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周星馳率眾將來上海做《功夫》的首映。星仔稱,他沒有票房壓力,因他製作的影片過往幾乎未在內地公映過。但說起《功夫》在香港的種種,星仔的神情中,還是透出了黯然……
香港電影市道低迷喊了兩三年了。題材狹窄、網絡下載、盜版、演員青黃不接、高片酬、投資大幅減少、票房收入低、韓國電影衝擊……這些問題加在一起使得香港電影業走投無路。據了解,今年長達兩個月的賀歲檔中,居然只有《功夫》一片,新年後上映的影片也只有兩部港產片,蕭條景象令人不敢置信。
星爺出手,誰與爭鋒?
籌備三年的周星馳電影《功夫》聲勢可謂一時無雙,不少電影都如臨大敵,不敢同期上映。自《功夫》落實了12月23日在香港上映後,連馮小剛導演的《天下無賊》都決定提前十天上映,其餘的電影則選擇了延期推出,暫避風頭,造成了《功夫》在聖誕電影檔期一枝獨秀的場面。
由陳奕迅和容祖兒主演的《神經俠侶》和張艾嘉的《海南雞飯》都原定在聖誕節檔期上映。為了避《功夫》只好將上映日期延至12月底。饒是如此,片商仍然擔心上映日期與《功夫》只差一個星期,票房依然會受影響,於是一延再延,決定到明年一月中再上映。
表面上似乎是《功夫》搶了大家的風頭,連文雋也說:「聖誕檔期電影院只排出一部港產片,我們並不擔心,因為那是周星馳嘔心瀝血花了三年時間攝製的《功夫》。反之,如果聖誕節只能排出一部平庸港片,那我們就得叫救命。」
其實不然,今年,香港本地製作電影僅有五十部,只及往年的三分之一,整年票房收入也少了三億港元,是正常的一半。電影衰落還影響了DVD、VCD發行,據悉,2000年的《少林足球》光碟銷售量達十萬多張,去年引起大轟動的電影《無間道》光碟卻只賣得六萬張,整個電影業稱得上是一片死寂。
到了夏曆新年檔期,往年一片紅火的港產賀歲片如今也失去熱鬧,只有鄭中基、吳鎮宇、劉青雲、張栢芝主演的喜劇《喜馬拉雅星》和梁朝偉、任賢齊、舒淇主演的《韓城攻略》兩部影片上映,算是歷年來的新低了。
由盛轉衰總會有原因,曾經輝煌過的港產片墜落到谷底,當然有過程,絕不可能是一夜之間的意外。
港產片的困境與苦況在於:以前周星馳一個暑假檔就能排出三部由他演出的喜劇,如今三年才得一部。即是說,港產片最風光時百花齊放的局面已不復存在,年產量由二三百部降到五六十部。因為回報不合理,因為賺不到錢,投資者紛紛被逼離開。
《功夫》之後沒有「功夫」
《少林足球》在票房上的成功,更為「星爺」添了自信、增了勇氣,亦令大批投資商廣告商趨之若鶩,於是有了投資更大、特效更猛的《功夫》。《功夫》可謂是有史以來特效最多、製作最精良、最大眾化、最具國際水準的華語商業大片,從這個意義上說,周星馳那精益求精慢工出細活的探尋與努力,價值非凡、意義深遠。
周星馳最感興趣的,是來自貧寒童年的「功夫片記憶」——劭氏、李小龍、張徹……及其包涵的正義感、情意結和動作哲學。事實上這些東西是貫穿於周星馳的電影的,從《新精武門》《破壞之王》《喜劇之王》直至《少林足球》,周星馳絕不錯過任何「可乘之機」,來表達自己對小人物的悲憫、對理想的追逐、對功夫的熱愛、對李小龍的景仰、對功夫哲學的解讀,只是那時候的他還沒有能力去全面展示自己的所思所想。如今,窮街陋巷出身的周星馳成了萬人愛戴的喜劇之王,他終於可以拍自己想拍的「功夫」了,但他也不會傻到要在大銀幕上跟真正的功夫巨星李小龍李連杰一比高下的地步,於是他喚來更多有真功夫的世外高手強兵良將:袁和平、梁小龍、元華、元秋、董志華等,藉助電腦特效,將「功夫」賦予最具時代氣息與可看度的「後現代解構」,將這部電影鍛造成屬於他自己、也屬於所有觀眾的「功夫帝國」。
