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設備之隱形眼鏡:透明的電子元件

2021-01-11 電子產品世界

  先和大家說一說採訪GiovanniSalvatore博士的緣由吧。今年一月初的時候,我在某個科技網站上看到了一篇小文章,這篇文章介紹了一項剛剛在NatureCommunication上發表的技術:ETHZurich(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電子實驗室研製出一種新材料,這種材料只有0.001毫米厚(相當於頭髮厚度的五十分之一),而且還是透明的、可彎曲的、並可以牢固地吸附在包括皮膚、樹葉等不同材料的表面上。研發者Giovanni認為這種材料將來可以應用在隱形眼鏡上,用於檢測眼壓。有意思的是,幾天以後,Google宣布了其智能隱形眼鏡項目,即可以檢測眼淚中血糖的隱形眼鏡。我當時的想法就是:哈,看來Google坐不住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21296.htm

  可穿戴設備之隱形眼鏡:透明的電子元件

  儘管後來與Giovanni的訪談間接地澄清了兩者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我還是從交談中學到了不少的知識。未來的智能設備取決於智能技術的發展和新材料的應用。那麼,今天這個訪談就帶你了解一下材料的最新進展吧。另:ETHZurich電子實驗室在可穿戴式計算領域的研究居於世界領先水平,在上一篇訪談裡,GoogleGlass技術負責人ThadStarner博士僅僅提到過三所學校,ETHZurich就是除MIT和GeorgiaTech之外的第三所。

  王曦:能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給大家介紹一下你的研究成果嗎?

  我們研製出一種新的薄膜材料,透明,可彎曲,且可以很好地吸附在多種材料表面。然後可以應用於眼壓的測量,這個指標對於青光眼的早期診斷非常重要。

  王曦:你的電子元件也是透明的嗎?

  是的。

  可穿戴設備之隱形眼鏡:透明的電子元件

  可穿戴設備之隱形眼鏡:透明的電子元件

  王曦:那目前,這項技術應用起來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如何充電是最大的問題。顯然,如果人們將來帶上這個隱形眼鏡,那就需要無線充電(wirelesspower),目前,我們在實驗室,都需要在顯微鏡下進行充電操作。另外,我們目前只是將這個隱形眼鏡戴在了模擬眼球上,儘管透明的電子元件在彎曲的眼球表面表現良好,將來,我們仍需要考慮真實的眼球環境,比如說眼淚等,對電子元件的影響。

  王曦:Google前一陣發布了他們的智能隱形眼鏡項目,和你們的研究有什麼關聯嗎?你覺得Google在你們研究成果發布後即宣布這個項目是有什麼原因嗎?

  (笑)我不知道。但事實上,有一個叫做Sensimed的公司,它很早就開始研究智能隱形眼鏡了。我們的研究和Google隱形眼鏡的研究完全不同。如果你看過Google隱形眼鏡的照片,你就知道,它使用的是傳統的電子元件,即矽晶片,這種晶片是不透明的,而且不能夠彎曲,即便你把晶片做的非常小。而我們用的是一種新技術,叫做thin-filmtechnology(薄膜技術),更薄且透明。當然了,由於Google隱形眼鏡使用的是傳統晶片,而傳統晶片的技術已經很成熟了,因此他們的隱形眼鏡的功能可以比我們的更加複雜。

  王曦:那也就是說,帶著Google隱形眼鏡看不到東西啊?!

  (笑)這取決於人們將如何使用它,如果要像普通隱形眼鏡一樣戴一整天,那恐怕不行。但如果只是每天戴上2分鐘用於測血糖,那應該是可行的。

  王曦:所以,我可以認為你們的技術未來的前景更好嗎?

  我認為是這樣的。我們正在研究如何更加複雜地將這種材料的晶片組合起來,以實現更多的功能,當然也在解決充電問題。

  王曦:那會考慮成為一個創業者嗎?

  (笑)好問題。嗯,目前的技術還不夠成熟,我還要做很多事情,但未來可以考慮。另外,我非常享受做一名科學家的感覺。

  (畫外音:訪談科學家的感覺的確與企業家不一樣,Gionanni措辭非常嚴謹,而且非常客觀冷靜地對待自己的研究成果,還有科學家的羞澀氣質,請自行腦補生活大爆炸裡的Leonard+Raj。)

  王曦:你對未來的可穿戴式設備怎麼看?

