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仲裁委 打造大調解格局

2020-12-24 南方新聞網

12月22日,廣州仲裁委員會舉行「推動糾紛多元化解工作情況新聞發布會」,就廣州仲裁在加快全球布點、拓展仲裁調解國際合作、建立多層調解對接機制、打造線上談判平臺等工作進行了通報。廣州仲裁委副主任王天喜介紹,經過一年多的探索創新,廣州仲裁委打造了適用內地、香港、澳門三個法域法律的庭審調解「廣州模式」,創造了通過調解快速解決糾紛的「廣州速度」。

南方日報記者 劉冠南

疫情期間推廣「雲調解」

「調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調解與仲裁相結合被國際仲裁界稱為東方經驗。仲裁由於強調當事人意思自治,講求機制靈活高效,不公開進行,仲裁員來自各行各業專家,調解協議經仲裁確認後具有強制執行力等特徵,因而和調解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和銜接性。」王天喜介紹,廣仲在融合仲裁和調解兩種制度過程中,積極創新調解方式。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對人員聚集造成阻隔,但藉助廣仲領先的網際網路仲裁「雲平臺」,仲裁庭組織「雲調解」,受到廣泛讚譽。舉例來說,來自粵港澳三地、擁有不同法律背景的3位仲裁員,僅用13天時間,就成功化解一宗金額達到13億元、涉及粵港澳豫四地的企業拆借糾紛。廣仲東莞分會也通過網際網路仲裁技術審理了一起臺資企業與內地企業的融資租賃合同糾紛,在臺灣籍仲裁員的努力下,當事人當庭達成調解。

截至今年11月份,廣仲以調解方式結案的標的額1億元以上的案件有12件。其中包括疫情期間僅用了7天就以調解方式高效解決了一宗法律關係複雜、審理難度較高的過億元建設工程糾紛案件。據統計,廣仲今年曾一次性調解商品房糾紛25件,一次性調解委託代理合同糾紛17件,一次性調解特許經營合同糾紛5件,智慧財產權案件調解率增長3倍以上。截至11月份,廣州仲裁委今年總體調撤率達到27.5%,同比增長12%,案件調撤率創出近年新高。

推進「仲裁調解+司法確認」模式

今年10月,一宗標的額為7000萬元,涉及國有資產、香港居民、債權擔保、債務重組的複雜案件在廣州仲裁委仲裁員主持下,耗時22天,通過網絡平臺在廣州中院順利調解成功並獲得司法確認。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在廣州仲裁委與廣州中院的訴前對接中順利落地、彰顯成效。據介紹,這是目前全國通過「仲裁調解+法院司法確認」方式解決複雜糾紛金額最大的案例。2020年7月15日,廣州仲裁委與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籤訂了《關於共同建立廣州市商事糾紛訴調對接工作機制的合作協議》。9月9日,該委與廣州智慧財產權法院籤訂了《關於共同建立智慧財產權民事糾紛訴調對接工作機制的合作協議》。根據上述合作協議,廣州仲裁委從專業仲裁員隊伍中篩選仲裁員代表,推薦至法院作為特邀調解員參與訴前聯調工作。今年廣州仲裁委共接收廣州市兩級法院委派調解案件10多件,其中廣州市中院委派的首件案件已調解成功,且司法確認完畢。

加快全球布點,拓展國際合作《聯合國關於調解所產生的國際和解協議公約》發布以來,包括中國在內的46個國家和地區籤署了這一公約,將為國際調解框架帶來確定性和穩定性。廣州仲裁委積極推動與有關商會、法律服務機構開展務實合作,涉外仲裁業務實現了較快發展。目前,廣仲已經與歐盟、東協等多個經濟體,以及非洲、北美洲、拉丁美洲的多個國家籤訂共建協議或開展合作。近日,廣州仲裁委還與聯合國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調解與仲裁中心籤訂框架合作協議,在共同推廣智慧財產權仲裁、共同舉辦國際會議、互相推薦仲裁員等方面開展合作。值得一提的是,廣仲與字節跳動開展合作,設立新媒體仲裁員庫,眾多人工智慧與網紅經濟專家在推動數字經濟發展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相關焦點

