌的作品,再接著看「第六代導演」諸如賈樟柯、王小帥、王全安、張元與婁燁等人的作品。多年之後,中國電影「第〇代」的說法是否繼續?第六代導演們20年來又是什麼樣的景況?
  • 《霸王別姬》25周年數字修復版上映 一票難求
    上周,我們說了一句玩笑話,就說,榮迷們如果想看在臺灣上映的《霸王別姬》25周年數字修復版,包飛機飛臺北啊!啊,很多年之後才發現,為了一部「有生之年」「死都要看」的電影,阻隔你的最大障礙,不是對偶像真不真心,而是有錢又有閒。所以,加油賺更多的錢,也是熱愛偶像的一條捷徑啊親
  • 總是容易被往事打動,《霸王別姬》25周年數字修復版臺灣上映,一票難求!【臺北票房排行】
    ,榮迷們如果想看在臺灣上映的《霸王別姬》25周年數字修復版,包機飛臺北啊!啊,很多年之後才發現,為了一部「有生之年」「死都要看」的電影,阻隔你的最大障礙,不是對偶像真不真心,而是有錢又有閒。所以,加油賺更多的錢,也是熱愛偶像和實現心願的一條捷徑啊親
  • 《霸王別姬》修復版韓國延期上映,臺灣卻放映了五天
    《血衛》的大陸片名叫《喋血戰士》,有大陸資金投資,鐵定在大陸上映,但目前的情形,上映也是遙遙無期了。真正逆市而上的「黑馬」,當屬上映五周的《女鬼橋》,單是臺北地區的票房就已破1200萬。甚至有超級粉絲,已經早早買好了去韓國的機票,但沒想到韓國的疫情猛升,導致《霸王別姬》修復版4月1日上映延期。
  • 賈樟柯:我希望沒有「第七代」電影導演
    歷史地看,繼張藝謀、陳凱歌、田壯壯等北京電影學院77級、78級創作集體爆發十年之後,按照中國文化「江山代有才人出」的傳統,隨著北京電影學院85級、87級作品的集束出現,迅速形成了「第六代」電影導演代際圈,包括路學長、王小帥、胡雪楊、劉冰鑑、唐大年、婁燁、張元,以及後來的管虎、李欣、王全安等人。弔詭的是,歷史的變化從來都不以時間的線性邏輯為準則,更何況對於「第六代」這個「逆推式的斷代與命名法」。
  • 《霸王別姬》修復版在臺灣上映,刷新票房記錄,大陸什麼時候上映
    像陳凱歌導演的電影《霸王別姬》,這部電影在當時真的是非常的火爆,隨後又在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公映,都獲得了極大的反響。之後更是拿到了坎城電影節的最高獎項金棕櫚獎,以及眾多獎項。我們都知道觀看過這部電影的人,無一不稱讚這部電影,確實是看過最好的一部電影,每一場戲都是不可或缺完美至極的,電影當中的細節部分也是非常的完美的,可以說,這是一部從導演到演員再到編劇都無可挑剔的電影。
  • 賈樟柯王小帥婁燁寧浩:第六代導演的二十年
    正式上映前,所有人都為《風雨雲》捏了把汗。電影只要掛上「婁燁」的名字,過審的「跨欄動作」就從田徑變成了極限運動,不到最後一刻,沒人能確定電影的安全。過去20年的時間裡,賈樟柯用一個相同的主題,一個相同的演員,一種相同的語言,拍了許多部不同的電影,都達到了幾乎相同的高度。一部商業化題材的《在清朝》在手中握了許多年,終究捨不得走出鄉土敘事。20年前,賈樟柯自編自導的《小武》意外拿下多個國際大獎,驚喜又迷茫的走上了導演之路。很多人說,賈樟柯是最典型的第六代導演,國內被禁,國外拿獎,牆裡開花牆外香。
  • 《末代皇帝》數位修復版5.25臺灣上映
    《末代皇帝》數位修復版5.25臺灣上映 時間:2020.04.23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Esther 分享到:
  • 高人碟報:採昌臺灣正版BD《霸王別姬》(25周年數位修復版)
    因本片導演「陳凱歌」在《霸王別姬》之後再沒能導出與之媲美的作品,故有段時間坊間就傳聞《霸王別姬》並不是陳導自己拍的,而是他的父親、著名導演「陳懷皚」導的,只是為了提攜兒子才掛的他的名字。我本人並不相信這個說法,因為它完全不合邏輯,若真有此事,怎麼可能全劇組幾百號人都找不出一個當事人來證明哩?至於無法再拍出這樣的作品,我認為主要還是因為大環境所致。就如同張藝謀也無法再拍一部《活著》一樣。
  • 《花樣年華》發布20周年紀念版預告 4K修復版全球展映啟動
    《花樣年華》上映二十周年, 電影公司今日(9月16日)特別發布紀念版國際海報及預告片。同時,包括《花樣年華》在內的五部王家衛導演經典電影作品,也將以4K修復版本,於近期正式開啟全球展映。影片2000年在坎城國際電影節首次亮相,梁朝偉摘得當屆「最佳男主角」,藝術指導張叔平、攝影師杜可風與李屏賓被授予「技術大獎」;張曼玉也因該片成為獲得第37屆臺灣電影金馬獎和第2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雙金」影后。
