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農商行上市夢難圓:投資業務頻踩雷,內控風險暴露屢收罰單

2020-12-23 中國經濟網

  記者賀向軍 實習記者 李欣彤 報導

  在監管部門要求"回歸業務本源、服務當地實體經濟"的背景下,曾經為江南農商行貢獻近七成營收的投資業務正在加速衰退。

  近日,江南農商行披露了2020年上半年的信息報告顯示,出現增收不增利的情況。今年上半年,該行實現營業收入56.38億元,同比增加2.73億元,增速5.09%;實現淨利潤18.71億元,同比減少1.23億元,增速-6.17%。其中,曾經貢獻度頗高的投資收益正在加速下滑,去年該行實現投資收益僅4.91億元,較2018年驟降91.76%,今年上半年這一收入也僅為1.89億元。此外,江南農商行的投資風險也在加速暴露,其持有丹東港集團、山東金茂集團、中信國安發行的債券逾3億元,目前已經出現逾期,上述債權主體也負面纏身。

  不僅如此,今年上半年,江南農商行自身也麻煩不斷,一邊頻頻因業務違規收到監管開出的罰單,另一邊還被曝出被五家公司合夥騙貸1.29億元、溧陽支行副行長僅上任不到兩年落馬,讓人不禁為該行的內控管理捏一把汗。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8月,中信建投正式向江蘇證監局遞交了江南農商行上市輔導的備案申請,如今兩年時間已過,該行的上市路卻依舊靜悄悄,沒有任何新進展。

  記者就投資收益加速下滑、上市進程緩慢等情況致電並致函該行辦公室,但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投資頻頻踩雷 收益加速下滑

  據公開資料顯示,江南農商行成立於2009年12月31日,是由常州轄內原5家農村中小金融機構新設合併發起設立的股份制農村商業銀行,系江蘇省內資產規模最大的農商行。截至2020年6月末,江南農商行下設分支機構215家,其中常州轄區內綜合型網點49家,高櫃型銀行70家,標準型微銀行72家,截至2019年末,該行註冊資本 92.81億元。

  今年上半年,江南農商行總資產達到4341.78億元,較年初增長6.41%,負債總額4037.73億元,較年初增長6.21%,資產規模保持穩定增長的情況下,該行的業績表現不容樂觀。從營利方面來看,今年上半年,江南農商行實現收入56.38億元,同比上漲5.08%,實現淨利潤18.71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23億元,同比下滑6.15%。

  商業銀行的營業收入主要由利息淨收入、投資收益、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構成,記者注意到,投資收益此前一度成為江南農商行最主要的收入來源。2016年時,江南農商行的投資收益首次超過利息淨收入達到34.69億元,同比漲幅達到49.33%,佔收入比重為46.03%,同期該行實現利息淨收入29.51億元,同比減少了25.40%,佔收入比重降至39.15%。2018年時,該行投資收益達到59.61億元,佔比達到近七成,在此消彼長的情況下,同期該行利息淨收入已經減少到14.53億元,還不足投資收益的三成,佔比降至16.14%。

  而近兩年,江南農商行的投資收益貢獻度卻在逐漸減弱。去年,該行投資收益驟降至4.91億元,較2018年同比降幅達到91.76%,進入2020年,投資收益一項持續縮水,今年上半年,該項收入僅為1.89億元,佔營收比重不足4%。

  江南農商行投資收益下行的同時,其投資資產的質量情況也令人擔憂。

  截至2019年末,江南農商行持有的已發生違約的企業債金額合計3.10億元,其中持有丹東港集團有限公司發行的企業債1.70億元,目前法院已經通過了部分現金清償和債轉股的方案;持有山東金茂債券金額0.30億元,目前已經部分清償,並根據山東金茂紡織化工集團破產重整的推進,逐步落實債轉股計劃;持有的中信國安債券金額1.10億元,目前已經進行核銷並持續跟蹤風險處置進展。

