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為是中國版《請回答1988》,卻和《三十而已》一樣「高開低走」了

2020-08-27 新民晚報

不久前,頻上熱搜的《三十而已》收官,評分從最初的8.2分跌到6.8分,可以看出觀眾對該劇的結尾多少有點失望。



豆瓣網友紛紛表示《三十而已》「爛尾」了


這邊《三十而已》剛剛下檔,那邊一部《以家人之名》便迅速霸屏,評分儘管仍在8分以上,但依然抵擋不住觀眾對這部劇「虎頭蛇尾」的感慨。



《以家人之名》也被網友吐槽


其實,「爛尾」的故事,我們已經看得太多,很多觀眾似乎也摸清了「爆款」的套路。

國產劇想要走得更遠,套路這條「路」,還是走不得!


贏在情感



《以家人之名》講的是因為家庭變故,三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小孩成為了彼此新的家人,從小青梅竹馬,相互陪伴成長。

然而,原生家庭造成的影響一直伴隨著他們,也導致大哥凌霄(宋威龍 飾)和小哥賀子秋(張新成 飾)紛紛出國留學,與妹妹李尖尖(譚松韻 飾)歷經了九年的分離,三人久別重逢。



導演丁梓光表示,《以家人之名》試圖用暖心的青春成長故事展現生活的溫度,傳遞出超越血緣的人間真情與大愛。

「劇中三個年輕人的背景、性格迥然各異,又頗具代表性,鮮明反映了當下90後年輕人的生存群像和家庭狀況,輻射了兩代甚至三代人的中國家庭情感關係。」



《以家人之名》試圖通過展現劇中角色面對親情的愛與難,對觀眾在現實生活中如何與家人相處帶來啟發。

「我們希望表達一種質樸溫暖的家庭觀,並傳遞出具有正能量的親情觀以及『不怕磨難、樂觀進取』的人生態度。」丁梓光說。



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瑣碎溫馨日常,冷暖病痛相依伴的不離不棄,讓《以家人之名》在懷舊、溫馨和真實的基調中,營造出一種頗為治癒、讓人嚮往的煙火人生。



作為一部現實主義題材劇,《以家人之名》不以「血緣定家人」,打破了傳統倫理意義上的「家人觀念」,重新定義了「家人」和「家庭」的概念——家人不應僅限於血緣之間的聯繫,愛與陪伴才是更深的羈絆。

這部作品令觀眾隨著劇情的發展和劇中人物的成長,愈發珍惜當下、珍惜家人。



因為聚焦原生家庭的愛與痛,憑藉精細講究的細節設置和演員們動人細膩的演技,收穫了眾多好評。


拒絕套路


不過,根據幾天前公布的8月8日至8月14日這一時間段的電視劇收視情況排名,收視率最高的並不是《以家人之名》,而是央視八套播出的新劇《大俠霍元甲》,《以家人之名》則排在第四。



8月8日-14日,《以家人之名》的收視排在第四


如果一直朝著原來的設定向前發展,《以家人之名》在平實舒緩的基調中,可能為國產劇開闢出一種全新的創作模式,就像小津安二郎的作品,對生活保持一些幽默與溫和的情緒,平靜展示淳樸的感情。

這個角度其實對國產劇創作走上良性循環,更有借鑑意義。



可惜的是,十幾集後,《以家人之名》就開始走向「生死意外+別離重逢+兄妹愛情」的套路,大喜大悲的矛盾和爛俗的戀愛最終流於俗套。


《以家人之名》的編劇團隊之前的代表作《下一站是幸福》曾有過「高開低走」的前例,靠著獨特的設定與基調高開,最後又因為陷入狗血套路崩盤,很多「爛尾」的國產劇問題如出一轍。



