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香港功夫電影的神採!《鐵拳飛腳真功夫》改變世界的中國功夫

2020-11-19 晨光私廚

很多人都喜歡觀看動作電影,其中也不乏箇中翹楚的資深影迷,不過大多數人在聽到動作電影這個類型的電影時,腦海中出現的第一影響都會是香港的功夫電影吧。像李小龍、成龍、李連杰、甄子丹等等這些功夫明星想必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雖然大家都喜歡看功夫電影,但要詳細說說你所鍾愛的功夫電影的魅力所在,相必就不是大多人能夠說清楚的了。2019年夏天一部由澳大利亞拍攝的功夫紀錄片《鐵拳飛腳真功夫》,試圖從一個外國人的視角來解讀這個席捲全球的香港功夫電影現象。

在2019的金球獎上有一部入圍了最佳音樂喜劇類電影的傳記類作品《我叫多麥特》,在這部喜劇電影中有這樣一幕:在70年代的某個夜晚,一位名叫魯迪·雷·摩爾的黑人喜劇演員與幾個朋友在餐廳用餐,席間他們聊到了最近都有哪些熱門的喜劇電影上映,聊到開心之處就想要在用餐結束後一起去影院看看電影,放鬆下一整天工作後疲憊的心情。在電影院裡他們觀看了一部1974年上映的喜劇電影《滿城風雨》。就在整個放映廳裡的觀眾都在開懷大笑的同時,魯迪與他的朋友們卻關點也知不出來,他們無法GET到電影中的笑點在那裡,對於他們來講這真的是一部喜劇電影嗎?

觀映結束後,魯迪與朋友們一臉茫然地走出電影院,在電影院門口他與朋友做出了這樣一個決定。他們要拍一部屬於自己的喜劇電影,一部屬於黑人的喜劇電影,在這部喜劇電影中要有屬於他們自己的文化內涵,要摒棄掉那些無用且不搞笑的情節,不論是笑話、還是動作戲都要即輕鬆又好笑,而且最重要的是要有他們最喜歡的李小龍那樣的中國功夫橋段才行。他們為什麼一定在自己的電影中加入中國功夫的橋段呢?這還要從70年代那個時代背景說起。

《我叫多麥特》這部電影的時代背景設定是70年代,那是一個李小龍的中國功夫風靡好萊塢的時代,當男主角魯迪在電影裡誇張的比劃著中國功夫和空手道,神採飛揚地談論著李小龍和他電影的中國功夫時,這反映出了李小龍和他的中國功夫在那個時代對於美國電影和美國文化的影響力,一個對於美國白人主流文化無感的黑人喜劇演員,卻對那個神秘而遙遠的東方武術如此的著迷。講到這裡也呼應了《鐵拳飛腳真功夫》這部紀錄片想要講述的:好萊塢70年的代功夫浪潮,如何影響了整個西方世界。

《大醉俠》

總體來說《鐵拳飛腳真功夫》是一部沒有太多深底的紀錄片,整個敘述過程甚至有點像在記流水帳。不過即便是如此,如果你是一位香港功夫電影的鐵桿粉絲,那麼《鐵拳飛腳真功夫》這部紀錄片還是會讓你感覺到熱血澎湃的。他記錄了香港武打電影從70、80年代以來的起起伏伏,以及之後在香港本土電影市場萎縮時,香港的電影人們如何進軍好萊塢,將中國功夫這個香港功夫電影中最重要元素推向全世界的香港武打電影簡史。

《鐵拳飛腳真功夫》中引用了大量香港和其它地區的電影專業人士、功夫電影從業人員以及那些拍攝最前線,揮灑汗水的武打明星們的訪談內容。從70年代香港功夫電影的風雲人物王羽、李小龍和劉家良。到80年代以成龍與洪金寶為首的「七小福」開創功夫喜劇時代。再到之後的90年代,香港電影產業逐漸萎縮,香港電影人被迫進軍好萊塢,他們將香港功夫電影中的拍攝特技、玩命實拍與一鏡到底的動作場景拍攝手法帶進好萊塢的商業電影之中。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黑客帝國》和《臥虎藏龍》了,這兩部電影讓全球觀眾看到了香港功夫電影的迷人之處和電影中所蘊含的中國文化。

《黑客帝國》

之後的香港功夫電影理念,不僅在好萊塢繼續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它還影響到了東南亞各國許多的電影人,甚至還影響到了歐洲和非洲的許多電影從業人員。其中就包括了武打巨星斯科特·阿金斯,斯科特·阿金斯在《鐵拳飛腳真功夫》中談到了他的偶像袁和平是如何影響到他的少年時期的,袁和平的電影《皇家師姐4:直擊證人》給了他非常多的創作靈感,在他主演的《終極鬥士》系列中展現了他就有很多的動作靈感來源於此,袁和平也間接成就了這部電影史上裡程碑式武打電影作品。