  "在監管政策持續收緊且強調回歸傳統存貸款業務的環境下,江南農商行投資資產規模面臨收縮壓力,結構有待調整;同時其投資類資產質量有所下滑,面臨的信用風險值得關注。"此前,聯合資信在江南農商行評級報告中提醒道,此外,江南農商行的營業收入增長或將因投資資產規模壓降而承壓,需關注投資資產規模及其資產質量變動對盈利水平帶來的負面影響。

  內控風險暴露 屢收罰單

  2018年8月13日,江蘇證監局公告收到中信建投關於江南農商行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之輔導備案的申請,並將江南農商行的輔導備案日定為2018年7月31日。也就是說,江南農商行已經在兩年前開啟了上市之路,但目前,該行沒有披露過任何上市進展情況。

  融資補血一事擱淺的同時,江南農商行自身也麻煩不斷。

  今年上半年,江南農商行屢次收到罰單,成為監管處罰的"常客"。

  1月8日,常州銀保監分局一連披露9張罰單,涉及5家銀行及其相關責任人,其中江南農商行成為"重災區"。該行此次被罰涉及的具體違規事由有"貸款業務經營不審慎,貸款被挪用;票據業務經營不審慎,辦理無真實貿易背景的票據承兌業務",江南農商行淮安分行被罰70萬元;因"同業授信不審慎致使業務形成風險;商業用房購房貸款管理不到位",被罰款95萬元,同期,該行還有多名直接責任人被處以警告及罰款。

  6月16日,江蘇銀保監會開出的罰單名錄中,再次出現江南農商行的身影。值得一提的是,江南農商行此次違規事由為"網絡安全工作嚴重不足",多位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在銀保監會、央行開出的罰單中,因此類原因被罰實屬罕見,網絡安全掛鈎銀行客戶的信息安全,是銀行必須堅守的底線。

  此前,中國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曾在公開場合表示,銀保監會高度重視銀行保險機構網絡安全工作,尤其把客戶信息保護作為重中之重。下一步的工作重點將進一步強化銀行業、保險業網絡安全監管,督促銀行保險機構繼續加大網絡信息安全的工作力度。

  罰單不斷本就給江南農商行添了不少堵,而頻頻捲入"騙貸案"、行長被查等事件,也成為江南農商行上市的絆腳石。

  2019年7月,中國裁判文書網曾披露一起江南農商行被5家公司聯合騙貸1.29億元的案件;2019年8月17日,金壇區人民法院披露一份刑事判決書顯示,江南農商銀行客戶經理崔某幫助企業偽造財務資料,以騙取銀行貸款1500萬元;同年12月,江蘇省常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在裁判文書網披露一份刑事裁定書,江南農商行常州市永紅支行原行長丁某剛因受賄罪獲刑。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不到一年的時間,江南農商行再次因高管被查一事引起業內關注。今年8月28日,據常州市紀委監委消息,該行溧陽市支行副行長江強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在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責任編輯:馬先震)