《下一站幸福》從開分8.0下滑至現在的6.0


從《重啟之極海聽雷》到《穿越火線》,這些高開作品大多是因為添加了一些套路元素,尤其是愛情,而被網友吐槽。

這可能也是目前國產劇的創作瓶頸。


看上去,「套路」是一種捷徑,可是創作哪有捷徑可走,用多了套路,無異於飲鴆止渴,從長遠看,對創作百害而無一利。


這劇照其實頗有點《請回答1988》的感覺


若《以家人之名》能堅持像開端那樣的樸實生動平淡溫馨,展現人性本善和現實生活,「爆款」或許方得始終。




新演藝工作室

作者:吳翔

編輯:小開

圖片:源自網絡

©新民晚報文化部

相關焦點

  • 以家人之名和三十而已一樣高開低走,感情戲亂燉,國產劇通病?
    引子 今年最受期待的劇,莫過於《以家人之名》了,這部和《請回答1988》異曲同工的電視劇,一開播就引發關注。但是和《三十而已》一樣,這部劇高開低走,很快就從八分神劇,淪為七分。虎頭蛇尾,這難道是國產劇的通病?
  • 中國版《請回答1988》?譚松韻新劇官宣,高顏值配角我愛了!
    中國版《請回答1988》?譚松韻新劇官宣,高顏值配角我愛了!《最好的我們》爆紅之後,很多人都覺得譚松韻一張娃娃臉太適合演學生了,穿起校服來簡直是活脫脫的高中生,譚松韻憑藉這部青春劇曾獲得愛奇藝尖叫之夜年度最具潛力演員。
  • 《以家人之名》:國產劇離《請回答1988》最近的一次?
    相信不少觀眾和網娛君一樣擔憂:開始搞愛情線之後,《以家人之名》會不會高開低走? 治癒動人的親情戲,真的太香了 劇中的親情戲或許是大多數觀眾選擇入坑的初心。,被冠上「中國版《請回答1988》」的名稱。不過,至今「中國版《請回答1988》」都是一種噱頭,在創作上目前還沒有出現能夠真正匹敵《請回答1988》的作品。 《以家人之名》播出後,也不可避免地令觀眾想起《請回答1988》,雖然在創作上難以達到《請回答1988》的高度,但相比國產家庭劇,《以家人之名》可以稱得上是近些年來表現最佳的一部。
  • 封神5年了,國產劇為何出不了和《請回答1988》一樣的神劇?
    比如昨天的熱搜,《請回答1988》開播五周年。怎麼又雙叒高開低走了但是正如我們所見,《以家人之名》的口碑遠不如《請回答1988》穩定。從開播時的好評連連,豆瓣評分8.6,到大結局時評價兩極化,評分7.0。
  • "中國版《請回答1988》" 翻拍丟靈魂就是東施效顰
    而當有著「中國版《請回答1988》」之稱的電視劇《我們的青春期》在網絡上線,隨之而來的卻是大批原劇擁躉質疑的目光。   被質疑   海報和人物設定與原版相似   《我們的青春期》自6月26日起開播,截至目前僅放出了8集。
  • 請回答1988改編成中國版的了,是真的?
    請回答1988改編成中國版的了,是真的?相信很多看過請回答1988的觀眾都曾被這部劇中的家庭親情所感動,小編總結了一下這部劇成功的幾點。親情來講,每個家庭的父母和孩子們的感情都讓小編印象深刻,先說說德善家,德善作為家裡的二女兒受到委屈後,德善爸爸說:爸爸也不是從出生開始就是爸爸啊,爸爸也是第一次當爸爸,所以,我的女兒你多理解我吧。
  • 中國版《請回答 1988》演員陣容曝光了?!
    根據廣電總局4月電視劇備案顯示,韓劇《請回答1988》將被騰訊影業翻拍。德善→李文靜,狗煥→黃淼,阿澤→徐濤。 完全就是《請回答1988》嘛!從開機到播出前兩天,通稿滿天飛,號稱是「中國版《請回答1988》」。
  • 為什麼我們反對翻拍中國版《請回答 1988》?
    題圖:《請回答 1988》相關新聞李惠利、樸寶劍、柳俊烈、高庚杓等主演的韓劇《請回答 1988》將由騰訊影業翻拍中國版。《請回答 1988》之所以在韓國內外反響都異常熱烈,遠超同系列的《請回答 1994》和《請回答 1997》的主要原因是因為「1988」這個年份,對於韓國人民自己來講實在是太重要了。1988 年,是韓國經濟騰飛的頂點,也是韓國民主政治的裡程碑。《請回答 1988》每一集九十分鐘,每一集都有自己的名字,跟一部電影的體量相當,足以將這一集的中心點講透。
  • 《以家人之名》會是中國版的《請回答1988》嗎?
    和很多復字名兒一樣,李尖尖這個角色火了。但她可不是林有有等反面角色,而是一個古靈精怪的少女,由30+的譚松韻扮演,出自熱播劇《以家人之名》。有人期待它能成為中國版的《請回答1988》,小編覺得這兩部劇還真的有點相似。
  • 《以家人之名》像低配版《請回答1988》?這是天大的謊言!