《終極鬥士》

將視線轉回亞洲,我們看到了以泰拳為標誌的武打明星託尼·賈,他在電影《拳霸2》中使用了香港功夫電影中一鏡到底的拍攝手法,用手持式攝像機跟著託尼·賈從一樓一路打到了樓頂,這一段三分鐘長的武打動作表演完全沒有視覺操作的空間,給人一種酣暢淋漓的感覺。來自印尼的武打明星伊科·烏艾斯在電影《突襲2:暴徒》中,嘗試了香港功夫電影中真刀真槍、拳拳到肉的拍攝手法,這樣的嘗試,打出了印尼動作電影的硬派風格,同時也打紅了一大批的武打明星。

《突襲2:暴徒》

在介紹香港功夫電影是如影響著全球動作電影的同時,《鐵拳飛腳真功夫》也試圖從一些小枝節上去尋找香港功夫電影的內涵與本質。影片中講述了70年的李小龍混跡於好萊塢影壇時,大多數的電影公司更習慣於使用一些西方面孔的武打明星,而於瘦小的東方面孔李小龍並不太感冒。所以當李小龍無奈回到香港尋求發展時,他以《精武門》中一腳踢碎東亞病夫這塊招牌的經典形象,成功能打響了他這個中華民族主義代表的形像,這一幕同時也在激勵著西方那些尋求平等話語權的少數族裔。

《死亡遊戲》

有趣的是,2019年由香港導演葉偉信指導,甄子丹主演的《葉問4》在北美電影市場獲得了不錯的評價,《葉問4》在試圖重塑李小龍這個經典形象時,就將黑人與華人放在了同一陣線上,他們在以白人為主導的社會中同樣都難以發出自己的聲音,雖然《葉問4》中的很多設定一直都是飽受爭議的。但不可否認的是,回到《鐵拳飛腳真功夫》所講述的那個時代背景之下,這或許能讓觀眾有更多的素材來更了解那個時代,幫助我們了解李小龍在那個時代所具有的時代象徵意義。

李小龍

香港功夫電影中最流行的一種形象描述就是看似弱小和貧窮的普通人,也可以通過學習功夫來抵抗強權、保護自我。透過《鐵拳飛腳真功夫》中的訪談,我們看見到了香港功夫電影之所以流行一種內存因素。一些黑人明星在訪談中說到香港功夫電影中的那些源自京劇的武打動作,是如何啟發他們去創作屬於自己的電影人物的,他們將武打動作融入黑人特有的霹靂舞文化,這些屬於黑人所特有的影視作品,無疑體展現了香港功夫電影強大的包容性。

《少林三十六房》

《鐵拳飛腳真功夫》這部流水帳式的功夫電影紀錄片,對於那些資深的功夫電影影迷來說,或許並不是乾貨滿滿,甚至會有點讓人提不起興致來觀看。比如當它在稱讚劉家良在《少林三十六房》、《爛頭何》、《武館》中的表現,對於香港功夫電影做出了傑出的貢獻。當它肯定洪金寶與成龍在80年代對於喜劇動作電影中那些特技動作所做出的突破性嘗試。或者使用大量的的篇幅去講述李小龍在西方世界的影響力是。這些內容對於一位資深的動作片影迷來說其實已引不起他們的興趣。

《葉問4》

不過,對於大多數喜歡香港功夫電影的普通觀眾來說,我們還是能通過這些有名的或不知名的訪談,來回顧那個曾經輝煌的香港功夫電影時代,你真的能從這些受訪者的眼神中看到那個時代的神採。我們可以看到到鄭佩佩、斯科特·阿金斯、麥可·加·懷特、錢小豪講述說自己身為演員或身為影迷的精彩經歷。也能聽到辛西亞·羅斯洛克在1985年拍攝《皇家師姐》時,在香港拍電影的一些趣聞。無論如何一部僅僅110份種的紀錄片,無法展現給你香港功夫電影的全貌,但這仍不失為一部有趣的香港功夫電影紀錄片。

辛西亞·羅斯洛克

也許在你觀看完《鐵拳飛腳真功夫》後,會想要更多地去了解影片關於香港功夫電影的講述,那麼或許在陽光滿滿的午後,坐在鬆軟的沙發上去欣賞一部李小龍的經典功夫電影,或者抱著爆米花看一部糾集一部批武打明星的無聊動作大片,都會是一個不錯的結束,或者是開始……

