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霞和張靈甫兩人是死對頭,兩人不和也是出了名的,那麼即使兩人不和,在關鍵時刻,張靈甫被俘,李天霞為何不救張靈甫,李天霞真的是因為有過節才不救張靈甫的嗎?李天霞為何不救張靈甫的原因到底是為了什麼呢?什麼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李天霞中將
有很多文章中都提到李天霞為何不救張靈甫的原因是因為張靈甫和李天霞有過節,他們的關係十分緊張,所以李天霞才會見死不救的,甚至是團長羅文浪也是持這種看法認為就是這樣的。
但是還有另一種說法,就是按照當時的編制來講,整83師是比整74師的三旅六團還要多一個團。而當時張靈甫向李天霞求救的時候,李天霞手上只有3個團能用,132團是屬於整44旅的,而整44旅被劃到整83師的時間也不長,李天霞還沒有將他們完成的歸為自己所用,所用當然就不能派132團去救張靈甫,如果當時132團去了,不幸還被損失了,那麼整44旅就只剩下131團一個團了。
而且即使李天霞當時想派132團,但能不能指揮的了還是一個問號,畢竟132團的上面還有一個旅長呢,這對李天霞來說也是一個難關。所以,這樣看來,能真正可以被李天霞所用的團就只有56、57兩個團,但這兩個團中,57團又是一個比較弱的團。
從這樣分析看來,李天霞對張靈甫見死不救還是有一定原因的,對於救自己並不喜歡的人,還要派出自己一半以上的兵力,並且還不是很好的兵力來說,這在國軍中,是見死不救嗎?所以對於李天霞為何不救張靈甫的原因還是要具體分析的,不能只看片面。
李天霞見死不救是謬論
李天霞是國民黨中的一員,他是陸軍中將,曾經擔任過國民革命第74軍的軍長,之後更是擔任了國民革命軍中第100軍軍長。但因為在1949年,福建平潭失於防守,所以蔣介石就以「自撤退有虧職守」的罪名判他有期徒刑,從此以後便衰落了,結束了軍旅生涯。
在國民黨中,李天霞和張靈甫關係不和是出了名的,那麼李天霞對張靈甫見死不救這一說法是否屬實,又是因為什麼導致李天霞見死不救的?之後為什麼又說李天霞見死不救是謬論?在孟良崮戰役中,張靈甫向李天霞求救,但李天霞沒有救張靈甫,而導致張靈甫被我軍擊斃。當經過深入的查找了資料後發現,事情並非大家所說的李天霞見死不救。
當74師被包圍的時候,奉命救74師的有7個部隊,距離74師最近的除了83師以外,還有25師和第7軍,那麼說李天霞見死不救,但這兩個軍的人呢?而且在孟良崮戰役前,83師有三個旅7個團,而44旅中130團已經全軍覆沒。當戰爭開始時,具有掩護任務的57團又被包圍,所以當時李天霞能指揮的就只有19旅、44旅、63旅一共四個團。就兵力來說,其他兩個都比李天霞的團多。而其中63團這個團李天霞根本指揮不動,還有一個團被阻援部隊所牽制,所以李天霞真正可以指揮的團就只有兩個。這樣看來,李天霞的兵力完全不能抗戰救張靈甫,所以說李天霞見死不救是謬論。
李天霞將軍總算是沉冤昭雪了
李天霞將軍是國民黨將領,他在很多戰役中都取得了卓越的成績,曾經擔任了很多重要職務,如他擔任過國民革命軍第74軍的旅長、副軍長等,之後還擔任了國民革命軍第100軍的軍長、國民革命軍整編第83師師長。也是在他率領第83師師長時,張靈甫不幸被俘,向李天霞求救,李天霞見死不救導致張靈甫被我軍。
張靈甫被我軍擊斃真的是李天霞所害嗎?李天霞真的是見死不救嗎?之後的深入查閱大量資料以後,發現事實也並非大家所說的如此。這一狀況說出,李天霞將軍總算是沉冤昭雪了。
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李天霞將軍整編的第83師有三個旅七個團,但事實上,他真正能指揮的了的就只有兩個團。因為在孟良崮戰之前,在他管轄內的44旅130團全軍全軍覆沒。戰爭開始後,負責擔任掩護任務的57團又被包圍,所以當時李天霞可以指揮的部隊一共也就只有四個團。
相對與就兵力而言,整25師有五個團可以用,而第7軍有六個團可用。這兩隻部隊的兵都比李天霞多,而且出發距離也差不多,那麼他們為什麼不行動呢?況且在解圍開始之前,83師所屬的63旅又被阻援部隊牽制住,根本不能行動。所以李天霞能指揮的動的也就只有56團和132團了。
對於一個只有兩個團能行動的部隊來說,當時出現這種情況也是情有可原的,況且能去解救的兩個部隊卻沒有去,所以張靈甫慘死完全不是李天霞將軍的錯誤,終於李天霞將軍總算是沉冤昭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