  • 編導藝考常識:第六代導演簡介
    第六代導演一般是指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進入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90年代後開始執導電影的一批年輕的導演在第六代導演中,張元是最早的幾個探索者之一。他1991的作品《媽媽》展現了非同於主旋律電影、"新民俗"電影與"新體驗"電影的風貌,早期作品《北京雜種》《東宮西宮》都體現出創作上的邊緣性和先鋒性;搖滾和同性等題材都是在中國電影中的最早嘗試,都具備一種粗糙的、迷離的、破碎的藝術風格代表作:《媽媽》《綠茶》《看上去很美》《過年回家》王小帥最早的作品《冬春的日子
  • 「第六代」導演作品的新現實主義論
    中國真正意義上的新現實主義電影則是第六代導演的作品。本文從現實主義的相關理論、義大利與中國當時的歷史背景、出現此電影流派的歷史環境以及「第六代」作品的本體角度,對整個「第六代」作品從新現實主義角度進行分析討論。
  • 香港國際電影節設懷舊單元 上映修復版經典影片
    《香港仔》是一部充滿港人情懷的電影,也是導演彭浩翔醞釀多年的一部言志之作。這部影片講述家庭溫情故事,吳孟達、吳家麗、曾志偉、楊千嬅、古天樂、梁詠琪等將聯手奉獻精彩群戲。本片將於5月8日在內地、香港同步上映。  另一部開幕電影《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改編自人氣網絡小說。
  • 《花樣年華》4K修復版再現坎城電影節,紀念影片上映二十周年
    據外媒最新消息報導,由王家衛導演執導、張曼玉、梁朝偉主演的電影《花樣年華》將推出4K修復版,並在第73屆坎城國際電影節"坎城經典"單元進行全球首映。《花樣年華》是2000年上映的一部愛情片,講述的是蘇麗珍(張曼玉飾演)和周慕雲(梁朝偉飾演)在發現各自的配偶有婚外情後,兩人開始互相接觸並隨之產生感情的故事。
  • 劉若英出道名作《少女小漁》修復版,即將在臺灣上映【臺片一周】
    我們有時候也簡稱臺北電影節叫「北影節」,這個北影節,規模不算大,卻以臺灣電影為基本特色,已經走過了20個年頭,今年第21屆的主視覺很酷,是浮水印交疊的蝴蝶意向連奕琦導演在片中暗藏多顆彩蛋,追趕林依晨的活屍,都是相當經典的臺灣電影角色,包括《總鋪師》、《海角七號》、《紅衣小女孩》、《天邊一朵雲》、《戀戀風塵》、《臺北物語》等經典電影角色來數數看你能認出幾個角色?
  • 臺灣電影院靠這些電影活到了現在
    從誠品電影院本周的新片可以看出,全部都是經典名片的修復版。另外還將放映2016年韓國大熱驚悚片《屍速列車》(《釜山行》)的特別版,7月15日,將上映《屍速列車》的續集《感染半島》,這部特別版將搶險揭曉續集中的段落。
  • 第六代導演:獵奇中國,迎合西方?
    中國有太多的電影導演與電影編劇受到了《黃土地》的影響,且表現在他們的作品之中,但85級地這篇文章則唱出了反調——正如,過去第五代導演把批判地鋒芒對準第四代導演一樣,第五代導演也成為了第六代導演們集體批判地對象。
  • 《末代皇帝》數位修復版臺灣將映
    《末代皇帝》數位修復版臺灣將映 時間:2020.05.11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Esther 分享到:
  • 向經典致敬:《尼羅河女兒》修復版亮相中國電影資料館
    4月23日,中國電影資料館特別放映臺灣電影大師侯孝賢導演影片《尼羅河女兒》修復版。臺灣電影中心執行長林文淇先生亦受邀請出席放映活動現場,與中國電影資料館(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左衡老師展開對談,並與觀眾作交流。
  • 這位長期被忽視的第六代導演,奉獻了最佳的處女作
    我想,這也是我為什麼喜歡第六代導演早期作品的原因。雖然,第六代導演大多數早期的作品,很難得到上映的機會,但這並不妨礙他們對於中國電影作出的突出貢獻。這種貢獻,更多的是來自對個體精神領域的辯證性思考。,所以,這部電影整體上給人的感覺是壓抑的,也是朦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