《龍虎鬥》

相關焦點

  • 《功夫全明星》攜手飛智 「手遊+手柄'打造中國真功夫
    繼聯手百度、知名連鎖餐飲品牌麥當勞,共同推出跨界活動後 ;今日,英雄互娛宣布旗下3D擬真武學功夫手遊《功夫全明星》正式攜手飛智手柄,展開新一輪的戰略合作。以滿足玩家追求個性化、多樣化、全方位的手遊娛樂方式。
  • 龍旭《功夫傳情》傳承真功夫
    電影《功夫傳情》概念海報曝光。它以由小人物電影中的電影的視角,觸動了更宏大的情感,也激發出了功夫傳情在本體之外的傳承中國功夫,體育足球的意味。  編劇龍旭,魯國志,各有所長,《功夫傳情》裡,龍子劍,是小料替身功夫演員成為導演的一代宗師形象與的方類武術高手切磋,逐步升級的大料。
  • 龍旭電影《功夫傳情》將開拍真功夫
    影片總投資3000萬,以現代博擊結合傳統武學在電影中的電影為主題,勵志時尚動作替身演員傳承中華電影藝術武魂為精神,都市生活的特色愛情熱點內核,為祖國母親慶生校園女足2019的現實題材創作大潮,受到國家體育總局,四川省委宣傳部的支持。堅守初心、另闢蹊徑,為觀眾講述真正的中國功夫。影片調性初揭秘概念海報風格質感來襲「充斥著國學元素。
  • 中國影壇十大功夫巨星
    1、功夫片的開創者和截拳道創始人、華人武打電影演員,中國功夫首位全球推廣者、好萊塢首位華人演員。,是中國在世界影壇最有影響力的演員之一,也是唯一在好萊塢留下鼻印、腳印、手印的中國藝人。獨門絕技:佛山無影腳 善用武器:腳 戰鬥力指數:★★★★4、洪金寶「七小福」之一,與成龍、元彪是師兄弟,香港武打電影的「大阿哥」,還在李小龍階段就已經受器重。
  • 李小龍的功夫是真功夫嗎?三個方面說明一切
    李小龍,在國外有著」功夫之王「的美譽,雖然不是公認最能打的,但卻是公認中國功夫最強的,無論是李連杰還是成龍之類的功夫巨星,跟他都無法相提並論。可就是這麼厲害的宗師,在國內卻褒貶參半,許多年輕人認為,他的功夫都是表演而已,不是真功夫。那李小龍的功夫,到底是真功夫還是表演式的雜把式呢?我們從下面三個方面分析一下。
  • 功夫武俠電影90年:邵氏武俠,李小龍真功夫,徐克翻拍均成經典
    作為中國電影的代名詞,功夫武俠電影經歷了漫長的發展,從1928年風靡一時的《火燒紅蓮寺》到2001年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臥虎藏龍》,再到近些年的《葉問》系列,功夫武俠電影走過了近百年曆程,更是華語電影走向世界的見證。
  • 功夫武俠電影90年:邵氏武俠,李小龍真功夫,徐克翻拍均成經典
    作為中國電影的代名詞,功夫武俠電影經歷了漫長的發展,從1928年風靡一時的《火燒紅蓮寺》到2001年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臥虎藏龍》,再到近些年的《葉問》系列,功夫武俠電影走過了近百年曆程,更是華語電影走向世界的見證。
  • 一代傳奇,文化偶像:功夫巨星李小龍電影排行榜
    時至今日,李小龍早已不只是一個人的名字,已經成為了一種象徵,代表了中國功夫,代表了龍的傳人和精神。布魯斯李已經成為全球性的文化偶像,無論在中國還是歐美,足以與貓王、邁克傑克遜、瑪麗蓮夢露等一個時代的經典永遠流傳下去。
  • 香港十大經典功夫電影
    動作電影在全世界擁有眾多的影迷,動作明星更易走向世界,享譽全球。動作電影中重要的片種之一就是功夫電影,功夫電影是香港電影的重要名片,功夫一詞更是來自於香港電影,香港的國際巨星也多是以功夫衝出亞洲,走向世界。
  • 七十一載黃飛鴻,香港功夫電影裡的「中國往事」
    華語功夫電影歷史基本上和中國電影歷史一樣長。而華語功夫電影,基本上相當於香港功夫電影。上世紀20年代,在「中國電影的搖籃」——上海,中國電影勇士之一的張石川,將極具影響的武俠江湖神怪小說集《火燒紅蓮寺》搬上銀幕,四年時間持續拍攝18集,推動一時時尚。
  • 成龍《急先鋒》電影新預告 功夫助中國電影走向世界