  • 廣州仲裁委打造大調解格局
    仲裁強調當事人意思自治,講求機制靈活高效和調解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和銜接性。廣州仲裁委在融合仲裁和調解兩種制度過程中,精心打造調解平臺,積極創新調解方式,不斷拓展調解領域,呈現了諸多工作亮點。,立案後促調,開庭時必調,裁決前再調」的大調解格局,打造了適用內地、香港、澳門三個法域法律的庭審調解「廣州模式」,創造了通過調解快速解決糾紛的「廣州速度」。
  • 廣州仲裁委加快全球布點 積極拓展國際合作
    廣州仲裁委22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廣仲供圖  國際在線廣東頻道消息(記者 陳惠婷):22日,廣州仲裁委員會副主任王天喜在廣州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透露,廣州仲裁委(下簡稱「廣仲「)日前已與聯合國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調解與仲裁中心籤訂框架合作協議,在共同推廣智慧財產權仲裁、共同舉辦國際會議、互相推薦仲裁員等方面開展合作。
  • 聊城仲裁委流程再造提升服務效能網上預審確保申請人「只跑一趟」
    在了解到雙方當事人均有調解意向後,工作人員及仲裁秘書立即聯繫雙方當事人,雙方共同約定仲裁員,並約定時間在仲裁委進行調解。仲裁庭利用綠色通道進行了開庭調解,雙方當事人達成了調解意見,籤訂了調解協議,並當庭將兩萬元的保證金過付給了申請人,這個過程僅用時3個小時。
  • 打造國家級國際性知產交易博覽會 中新知識城鋪開發展新賽道
    12月16日,中新廣州知識城管委會舉辦中新廣州知識城打造全球智慧財產權高地誓師大會。會上,知識城管委會、審協廣東中心、省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廣州智慧財產權法院、廣州仲裁委籤署《推進〈中新廣州知識城總體發展規劃(2021—2035年)〉智慧財產權工作合作框架協議》。
  • 線上線下一站式化解矛盾 上海構建大調解格局
    2020年12月17日,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法律服務中心正式揭牌成立,來自律師、仲裁、金融、調解、公證等多個領域的18家單位集體入駐,為轄區群眾和各企事業單位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務和一站式爭議解決服務。這種集成統籌的工作模式正是上海創新構建集成統籌的大調解格局的一個縮影。
  • 東營市訴訟與仲裁分流調解工作正式啟動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唐夢琳 東營報導12月16日,東營市中級人民法院、東營仲裁委員會召開訴訟與仲裁分流調解工作啟動儀式。活動中,東營市中級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長呼振泉宣讀了《東營市中級人民法院、東營仲裁委員會關於建立訴訟與仲裁分流調解機制的意見》,孫洪武、薛在山共同為東營仲裁委員會民商事調解中心成立揭牌。根據訴裁分流調解機制,人民法院在登記立案前通過人民法院調解平臺將案件委派給仲裁調解組織調解。
  • 寧夏賀蘭縣構建勞動爭議調解工作合力
    據介紹,為了加強信息互通互報,形成勞動爭議調解工作合力,構建多層次、全方位、立體式的矛盾糾紛解決機制,今年7月28日,賀蘭縣總工會、法院、人社局三方聯合成立賀蘭縣勞動爭議、人事爭議、勞務合同訴調對接中心。 在運行過程中,訴調對接中心由法院、勞動仲裁委、勞動監察局指派專人坐班,工會與律師事務所籤訂《法律服務協議書》,聘請律師團隊為訴調對接中心提供法律服務。
  • 人事|陳思民被任命為廣州仲裁委員會主任
    2019年7月22日,廣州仲裁委召開全體幹部職工大會,廣州市委常委、市委組織部部長王世彤出席會議並講話,市委組織部副部長蔡輝宣布廣州市委決定:陳思民同志任廣州仲裁委黨組成員、書記。 官方簡歷顯示,陳思民是廣東省蕉嶺縣人,1966年6月生,1985年1月以書記員職務進入廣州市海珠區人民檢察院工作。
  • ...公安局交警支隊直屬一大隊打造新時代多元化「道路交通事故調解...
    莆田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直屬一大隊打造新時代多元化「道路交通事故調解處理中心」本網訊 近年來,莆田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直屬一大隊充分發揮職能優勢,圍繞「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的工作要求,緊密結合「