  在可穿戴式設備領域,智能紡織品(smarttextiles)已經不是一個新概念了,而且市場上也已經有了智能紡織品的產品,但是這個領域的發展前景比較有限,因為你要將傳統晶片放在衣服裡,而且需要一個一個元件仔細放好,所以非常費時費力,目前市場上一件智能T恤至少要2000美元。

  我更看好植入式設備(implanteddevices),但它對技術的要求會更加苛刻,比如它需要無線充電技術,無線發射器,更重要的是,植入式設備將會放在一個完全不同的環境裡,比如人的眼睛,皮膚裡。我覺得未來在植入式設備領域會有更多的可能性。

  未來的智能設備是人眼看不到的,你甚至都感覺不到它,就像隱形眼鏡。不過,短期來看,這種設備的功能一定是非常簡單的,比如只有單一功能。

  王曦:你們的晶片也會符合摩爾定律嗎?每18個月會翻番?

  很難,因為我們的材料具有可塑性、可彎曲的,與傳統矽晶不一樣。不過新材料的發現會加快進程。比如說石墨烯(Graphene,2010物理諾貝爾獎主題)就是一個很有希望的材料,它具備透明、可彎曲性,部分解決了材料隨溫度升高而改變性質的問題。材料的問題解決後,就要看技術層面如何把它越做越小了。


