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醫健康|如何判斷糖尿病病情變化?

2021-01-18 澎湃新聞

糖尿病是一組由多種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臨床檢驗指標是糖尿病診斷的重要依據,小編現就糖尿病病情變化的重要檢驗指標及臨床應用給大家進行詳細講解~~~

1. 尿糖

正常人的尿糖檢驗結果為陰性。當血糖升高到一定的程度(超過腎糖閾),腎小管無法將尿液中的葡萄糖全部重吸收,尿糖就會出現陽性的結果,也就是我們在檢驗報告中看到的「+」。

尿糖陽性是診斷糖尿病的重要線索,但尿糖陰性也不能排除糖尿病的可能。

2. 血糖

空腹血糖是指空腹至少8~12h沒有進食測得的血糖,正常值為3.9~6.1mmoL/L。

隨機血糖是指任意時間點測定的血糖。

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是指清晨空腹8~12h狀態下口服75g無水葡萄糖1h、2h或3h後測得的血糖。

空腹血糖、隨機血糖或OGTT 2h血糖是糖尿病診斷的主要依據,沒有糖尿病典型臨床症狀時必須重複檢測以確認診斷。

對於糖尿病患者,血糖≤3.9mmoL/L即為低血糖症,而對於非糖尿病患者,血糖<2.8mmoL/L才為低血糖症。

3. 糖化血紅蛋白(HbA1c)

HbA1c用于衡量患者近2~3月以來的血糖控制情況,是糖尿病患者調整治療方案的重要指標,可在任意時間點測定,無需禁食,使用非常方便,但費用較高,檢測結果標準化和一致性程度不夠。且由於HbA1c是人體血紅蛋白和葡萄糖結合後的產物,任何影響血紅蛋白數量和質量的因素都可能干擾HbA1c的測定,如類風溼性關節炎、鐵缺乏以及藥物等。

HbA1c正常值為4%~6%。美國糖尿病協會(ADA)將HbA1c≥6.5%作為糖尿病的診斷標準[3],2020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也將HbA1c≥6.5%納入糖尿病的診斷標準[4],但要求在嚴格質量控制的實驗室,採用標準化方法測定的HbA1c才可以作為糖尿病的補充診斷標準。

4. 糖化白蛋白(GA)

GA反映患者近2-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GA對短期內血糖變化比HbA1c敏感,是評價糖尿病患者短期糖代謝控制情況的良好指標,可用於治療方案調整後的療效評價,特別是對於終末期腎病接受透析的患者,由於其HbA1c水平往往低於血糖真實水平,GA較HbA1c更能反映患者真實的血糖控制情況。

當然,GA的使用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GA的測定容易受到白蛋白更新速度(負相關)、體重指數(負相關)、甲狀腺激素(TSH正相關,FT3、FT4負相關)以及血尿酸(負相關)的影響[6]。

GA正常值為11%~17%。

5. 胰島β細胞功能測定

胰島素釋放試驗主要測定空腹、餐後0.5h、餐後1h、餐後2h以及餐後3h共5個點的胰島素水平。正常人的空腹基礎血漿胰島素約為5~20mU/L,口服75g無水葡萄糖後,0.5~1h血漿胰島素上升至空腹的5~10倍(峰值),3h後恢復至基礎水平。

C肽釋放試驗主要測定空腹、餐後0.5h、餐後1h、餐後2h以及餐後3h共5個點的C肽水平。正常人的空腹血漿C肽為0.3~1.3nmol/L,口服75g無水葡萄糖後,0.5~1hC肽分泌達到空腹的5-6倍(峰值),2~3h後恢復至基礎水平。

胰島素釋放試驗和C肽釋放試驗可評估患者胰島β細胞的功能狀態,協助判斷糖尿病的分型以及治療方案的選擇:

a) 1型糖尿病患者胰島β細胞破壞,胰島素絕對缺乏,因而其空腹血胰島素及C肽低於正常,且進食後胰島素和C肽分泌無明顯增加,胰島素釋放曲線和C肽釋放曲線呈無反應型或低平曲線。

b) 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分泌不足伴胰島素抵抗,其空腹血胰島素及C肽正常、增高或稍低,進食後有增高但高峰值延遲[7]。

當然,患者高糖毒性的存在也可能影響血胰島素及C肽的測定,導致測定的數據偏低。

胰島素釋放測定和C肽釋放測定的意義有什麼不同呢?