所以在看過《功夫》後,大夥兒也就能明白周星馳當初為什麼非要換掉洪金寶、請來袁和平了,因為那麼多動作場面需要與特效進行後期配合,僅有功夫卻全無經驗的洪金寶實在是沒有這方面的想像力,而在好萊塢浸淫多年,堪稱No.1的袁和平絕對是不二人選,且亦非泛泛之輩所能請得動的。
可惜的是,在香港電影日顯衰跡之時,《功夫》讓人懷疑,《功夫》之後,誰來做功夫?李連杰?人家已經是JetLi了。成龍?大哥也快要到打不動的年齡了。
再來看看《功夫》裡的一幫人物:包租婆元秋與成龍、洪金寶等同為「七小福」成員,是1970年代香港影壇少見的知名女替身,已息影廿八年。
包租公元華,「七小福」之一,於1970年代當過李小龍的替身,並在《精武門》一片中扮演被李小龍踢倒的日本人。元華在港片中以大反派見長,曾演出超過一百部電影。
火雲邪神梁小龍,1970-80年代功夫紅星,他曾經和李小龍、成龍並稱為「三小龍」。拍攝了《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霍元甲》《陳真》《四大名捕》等千多集電視劇、七十多部電影,《功夫》是梁小龍自上世紀1980年代之後第一次重返大銀幕。
油炸鬼董志華,內地著名武術演員,曾和香港功夫導演張徹合作過《大上海1937》《西安殺戮》等片。
裁縫趙志凌是黃飛鴻徒孫,是資深功夫片演員。他曾演出七十多部電影,其中包括成龍主演的《蛇形刁手》。
琴魔兄弟賈康熙有卅多年的演出經驗。馮克安踏入香港影壇已有廿多年,他的作品有《鐵漢柔情》《蛇形刁手》等。
這樣一幫「老菜皮」出來捧星爺的場,除了玩票,希望香港功夫電影重振旗鼓也算是一個重要原因。可是,「老菜皮」終究是「老菜皮」了,以他們來重振香港功夫片的雄風顯然是不現實的,如何培養新一代的功夫明星,已經成為香港功夫電影業的最大問題了。
《功夫》:星爺的誠懇
《功夫》涵蓋了如下元素:周星馳那窮困卻充滿俗世溫情的童年記憶、懲強鋤惡的俠義精神、棄惡從善的道德觀、簡單純美的愛情、對「如來神掌」等經典但已陳腐的舊派武俠的動漫再造、對李小龍及諸多經典動作場景的致敬……情感元素很簡單,卻很動人,動作元素很眩目,卻不勉強。
拋開周星馳的改變及商業因素不談,單看《功夫》本身,亦顯示出難能可貴的誠意與激情。周星馳說過的最真誠也最可貴的話是,我不會去拍自己不感興趣的東西,否則就算拍了,也拍不好。這樣的創作態度,對當下這浮躁浮華的香港電影乃至整個華語電影圈,頗具警省意味。
這回與他合作的眾多明星,都對他大加讚賞。
元秋就說:「星仔是一個浪漫而嚴肅的人,應該這樣講,在工作時有人形容周導透出殺氣,看到他像見了鬼似地害怕,的確他在工作現場完全是一絲不苟的,相當嚴肅。拍攝過程中,我們都不能過正常人的生活,還要看很多過去和現在的武俠片。至於浪漫,我們作為朋友就沒的發言權了,因沒有和他拍拖過,所以星仔最深沉的浪漫我們就不得而知了。」她還說這次由於拍《功夫》周星馳開罪了多年的朋友,事實也非如此,像吳孟達等私下與星仔仍是好朋友,我們的影片公映當日,他們還打電話來祝賀。要星仔自己來刻意澄清,諸如「我與吳孟達沒事啊」之類的話,多沒意思。退一步講,若真是因為在工作時,由於要求過分嚴格和態度嚴肅,朋友不能理解,而開罪了朋友,那這樣的所謂朋友要了也沒意思。
陳國坤這樣的後輩當然更為謙虛:「能和星爺合作已經是很難得了,我在演藝圈所得到的一切都是星爺給我的,是他帶我出來的。認識他後,就覺得他是一個老師,他一出現我就會渾身不自然,會很緊張。但他總認為我可以做得更好、更多,他就是有這樣的魅力。」 (朱曦依陽/文)
來源:上海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