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年三月初五
平陽琴社一周年琴會「和靜清遠」謝幕
春杪夏初,穀雨佳侯,微風淡而無聞,時雨潤而無聲。風雨者,亦知音者乎?風者觀氣而動,雨者知時而止,豈非今日之謂歟?況琴者天地之正音也,若無好風妙雨,非但琴心不暢,而琴聲亦湮沒無聞矣。又加之月明星淡,良友滿座,妙手奉茶,雖未敢言臻清雅之至,亦足以紓胸中濁氣。澆去塊壘,派遣侷促,佳聲者其必此也乎。
臥紅館主人題
傍晚7點30分,隨著主持人的開場致辭,一場紀念山西省臨汾市平陽琴社創建一周年的古琴雅集活動於當地古城大院拉開序幕。
平陽琴社社長吉俊首先登臺,獻上琴曲《漁樵問答》。全曲「快如繁星不亂,慢如抽絲不斷」,將在場觀眾帶入了如真似幻的太古之境。該曲為虞山吳派的開創者吳景略先生的代表曲目,以隱逸之樂、悠然互答為樂曲的主要音樂動機。後經虞山派第二代傳人、古琴大師吳文光先生繼承發展,於結尾戛然入慢,表達了江海之志最終幻滅、回歸現實的無奈與悵然若失。吉俊老師為學習古琴精義,親赴北京向虞山派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中國琴會會長、中央音樂學院博士生導師趙家珍教授習琴,遂得此曲之妙。此次音樂會以此曲作為開場曲目,更是向虞山派三位古琴大師致以深深的敬意。
隨後,平陽琴社的學生以及來自山西其他地區的古琴高手也紛紛登臺獻藝。全場演出形式多樣、高潮迭起,作品內容囊括傳統經典曲目、當代移植、當代創作等,以獨奏、多人齊奏、琴歌彈唱和琴、笛簫、二胡器樂合奏等多種形式,為觀眾帶來了高水準的音樂演奏。
張媛媛《神人暢》
亓官 《憶故人》
吉賀恆、喬喬喬、喬凌琪 《黃鶯吟》
孟祥龍、範文柄、海峰《臥龍吟》
賈清英、孔廣莉、楊琳飛《湘江怨》
吉俊 琴 、李玄德 二胡 《鷗鷺忘機》
鄭亞蘭、牛曉敏《秋風詞》
吉劼、梁力華《平沙落雁》
王兆鑫 《流水》
吳冕 《春風》
在雅集期間,許多臨汾市文化界、藝術界大家深為現場的藝術氛圍和古琴魅力所觸動,即興登臺,為雅集增加了一個個計劃外的精彩節目。國家二級演員尹梅老師在琴聲的伴奏下演唱了經典名著「紅樓夢」插曲《枉凝眉》。
李晶、宋瑞雪、翁毅飛、梁力華 琴伴奏
山西師範大學王平教授帶領學生登臺,深情地朗誦了唐代著名邊塞詩人王昌齡的五律《琴》以表達對古琴藝術的真摯讚頌,贏得了在場知音朋友們的陣陣掌聲。
臨汾著名笛蕭演奏家任華傑老師即興與趙暉、鄭清華、宋慧芳合奏《陽關三疊》。
此次雅集還邀請到了京津兩地的青年琴人加盟。來自北京的虞山吳派同門馬銳和天津長風琴社的閻璧傑分別以「紛披燦爛,戈矛縱橫」的曲之師長《廣陵散》和沉雄悲宏、壯懷慷慨的《秋鴻》為平陽琴社獻上一周年祝福,祝願琴社能夠如琴曲一般氣激凌雲、鵬程萬裡。
雅集最後,吉俊、馬銳以及來自山西太原的梧茗堂主人吳冕再次登臺。三位演奏者師出同宗,雖遠在千裡,於演出前剛剛趕到,未曾排演,但仍以驚人的默契和精湛的技藝,三人合奏《梅花三弄》為全場演出畫上了完美的句號。
此次雅集活動受到了臨汾市文化界及社會大眾的關注,參加者超過100人。自舜制五弦琴已有數千年,雖然平陽琴社成立只有一年,但組織了多次文化交流活動,開設了十餘項琴學課程,共計培育了超過30名學員,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