C肽是含有31個胺基酸的連接肽,胰島素原在蛋白水解酶、羧肽酶等作用下生成等分子數的胰島素和C肽[8],然後釋放入血,由於C肽和胰島素的代謝清除率存在差異,因而測得的C肽和胰島素不再保持1:1的關係。

外源性的胰島素及注射胰島素而產生的胰島素抗體會嚴重幹擾內源性胰島素的測定[9],而C肽不受其幹擾,因而C肽尤其適用於使用外源性胰島素的患者評估胰島β細胞的儲備功能。

2020年《成人隱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管理》推薦根據C肽水平將成人隱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分為三大類進行個體化治療[10]:

a) C肽<0.3nmol/L,按照1型糖尿病治療方案,採用胰島素注射治療。

b) 0.3≤C肽≤0.7nmol/L,按照2型糖尿病治療方案,使用二甲雙胍、GLP-1受體激動劑、噻唑烷二酮類以及SGLT-2抑制劑口服降糖治療。如HbA1c不達標,及時使用基礎-餐時胰島素治療,不使用磺脲類藥物。

c) C肽>0.7nmol/L,按照2型糖尿病治療方案進行治療,血糖惡化時重複測定C肽,並再次制定治療方案。

6. 酮體

酮體是脂肪酸在肝內正常分解代謝的中間產物乙醯乙酸、β-羥丁酸和丙酮的統稱,是人體飢餓狀態下的重要能量來源。正常人血液中的酮體含量是極少的,當處於飢餓、禁食或者糖尿病等狀態時,人體內的糖利用發生障礙,脂肪酸成為主要的供能物質,可在肝臟內大量氧化生成大量酮體。當肝內酮體生成的量超過肝外組織的利用能力時,血酮體濃度就會過高,從而導致酮症。

血酮體和尿酮體均可反映患者體內酮體的水平。一般情況下,血酮體以β-羥丁酸為主(70%),尿酮體以乙醯乙酸和丙酮為主。酮體檢測推薦採用血酮體,若無法檢測血酮體,可檢測尿酮體。血酮體>0.6mmol/L是診斷糖尿病酮症(DK)的重要標準,血酮體≥3mmol/L或尿酮體陽性(2+以上)是診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重要標準。而DKA緩解的參考標準為:血糖<11.1mmol/L,血酮體<0.3mmol/L,血清HCO3-≥15mmol/L,血pH值>7.3,陰離子間隙≤12mmol/L。

7. 糖尿病自身免疫標記

糖尿病自身免疫標記檢測主要用於指導糖尿病的分型,特別是對於一些兼有1型和2型糖尿病某些特徵的患者,很難根據臨床特點進行準確分型,這種情況下,通過檢測糖尿病自身抗體來區分1型還是2型糖尿病就顯得尤為重要。

穀氨酸脫羧酶抗體(GADA)是胰島β細胞的特異性抗體,是1型糖尿病患者中出現最早的自身抗體,可以高滴度水平持續作用達10年之久,且陽性檢出率高。

胰島細胞抗體(ICA)是β細胞破壞的免疫學標誌,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陽性率很高,隨著病程的延長,陽性檢出率下降最快,3~5年後陽性率降至20%。

胰島素自身抗體(IAA)對兒童新發1型糖尿病患者的診斷價值較高,但在成人患者中的陽性率不及GADA和ICA。

相關研究顯示[11,12],GADA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的陽性率顯著高於IAA和ICA,提示GADA對1型糖尿病的預測價值可能高於其他抗體。不同的糖尿病自身免疫標記出現的時間和穩定性均存在差異,抗體陰性也不能完全排除1型糖尿病,因此目前採用聯合檢測多種自身免疫標記來提高1型糖尿病診斷和篩查的敏感性、特異性和準確性。

參 考 文 獻

[1]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基層衛生分會.基層2型糖尿病篩查專家共識[J].中國醫學前沿雜誌(電子版),2019,11(7):79-85.

[2]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J].中華糖尿病雜誌,2018,10(01):4-67.

[3]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Classification and Diagnosis of Diabetes: 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2021[J]. Diabetes Care, 2021, 44(Supplement 1): S15-S33.

[4]醫脈通.2020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重磅發布!九大更新要點搶先知

[5]中國醫師協會檢驗醫師分會慢病管理檢驗醫學專家委員會.糖尿病的實驗室診斷管理專家共識[J].臨床檢驗雜誌,2020,38(7):481-487.

[6]張詩田,王雅茹,牛文彥.糖化白蛋白臨床應用的新進展[J].中華檢驗醫學雜誌,2019,42(11):909-913.

[7]羅荔,張麗,李小嵐.血清胰島素與C肽釋放試驗在2型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島素後的變化及臨床意義[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誌,2015,(24):2024-2026.

[8]Marques RG, Fontaine MJ, Rogers J. C-peptide: much more than a byproduct of insulin biosynthesis. Pancreas. 2004;29(3):231-238.

[9]陸召林,潘孝仁,孫一珍, 等.正常人和不同類型糖尿病人的血漿C肽水平[J].中華內科雜誌,1981,20(8):471-474.