  • 廣饒縣廣饒街道建設社會治理「調解站」 打造和美新街道
    成立以廣饒縣廣饒街道黨工委書記任組長的領導小組,把矛盾糾紛調解的主戰場放在城市社區和農村管區,街道全力做好吹哨響應、縱橫銜接和統籌調度。目前,街道1個鎮級中心、21個社區中心、50個村級調解室,三級矛盾糾紛調處機構實現上下聯動、同頻共振,初步形成了一個多方聯動的「實戰化」矛盾糾紛處置平臺體系。織密「一張網格」。
  • 一站解糾紛 走進「e時代」 ——廣州網際網路法院網上糾紛網上化解見聞
    打造「類案批量智審系統」,助推3.4萬件金融糾紛案線上化解;依託網際網路技術,形成聚集42家機構、951名調解員的「1+N」調解新模式;上線「楓橋E站」,打造企業家門口的「解紛驛站」……  廣州網際網路法院聚焦網絡空間治理法治需求,著眼涉網案件類型特點,持續推進科技與司法深度融合、雙向賦能,在線糾紛多元化解平臺上線一年多來,成功調解各類糾紛近
  • 一站式多元解紛 | 合意調解 效率便民
    蘇州某紡織公司因未通過環保驗收被責令停改而無力支付員工工資,分別結欠員工謝某、閔某、胡某工資3600元、19500元、19500元,另有6名案外人同樣被該公司結欠工資,該6名員工向吳中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起仲裁,但均因超過法定退休年齡被仲裁委出具不予受理案件通知書
  • 28宗勞動爭議系列案調解結案
    12月15日晚上7點46分,湛江中院第五審判庭依然燈火通明,至此調解工作已經持續了4小時。在湛江中院、開發區法院承辦法官、市總工會特派調解員的調解和見證下,湛江某混凝土企業的27名勞動者與該企業籤訂調解協議,28宗(其中1名勞動者提起2個訴訟)勞動爭議系列案件全部調撤結案,真正實現了用人單位和勞動者握手言和、案結事了,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 廣州公共法律服務地圖上線!188個網點一鍵導航
    12月22日下午,「2020年度廣州基層法治服務力研討發布會」在南方傳媒大廈舉行。發布會現場,南都大數據研究院法治與基層治理課題組發布《2020年廣州公共法律服務生態圈觀察報告》,並上線全新輕應用「廣州公共法律服務地圖」。
  • 沂源交警構建交通事故糾紛化解大格局——打通化解交通事故糾紛...
    一個中心五種力量N個調解方式部門聯動,多元共治構建交通事故糾紛化解大格局。警察+法官+司法工作者+人民調解員+保險調解員,五種力量共同打造交通事故聯動調處、快速化解的工作新機制,構建起集「人民調解、訴前調解和輕微道路交通事故快速處理」於一體的多元化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調解機制,循法而行、依法而治,推進社會治理系統化、科學化、智能化、法治化,為公安交通管理事業夯基固本。自訴調服務中心成立以來,共受理各類交通事故民事賠償案件358起。
  • 慶陽市西峰區婚調委:「巧」斷家務事 打造婚姻家庭糾紛調解的...
    慶陽市西峰區婚調委:「巧」斷家務事 打造婚姻家庭糾紛調解的「西峰經驗」 2020-12-18 16: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訴源治理大格局,開福在行動
    訴源治理大格局,開福在行動 2020-09-16 16: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信訪協調+調解」,打造矛盾「終結站」:山東東營「朱大姐調解室...
    朱大姐調解室是東營市信訪局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關於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的部署要求,依託東營市信訪事項調解委員會成立的山東省首個以信訪幹部命名的「品牌調解室」。朱大姐名叫朱希鳳,原是東營市信訪局網絡信訪中心主任,全省唯一的女性接訪科長。
  • 廣州首次榮登全省「平安大考」榜首
    社會治安一直是市民最關注的社會問題之一,廣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定期開展的社會治安專項調查顯示,2003年至2005年,廣州市民對「社會治安」評價不高,主要原因是隨著廣州經濟高速增長,人、財、物的快速流動,一定程度上吸引了部分違法犯罪分子,而當時警方打防管控機制仍在探索建設中,致使偷、盜、搶為主的小額侵財型違法犯罪有所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