相關焦點

  • 大冶農商行因內控管理問題領8張罰單 年內30名銀行人員因此被警告...
    7月7日,在銀保監會對銀行業內控管理問題監管趨嚴的情況下,湖北大冶農商行「踩雷」引來8張罰單。具體處罰信息顯示,湖北大冶農商行內控管理不到位導致支行員工發生空存實取等違法違規行為,被罰款50萬元。與此同時,董事長譚曉彬、行長駱瓊對內控管理不到位的問題負領導責任被給予警告;副行長鄧雲負管理責任,被取消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兩年;監事劉國柱、段先華分別負有領導和監督責任、管理責任被給予警告。而陳冠宇作為其支行員工,對空存實取等違法違規行為負直接責任,被禁止終身從事銀行業工作;周坤對上述員工行為負管理責任,被取消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三年。
  • 廣發銀行困局:信用卡等業務屢遭投訴、大小案件頻發
    信用卡等業務屢遭投訴、大小案件頻發、原董事長行長被警告,國壽系掌舵人的「手術刀」能否治癒內控頑疾,重拾擱淺上市夢?  來源:行長要參  作者:要參君  曾推出堪稱真正意義上的visa信用卡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廣發銀行近期卻因為信用卡業務,慘遭客戶投訴。
  • 大冶農商行內控不到位導致員工空存實取 董事長行長被警告
    (原標題:大冶農商行內控不到位導致員工空存實取,董事長行長被警告)
  • 下屬用拉杆箱裝錢行賄分行長 浙商銀行內控遭考問
    該案將浙商銀行再次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而浙商銀行今年面臨的煩心事不止一樁,年內屢收罰單令市場對該行內控管理產生質疑,合規隱憂待解背後該行還面臨著盈利能力下降等壓力。受賄獲刑2017年底的一天,上海靜安區遠中風華宿舍樓下,孟某把汽車停穩後,從車後備箱裡拿出一個銀白色的拉杆箱遞給對面剛剛一起吃飯的顧清良:「一點意思,請收下。」
  • 中山證券暴露內控問題 因債券承銷調查不審慎再收監管罰單
    來源:投資時報中山證券收到的警示函顯示,該公司作為金茂集團公司債券「16金茂01」的承銷機構,未審慎調查金茂集團關聯方及關聯關係、對外擔保等事項《投資時報》研究員 章帆隨著金融業監管趨於嚴格,一些券商的內控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
  • 員工買賣「飛單」爆雷 重慶農商行被判賠4成損失
    來源:貝果財經原標題:員工買賣「飛單」爆雷 重慶農商行被判賠4成損失本報記者/楊井鑫/北京報導由於銀行內部員工購買「飛單」理財無法兌付,重慶農商行的一宗「飛單」案細節逐漸浮出水面。但是,由於銀行對「飛單」的詳細情況和風險更為熟悉,「飛單」理財在一家銀行內部同時進行買賣比較少見。近年來,監管出臺了「雙錄」等多項措施打擊銀行「飛單」,而多數銀行也在內控上加強了管理。針對重慶農商行案件而言,一旦銀行涉及到「飛單」導致損失,在與投資者官司中很難僅憑「員工個人行為」脫責。
  • 內控屢失控 浦發銀行負重前行
    來源:北京商報作者:孟凡霞 馬嫡原副行長離任三年後於近日被查,讓浦發銀行自身的內控管理和經營發展情況再次暴露在聚光燈下。今年以來,浦發銀行頻頻「出錯」領罰,同時,該行風險抵禦能力、盈利能力以及估值水平承壓,在股份行中大有被後來者趕超的趨勢,如何加強自身競爭力也成為浦發銀行當前面臨的重要考題。
  • 聯合資信:欲成就「信用評級第一股」 卻頻頻「踩雷」違約債券
    《中國科技投資》龍敏近期,多起債券違約事件導致信用評級機構屢陷輿論旋渦。在此背景下,仍有評級機構卯足勁衝刺A股IPO。11月30日,北京證監局發布了聯合資信評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合資信」)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主板上市輔導基本情況表。
  • 資管投行等多項業務「踩紅線」,月內已有4家券商領罰單
    債券業務、資管業務、承銷保薦均是券商被罰的業務「重災區」。券業從嚴監管態勢持續,存在內控缺陷、業務遊走在違規邊緣的券商相繼受重罰。領罰單以致部分業務停擺,券商將面臨怎樣的處罰「餘波」?「被處罰最直接的影響就是部分業務被叫停。對大券商影響比較大的是投行這塊,因為在當前的資本市場改革背景下,投行業務正處在機遇期。
  • 理財投資頻踩雷 浙商銀行高管「前腐後繼」:180億市值解禁在即