    成龍《急先鋒》電影新預告 功夫助中國電影走向世界 時間:2020-01-17 10:29:32 來源:微博
  • 七十一載黃飛鴻,香港功夫電影裡的「中國往事」
    華語功夫電影歷史幾乎和中國電影歷史一樣長。而華語功夫電影,幾乎等同於香港功夫電影。上世紀3、40年代,上海影人為避戰亂,掀起幾次南下香港的潮流,「滬影港漸」,把上海電影的文脈傳承給了香港,也把「華人對世界電影的最大貢獻」(導演何平語)——華語功夫電影的旗幟,交到了香港電影人手上。
  • 資深影迷飛鴻黃聊功夫電影
    與于承惠老師「功夫」一詞,是中國本土早就有的,「功夫片」則不同,是舶來語——從當時還未回歸祖國的香港引進的。很多人都說,自己知道功夫片,是因為看過了香港拍的那部偉大的電影《少林寺》。電影《少林寺》於1982年春夏之交,在全中國範圍內公映,我則是在差不多三年之前,知道「功夫片」一詞的,當時是通過國內唯一的電影雜誌——《大眾電影》。
  • 功夫媲美李小龍、幫劉嘉玲要回照片,香港傳奇功夫明星陳惠敏
    中國香港影壇在其巔峰期貢獻了眾多的電影明星,「功夫明星」陳慧敏是其中非常獨特的一個。陳慧敏四十六年 的電影生涯,經歷了香港電影的風風雨雨,同時也見證了香港電影的繁榮和衰落。一,有真功夫的陳慧敏。陳慧敏1944年7月10日 出生在香港新界荃灣,父親是一名海員,母親是家庭主婦。
  • 中國十大功夫明星名單出爐!中國十大功夫明星實力排名榜單揭曉!
    功夫電影自李小龍之後,陸續出現了很多功夫明星,有的是武術出生,走到電影,而有的則從電影走向武術。現在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中國十大功夫明星實力排行榜第十名:梁小龍梁小龍是70年代香港演藝圈「四小龍」之一,梁小龍剛入行時擔任過武術替身,1972年因為主演的電影《生龍活虎》太過暴力被禁映三年。直到1981年,才迎來演藝事業的轉機,他在《大俠霍元甲》中飾演「陳真」一角而大翻身。
  • 香港功夫演員向佐:找回,那個令我們驕傲的香港丨青年100
    生在香港長在香港,我熱愛這片土地。很長時間了,香港處於動亂的狀態。我的心情,從一開始的不解,到憤怒,到如今的無奈。我希望做一些事情,找回那個令我們驕傲的香港。這個視頻講述的是我親身經歷的故事,雖然相隔很久,但每一個細節都刻在腦海裡,時不時告訴我這個世界的一些殘酷真相—種族歧視;時不時提醒我,無論何時何地自己都是一個中國人。
  • 《功夫》之後誰來拯救香港電影?
    日前,周星馳率眾將來上海做《功夫》的首映。星仔稱,他沒有票房壓力,因他製作的影片過往幾乎未在內地公映過。但說起《功夫》在香港的種種,星仔的神情中,還是透出了黯然……   香港電影市道低迷喊了兩三年了。題材狹窄、網絡下載、盜版、演員青黃不接、高片酬、投資大幅減少、票房收入低、韓國電影衝擊……這些問題加在一起使得香港電影業走投無路。
  • 《功夫聯盟》四大功夫宗師同框
    導演  劉鎮偉    類型  劇情 / 動作主演  趙文卓 / 安志傑 / 陳國坤 / 杜宇航 / 書亞信電影以中國傳統宗師武術精神為內核,講述了趙文卓飾演的黃師傅、安志傑飾演的霍大俠、陳國坤飾演的陳阿真、杜宇航飾演的葉姓神秘人空降現代,助力漫畫家費英雄(書亞信飾)勇追真愛與夢想的故事。
  • 騰空飛腳 新疆邊防雪地練兵顯露真功夫
    騰空飛腳 新疆邊防雪地練兵顯露真功夫 (1/7) "← →"翻頁
  • 從袁小田到劉家良,功夫是如何改變香港電影的?
    電影與南拳香港雖以嶺南文化為根,但它是開放包容的。加上解放前幾經戰亂,內地的精英知識分子把香港作為了首選落腳地,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香港戰後文化的繁榮。胡金銓少年胸有大志,17歲時遠赴香港,他帶走的還有一身京韻文化和國畫功底。17年後《大醉俠》上映,胡金銓把京劇、武俠和中國傳統文化融入電影中,開啟了武俠片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