相關焦點

  • AR隱形眼鏡,網友:可穿戴設備的未來
    我們或許曾經會看到過關於一款十分先進的眼鏡設備,戴上之後可以通過眼球實現非常之多的功能,例如網絡搜索等等。  但你相信嗎?這或許將會實現。  根據外媒報導,美國一家初創公司近日介紹了「世界上第一款真正的AR隱形眼鏡」,這款眼鏡內置了一個顯示器,用目光就能激活,戴上它就能直接上網搜索資料,也能當演講者的提詞器。  有網友不禁表示,這是可穿戴設備的未來。
  • 用於可穿戴設備和軟體機器人的新型可拉伸、自愈和發光的電子材料
    新加坡國立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型可拉伸材料,用於發光電容器設備時,可以在更低的工作電壓下實現高度可見的照明,而且還具有自我修復特性,還能抵禦損壞。為了降低可拉伸光電材料的電子工作條件,該團隊開發了一種具有非常高的介電常數和自修復特性的材料。該材料是一種由獨特的氟橡膠和表面活性劑混合而成的透明彈性橡膠板。高介電常數使其能夠在較低的電壓下儲存更多的電子電荷,在發光電容器件中使用時,可以獲得更高的亮度。
  • 全球首款柔性全彩電子紙發布 將應用於可穿戴式設備
    近日,電子紙廠商元太科技(E Ink)與電子紙顯示器廠商Plastic Logic合作發布全球首款柔性全彩電子紙。據了解,該電子紙大小為2.1英寸,綜合了元太科技的先進彩色電子紙技術(ACeP)以及Plastic Logic的有機薄膜電晶體(oTFT)背板技術,有望應用於需要兼具輕薄與軟性的顯示應用領域,如可穿戴式設備。
  • 智能穿戴概念是什麼意思?智能穿戴概念股有哪些?
    電子元件,蘋果,小米,智能家居 3 300562 樂心醫療 14.20 0.21% 樂心手環目前在國內市場份額僅次於小米,位居國內第二,2016年Q2市場份額達到10.8 次新股,高送轉 4 002579 中京電子 8.86 0.11% 持有樂源數字20.45%股份,樂源數字為國內智能穿戴先鋒龍頭 電子元件,柔性電路 5 601231 環旭電子 9.17 0.00% 憑藉先進的SiP封裝技術成為
  • 全球首款用於可穿戴和耳穿戴設備的自學習人工智慧傳感器
    全球首款用於可穿戴和耳穿戴設備的自學習人工智慧傳感器 MEMS 發表於 2020-12-23 11:35:24   全球首款用於可穿戴和耳穿戴設備的自學習人工智慧傳感器
  • 應用於可穿戴設備領域的柔性混合電路方案
    應用於可穿戴設備領域的柔性混合電路方案 DevicePlus 發表於 2021-01-15 16:22:21 雖然基於剛性PCB板的傳統電子電路設計已經成為數位技術時代發展的可靠基礎,但這種設計可支持的外形尺寸和功能仍然有限
  • 準備好變身,那些時尚界的可穿戴設備
    很快,她的作品還將應邀參展東京、紐約和拉斯維加斯舉辦的消費者電子產品展(CES)。自2005年起,人們對可穿戴技術的興趣突然爆發。正是從那時起,Winters開始展出她的高科技服裝,其中包括了著名的Clubbing Couture系列光影禮服裙。她跟上了可穿戴設備的風口,然而這一過程並不簡單。
  • 可穿戴運動追蹤設備真的對運動有用嗎?
    這是體育大生意為您呈現的第525期內容;歡迎關注最好的體育產業信息平臺。「你可以沒有手錶,但你必須穿戴一款電子產品」,可穿戴設備的春天已經來臨,年輕人穿戴起了各種各樣的智能腕帶、智能手錶、智能服裝和智能鞋,穿戴電子產品已成為一種新的消費潮流。當下面市的可穿戴設備,大多看上去精巧可愛,可是一旦你戴上它後,你可能會心裡有疑慮,這些可穿戴設備真的可以督促人的運動嗎?
  • 「智能眼鏡」能否支撐起可穿戴設備的下半場?
    今年「跑步經濟」帶動了大量中國運動品牌業績的復甦增長,除此之外,跑步經濟也在不斷促進文化用品行業、電子產品等領域消費,其中在可穿戴設備如智能手錶、手環上的體現最為明顯。除了「健康」可穿戴設備需要更多元素日前,IDC公布了最新可穿戴設備市場追蹤報告,報告顯示第三季度中國可穿戴設備出貨量為3293萬臺,較上年同期增長15%。品牌排名方面,華為、小米與蘋果分列前三。同期,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高達1.25億臺,同比增長35%。
  • 重新思考物聯網和可穿戴存儲設備的設計
    物理尺寸、電池容量和使用環境(防水防震等特性對可穿戴設備來說要重要得多)的差異意味著可穿戴設備在設計上具有不同的要求和局限性。設計師不能寄希望於僅僅改變現有智慧型手機的尺寸就能得到可供使用的智能手錶。而智慧型手機也正在發展成為多用途中心,可支持、連接越來越多的可穿戴設備。這也意味著大多數可穿戴設備都不需要大容量永久性存儲或快速的多核處理器。因此,綜合考慮容量、尺寸和用電量要求,可穿戴設備是使用NOR快閃記憶體的理想平臺。
  • FORESEE NAND-based MCP助力物聯網、可穿戴市場