    2016年3月,在香港聯交所上市,2019年11月又登陸上交所上市,是全國第13家「A+H」上市銀行。中國科技新聞網注意到,2020年內,浙商銀行多位高管離職,審計機構也進行更換,更因涉不良資產虛假出表等原因遭監管部門處以1億多元的罰款。此外,44.61億限售股即將解禁,對早已跌破發行價的浙商銀行或形成不可小視的衝擊。
  • 規模下滑頻收罰單 東吳基金業績「吊車尾」
    隨著上市公司2019年年報的相繼披露,部分基金公司的年度經營情況也浮出水面。在2019年東吳證券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同步上漲的同時,子公司東吳基金卻營收淨利雙降,其中,淨利潤虧損約0.95億元,在已經公開披露財務數據的49家基金公司中排在末位。有業內人士指出,這與東吳基金此前收到監管罰單,產品募集暫停不無關係。
  • 全新好新班子炒股 「踩雷」拉夏貝爾
    來源:中國證券報原標題:全新好新班子炒股「踩雷」拉夏貝爾接近全新好的知情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重倉拉夏貝爾或有隱情,疑似全新好實控人之一的陸爾東兄弟陸爾穗在背後主導。投資一家明顯業績不好且有問題的公司,說明全新好的內控存在問題。」由於最近兩年連續出現虧損,拉夏貝爾A股股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7月1日起,公司證券簡稱變更為「*ST拉夏」。值得注意的是,全新好的子公司深圳德福聯合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簡稱「聯合金控」)赫然出現在拉夏貝爾前十大股東,全新好「踩雷」拉夏貝爾,管理層這份炒股答卷不知如何向全體股東交代。
  • 208張罰單劍指違規 四川金融業嚴監管持續
    據金融投資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12月22日,四川銀保監局年內已發布罰單208張。其中,銀行業罰單方面,農村金融機構佔比依然較高,同時貸款違規問題較為集中。保險業罰單方面,保險中介機構成為「重災區」,其存在的違規行為包括銷售假保險單證、聘任不具備任職資格人員等。
  • 屢踩監管「紅線」 魯商集團旗下易通金服再收百萬罰單
    值得注意的是,易通金服與時任易通金服支付有限公司支付事業部總經理李群各領一張罰單。處罰通知顯示,易通金服支付有限公司因違反銀行卡收單、網絡支付業務相關法律規定,受到警告處分,被沒收違法所得33503.04元,並處罰款1856006.20元,合計罰沒188.95萬元。
  • 中信證券中金公司篡改招股書連吃罰單 被指內控薄弱
    日前,證監會網站上連續對外發布三份行政監管警示函,分別對中信證券(600030.SH)及其兩名保薦負責人朱燁辛、孫守安,科創板擬上市公司上海柏楚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採取了出具警示函監管措施。這是繼中金公司在保薦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請過程中,未經上海證券交易所同意,擅自改動交控科技註冊申請文件收到科創板第一單警示函之後,又一家保薦機構收到監管罰單。
  • 上海銀行收千萬元罰單背後:監管質疑其內控,副行長黃濤曾遭舉報
    因存在多項違規行為,銀保監會對上海銀行(SH:601229)開出多張罰單。8月14日,上海銀保監局披露的罰單顯示,上海銀行因在2014年至2019年的23項違法違規行為,被罰沒1652萬元。同時,上海銀行還有兩名負責人被警告。
  • ...成「踩雷」專業戶!華晨、紫光、永煤……AAA評級主體相繼爆雷...
    近期,華晨、紫光、永煤等多家大型企業債務爆雷引發債券市場地震,不同於往年的爆雷對象為民企,這次違約的主體以高評級國有企業居多。在高評級國企引發的此輪信用危機中,銀行業受傷是最為嚴重的,四大行、國開行、股份行等頻頻出現在債委會中。此外,因大多數爆雷主體存在質押上市公司股權,甚至有侵佔和挪用上市公司資產之舉,直接導致了相關上市公司被監管部門調查,嚴重者不乏有退市的風險。
  • 又是巨額罰單!銀監會:12家銀行業金融機構共計罰沒2.95億元
    FX168財經網>中國>正文 又是巨額罰單!2016年12月末,郵儲銀行甘肅省分行對武威文昌路支行核查中發現,吉林蛟河農商行購買該支行理財的資金被挪用,由此暴露出該支行原行長以郵儲銀行武威市分行名義,違法違規套取票據資金的案件,涉案票據票面金額79億元,非法套取挪用理財資金3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