[10]Buzzetti R, Tuomi T, Mauricio D, et al. Management of 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s: A Consensus Statement From an International Expert Panel. Diabetes. 2020;69(10):2037-2047.

[11]張成詩,吳兵,魏光明.糖尿病自身抗體聯合檢測在糖尿病分型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4,(6):931-933.

[12]展秀君.糖尿病檢測穀氨酸脫羧酶抗體、胰島細胞抗體和胰島素自身抗體的臨床意義[J].糖尿病新世界,2015,(7):137-137.

原標題:《金醫健康|如何判斷糖尿病病情變化?》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現在的生活方式有大變化,糖尿病變成高發病,怎麼判斷是否得病?
    01現在的生活方式有大變化,糖尿病變成高發病,怎麼判斷是否得病?胰島素治療則是進行胰島素注射,通常一型糖尿病患者需要胰島素注射,面對不同的病情,每天的注射劑量也不同。而二型糖尿病患者則要一邊口服降糖藥,一邊注射胰島素,這樣的聯合治療方式,對病情恢復有較大幫助。
  • 金醫健康 | 一盞茶,不負好時光
    金醫健康 | 一盞茶,不負好時光 2020-09-11 17: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糖尿病是1型還是2型 年齡不是「金標準」
    糖尿病是1型還是2型 年齡不是「金標準」 原標題:   很多人會覺得2型糖尿病是大人得的,1型糖尿病是小孩子得的,這種根據年齡來簡單粗暴劃分並不準確。
  • 糖尿病患者如何安全過冬 來常笑健康直播間看看專家怎麼說
    正值寒冬,糖尿病患者又該如何安全過冬?因為導致糖尿病病情加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對於患者來說,冬季日常做好健康管理需要多方面調理。然而糖尿病患者主要集中於中老年,對於這個年齡段的患者來說,健康管理上卻有很多說不出的難言之隱。
  • 你所熱衷的奶茶,可能是甜蜜的健康殺手,尤其是糖尿病患者
    奶茶,單從名字看,不錯哦,既有奶又有茶,看起來健康又營養。真的是這樣嗎?其實不然,因為喝奶茶引起健康問題的新聞最近層出不窮。今天又看到一則新聞,22歲女教師喬老師,每天喝一杯奶茶,是她的日常生活的標配,而她卻因為奶茶被送醫搶救。
  • 糖尿病診斷標準如何?家用血糖儀可以確診嗎?如何把握治療黃金期
    糖尿病被稱為富貴病,與日常習慣相關,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如何? 那麼糖尿病如何診斷,用家用血糖儀可以測量嗎?診斷標準如何呢?
  • 糖尿病患者如何進行自我心理調節?
    糖尿病患者怎麼進行心理調節相信大家都知道,持續惡劣的情緒有損健康,許多疾病的發生都與長期的心理壓力、不良的心理刺激有關。糖尿病患者也不例外,甚至這種損害更大,因為不良的情緒對血糖有很大的影響。可能會造成血糖居高不下,難以控制。
  • 【健康捉「謠」記】糖尿病飲食不吃「糖」就可以了嗎?(第177期)
    【健康捉「謠」記】糖尿病飲食不吃「糖」就可以了嗎?青春醫家關注青年,關注健康,讓我們成為最緊密的「醫」家人吧關注六十幾歲的王老先生最近剛被診斷得了糖尿病
  • 洋蔥有點甜,糖尿病患者經常吃對病情是好是壞?告訴你健康標準
    既然洋蔥這麼好,可吃起來有點甜,糖尿病患者經常吃對病情有好處嗎?從口感上來看,洋蔥的口感確實有點甜,但遠遠不如西瓜 、甜瓜、葡萄等水果的甜度。據中國食物成分表中記載,每百克洋蔥的熱量並不高,只是佔有0.2g脂肪、9g碳水化合物以及40千卡的熱量。即便每天吃250g的洋蔥,其熱量也是90千卡。
  • 金醫健康|產科隱形殺手——靜脈血栓栓塞症
    2015年全面開放「二孩政策」以來,高齡產婦不斷增加,高齡妊娠是靜脈血栓栓塞症發生的風險因素,而且其與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等靜脈血栓栓塞症的風險因素密切相關。孕婦孕期保胎、活動減少、進食增加,肥胖的比例增加,我國產婦「坐月子」的風俗亦限制了產後活動,所以中國孕產婦對於靜脈血栓栓塞症有著其獨特的風險因素。