    深圳2020年11月19日 /美通社/ -- 經歷了早期探索年代,如今可穿戴設備、物聯網在應用領域的表現力逐漸增強,低功耗、小型化的需求促進了多晶片封裝(MCP)存儲產品的廣泛應用。
  • 安富利電子元件亞洲任命臺灣區新總裁
    方成義先生是行業資深人士,他在電子元件分銷領域積累了超過35年的經驗,並領導安富利在臺業務發展長達16年。方先生未來將繼續服務安富利,他被升任為安富利電子元件亞洲的高級顧問。 他曾在三商行Mercuries 有限公司工作,積累了銷售和產品營銷方面的專業技能,並於1995年隨著三商行Mercuries被收購整合而加入安富利電子元件臺灣分公司。在接下來的16年中,他在安富利公司擔任過多種職務,包括領導半導體營銷、銷售和現場應用工程師團隊,並使之成為了臺灣區業務收入的主要來源。基於這些出色的成績,他於2010年被升任為安富利電子元件臺灣區副總裁。
  • 2018年都有哪些值得期待的可穿戴設備?
    可穿戴設備技術已經不是新鮮事了。 回顧歷史,人們早已開始給自己配備一些可穿戴的科技設備,以便能更好地應對這個世界。現在的可穿戴設備可以連接網際網路, 也可以直接穿在身上; 可以作為裝飾品, 也可以安裝在和服裝同樣的材料裡。因為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這些設備應該沒有噪音,也不會太突兀。但是和科幻電影《星際迷航》中星際飛船船員配備的徽章通訊器相比,今天的穿戴設備還遠沒有那麼方便。
  • MIT可穿戴黑科技:你的衣服可由電子設備編織而成
    你的衣服可由電子設備編織而成。近日,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在可穿戴技術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將包含了發光二極體(LED)和光敏二極體在內的高速光電子半導體器件嵌入纖維內,織成耐水洗的柔性布料,實現用布料製成一個通信系統。這標誌研究人員終於實現將半導體融入紡織物以創造智能面料的目標,同時這也填補了紡織製造業中複雜功能性面料技術的空白。
  • 利用類似Google Glass的可穿戴設備,有望治療阿爾茨海默症?
    奧塔哥大學的研究圍繞著一個類似於谷歌眼鏡的新型可穿戴設備概念原型,該原型可以在皮膚上產生細小的電子脈衝,以刺激嗅覺神經系統。容易發生阿爾茨海默氏症、帕金森氏症和昏迷的大腦區域會被迅速啟動,可以減輕或逆轉這些嚴重疾病的發作。
  • 集太陽眼鏡及耳機功能於一體Bose發布兩款全新穿戴設備
    Bose今(23)日正式發布兩款專為戶外運動而生的全新Bose 太陽眼鏡,打破常規,Bose將太陽眼鏡的時尚感與耳機的實用功能集合在一款穿戴設備之中。兩款新品均採用Bose獨家開放式聽覺技術並搭載Bose迄今為止最小巧的聲學系統。
  • CES 2019 | 奇特的牙刷、智能酸奶機和腕式可穿戴設備
    Healbe的GoBe3腕帶我有兩個經常使用的腕式可穿戴設備:一個基本的計步器(我已經使用了五年的Fitbit Flex,現在它仍然在正常工作),以及旅行時使用的ReliefBand 2.0防暈器。對我來說,沒有任何其他可穿戴設備能讓我感到足夠舒適以至於我幾乎不會察覺我戴著它,或者能讓我覺得足夠有用以至於我會長時間不在意其笨重的。
  • 可用於眼疾示警的結構色隱形眼鏡傳感器
    然而,檢測淚液分泌量、眼壓等指標的傳統方法往往需專業人員通過專業手段或藉助複雜設備完成,目前尚難實現對相關生理病理指標的實時監測,易導致疾病惡化而影響視力。因此,研發可用於眼部重要生理病理指標實時監測的新策略十分重要且意義重大。 為實現對淚液分泌量、眼壓等重要生理病理指標的實時監測,杜學敏團隊在前期響應性結構色材料的研究基礎上(Adv. Funct.
  • 【趨勢觀察】可穿戴設備/網際網路電視/OTT TV
    比如虛擬自我融入遊戲角色,通過某種穿戴設備採集自己數據後傳輸到電視遊戲角色中,通過眼睛和語音來參與或操控遊戲,而不再用雙手來控制遊戲手柄。3)定製化根據用戶不同的身份與需求,可通過智能穿戴設備與電視客廳娛樂系統的產生互動,模擬出各種不同的活動場景,如能滿足屌絲與女神(或男神)的影像互動。
  • 科學家打造新型隱形眼鏡:可幫助解決綠色弱視問題
    據外媒報導, 來自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研究指出,一種新型的隱形眼鏡可以幫助色盲患者恢復失去的顏色對比並提高10倍的顏色感知能力。這項研究的論文已發表在《Optics Letters)》上,據了解,其通過將超薄光學設備「超穎表面(metasurface)」整合到普通隱形眼鏡中來糾正綠色弱視問題。研究人員在周三的新聞發布會上指出,這種定製隱形眼鏡對於色盲患者來說是一種方便、舒適的解決方案。另外他們還補充道,這種方法最終可以擴展到幫助其他形式的色盲和其他眼部疾病。