    也有網友說:「以家人之名感覺可以和請回答1988媲美!!希望後面劇情堅持住!」《以家人之名》播放至今,我們就越來越確信了一個事實,它不是《請回答1988》,連低配版也不是。他的作品能夠保持高水準有很多因素,其中有一個因素特別重要。《請回答1988》裡,細節就處理得很好。
  • 被贊中國版《請回答1988》,《以家人之名》是下一部經典嗎?
    這樣的一個劇情設定,以親情為主線,用瑣碎的生活日常感動觀眾,像極了國產版《請回答1988》。出國九年的大哥和小哥剛回國,屁股都還沒坐熱,劇情就急匆匆的由親情戲份轉入愛情戲份。上一秒還在&34;,下一秒就大哥小哥前後告白撲倒,這讓沉浸在溫馨劇情氛圍中的觀眾情何以堪?
  • 中國版《請回答1988》首播抄襲被罵? 沒事,以後挨罵的日子多著呢!
    (詳情請參照《那年花開月正圓》)我覺得這部電視劇最大的亮點就是膽兒大!不怕攤上事兒,有勇氣!因為他們從一開始劇宣就打著中國版《請回答 1988》噱頭,這點我是真的佩服,真的是什麼名頭都敢往自己身上加啊,我都替你們著急好嗎?
  • 《三十而已》高開低走三個敗筆,李澤鋒說:許幻山結局大快人心
    《三十而已》高開低走三個敗筆,李澤鋒說:許幻山結局大快人心!》正在熱播,該劇從開播時的8.2分一路跌至現在的7.6分,可謂是高開低走褒貶不一。作業部女性群像劇,《三十而已》的編劇張英姬在接受採訪時談到,她為了保證人物塑造和社會話題的可信度,創作團隊做了大量深度採訪和用戶調查。該劇也著力在職場和感情兩方面交差並進,既是一部職場劇也是一部都市情感劇。
  • 又一部「中國版《請回答1988》?」
    1988》?一邊是大家正為許海峰奪得中國第一塊奧運金牌歡呼不已,一邊是司機因過於興奮而沒控制住方向盤,大卡車撞向麻洋街的鄰居們。於是,眾人就一臉驚喜和驚恐地亮相了。易父雖說是在麻洋街出生長大,但畢竟他離開麻洋街也有二十多年,他以一個「闖入者」的身份重新回到這片土地。
  • 中國版《請回答1988》正式定檔,韓網友氣憤不已,評論簡直打臉!
    俗話說的好「一部韓劇一個老公」,哈哈哈,不過相比於一些愛情題材的韓劇,小編更喜歡一些家庭之類的韓劇,其中最喜歡的,也是最經典的就屬《請回答》系列了,基本上韓國韓劇的人都對《請回答》系列十分的熟悉了吧?反正小編是一部也沒有拉下過。去年播出的《請回答1988》也是轟動一時啊,只能說是真的真的非常非常非常好看了!
  • 《以家人之名》的高開低走:國產家庭劇為何一碰愛情就瑪麗蘇?
    然而,《以家人之名》播出到後半段,竟然也沒能逃脫和《三十而已》一樣劇情「垮掉」的宿命,豆瓣評分從一開始的8.9分,一路下滑到現在的7.2,從國產之光瞬間變成及格線邊緣。如此高開低走,從好評不斷到近期的惡評如潮,究竟是為什麼呢?
  • 中國版《請回答1988》,女主角德善公布演員表,演技還可以接受!
    這兩年,其實,中國的影視劇市場並不是那麼好,主要就是因為很多的電影和電視劇都是改編的。我們會發現,真正的劇本劇越來越少,關鍵是都特別的難看,就是因為這個問題,再加上演員的門檻比較低,所以大家更多的是看一些經典電影或者韓國影視劇!
  • 寶藏小甜劇《如此可愛的我們》中國版《請回答1988》不一樣的青春
    2007年的夏天,北京奧林匹克運動會正式進入一周年倒計時,樹德教職工家屬院也終於迎來了全院的搬遷,與那排奏鳴著回憶和鍋碗瓢盆交響曲的筒子樓說了再見後,帶著全新的寄翼,投入進嶄新而又陌生的單元小樓的抱懷裡。
  • 高開低走的《三十而已》,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從全民追劇到慘澹收尾,高開低走的《三十而已》,問題究竟出在哪裡?《三十而已》最初爆火並非偶然,作為國產劇中少有的以30+女性為主角的電視劇,它從一開始就切中了當下都市女性的年齡痛點。《三十而已》的「高開低走」,看似是現實的劇情無法滿足觀眾想看爽劇的需求,但實質上,是電視劇本身以渣男小三的爛俗套路刺激了觀眾情緒,最終又因未能讓觀眾找到情緒發洩口而遭遇反噬的結果。回看《三十而已》後半段的故事線,三位女性的形象塑造不再通過個人成長,而是憑藉渣男和金手指。
  • 中國版《請回答1988》改名《相約九八》,那英王菲被期待唱主題曲
    最近,正在沉浸於請回來系列導演與編輯再次攜手合作的好消息中,然而今日就傳來了韓劇《請回答1988》將翻拍中國版,有點吃驚。其實,好像有關韓劇高分劇都會被翻拍成中國版,只是沒有到魔爪居然也伸到了《請回答1988》,這是韓國史上口碑炸裂的電視劇,十分地典型,讓人總是忍不住二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