  • 脖子出現什麼變化,暗示糖尿病上身了?如何控制血糖?
    血糖升高後,若是一直控制不好,容易出現糖尿病,這個問題,對身體的損害大,糖尿病本身的影響不大,不過它會引起多種併發症,對健康有影響,所以要注意預防糖尿病的出現。糖尿病上身的時候,身體也會有一些提示信號,多仔細點就可以發現,尤其要注意脖子這個地方。
  • 【專家風採】蔣茂劍:醫者仁心寫大愛
    他說,中醫辨證講究化繁為簡,以簡馭繁,通過判斷是寒證、熱證還是虛症,有針對性採取相應治療方法,就能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為了能隨時了解、跟蹤病人病情,及時科普中醫學知識,蔣茂劍特意找人製作了一個工作牌放在桌上。在工作牌上,有他的門診時間、病房查房時間、電話以及微信二維碼,方便病人掃碼加微信。
  • 湖北興山一村醫紮根深山30年:當好「健康守門人」
    疫情期間,杜海程(右二)為返鄉人員上門測量體溫(資料圖) 王榮貴 攝中新網宜昌12月13日電 題:湖北興山一村醫紮根深山30年:當好「健康守門人」作者 王榮貴「最近身體怎麼樣,來,先量一下血壓。」湖北省興山縣水月寺鎮鄭家淌村村醫杜海程,近日來到村民萬常明家中,邊說邊掏出了「四件套」——血壓計、聽診器、體溫計、血糖儀。杜海程(中)協助衛生院醫生上門為老年人體檢(資料圖) 王榮貴 攝鄭家淌村地處深山,全村人口1200人,65歲以上的老年人就有230人,但只有一名村醫承擔全村的基本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
  • 常笑健康加碼「我的醫生」線上健康諮詢,身體不舒服,先上網問醫生
    網際網路醫療具有便捷、專業、高效的特點,尤其是在疫情期間能分流患者,做好輕症患者的日常健康指導,減少患者赴醫過程中出現的交叉感染風險。最重要的是,網際網路醫療與傳統醫療的最大不同就在於數據的完整性。例如慢性病患者去醫院就診,病情數據僅僅能夠顯示當天的情況,並不能完整追蹤。
  • 健康天天測,認識糖尿病,飲食控制的核心是總熱量
    得了糖尿病,血糖控制的好不好,要看是否合理用藥,還有一個關鍵是相關的知識和意識,如果跑偏了,或是盲目聽信沒有根據的所謂經驗,那可能會越努力,病情越延誤。如果再痴迷於不良商家所宣傳的「無糖」食品中,那問題就會更嚴重。
  • 【妊糖】孕期糖尿病頻發?孕媽如何判斷是否中招
    如何確診是否妊娠高血糖? 如何預防妊娠期高血糖 定期的檢測血糖 不少孕婦在知道自己懷孕的時候,自己和家屬都要求補充很多的營養,就會造成血糖的升高
  • 胰島素抵抗和II型糖尿病是什麼關係?
    遠在確診II型糖尿病之前,人的身體內部就已經發生一系列變化了。這既是一個壞消息,也是一個好消息。說它壞是因為我們不能第一時間判定它就是糖尿病的開始,做到防微杜漸;說它好則是因為一旦我們發現了這些變化後,還有一定的時間可以阻止或者延緩患糖尿病的進程。
  • 從嘴上管住糖尿病,水果怎麼吃?一日三餐如何安排?一次性解答
    如果患上了糖尿病這種慢性疾病,病人最關鍵的就是飲食方法要正確。很多人之所以有糖尿病在影響健康,跟飲食不合理有關,在飲食過程中沒有挑選合適的食物獲取營養物質,很容易讓血糖飆升。而在血糖飆升過程中病情惡化,各種不良症狀就會出現,甚至有可能會帶來併發症,這些都是糖尿病的顯著影響。因此患上糖尿病之後還需儘早控制,掌握合理的飲食方法。糖尿病患者水果應該怎麼吃呢?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適當吃點水果對健康也有幫助。
  • 當心這5個壞習慣,可能會導致糖尿病,用對血糖儀隨時檢測血糖
    我們都知道糖尿病是多種原因造成的,但出去遺傳因素外,生活習慣、不良飲食方式是主要的原因,這些因素不僅可能會誘發糖尿病,而且如果患病後依然不注意可能會加劇糖尿病的病情,甚至造成嚴重的併發症,比如心臟病、心肌梗死、中風、腎衰竭等等,如果想擁有健康,一方面就要注意這些能夠誘發糖尿病並導致其惡化的不良習慣
  • 【健康宣教】冬季糖尿病患者該如何運動?
    冬季是糖尿病病情加重及其心腦血管等併發症風險高發的季節,是糖尿病人不好過的一道坎。冬天的氣溫變動很大,特別是現在數九時節,溫差大幅波動更為頻繁。 糖尿病患者冬季運動前的準備 每一位開始運動的糖尿病患者,運動前都需要了解自己的身體情況,包括血糖、血氧、血脂情況、心腦血管情況,建議在與自己的主治醫生溝通好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